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杨八娘 >

第382章

杨八娘-第382章

小说: 杨八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眼睛哼了声,“想让朕当傀儡!”
  这个帽子扣得可不小,众文官齐声喊冤。
  八娘哈哈大笑,“原来读书人脸皮这么厚啊!都这样了,还有脸喊冤?!可惜了,好遗憾啊,官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怎么办啊,官家为什么偏偏就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真正意思呢?!官家,你说他们会不会去骂你的先生啊,骂他为什么要认真教你啊!你说他们会不会逼宫啊,让你来个暴毙什么的?”
  小眼睛正待接话,众文官又是齐齐磕头,连声喊冤,声音有些大,小眼睛决定等他们声音小点了,自己再出声,要保护嗓子。
  就见八娘冷冷道:“官家,虽然前方满是荆棘,也不知道藏着多少暗箭,但是,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在等着你为他们讨回公道呢!官家,再难再险,哪怕搭上性命,你也得给边关百姓一个说法啊!”
  众文官……文武不通啊!要逼宫的,也是你们武将才有那能耐啊!真是颠倒黑白啊!
  小眼睛一凛,“来人,传旨!明日午时三刻,刘贸悠午门斩首!家眷流放岭南!”
  “是!”
  百姓高呼小眼睛英明!
  八娘对众大臣道:“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众人俯首不语……
  八娘冷笑,“那我们接下来就聊聊今天的事,诸位大人为什么来跪宫门啊?”
  一御史开口了,“此乃朝政!”
  八娘笑了:“是本宫逾越了,来人啊,给本宫上茶水点心,本宫就喜欢听热闹!”然后问小眼睛,“百姓都听得,我这个皇后应该也能听的吧?这应该也算与民同乐吧?”
  小眼睛……与民同乐不是用在这的……但还是不住的点头,对,八娘说的对……


第695章 较量(四)
  八娘一副要做吃瓜群众的模样惹恼了文官们!
  文官们憋足了劲儿,连眼神都不用交换,灵犀就是通的!今儿势必要让杨奸后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一年轻御史非常有默契的率先发难,表示自古以来,御史皆不会因言获罪,但辽国公竟然在朝堂上当众殴打御史,如此嚣张的气焰归根结底就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没把小眼睛放在眼里!
  是的,没一来就针对八娘,人家可是有策略的,先从九娘下手!
  “官家,此风断然不可涨啊!”御史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今天辽国公敢在早朝众目睽睽之下殴打御史,试问,辽国公指鹿为马之日还远么?“官家一定要心生警惕啊!”
  八娘瞅着这个御史,心想,打头阵的果然都是年轻人啊!
  “官家,御史在早朝上说了些什么啊?”八娘扬声问着小眼睛。
  不等小眼睛回答,这御史就道:“不论臣等说了什么,皆不可因言获罪!”
  寇准则再度出声道:“娘娘,此乃朝政!”
  八娘忙用手捂住嘴,“点心怎么还没上啊……”
  “请官家为臣做主,为潘家上下老老少少做主!”九娘适时出声了。潘铠……原本还站着在交代事情,什么去请杨父啊,什么把府门禁闭啊,什么命令潘衮这些下一代赶紧回府,不准在外逗留啊,什么让两位兄长回家伺疾啊,什么要对潘父和潘母封锁消息啊……事很多的……还没安排完,就听到九娘在为潘家喊冤,能干嘛,只好赶紧上前几步,跟着跪下了……
  潘铠没敢朝文官队伍里挤,老老实实的跪在文官屁股后面……
  虽然人人都知道大宋重文轻武,虽然大家都晓得大宋从皇帝到文官全在提防武将,武将一直被皇帝和文官联手给压得生生矮了好几截,但是,九娘并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啊!
  在九娘的认知里,杨家被打压,那是因为杨家是降将,杨家得捏着鼻子认!
  因为杨家被打压,位高爵显和杨家不沾边,文官们的火力都朝八娘去了,所以,虽然杨家受了些委屈,但因一直低调做人,直接受到强大攻击的次数很少,所以,九娘体验不多!就算遇到不公,也会归为降将这一因素上。
  而潘家虽然是武将,但潘仁美和曹彬齐名,都深受赵匡义和小眼睛的信任,是大宋武将中的翘首,虽然连当初曹彬都得给品级没他高的文官让道,但是,总的来说,文官对潘家和曹家还算是客气的,所以,九娘完全没啥感受!
  再后来,九娘不论是领兵作战还是当枢密院副使,文官都没给她下过绊子,打仗时,监军在后方,不可能跟着九娘深入辽境,想使绊子也没奈何,出征前想质疑九娘的部署?不好意思,九娘身上有密旨!而在枢密院,九娘虽然也和兵部和户部打过交道,但也属于是各部门之间正常的扯皮。
  所以,对于大宋对武将的打压,九娘表示,听说过,也体会到了,但是并不真正明了其打压力度。
  所以,九娘虽然会让着文官,但是惹火了,对不起,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你文官嘴巴厉害,我拳头也不差,你文官阴谋诡计多,我也是知道三十六计的!谁怕谁?!
  而潘铠是打小就耳濡目染,知道文官有多凶残,加上官家对武将的猜忌提防,武将和文官作对,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千万别说小眼睛对武将是一百个放心,曹家子侄不少,也只有曹璨和曹综受到重用,呼延赞的儿子孙子就没被委以重任,此番战役,因小白已从军,潘铠从头到尾都留在汴京,潘铠的两兄长,几个侄儿都是闲差,折家被打乱去了南方,杨家那么多儿郎,也就只有杨大郎至始至终的守在雁门关,种家在西北经营得比折家更好,影响更大,如今种家一儿郎也被调往北方和小白在一个军营。
  小眼睛登基后,完全用的是赵匡义的班底,没有大张旗鼓的去换亲信,当然了,小眼睛也没啥亲信,但是,小眼睛也没急着去培养亲信,没急忙忙扶持一帮新人去打压老臣,可如今再看,才发现小眼睛特擅长温水煮青蛙,武将该换防的都换防了,文官年轻一代也起来了,没有疾风骤雨,大家还觉得暖风和煦。
  虽然潘仁美认为福儿不能惹,但潘铠却窃以为,小眼睛更不能惹,因为惹福儿,日后被收拾的时候,大家都会知道福儿出手了,但是,惹了小眼睛,日后被收拾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是小眼睛下黑手了,还在一个劲的夸小眼睛仁厚!
  而小眼睛信任的是九娘,不是潘家!
  所以,潘铠虽然也气愤,也着急,但是,分寸还是把握好了的,绝不授他人以把柄,所以,潘铠老老实实的陪跪。
  而无知者无畏的九娘不仅打了御史,挤开了吕蒙正,还要小眼睛给个说法!
  九娘气恼道:“仗还没开始打,御史们就无中生有的说我公爹通敌,我忍了;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刘贼在花好月圆的汴京给辽兵通风报信,害的边关被辽军攻破,公爹被辽军包围,公爹是元帅,朝廷要降罪公爹,我也认了,谁让公爹是元帅呢;可是,御史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公爹贪恋兵权,身体抱恙还占着元帅一职,沽名钓誉,说潘家包藏祸心,我实在不能忍!”
  九娘说到这,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公爹身子为什么不好,大家都知道,可……可御史竟然说我潘家是在做戏,是和辽人串通好演的一出戏……”
  此时一中年御史振振有词的插话了,说大家有这怀疑,也是正常的,潘白如今不是算作失踪么?潘仁美在阵前会认不出自己的孙儿?!辽军拿人质要挟,难道不让你看清人脸?演技再好又怎样,经不起推敲啊……
  九娘怒目而视:“看来我刚才是揍轻了!”
  御史一脸的无畏,说自己骨头很硬,不怕九娘的拳头!
  八娘一听,也气得心口疼,别说九娘了,自己听了都想揍人!“官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怎么个意思来着?”不等小眼睛接话,八娘又道:“官家,你可得上心啊,这帮人能这么揣测旁人,说明他们平素没少使这招!”
  小眼睛不住的点头……
  “不是有监军嘛?把监军找来,”八娘道:“问问当时的情况!”
  “陈大人当时就做证,说当时天色已晚,虽然打着火把,可真看不清对面是否是小白,但辽人拿着小白的军旗,而且远远的瞧着,那人也像是小白,”小眼睛道:“陈大人说,当时情急,没时间去辨别真伪,哪怕是如今,他也不能确认那人就不是小白。”
  “陈大人就是监军?”八娘问道,见小眼睛点头,八娘笑了,“监军的话,他们也不信啊……”
  寇准又说了,让八娘不要插话!
  八娘哼了声,“本宫和官家聊家常不行嘛?”冷哼完,又对小眼睛道:“都说韩国公年轻时是美男子,是不是这些大臣们的母亲至今还对韩国公念念不忘,所以大家为他们的父亲出气来了?”
  小眼睛……这话真的只能背后说啊!
  福儿和小雷……阿娘,能低头看看你穿的朝服不?你是皇后啊,皇后啊!母仪天下啊!
  潘铠……我没听到!
  九娘却接话道:“也许是为他们自己出气呢!”
  潘铠……我还是没听到!
  小眼睛……潘铠,你也不管管!
  福儿和小雷……小恩又得操心杨家小娘子嫁不出去了……
  大臣们大概没想到八娘和九娘会这么奇葩,果然,和妇人吵架就是会拉低水准啊!
  大家不由一愣,趁着大家愣神的时候,八娘站了起来,厉声道:“的确,除了夺母夺妻之恨,本宫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理由让大家对韩国公有这么大的仇恨!韩国公奉旨出京时,身子可好?本宫问你们,他身子可好?官家是昏君嘛?满朝文武都是眼瞎的嘛?他身子不好,为什么要让他出征?!那是因为韩国公的身体完全能胜任!为什么他返京时如此虚弱?因为他在阵前亲手射杀了他最疼爱的孙儿!”
  九娘眼泪滚滚而下……
  八娘眼眶也红了,“不要说什么小白如今是失踪,就如陈监军所说,没人能确定,被射杀的就不是小白!我们都希望有奇迹,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我们都会愿意去相信,小白如今只是失踪了而已……”
  八娘悲愤道:“就因为如此,韩国公就是在做戏么?就是和辽人串通好演的双簧么?那一战辽军死伤多少?兵部有战报的啊!”
  八娘顿了顿:“当初收复幽州时,九娘奉命带兵驰援,韩国公特意嘱咐九娘,若辽人抓住了潘铠,以此要挟,射杀之!”
  九娘捂着嘴,哭出了声。
  八娘擦了擦眼泪,“你们扪心自问,可能做到?!打你们,打你们都是轻的!”
  “皇后这是在为韩国公扬名了?”一老年御史质问着。
  “想来,韩国公并不原意因此而扬名。”八娘道。
  老御史道:“韩国公私藏柴氏子孙,难道不是包藏祸心,居心不轨?!”
  众人皆是一惊……
  小眼睛盯着老御史,眼神凌厉……
  八娘……看来真的是要置潘仁美于死地啊!
  福儿……麻烦了……
  小雷……糟糕……
  潘铠……一身的冷汗……
  九娘震惊……
  吕蒙正疑惑的看向寇准……
  寇准心惊……
  众百姓哗然……


第696章 较量(五)
  陈桥兵变,周世宗最信任的兄弟兼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成为王爷,迁往房州。
  柴宗训在20岁时病故,谥号恭帝!但留下五子,长子柴永崎袭爵,赵匡义时,袭爵的柴永崎又带着一大家子迁回了汴京,享受的待遇挺高的,除了没实权。
  大家都觉得赵匡胤和赵匡义都挺仁义的,古往今来,禅让的皇帝有几个善终的?哪个继位者不把前朝皇室赶尽杀绝?柴宗训虽然去世时很年轻,但留下的儿子不少啊,如今全活蹦乱的啊!
  而赵匡义登基后,虽然侄儿死的不明不白,但却也对柴家颇为优待。
  小眼睛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大宋如今鲜少有人会因为柴家而骂赵匡胤和赵匡义歹毒。
  可老御史突然扔下一炸雷,所有人全懵了!
  这究竟是要拿潘家开刀,还是要动柴家呢?!
  大臣们傻眼了,不敢贸然接话。
  当年的知情人本就少,如今还在世的更是不多。
  吕蒙正反正是不晓得的,听此言,赶紧看向寇准,心惊不已,寇准不会出此昏招吧?!或者,寇准和官家合谋的?柴家一向很安份啊,官家不应该啊,吕蒙正看完寇准,又看向小眼睛,见小眼睛恨恨的盯着御史,又再度看向御史,脑筋飞速运转,可竟然想不出这御史和谁让交好……
  寇准也惊!他是赵匡胤的连襟,倒是听闻过此事,可是,这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如今提出来,是要意欲何为?谁是幕后指使?
  潘铠大骇,这事若证实了,潘家上下怕都得去午门走一遭!
  八娘也是惊骇不已,要知道,赵匡胤可是发话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