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八娘-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见过塞北吗?”小恩瞅了瞅白玉堂的神情,吐了吐舌头。
“你见过?”白玉堂问道,真的是纯粹的一个问话。
小恩众人……嗯,塞北还真没见过哎……
白玉堂……不是故意的……
兔儿回到客栈后,给福儿认真的写了一封信,将出京后的沿途见闻,详细的写了下来,还仔细认真的画了几副山川风景图。福儿太可怜了……
福儿收到兔儿的画像时,正端坐在房里,旁边摆着一盆万年青。包拯几个伴读,正在那里认真的作画。
本来大家的书画作业是画那盆万年青的,结果,福儿冷不丁的跑到万年青旁边坐好,表示大家也应该一并提高人物画像的画技,为了大家的画技,福儿愿意免费当模特!一个努力睁大眼睛的模特!
众伴读……这是变相的增加作业好不好?!
福儿晚上没事儿就把自己的那张美颜图拿出来看,左看右看,觉得怎么看都是自己嘛,为什么大家会认不出来呢?
福儿很郁闷,索性趁这机会让几个伴读,好好的画几张,从中选幅最漂亮的给兔儿寄去!
就在福儿眼睛瞪得泪水直流时,兔儿的信件到了。
福儿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歇一下了,眼睛好酸啊。
众伴读也松了口气,画个眼泪汪汪的太子,还是很亚历山大的……
福儿看着厚厚的一个小包裹,眼睛笑得都找不着了,抱着小包裹先溜回自己的卧室,笑眯眯的打开,笑眯眯的仔细看完,心里那个美呀,看来自己的美图还是起了作用的嘛……
福儿暗暗的偷着乐了一会儿,这才蹭蹭的跑去找伴读,继续作画,继续作画……
结果大家已经完成作业了……
“我不在,你们怎么画的?”福儿有点纳闷。
“你的样子我们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包拯很耿直。
福儿很郁闷,不是让你们画我平时的样子呀,是让你们画我坐在万年青旁的样子呀,平时眼睛很小的,我今天眼睛可是瞪得大大的啊……而且万年青旁有阴影遮着的,看不清脸上的麻子……
郁闷的福儿还是怀着一丝希翼去看了看几个伴读的大作,然后不想说话……
最后还是忍不住瞪了包拯好几眼,我眼睛是一条缝嘛?我是满脸麻子嘛?
信不信我送你一盒珍珠粉!
……
于是,没过多久,兔儿又收到了一幅画像,一张大眼睛没麻子的的福儿……
有了前车之鉴,这幅必须得认出来啊!
兔儿拿着画像,找到小雷:“福儿怎么看着以后像是昏君呢……”
一个连自己长什么模样都不愿意正视,都要来歪曲的人,兔儿觉得大宋前景堪忧啊……
小雷瞅着画像,也急了,不应该啊,福儿怎么瞧着,都比阿爹英明啊,怎么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呢?
小雷紧缩眉头,一定不是福儿的问题,绝对不是福儿的问题……
“难道福儿的眼睛不对,他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兔儿有点不乐意,护短不仅害了福儿,还会连累百姓呢,趁福儿现在年纪小,赶紧给纠过来!
“有可能啊……”小雷有点结巴。
兔儿……手痒想动手怎么办?
“福儿不是这样的人啊,”小雷对兔儿道:“你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因为他眼睛看到的和我们不一样,福儿怎么可能会这样呢,你看这幅画,和上一幅差别其实不大……”
兔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天下之道,无奇不有……”小雷越说越觉得找到了理由,“我问问潘滚,军营中人多,看有没有谁眼睛中看到的,后面不一样的……”
“可福儿也说他眼睛小啊……”兔儿还是觉得不是这缘由:“他画我的眼睛就是对的啊……”
“这眼睛还是比你的小啊……”小雷指着福儿的自画像道:“他看到的小,可能和我们认为的不一样?”
小雷和兔儿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的跑去桌旁,摊开纸,同时下笔,将各自眼睛大小给画了出来,然后互相一瞅,长长松了口气,还好,两人看到的是一样的……
但是小雷还是带着兔儿跑去问了潘衮:“遇到过有人看到的东西和大家不一样的没?”
“有啊!”潘衮点头。
“啊,真有啊!”小雷和兔儿齐声道。
“真有,我在边关一个队的,有回他给自己买了一身大红衣衫,我们问他有啥喜事,结果他非说他买的是灰色的……”潘衮笑嘻嘻道:“结果后来发现,他没哄我们……”
小雷和兔儿面面相觑……
第573章 提议
八娘收到了小雷发来的加急绝密文件,绝密等级为最高级。
八娘看着封着火漆的信函,挺纳闷儿的,绝密文件不是应该送给小眼睛吗?怎么送给我呢?
再度看看信封上阿娘亲启四个字,没错,是给自己的,于是满腹疑惑的八娘便拆开了这绝密信函。
一看,八娘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小雷在信中只说潘滚在军中发现了他一同袍,将红色看成灰色,然后小雷便说,真没想到世上还有人眼中看到的东西和大家不一样的呢,不过老天是公平的,也许这些人在其他方面会比常人强呢。小雷说,她打算把六合的收入拨一部分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最后,小雷告诉八娘,福儿又给兔儿送了一副自画像,还是大大的眼睛,嘲笑福儿真是太执着了。
然后就是祝八娘和小眼睛一切安好,就结尾了……
八娘……
闭眼沉思了一会儿的八娘将这页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信就说了两件事嘛,一是小雷听说了有色盲,觉得很奇怪,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二嘛就是顺便再告一下福儿的状……
这内容至于用绝密等级送回来吗?
八娘把信纸翻来覆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正到反,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瞅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然后把句子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从下往上看,斜着看……还是没发现。
八娘认真的开动着脑筋,想啊想啊想啊:为什么要提福儿呢,难道是小雷和福儿约定了什么暗语?八娘觉得这可能性比较大,派人去通知福儿,放学后哪都不去,先回家报道,顺便也派人告诉小眼睛,收到小雷的信函了。
而小眼睛交代完暗卫在汴京城内外埋好各种祥瑞之后,才接到宫人的报告,高高兴兴的下班回家了,嗯,晚上就给小雷回信,让她准备好,下半年要去泰山呢,千万要规划好行程。
于是,小眼睛和福儿便在八娘的院子门口会师了。
小眼睛瞧着福儿一脸的不高兴,笑道,“怎么啦?被先生罚了?”
福儿闷闷道:“包拯是个告状精!”
小眼睛不在意道,“就许你欺负人,不许人家向先生告状啊?”
“阿娘找我呢!”福儿愤愤然,直接告家长,太过分了!
小眼睛笑道,“没事,有我呢。对了,你怎么欺负包拯了?”
福儿把包拯的作业给偷偷的藏了起来,于是包拯便被先生罚了,但是一天过后,包拯居然凭借着种种线索,找福儿讨说法。
福儿感慨,自己果然不是做贼的料啊……“开个玩笑……”
本来就是黑脸的包拯,脸色更黑了……“不思悔改!”甩甩袖子走了,今天都没正眼瞅过福儿,脾气大得很。
“肯定是给阿娘告状了!”福儿闷闷道,因为一般情况下,八娘不会特意派人去通知福儿,赶紧回家的。
在福儿心里,八娘有时候还算得上是个严母,小眼睛倒一直是个慈父,溺爱孩子的慈父!告状肯定找八娘!包拯太狡猾了!
“这包拯,日后没准倒是个断案的高手喔,胆子又大,当御史也不错,好好培养培养,也许还能成一代名相呢。”小眼睛笑呵呵的安慰着福儿,“你被他欺负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哈哈!眼下你能欺负他几回,就赶紧多欺负欺负吧……”
福儿无语,“我为什么要让他当丞相呢……”找虐啊!
“不对,凭什么丞相就能欺负我呀?我专门欺负丞相好不好……”福儿很生气,冲小眼睛翻白眼,不要以己度人……
小眼睛微微摇头,“你日后就知道了,好啦,别板着脸了,走,见你阿娘去,小雷来信了。”
小雷来信了?福儿一下高兴起来,呵呵,那兔儿的信应该也一并到了呢。
于是八娘便见到了面带笑容的父子俩。
不一会儿小眼睛和福儿也都严肃起来,连福儿都没来得及脸红小雷打自己的小报告。
三人把信翻来覆去的瞅了又瞅,放在火苗上扫了又扫,想放在水里泡一泡吧,又怕给泡坏了……
最后,小眼睛叫来暗卫,问暗卫,内部是怎么传递绝密信息?
暗卫献出了一个小瓷瓶,用笔蘸着药水涂在纸上,隐藏的信息就会显现……
八娘对暗卫好不仰慕,这可是涉及到化学了呀……
不过这药水对小雷的密信没用……
无奈,小眼睛只能派暗卫给小雷火速送了一封信,告诉小雷,不懂,没有看懂,送信的暗卫是可靠的,可让暗卫带口信回来。
安排完后,小眼睛和福儿才开始惊讶,竟然有人看到的颜色和常人看到的不一样,太奇怪了……
八娘……“可以让太医好生研究研究的。”不知道中医是个什么说法……
“对了,我觉得那药水挺有意思的,做这个的人应该很厉害吧?”八娘觉得也许可以从药水开始,慢慢的发展科技呢……
“应该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吧,秘方。”小眼睛一点前瞻意识都没有。
但见八娘如此感兴趣,小眼睛又把暗卫头子叫了来,问这药水的来源,果然是人家暗卫机构的秘方,严格保密,懂得秘方的人只有少数的几个,至于是从哪传下来的暗卫头子也不知道,反正等他接手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这个秘方了。
“我们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嘛”,等暗卫头子走后,八娘道:“为什么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就能产生这个作用呢?如果我们知道了其中的原因,是不是还能做出其他的东西?火器作坊到现在都没有大的进展,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只知道皮毛,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说我们才没办法把它改良,所以说耗费才那么大……”
“工匠都不懂啊……”小眼睛一听到火器作坊就叹气,真的花费太大了,这东西威力真的很大,但是军队普及不了,让人好不着急啊!
“工匠不懂,但读书人也许会懂吧?”八娘提示着。
“哪个读书人会来琢磨这个?”小眼睛笑,“就算有,千百年也许出个一两个就差不多了……”
“那可以也开一个工科嘛,科举有明经科,有进士科,那为什么不能开个工科呢?还有农科?水利科?”八娘笑:“考试分的细一点,也许能发现许多人才呢……”
“这不好办……”小眼睛愣了半天,摇头,朝堂上还不得给吵翻天啊……
福儿若有所思……
“你办的哪件事又是容易的?”八娘看着小眼睛,微笑……
小眼睛……“让我想想……”
福儿……
第574章 眼见
“走,我们今天去蕃坊逛逛!”小恩高高兴兴的对白玉堂发出邀约。
见白玉堂又用一种看土包子的眼神瞅着自己,小恩急忙声明,“我见过蕃人的,我真的见过蕃人的,见过不是辽人的蕃人!”
明明自己才是从繁华的京城来的,却总被白玉堂视为乡下土包子,难道自己长了一幅土包子的气质?
“我跟你说,汴京有蓝帽回回呢,他们拜的菩萨和我们拜的不一样……他们是从西边,河西走廊还往西,很远很远的西边过来的。他们好像是逃难的,太宗给他们赐姓了呢,还说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我还逛过他们开的铺子呢!”
……
小恩立证自己也是见过世面的!
白玉堂……看来得改进自己的表情了……“走吧。”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连辽人都没见过呢……
泉州有许多的大食商人,衙门专门划了一块地给他们,让他们居住,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蕃坊。
蕃坊里的事儿,基本上衙门都不管的,除非大食人犯了重罪。
不得不说衙门挺心宽的,反正你在我的地盘上,不要惹大事儿就行了,小事儿衙门才懒得管,忙着呢。
衙门和大食商人接触颇多,倒不是因为大食商人有钱,衙门趁机要敲诈勒索,要知道朝廷的俸禄是蛮多的,而且对于贪污受贿惩罚很严,一个人一旦涉及到了贪污,基本上前途就无望了,所以官员们都还挺洁身自好的,不会打大食商人钱财的主意。
衙门和大食商人接触不过是鼓励他们经常来大宋交易,并且也鼓励他们多招揽一些海船前来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