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农家妻-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宝莹朝白九细看,白九却被两人说得脸都红了。
“这孩子能长健康了就好,好不好看的在其次。”
莫情点头,她却忽然伸手摸住了乔宝莹的脉门,乔宝莹愣住,接着心也提了起来,这些日子她一直按着莫情的吩咐在温养的身子,就算苏辰想与她同房,她也是百般的拒绝,或是用其他的方式满足他。
过了半晌,莫情含笑点头,说道:“莹儿,你要是以前也这么的听我的话,今日你就不会这么辛苦,这一次你温养的不错,待我再换个方子,再吃两个月的药,你便可以停药了,还有不能挑食,要多吃一点,我怎么觉得你瘦下后就长不回去了。”
乔宝莹也是这么想的,这事上她也不想的,只要健康,其他的她都可以不顾了。
莫情很快回书房写下了新的药方,在旧的药方里加了几味药,又换了几味药,这些药材都很精贵,里头最贵的胡参,乔宝莹便不曾断过,苏辰总是说燕北的李原寄来的,可是这源源不断的,她都要吃的不发意思。
不过要弄到这么多的胡参,没有李原还当真弄不到,乔宝莹也只好欣然受下。
苏辰先前说要给巩家兄妹撑腰的事,他的确做到了,知上次巩家宴席回来,那些参与宴席的官员显然都有对苏辰的投诚之意,于是他也顺势的对这些官员亲睐,连卫中便坐不住了。
密探回来,连卫中约了巩方去紫金楼见面,两人在里头谈了许久,最后巩方是气着出来的,两人彻底的闹翻。
乔宝莹收到紫金楼小册子的时候,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甚至她连两人在房中交谈了什么都知道,她将小册子叫邬总管送去苏辰的书房,看来巩连结盟的局面自动瓦解。
学院选了址,苏辰带着巩方开始着手建学院的事,古池先生辞去提学一职,担任学院的学政,指点所有的学生,让平江府的才子们大跌眼镜,古池先生收弟子并不多,若是能进府学拜入古池先生门下,或许他们还能往上考上功名,将来得了功名,再加上古池先生的名头,指不定在官场上也能混出样来。
这让不少才子动心,转眼间诗会变得少了,再加上接下来传出风流才子刘无好决定入士为官,接管了提学一职,让不少才子更加动摇起来。
学院大概在明年开春能修好,而第一批招生的人员名单是二十名,为了这二十名的名额,让平江府的贵圈都闹腾了起来。
他们以前不曾意识到这一点,眼下连风流才子刘无好都入士为官了,带动了不少才子的热情,于是这二十个名额反而显得少了,他们纷纷奔走相告,有些寻路无名寒门子弟,却将自己的诗作送到苏府和古府,希望两位能看在他们学识上额外开例。
这事儿一传开转眼进入深冬,苏辰和古池先生相继表明,这二十个名额不是按着家世来定的,而是按着才学来定的,前十名入学的才子名单已经公布,里头有寒门出身的,也有家世显赫的,同时名单下有古池先生提到,此十位是有才之士,这代表着他们十人是才子当中最有才识的人。
古池先生的这一句话打击到了不少原本不屑一顾的才子们,皆纷纷效仿之,往苏府和古府递上自己的作品。
苏辰坐在书房里看这些才子递上来的作品,正在细细品读,这一招让他迅速的摸准平江府的才子到底多有才,真正有才的又有多少,但显然这个数目令他很满意。
乔宝莹给苏辰送吃点过来,就见他拿着一首诗已经看了好半晌了,她来到他的身边,也朝那诗作看去,只见那诗下署名是吴江县的一位秀才,此人名叫展东风。
“苏辰。”
乔宝莹温柔的唤了一声,苏辰回过神来。
“这是吴江县的一位秀才送上来的诗作,此人倒也不是很有才气,只是我看到他的诗作让我想起当年的我。”
乔宝莹刚才也看了一眼,她虽然不会做诗,但好丑还是看得出来的,这人的诗词的确普通了一点,但人家是一个秀才,还没有中举,再说还是吴江县内,那儿本来就贫穷,百姓能有余钱送出一位读书郎出来,那也是非常难得的。
乔宝莹忍不住为这位展秀才求情,“苏辰,此人是吴江县的,能读书出来不容易,要不学院破例录取如何?”
苏辰没有立即接话,显然他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这一次二十个名额,是我跟古池先生商量好的,而且早已经向外说好,皆以才气来排名,能者才能入学院,我若是破了这个例,会让这些人生了想法,此事还当真不好办,我派个人去一趟吴江县,了解一下这位展秀才再说。”
乔宝莹也觉得只能这样了,毕竟他是平江府的知州,若是不能公平以待,这些便会说他借着自己知州的名头,说话出尔反尔。
苏辰放下诗作,转身看乔宝莹做的吃食,乔宝莹说道:“苏辰,我算是捡到宝了,白九这孩子很好学,跟着我做了几次饭菜,她便学会了,今个儿这个酥脆鸡块是她做的,你尝尝看,我感觉味道比我的还要好。”
苏辰尝了尝,点了点头,“这孩子也是吃过苦的,她要是学会你的厨艺,你以后也有人接收了,还可以闲一点。”
“做饭我没有什么问题,也并不觉得累,何况是做给你吃呢。”
夫妻两人吃了饭后,苏辰便将莫金派去吴江县走一趟,把展东风此人查清楚。
第二日莫金匆匆赶了回来,查展东风的事,倒是简单不过,一到了村里头一打探,就问出来了。
原来这个展东风是村里头的孤儿,小的时候还寄养在表姑家中,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他从小要干很多的家务活,五六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八九岁的时候就懂得上码头上做苦力赚钱了。
如今的展东风也不过是十四岁的少年郎,却考中了秀才,连村里人都震惊了,都不知道这孩子怎么识的字。
后来村长分析,可能是先前村里开的私塾,这孩子每天砍柴都会呆在私塾外偷听,有好几次被夫人逮到,还告到了他姑妈耳中,不知打了多少回了。
可是这孩子从小好学,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透,后来那夫子也不管他了,见他聪明,又如此好学,还曾送给他一套开蒙的书本,只是后来私塾没有再开下去,村里人穷得揭不开锅,也没有孩子上学了,夫人便离开了村子。
所以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学到的知识,最后还考中了秀才的?
这一下不只苏辰好奇,连乔宝莹都好奇了,总感觉这孩子真苦,比当年的苏辰还要苦。
苏辰又犹豫了两日,最后他去了一趟古池先生的府上,没多会,外头就传出风声,苏大人打算开门招弟子,开门弟子是吴江县的一位秀才郎。
吴江县有不少位秀才郎,那苏大人到底招的哪位弟子?
乔宝莹知道后,都忍不住笑了,想不到苏辰会在平江府动了要招收弟子的想法,她自然也猜到了苏辰想要招的谁了,必然是那位展东风秀才郎。
为此乔宝莹事先按着莫金的口述,叫来裁缝给展秀才做衣裳,指不定这孩子拜师宴上就未必能有件像样的衣裳来。
苏辰的第一个弟子,乔宝莹莫名的也激动起来,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似的,虽然他们生不出这么大的孩子,但那种感觉掩都掩不住。
同时乔宝莹又安排了府中东院靠湖边的小楼,待展秀才来了,也不必住外头了,就住在那小楼里,那儿清近,既与主院隔得远些,又与后院隔得远,还能面临湖边,正好清静的读书。
苏辰将这个消息说出去后,他也乔装成普通的才子去了一趟吴江县,看到了展东风,那会儿展东风还不知道自己的一首诗作让平江府知州大人起了收徒的心思。
正文 第379章开门弟子
他像往常一样,大清早的起床,先去山里头捡了柴禾,然后就是割猪草,到天亮了,他便换上那身还没有破烂的衣裳,去了村里头的私塾,在这里识字的孩子,他不收取任何的费用,所以村里的孩子都来旁听了,除非是家里着实缺人要干活的,基本都来了。
村里人为此觉得对不住展秀才,时不时的就给展秀才送去一些吃食,以维持他的食物不断。
而他却是早早的被他姑妈给分了出来,所以每天砍柴和割猪草他都只是送到姑妈的院门口,也不进去,久而久之,他的姑妈也默认了这事儿。
苏辰在破旧的私塾外听了好一会儿课,一边听还一边点头,在他看来,他的弟子聪明不是第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心正,尤其不能被平江府的这股风气给腐化,他要的是一个全心于学识上的人。
显然此人极其符合他的标准,为了能给这孩子一个学院的名额,他不得不以收徒为由,将人送入学院,不过他一但开门收弟子,以后就像他师父一样,到老都会有人来拜师,除非他老了也像师父那样收下最后一位关门弟子为止。
苏辰叫莫金将展秀才叫出来。
两人是在屋舍门前的老树下见的面,展秀才自然没能认出苏辰的身份,但看他那才子的模样,便是大方的作揖。
苏辰拿出他的诗来,那展秀才面色大变,立即想到了什么,连忙朝他跪了下去。
苏辰却坐在那石板上,端端正正的看着他,他既然打算收他为徒,那这一拜他自是该受着。
展东风被苏辰带走,村里人得知知州大人亲自来了,全村的人都跑来送行,展东风在人群里寻找,却没有看到从小将他养大的姑妈,他有些失望,回城里的路上,他一直不曾开口说话。
苏辰倒是奇怪了,这孩子怎么比他当年还要腼腆呢?
入了苏府后,乔宝莹已经收到了消息,第一次做人家师娘,她倒是先紧张起来,尤其得知这孩子穿的还是补丁的衣裳,她就赶紧叫白九将准备好的衣裳都拿出来。
苏辰一入正堂,面色严肃的说道:“我收你为徒也是你的造化,但是此事还尚未定的,十日后拜师宴,在拜师宴上你表现好了,当着大家的面我准你拜入门,但接下来的十日,我府中藏书阁里的书你尽管看,不懂的来问我,但是到了那一日,若是被才子提问,你也得自己去答,过了那一关,便是我弟子。”
乔宝莹正好带着白九进来,一听到苏辰那话,又看到纤瘦的展东风恭敬的跪下接了令,她就觉得这孩子也太听话了,苏辰并没有他想像中的凶,平素里对那些才子不知道有多好的,这会儿怎么去凶一个孩子了。
乔宝莹来到少年的身边,叫白九将他扶起,原本还想露一露威严的苏辰立即破功,看了自家小媳妇一眼,无奈一叹。
乔宝莹从白九手中拿起一套衣衫往少年身上比划,刚刚好,这衣裳就像量身定做的,果然苏州城里最出名的裁缝真厉害。
展东风却窘迫的脸看着乔宝莹,也猜出来了这是师母,连忙朝她跪了下去,这跪来跪去的她最不喜欢,便将人扶了起来,还叫白九带着他回后边小院休息。
白九含笑上前,端着衣裳领着人就下去了。
苏辰见人走了,原本坐得笔直的身姿往后一靠,无奈的看着小媳妇,说道:“你是专门来拆我台的,我不是正在斥弟子,你这么一来,使我没有了威信。”
乔宝莹却往苏辰身上一靠,说道:“我算是明白了,当年师父和师娘的心态,你刚才说让展秀才在府中自学十日,到了拜师宴上还得他独自应付各位才子,没达到你的要求就不能拜你为师,我看你的意思是叫他好好的在府中养精蓄锐,到了拜师宴上也不必拘紧,若是才子为难他就怼回去。”
“你说我猜的对不对?所以当年先生收你为关门弟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态?”
乔宝莹一提到当年拜师的事,苏辰有些怀念起师父和师娘来,他叹了口气,将小媳妇抱起放在大腿上,然后抱着她一起靠在椅中,有些难过的说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当初师父对我说的话,竟也是如此的像,那时师父说了这话后,你和我不是担心了好久,生怕将拜师宴搞砸了,倒是最后没有丢师父的脸。”
乔宝莹也点头,“当时师娘也是对你很好的,一定是知道师父的想法,又不好点破,只好私下里对你好一点。”
夫妻两相视一笑,现在回想起来,还当真是这么一回事来。
接下来几日,乔宝莹就看到苏辰耐心的教导展东风,展东风听了苏辰的话,估计心里也忐忑,好不容易的一次机会临到他头上,拜师宴上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基本整日都钻在书阁里看书。
乔宝莹都要看不下去了,但又不能真的拆了苏辰的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