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农家妻-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宝莹的眼泪又落了下来,苏辰却是上前将她拥入怀中。
此时林间来了一队人马,他们的穿着却并不是中原的装束,多以毛皮为主,然而在这些人的前面却是一抬轿子,轿子在他们面前停住。
从轿子里走出一位中年美妇,她首先看向地上已经死去的文宇,她秀美的面容上终于动容,却也只是那一瞬,很快她恢复平静,却是叫身后的人上前准备抬走文宇。
乔宝莹上前拦住,美妇掀眸看她,看到乔宝莹的长相,再次动容,过了一会,她才说道:“想必两位便是魏国重臣苏丞相以及丞相夫人了。”
“你是?”
苏辰皱眉,看他们这模样,应该是越国的人。
“我是越国王后,收到消息,越王被魏国的齐王所杀,前来收尸。”
这话令人听了不舒服,可是苏辰却无法反驳,甚至他立即反应过来,朝王后行了一礼,说道:“王后言重了,越王之死本是意外,如若王后这样召告天下,恐怕魏国与越国将是不死不休的战役,人已死,何必还要挑起两国纷争?”
原氏冷笑,“越王死在魏国,而与他一同死去的还有齐王,这本就是事实,岂能说本宫挑起两国纷争,苏丞相,你身为魏国重臣,不承认魏国杀我越王在先,居然还想恐吓本宫?”
苏辰皱眉,看来来者不善,只是文宇娶的妻子为何如此厉害?难道聪明如他,这么多年都不曾发现么?
原氏美眸一转,朝左右命令道:“将人带走,回宫。”
“不准走。”
乔宝莹拦他们,“文宇当年出山本出于无奈,他最喜欢的还是青山茅芦,这里有他祖宗留下的东西,也有追随他的人,他留在青山反而更加适合。”
原氏目光凌厉的看向乔宝莹,“你是谁?你有何资格说话?滚。”
极其嚣张的话,苏辰是下意识的将小媳妇挡在身后,面色幽冷的盯着原氏。
然而在原氏的属下动手时,青山的隐卫却将文宇护住,隐卫长蒙安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还请王后见谅,主子早前便嘱咐过下臣,百年之后必要归回故里,青山茅芦正是主子的归处。”
“不,蒙安,越国王陵已建好,越王只能葬入王陵。”王后反驳。
眼看着原氏带来的人马与青山的隐卫要交锋,这会儿苏辰带着的人马便帮着青山隐卫准备对付原氏。
此时林间再次响起了脚步声,只见一队青衣隐卫护着一人匆匆赶至。
来到近前,乔宝莹看到了小童。
小童先是朝师父看去一眼,眼帘深黑,若是细看,能看到那眼眸中有泪痕涌现,当时师父要走的时候,他就有个奇怪的预感,想不到才不过数日,他师父却已经不在人世。
小童强忍着内心的悲愤,朝苏辰和乔宝莹看去一眼,点了点头,接着看向原氏,朝她行了一礼,说道:“师父当年的心愿是不曾出山,安安静静地做青山茅芦之主,可是后来身不由己,如今师父不在了,还望王后不要再纠缠,让师父走得安心吧。”
原氏怒了,目光紧紧地盯着小童,“你师父在世之时,他不曾碰过我,如今他不在了,我只求能与他葬在一起,他身为越国之王,便只能进王陵,岂能葬在这不知名的深山,从此成为孤坟一座。”
小童听到这话也皱眉,他原本还忍着原氏,此时却是迎上她的目光,“王后何必为难,当初交给师父的信本就是王后所为吧,不要以为我查不到,你间接害死了师父,我尚且不曾找你清算,你凭什么为我师父做主。”
“蒙安,将我师父送回青山茅芦。”
小童带来的人多,原氏根本不是对手,何况苏辰这边几人都拿出了火枪,他们不敢动了。
苏辰再次来到原氏面前,交代道:“此事不宜宣扬,为了两国的安定,还请王后三思。”
原本要走的小童回头看向原氏,见原氏一脸疯狂的看着苏辰,于是小童落下狠话,“王后,今日之事我先不计较,待我登基上位,原家人还是小心为妙,苏辰,两国安定,不必担心,未来数年,不会起战事。”
乔宝莹这会儿才发现小童已经长大了,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只做天下神医的小童,将来越国交到他的手中,他必定也是一位明君。
看着小童将原氏一行人都带走,林间只剩下他们四人,乔宝莹的心情却依旧低落,她想起了文宇,最后却是落得一个这样的结局。
苏辰吩咐陈意将齐王的尸体带上,他们此次身为京城巡使出京,遇上了齐王的死,此事还得向皇上交待,齐王死了,魏国也太平了,相信皇上反而轻松了吧。
四人再次隐入密林,朝铸器场外走去。
正文 第499章番外(苏氏夫妇荣归故里)
天福十九年,苏辰回零陵郡办事,乔宝莹私下里跟随,夫妻两人向来不曾分开,此次亦然。
他们要回零陵郡的消息传开,零陵郡的地方官员收到消息早早的候着了,天色暗下来,一队人马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乔宝莹和苏辰还在聊着小时候的记忆,就听到外头传来鞭炮声音。
乔宝莹下意识的挑帘看去,只见马车外围满了百姓,个个笑脸相迎。
而守在马车左右的兄弟两人却是新奇的看着零陵郡的百姓。
“娘,你还说咱们这一趟回乡要低调,眼下看来咱们想低调都不成了。”
乔宝莹看向嘴贫的大儿子宋子衍,转眼孩子已经二十五岁,却还没有娶亲,再看看二儿子宋子乾,此时也是十九岁了。
兄弟两人长相随了苏辰,身姿挺括,坐在高头大马之上不知有多吸引人,两人平时不笑的时候,一脸的不怒自威,令身边人都不敢造次,有时候被乔宝莹瞧见,总是被她逗笑,两兄弟很是无耐。
乔宝莹放下帘子,看向正在看书的苏辰,这一次回乡,唯有女儿书蓉没有跟来,她已经在三年前嫁入荣国府,这会儿膝下尚有一岁的孩子需要管束,所以有些遗憾。
“苏辰,你激动不?好多年不曾回乡了。”
苏辰其实根本没有心情看书,只是他怕失态,故意为之,此时被媳妇点破,有些装不下去,伸手将媳妇揽入怀中,笑道:“我倒是明白当年师父回乡的感觉,好在咱们两人带着孩子回乡尚年轻,走得动。”
乔宝莹也跟着笑了。
“二姐不知怎么样了,邵家宝三年前高中,如今上任许州,他们却还要留在家乡,若是二姐一家能去许州,咱们隔得也近些。”
乔宝莹感觉可惜,如今在京城,只有莫情和白九陪着她,大姐和大姐夫在燕北行商,偶尔也只有李欣然带着媚丫头过来看看他们,而二姐一家却一直留在零陵郡。
乔六一生只生了一子一女,大女儿邵娩媚嫁入燕北大姐家中,二儿邵家宝在十三岁那年送来京城,由乔宝莹照看,苏辰指点,二十三岁中状元,如今已成为一方知县。
这一路上多受人拥戴,马车走得极慢,再往前行驶,就听到不少官员的道贺声,马车不得不停住了。
很快苏辰一家被迎入知州府邸,身为朝中丞相,这些地方官员诚惶诚恐,深怕有所得罪。
乔宝莹吃饱洗漱后回到堂房前坐下,白九便端着小点心进来,来到乔宝莹身边小声说道:“夫人,我倒是不小心听到伍知州与夫人对话,似乎有心将家中嫡女与大公子成就一桩好事,恐怕明个儿知州夫人便会过来寻夫人一聚。”
说起来他们的两个儿子如今长相出众,身姿贵气,又是拼爹的时代,的确走到哪儿都是香饽饽,就如当年的苏辰,甚至更盛。
乔宝莹笑了笑,“我向来讲究恋爱自由,咱们家底丰厚,不用靠着孩子锦上添花,倒是希望两孩子能寻到自己真心实意之人,开心的过完一生。”
白九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自是不明白乔宝莹的用意,总感觉苏家如此之贵,自然选的儿媳妇也不能太差,伍知州是寒门出身,家族没有底蕴,大公子如若娶亲,最应该选京城里的贵女才是,将来还能帮到夫君。
第二日知州夫人果然过来寻乔宝莹,乔宝莹却是装做不知,直接将自己的恋爱观说出来,并说自己不打算左右两孩子的婚事,她现在跟苏辰过着小日子,才不想这么劳累。
知州夫人惊愕,她倒不知丞相夫人如此看得开,于是也不好再提,回去后便将此事压下了。
苏辰将零陵郡的事办好,才带着一家人往林源县去。
林源县的码头已经建得很宽阔,每日来往的船支极多,这一日码头却围满了人,尤其是苏家族人,苏家的族长带着族中重要的几人位列前头,就等着苏辰的船到岸能第一时间见到他。
便是林源县的知县也只能站在了族长之后。
苏家新族长叫苏明莱,此人年纪三十,很会做生意,原本乔宝莹给苏家族人不少资源,也培养他们做生意,苏家的产业众多,族人也跟着成了林源县的富绅。
而在苏家族人的不远处还站着乔家人,他们虽不站在一块,却都是靠近堤岸边,乔家为首的正是乔六和邵南,身后还有家中子辈。
乔六很盼着这个妹妹回来,虽然这一次回来的有些高调,却还是很欣慰,多年不见,都老了,再过几年,他们恐怕也不能长途跋涉。
河水上出现了三艘大船,乔宝莹站在栏杆上分辨,首先看到的是乔六,高兴坏了,指着乔六对苏辰道:“船靠那边堤岸,我想二姐了。”
苏辰宠溺的看了她一眼,立即吩咐陈意,叫人将船靠近那边,苏辰自是知道媳妇的小心思了,岸边站的最多的是苏家的族人,而乔家的族人少些,还被挤到了边上,看这模样就知道这个中的机锋。
媳妇想给乔家人面子,他做为夫君自然也不能拂了她的意。
眼看着船要过来却忽然转了个弯,往乔家族人那边靠近,苏明莱脸色极不好看,林源县的知县似乎也明白了一个事实,看来苏丞相多年如一日的宠着乔氏,这不,好不容易衣锦回乡,也是向着乔家人的,看来以后乔家人行事,还得多担待一些。
船靠岸了,乔六和邵南很是激动,在两人身后的是乔家院的人,他们自觉有愧,不敢靠近,却是挤在人群里看着。
乔宝莹脚步飞快的从船上来来,倒把身后的三个男人给吓着了,这河水可深了,苏辰一向关心则乱,另外两个儿子也担心着母亲乐极生悲,颇有一种角色颠倒过来的嫌疑,平素里也是兄弟两人加紧的护着母亲,从小到大,不知不觉。
乔宝莹下来,就扑乔六怀中了,两人又笑又哭,苏子衍兄弟两人都忍不住想笑,不过却守在母亲身边,免得被人挤下河去。
苏辰拉了拉乔宝莹的手,“好了,见到面了,看你念叨了几年,咱们先回城里去,时日还长,这儿又不安全。”
乔宝莹有些不好意思的松开乔六,感觉再看乔六,老了不少,记忆中的二姐很年轻,这不还有富态了。
“二姐,咱们先回城。”
说着,两姐妹准备离开,那边苏家的族长带着人挤了过来,苏辰不得不与他们应酬。
一行人闹闹哄哄的回到林源县县城,苏家族长早已经为苏家一行人已备下了临时府邸,谁知路上乔宝莹说想去二姐的府里住着,苏辰由着她,于是一行人没有跟着苏家族长前去,却是跟着乔家的车队回到了乔六的府上。
乔六在县城里早已经备下产业,家里院子很宽,还特意将主院让了给他们一家人住,乔六和邵南却住侧院去了。
乔六的一双儿女都不在身边,如今在身边的多是邵家的子侄,还有乔家的子侄,他们也不住在府上,平素会过来看望两人。
其实他们人不多,只是苏辰身为丞相出行,身边带了护卫,时不时又还有地方官员与才子拜见,得有个府邸安排。
邵府虽小,但耐不住乔宝莹欢喜,地方小了,苏辰招待人的时候就极为简略,苏辰身为丞相,人家都崇尚简朴,其他人自然也不敢有怨言,只是郁闷的却是苏家族长。
原本苏家族人借这一次丞相回乡,安排宽敞的府邸,再借机与各方权势结交,提高苏家人的地位,甚至增强苏家人在林源县的控制。
然而希望落空,全因乔宝莹的几句话,而苏辰看在眼里什么也没有说,没把苏明莱给气死,乔家这边的人却是高兴坏了。
原先苏家族人还压乔家人一筹,如今看来可未必了,毕竟苏家目前为止只出了一位苏辰,其中子辈多是秀才和举人,考上功名的却没有,当然也有不少族人送去京城族学,却还是不成气候。
可是乔六的儿子邵家宝却得到了苏丞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