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状元农家妻 >

第453章

寒门状元农家妻-第453章

小说: 寒门状元农家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再看向施潘,却见施潘与承天府尹对视了一眼,接着就见施潘慢慢地扬起了唇角,乔宝莹心中一惊,她想错了,她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

    她应该在第一天上任的时候就翻翻历届案件,就能看到他们以前真实的陈述,指不定她现在看到的陈述是故意为难她的,或者像今日这样的故意下的套。

    细思极恐,乔宝莹捏了一把汗,眼看着那一叠公文就要呈上去了,乔宝莹却在这个时候忽然开了口,她朝承天府尹看去一眼,笑道:“刘勤,上次跟施潘去紫金楼吃饭是不是去讲了京城里的两桩案情?”

    承天府尹刘勤听到这话猛的抬头看向她,面色白了白,施潘的脸色也不好了。

    乔宝莹接着说道:“你写的字很不错,只是在案情的描述上欠缺了一点,这一点施潘应该跟你讲过吧?”

    刘勤只好点头。

    乔宝莹接着说道:“施潘也是一番好意,你写的那桩灭门惨案里,结案是杨家家主的总管事所为,原因是因情所困,这位总管事原是家主夫人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是吗?”

    刘勤只好再次点头。

    “可是我觉得这位总管事动机似乎不太对,毕竟这么多年潜伏在杨家都不出手,为何在十年之后忽然又出手了呢?”

    刘勤再也忍不住,说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此人,再加杨夫人还曾见过他对家主无理。”

    “你第一次陈述的时候为何不将杨夫人的话写入内?”

    “我当时觉得这话没有必要。”

    “做为一桩灭门惨案,杨夫人这话岂能不重要?”

    “我……我当时……”

    “你当时到底有没有写呢?”

    “我当时……我后来有写的,而且还有几位证人的证词。”

    乔宝莹看着惊慌的刘勤没有再说话,施潘却还没有搞清楚两人为何在殿前提起了案子。

    没多会了大太监刘福将公文呈上,魏帝拿起来细看,看完后面色一暗,瞧着就不高兴了。

    只看了两本,魏帝便看向乔宝莹,拿起其中一本问道:“这就是苏大人的要求?”

    魏帝带着怒气的将那公文甩在了地上。

    刘福捡起来立即送到乔宝莹的手中,所有的大臣都看向她,乔宝莹拿起公文一看,这是修改过后,她当时要求五千字,刘勤就加了很多的废话进去,凑齐了五千字。

    乔宝莹看后并没有慌张,不紧不慢的陈述道:“皇上,这份公文不是最终呈上来的那一份,这一份是当时我觉得写得不好的那份。”

    “胡说,这就是最后那一份。”

    刘勤开了口。

    “放肆,不准在朝堂上喧哗。”

    刘福公公面色一冷,声音又尖又细却很有威严。

    刘勤连忙住了口。

    乔宝莹接着说道:“最初始的一份,简短就两三百字,陈述的不清楚,证据提交也不足,所以我才不给签字结案,事后按着我要求的每篇陈述连着证据不得少于五千字,这是我强烈要求的,五千字的确有点多,但做为灭门惨案,每个人的证词,以及案件的陈述,恐怕都不只五千字能写清楚的。”

    魏帝没有动摇,朝堂上的大臣也没有人出声,乔宝莹只好自辨了,“皇上若不信,可以看看京城杨家灭门惨案这一桩,第一份公文是没有写杨夫人的证词,第二份公文才加进入杨夫人的证词,这是刚才刘勤亲自承认的事。”

    刘勤和施潘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刚才是乔宝莹在他们下套,想不到她这么快就看出了端倪,还装作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尤其是她是怎么知道他跟刘勤去了紫金楼私下里会面吃饭的?

    莫非紫金楼里有苏大人的暗探?还是他派了人跟踪在他的身后,早已经防着他了?

    不管哪一点,都极为可怕,那岂不是他最近所做所为她都知道了,就等着今日他来揭发她,再予以反击?如此心智如妖,果然不是那些老家伙乱传,毕竟苏大人曾经还坐上了丞相之位,以一人之力对付整个朝堂大臣,年纪轻轻便是他也做不到。

    施潘暗自捏了一把一汗,尘埃落地,他只等着判决。

    魏帝暂且相信她一次,拿起杨家灭门案看了看,却发现第一份公文里也是有提及杨夫人证词的,于是魏帝目光凌厉的看向了刘勤。

正文 第466章好在留了一手

    刘勤扑通一声跪下,“皇上,臣每日处理这么多的案件,有些没记清而已,着实是最近苏大人要求臣改来改去的,人也跟着糊涂了。”

    好牵强的借口,可是站吕家的大臣太多,还是有人出来求情,并想将此事圆过去。

    乔宝莹却从怀里摸出一张公文交给了刘福,“还请刘公公呈给皇上,皇上看了就会知道。”

    魏帝拿起公文看去,只见上面简短几个字,恐怕的确只有两三百字的样子,案件陈述不清,证据移交不足,正是杨家灭门案。

    魏帝将公文甩在地上,“刘勤,你看看这可是你写的?”

    刘勤白着一张脸从刘福手中接过公文,看了一眼后面色大惊,下意识的朝施潘看去,施潘却不敢与他对视。

    乔宝莹此时也朝施潘看去,“刘大人这眼神是不是此事还跟施大人有关?”

    刘勤立即收回目光,朝皇上匍伏下去,“禀皇上,这是臣的字迹,臣认。”

    “认就好,从今日起你格去承天府尹一职,外放巴蜀为知县,府尹一职另择人选,至于刑部左侍郎施潘,罚俸三个月,三个月后观其德行再定。”

    魏帝也有些乏了,起了身,刘福立即叫退朝。

    施潘到这时还发现自己的手是抖的,他虽然没有像刘勤那样外放为官,却还有一种唇亡齿寒之感,再次看向乔宝莹,再也不敢有半点轻视之意。

    下了早朝,汪子渔过来,叹道:“世道多变,这几个新上任的官员都觉得咱们苏大人好欺负呢。”

    乔宝莹却是暗捏了把汗,这一份公文之所有随身带着,是因为她对这个案子的重视,她防着底下的怀恨在心,将案子故意写歪曲,所以先留下最原始的一份再来对照他们之后的几份。

    乔宝莹为自己当初的堤防之心点个赞,不然今日就是她被格职外放了,到时苏辰就是一个笑话,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就又被贬官了,上一次去的平江府没有什么,这一次再外放,那可没有平江府这样的好去处。

    乔宝莹看向汪子渔,觉得自己在朝中拉点大臣帮忙极有必要了,于是叫汪子渔喊上于时灵明个儿傍晚紫金楼吃一顿,汪子渔高兴的离开。

    乔宝莹出了宫门,立即召来莫金,叫他赶紧尾随于施潘身后,最好能让他不小心注意到他。

    宫门口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何况施潘已经上了马车,不待莫金多问,她也转身上了马车。

    莫金很快尾随于后,施潘一直在想紫金楼与刘勤见面到底是怎么泄露的。

    到了衙门口,他下马车之时下意识的往后看了一眼,就见一个人影连忙闪去一旁的树后。

    施潘心中警惕起来,他叫上两位守卫往那老树走去,可是到了那儿却并没有看到身影,却在草从里看到了一个大脚印,看着这个脚印他就知道跟踪他的人起码有八尺高。

    施潘心下一沉,想不到自己一直被人跟踪,果然姓苏的一开始就防着他了,是他漏算,低估了对方的实力。

    乔宝莹进了衙门后,又拿起她那本书看起来,施潘进门,一脸恭敬的向乔宝莹认罪,认罪的话说得很巧妙。

    “苏大人,小的也是受刘勤蛊惑,他最近案子一多有些偷懒,我因先前与他有些交情,便没有指责。今日朝堂之上也不是我的本意,是刘勤求我的,我知道这样说对大人不利,自此改过自新,愿意臣服跟随在苏大人左右,还望大人原谅。”

    乔宝莹放下手中的书本,目光淡淡地看着他,这种“能屈能伸”的下属还真是个定时炸弹,可是她又得依赖着他,此人看来还得来个教训才会乖,不过眼下不急,至少他能暂时安分几天。

    她倒是有了个想法,或许真的可以派个人一直跟踪在他的身后,时刻盯着他,她也放心一些,着实她的精力有限,她如今要面对的可不是这个两面三刀的下属,她是要如何隐瞒自己的身份。

    一但遇上诗会酒会,她必定露漏,很快冬至要到了,皇上叫她入宫的事,她得防着点,千万别遇上人挑衅她要做诗词之类的,那就麻烦了。

    乔宝莹有些惊讶的起身,似乎很满意的样子,她将他扶起,还从抽屉里拿出一盒新茶送给他,“巴蜀的新茶,喝喝看。”

    乔宝莹像是真的不再计较此事,施潘将她的反应看在眼里,心里冷笑,就这点城府,三两句就信了他?看来是他高看了,此人除了聪明一点,在识人之上却并不精明。

    似乎上下属关系变好,施潘再次交来的公文写得极为详细,乔宝莹能看到证据,又能看到定案的过程,她很快能签字结案,效率高了不少。

    明日傍晚是她约了汪子渔和于时灵吃饭的事,于是她从衙门里出来就直奔紫金楼去了。

    总管张凡看到乔宝莹像招待别的官员一样显得很恭敬却带着一点疏离之感,待乔宝莹进入贵室,张凡便退了出来。

    屋里汪子渔和于时灵正在品茶看美人,泡茶的美人动作娴熟优雅,两位年纪轻轻的贵公子,就这么看呆了。

    乔宝莹在两人身边坐下,于时灵感叹道:“放眼整个京城,也只有紫金楼我看得上,说起这紫金楼的背后老板也挺有生意头脑的,我当初在平江府也看到过,与京城的规模是一样的,一进去就有一种回到了京城的感觉。”

    汪子渔接了话,“这紫金楼背后的老板是谁?”

    “听传跟皇商李原有些关系,或许就是他的产业也说不定,这个李原可不简单,如今人在燕北越国,却依旧将李家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今年秋收节,李家为国库呈上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

    汪子渔惊讶。

    乔宝莹也是第一次听说李原居然送入国库十万两银子,显然他今年赚下的银子一点也没有落下了,恐怕也是因为这十万两银子,魏帝才放任他在越国的吧。

    很快送上了美味佳肴,接着有舞姬上前献舞,舞蹈与权贵家里的不同,一共三位女子,一位弹琴,一位跳,还有一位却是唱着小曲儿,很有一番滋味。

    于时灵和汪子渔都看呆了,乔宝莹没有想到这两人这么迷紫金楼呢,难怪紫金楼生意这么好,还能听到不少朝中的信息。

    乔宝莹吃饱后停下了筷子,这两人却还在喝酒,见她停下,立即上前劝酒,不知不觉乔宝莹喝醉了。

    到了曲终人散之时,汪子渔扶着她准备送她回府,乔宝莹却说可以在紫金楼租个院子的。

    这两家伙一听,立即动心,他们平素可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出来逍遥,那点俸禄是不够的,于家还有底蕴,可是家大业大,也由不得他来花天酒地,而汪子渔本来也算寒门,有点家底的是他叔,他娶的是位书香门第的妻子,家里基本没有人经商,所以有些窘迫。

    反正他们两都知道苏辰家里有个生财有道的夫人,花钱向来慷慨。

    于是三人租住了紫金楼的小楼,乔宝莹回到内室,她便站直了身子,醉是醉了的,却并不是很厉害,至少她还清明。

    休息了一夜,第二日她又精神饱满的上早朝去了。

    赵牧回到了京城,他直接来了苏府,赵家老夫人知道后,那叫一个气的,先前若说同意了这个小儿媳妇在苏府住着,现在将她小儿子也拐到那儿去了,心里就不舒服了。

    乔宝莹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赵牧,待两人吃过晚饭后,赵牧自己先来了,乔宝莹便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这次各地粮仓的调拔是由昝泊掌管的,昝泊此人在朝堂上一直对粮仓的维护很明显,这个中可能有些问题。

    同时乔宝莹打算私下里调拔一批粮食给晋王送去,反正平江府有大小粮仓,小粮仓现在也是满满的,除了管住整个越国还有余有剩。

    赵牧觉得也行,待他见到晋王再说后头的事。

    果然不出乔宝莹的猜测,昝泊交给赵牧的粮食里混有发黑无法食用的粮草,赵牧仔细叫人一袋一袋的翻看了,那交接的粮官面色都黑了。

    赵牧如今也是五品的将领,虽然不如昝泊位高权重,但他是武将,才不管文臣的品阶,直接去找定国公水元昌。

    水元昌当天就入宫面圣,很快昝泊被叫进宫里去,粮仓的情况被魏帝发现,除了平江府新建的粮仓,其他几地的粮仓都有渗水进去,年久欠修,就变成这样了。

    再说粮仓大,粮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