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杨八娘 >

第309章

杨八娘-第309章

小说: 杨八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兔儿在萧山一战成名……
  潘衮默默的当着无名英雄……没想到还是坑爷了……
  小雷瞬间获得了百姓的爱戴,其他受灾地方的百姓都急切盼望着小雷的到来……
  曾会得知了小雷的行径,暗叫了一声好,赶紧给小眼睛写了封折子,将萧山的情况大书特书,给小雷找了无数的理由,不能让官家将公主惩罚太过嘛……
  小眼睛记下了曾会,这人不错……


第567章 赐匾
  曾会一到萧山,得,弹劾曾会的折子就铺天盖地的飞往小眼睛案头。
  小眼睛将所有弹劾曾会的折子全给压下了,然后招来王旦,让王旦查,两浙一带的世家有哪些!
  王旦这边还在整理资料呢,小眼睛就派人八百里加急给萧山的何家送去了一块匾,用红绸布给遮得严严实实的,并特意强调了,一定要敲锣打鼓的从县衙送到何家大门,挂上后,才能揭匾!
  何家是萧山第一大户,拥有的良田最多,商铺最多,族中读书人也最多,当官的也不少。
  因此,何家在萧山那可是横着走的,刘县令都鲜少能见到何家族长。
  所以,当小雷带人到何家强行借粮时,对面的何家家丁佃户那可是个个手持木棍,完全没将小雷放在眼里。
  小雷是惜命的,自然是站在了兔儿身后。
  于是,兔儿闪亮登场……
  于是,何家粮仓的粮被全部借走,换来了小雷的一张白条。
  何家能咽下这口气才怪,于是便四处运作起来,势必要弹劾得小雷成为庶人!
  得知朝廷发下了个匾,何家众人很是得瑟,官家想凭一个匾就安抚住大家伙儿?做梦!公主的行径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必须要官家给个明确的说法,委婉的台阶,何家不需要!大家不需要!
  萧山当地的大家族也齐齐聚在何家,共同声讨小雷,声讨朝廷,表示若不严惩小雷,就进京去敲闻登鼓去!规矩不能乱啊!大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吹来的,那凝聚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啊!此歪风不可涨!必须要扼杀住!
  小眼睛赏赐的匾抵达县衙时,小雷不在,带着兔儿去了旱情最严重的乡,那地方总共只打出了两口出水的深井,那么多人,两口井,可想而知,为挑水少不得打架。
  小雷一是去震慑那些不按规矩排队挑水的人,二嘛,是想再看看,能多打出一口井不……
  而潘衮呢,则带着厢军去接王家在福建购买的粮食去了。
  王家这些年生意也在向南扩,在杭州组建了分公司。
  分公司的负责人如今是七郎最小的舅舅,在王家历练了许多年,经过诸多竞争,刚到杭州上任不到半年。
  王家各地分公司的负责人上任前,都得在总部好好培训一个月,宗旨就是:抱紧官家的大腿!抱紧杨家的大腿!眼光要长远,舍得一时利,换来万世财!
  所以,虽然王家并没做粮食生意,但一听小雷在萧山进行抗旱工作,王幺舅立即就派人去福建购粮,在曾会抵达萧山的第二天,王幺舅也到了萧山县衙,“公主,先期只筹到了两万石粮食。”只是不好从福建运来,途中太不安全,请求人手支援。
  曾会赶紧安排人手去运粮,潘衮主动请缨带队,担心厢军和萧山土豪有牵扯,背地使坏,这时候,粮食多珍贵啊!
  小雷派了个侍卫给潘衮,免得潘衮独木难支,“多长个心眼!”
  潘衮很开心,“放心吧,我可是在军营里待过的!”又叮嘱了兔儿千万不能离开小雷后,带着人马火速去接粮。
  因此,七郎赶到时,小雷他们都不在。
  听了刘县令的介绍,七郎赶紧抽调200禁军去接应潘衮,万一厢军勾结歹人,潘衮和那个侍卫怎么没的,都没人知道!
  潘衮可不是小白!
  然后,七郎便去找小雷了,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小雷嘛。
  萧山富户得知朝廷派了一千禁军来保护公主,都觉得小眼睛晓得小雷犯了众怒了!这不,都在担心小雷的人生安全了嘛!
  为了皇家的面子,小眼睛肯定得过段时间才收拾小雷!
  于是,众人便加紧了活动,联合两浙的大户,进一步的给小眼睛施压,先不处理公主,可以理解,那潘家的两个总该动动吧?潘衮,有多远滚多远吧!潘兔,呵呵,不就一叛徒嘛!潘家可真会起名字!
  因此,大家伙的气焰更是高涨,强龙不压地头蛇,古人诚不欺我也!
  因此,得知小眼睛给何家赏了匾,大家更是觉得稳赢了!姿态更是摆得高高的!没人去县衙搭理送匾的天差,全在何家坐着喝茶呢。
  曾会和刘县令都觉得小眼睛这招不错,乡绅需要安抚嘛,强行借粮的确是不合规矩,犯了众怒,赏个匾安慰一下是对的。
  于是,曾会和刘县令便穿着官服,带着衙役,领着汴京来的官差,敲锣打鼓的给何家送匾去了!
  何家的大宅子离萧山城有二十里地,衙役一路上敲锣打鼓的吸引了不少路人,大家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去看热闹,议论纷纷,“何家真厉害啊……”
  “那是,何家一生气,萧山都得抖一抖,官家能不知道?”
  “官家都怕何家呢……”
  “官家不会处罚公主吧?”
  “多亏了公主,我家才没卖田呢……”
  “咱们说有屁用!”
  ……
  众人敲锣打鼓的来到了何家大宅外,何家族长的大儿子装模作样的给曾会和刘县令行礼,“不知两位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不过,我们何家的粮仓可真的是被抢空了啊!”
  得,人家一来就用了个抢字!事情的定性不变!
  曾会笑道,“何家借粮,为朝廷解忧,官家是知道的,这不,官家特派天使来了。”
  何大郎夸张道,“官家圣明啊,怠慢天使了。”也没请众人进府喝茶,而是冲门房道,“还不快去告诉老爷!”
  何族长慢条斯理的耽搁了一刻钟,才带着何家众人以及萧山来喝茶的富户们来到大门口,“不知天使驾到,有失远迎。”
  小眼睛派来的是宫中侍卫,送完匾,就跟在小雷身边当保安的,那可都是小眼睛信任的人呢,在汴京还从没被人这么怠慢过,心想,这又不是穷乡僻壤啊,怎么这么不知礼呢,唉,官家实在是太好说话了……
  “官家有口谕!”侍卫清了清嗓子,心情不大好。
  众人纷纷跪下了。
  小眼睛的话很简单,就是给萧山何氏一族赐匾,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
  大家不大满意,不是应该好好夸夸嘛!
  不过,众人还是谢恩起身。
  何族长让家丁将匾给高高挂在大门上,然后请曾会揭匾。
  “一起,一起!”曾会给足了何族长面子,开展工作还是需要大家支持的。
  于是,锣鼓敲起来,何家的鞭炮也放了起来,曾会和何族长在一片喧闹声中,一左一右上了木梯,拿住红绸布,相对一笑,一起揭开了红绸布!
  “恭喜何老爷,贺喜何老爷!”来看热闹的围观群众立马高呼,何家管家立即命人撒喜钱!
  锣鼓敲得更欢了……
  而刘县令呆滞了……
  何家大公子也傻了……
  萧山的富户们全凝滞了……
  被人搀扶着走下木梯的曾会与何族长觉得奇怪,落地后,一抬头,曾会惊了……
  何族长一个仰倒,倒在了地上……
  锣鼓停了……衙役们面面相窥,何族长这是乐极生悲了?
  侍卫笑了,“首恶之家!”官家威武!
  鞭炮还在响着,外围的百姓还在高声恭喜着……


第568章 没套路
  小眼睛赐给萧山何家的匾很快就传遍了各大世家豪门。
  众人全傻眼了……官家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从古至今,缺钱的朝廷多了去了!修河堤要钱,抗旱要钱,防涝要钱,防疫病要钱,打仗要钱,剿匪要钱……一不留神,国库就空了!
  可是,有史以来,朝廷杀的也是囤粮涨价的粮商啊!对于不愿意借钱借粮的地主,朝廷从来都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朝廷不是强盗啊!硬借,那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乡绅地主,世家豪门可是朝廷的拥护者啊!朝廷哪敢逼大家啊!
  也不能怪大家吝啬,宁愿将钱和粮献给义军,也不愿意借给朝廷,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实在是有一就有二啊!年年借,谁受得了?!
  义军攻破城池的概率可比朝廷缺钱的概率小多了啊!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萧山和两浙的土豪们想尽办法要让小雷吃不了兜着走!别说小雷是公主了,就是太子福儿来这么干,大家也照样要小眼睛给个说法!
  没想到小眼睛来了这么一出!
  首恶之家!
  整个家族甭想有出头之日了!就是大宋亡了,新朝也不会用你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大家全急了,可不能这么乱来啊!
  两浙的乡绅一边赶紧给衙门捐粮,一边四处活动,给小眼睛施压,不能这么干啊!
  就在这节骨眼上,朝廷颁发了捐款抵田税的政策!
  王旦还是很有才的,一来就将大家大吹特吹一番,随后几百年里,但凡要夸人,必然要引用王旦这篇文章里的词句!
  夸完人后,王旦才说,朝廷不忍心让大家的善心默默无闻,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朝廷愿意花费人力物力接受大家的捐款,并确保善款专用!朝廷是多么的体恤啊……此处应有掌声……
  最后,强调,这政策只适用于有功名的,有免税田的人家!读书人才享受这待遇呢!
  众人……好想揍人啊!
  虽然朝廷要求捐的份额并不高,比田税低多了,但大家还是非常不满,凭什么啊!捐得再少,那也得往外拿银子啊!
  御史们纷纷跳了出来,说小眼睛吃相太难看!顺便将王旦骂了个狗血淋头!奸臣!盘古开天地以来最大的奸臣!
  王旦……我是为了江山社稷,在吕蒙正和李沆的劝说下潜伏的啊……赶紧给吕蒙正和李沆修书一封,临终前一定要记得给我正名啊……
  大臣们也劝小眼睛罢手,哪有逼捐的啊!别到时闹得民怨沸腾就不好了!大宋经不起折腾!
  就在此时,告老还乡的吕端给朝廷上了封折子,带头响应该政策!
  并给朝中几个故旧写了封信,表示,若想田产征税,那就使劲的反对吧!
  吕端提醒大家,小眼睛从来都不主动进攻的,但是防守反击可是他的强项啊!想想幽云十六州,想想河西走廊,想想交趾,这三个地方,但凡不去招惹小眼睛,吕端敢保证,等到小眼睛去世,一定都是维持现状的!
  大家若在田税上给小眼睛施压,得,最终结果,那就是缴税!
  众人……气闷半天后,便开始齐声声讨萧山的乡绅,蠢货!招惹小雷干嘛!
  王旦捂住嘴……官家早就想好了的啊,不关小雷的事啊……
  而福儿正看着信挠头。
  小雷很高兴的告诉福儿,在接连打了十口废井后,金华白家送来了个顶尖打井人,依据他的选址,打出的两口井都出水了!
  小雷在信中将白家的小郎君夸了又夸,秀秀气气的一小儿郎,跟着兄长一起来的,小小年纪见识非凡,建议将城西1公里处的水田辟为湖,蓄水,再修塘渠,大旱时可保良田有水呢!
  最后,小雷感概,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和福儿一样大的年纪呢!有谋略不说,还会功夫呢!这几天都缠着兔儿给他指点呢……是个上劲的!
  福儿……秀秀气气的,还会功夫,还缠着兔儿!吃不下饭了,怎么办?
  小眼睛则在乐呵的给八娘炫耀,“我大宋人才辈出啊,哈哈!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小眼睛已下旨给曾会,让他会同相关人士,研究白家儿郎的方案。
  “我是不是该换身朝服,恭喜贺喜一番啊?”八娘笑呵呵道,吕端的折子一上来,小眼睛的心情便好了许多,八娘琢磨着,等年节时,得给吕端多选点贵重的礼品。
  “可以啊,可以啊,哈哈,”小眼睛很开心,“不嫌热,你就换啊!”
  八娘乐,“白家有人做官嘛?”
  小眼睛摇头,王旦已经将两浙大乡绅的人物关系表给小眼睛了,白家并不在名单上,一看就是家中没有读书人的,“不过,这小子大概能让白家更进一步,小雷说,书读得也不错,想来也是个好苗子,要不,白家怎么会让他跟着去萧山呢。”
  正要进门的福儿更郁闷了,何着还能文能武?“阿爹,让小恩他们去萧山吧!让他们了解了解百姓疾苦!免得他们不认真读书!浪费光阴!”
  “他们走的是武将的路子。”小眼睛很有耐心,“会识字就行了。”
  “阿娘!”福儿立即看向八娘,“不能让小恩成为莽夫嘛,要文武双全!”
  “小恩闹你了?”八娘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