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农家妻-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野兔回来,姐妹两下厨,很是默契。
饭菜做好上正堂,四人吃着饭,乔宝莹便把这事给说了,邵南一听,也为这事儿着急了,他最害怕的是岳父动不动就要把乔六拉回家里头,不换亲了。
苏辰想了想说道:“不然你们把我的名头说出来,就说是我苏辰说的,方子只给乔六,谁敢从乔六手中夺走,我就上衙里告他们去。”
苏辰的话引得屋里几人皆是一笑,但发现苏辰的这个话还真管用,上次带来的官差何止把乔家院的人给震慑了,还在周围几村传开了,大家伙都不敢得罪苏辰,平时见着他都低着头,对读书郎越发的敬佩。
安心的送走了乔六,乔宝莹想了想说道:“苏辰,公婆前个儿说的那话怕是当真的,大哥为了你们两个弟弟把所有赚下的银两都给了出来,眼下大哥为了三弟的名声,辞了富户家的长工,如今在村里头砍柴为生,也不是个事儿。”
家里父母偏着小的,不要说读书有出息的苏辰都这么不受待见,那有隐疾的大哥就更不用说了。
乔宝莹建议:“要不我教大哥打豆腐吧,他有力气,挑着担子十里八乡的跑,每天赚点现银,也比砍柴卖好,那一担柴挑到镇上去,也才得两三文钱,真是划不来。”
苏辰被乔宝莹这么一说,觉得这活计可行,“成,都听你的。”
于是过了几日,乘着公婆去赶集的时候,苏辰便上山叫他大哥去了。
才几日的功夫,怎么苏继瘦成了这样,整个人都没有了精神气,先前在富户家里做长工,人长得结实,虽不善言词,但很有精神气的,这会儿回到自个家中反而变成了这个样子。
苏辰把苏继喊到家里头来。
乔宝莹早已经做好了早饭,苏继留下来吃饭,吃饭的时候,乔宝莹便把自己的想法同苏继说了。
苏继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看着二弟和二弟媳,脸激动的红了,接着眼眶里淌出泪来。
乔宝莹瞧着也难过,八尺男儿,泪不轻弹,必是触到了伤心处。
“二弟,大哥回来也有好几日了,可是一回来,什么也不会做,田地里的活我帮着爹爹做了一会却被骂了出来,娘也不待见我,我便闷着头上山砍柴,我是深怕爹娘会把我分出去,就像当初你一样,若是把我分出去,我住哪儿?我感觉自己就像多余的。”
乔宝莹听到这话无不动容。
苏辰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爹娘利用完大哥便想着把大哥分出去,觉得大哥无能,这也太偏心了,可是爹娘偏心的事他不是没有见过,却为这个大哥难过。
“大哥,如果爹娘真的把你分出去,你就住我家里来,我家里屋子多,到时咱两兄弟住同一个屋里头,你平时砍砍柴,卖卖豆腐,这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乔宝莹也是附和。
苏继却是摇了摇头,“我想爹娘怎么说还是念着那点亲情的。”这么说着,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八岁把我送去富户家里,其实那时我有些想不明白,别人家里的大子都是跟着爹娘,受尽宠爱,而我却要被送走。”
苏辰很难过。
于是就这么决定下来,苏继每日抽时间过来学做豆腐,乔宝莹却是慢慢教他,着实是苏继也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黎氏每日都管得紧,一天两担柴不能少,一天在镇上走两个来回,一个来回三十多里路,还要砍柴,得了那六文钱还得上交到黎氏手中,苏继一文不曾落下。
可是才过了五日,苏继堪堪会做出成品了,没想苏家院里还是出事了,原来苏继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苏长为和黎氏要把他分出去,这个中原因乔宝莹和苏辰自是知道,定是大哥身上的隐疾。
他这个大哥这一生怕是娶不上媳妇了,苏家人担心养了个老小子,便乘着他年轻给分出去,各过各的日子,正好苏家出了个秀才郎,如今老大老二分出去,也让外头人看到,苏家二老这是要跟老三过日子了。
村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伙也没有什么异议,反正老二都给分了出去,再分出一个老大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老三有出息,不管哪个父母都会这么选择的。
苏继分出来可没有苏辰那么好,只给了他一两银子。
这么多年赚下来,何止这一两银子?
苏继不善言词,没有与爹娘争吵半句,来到乔宝莹的院子外告别,他打算离开十里坡,苏辰自是不准,非要把苏继留在家里住,乔宝莹也建议他打豆腐卖,一个人的日子最是好过,到外头,他人生地不熟的,要怎么谋生,莫非做苦力?倒不如在家里头还有兄弟两人好相互照应。
苏继被两人留下,但苏继不愿意住乔宝莹院子里,他打算在两人不远处的荒地上建个茅屋,于是跟三爷说了这事儿,村里人看在苏辰大哥的面子上,便上山脚来给苏继建茅屋。
好在天气只会越来越热,离冬季还有一段时间,先建个茅屋过渡一下也是好的,于是苏辰也跟着去帮了两日。
读书郎亲自来,村里人都不让他干重活,苏继却很是不好意思。
没几日便把茅屋给建好了,如今隔着乔宝莹的院子只有一道坎坡,站坡头就能看到,喊人也隔着坡头可以听到,算是有个照应吧。
茅屋建好,苏继似乎精神气好了不少,乔宝莹拿出一两银子给苏继置办营生的担子,还有材料等,于是苏继在乔宝莹的指导下便挑着豆腐担子开始在这周围几村卖豆腐了。
第一天他不善言词,一担豆腐出的门,一担豆腐便完好无损的挑了回来,乔宝莹和苏辰看着豆腐担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第二日乔宝莹帮着他打了新鲜的豆腐,便决定跟他一起走一趟。
正文 第69章教人做生意
十里坡村外有刘家村、水浇村、上田村、下田村……
走到刘家村村口,乔宝莹就扯开嗓子的喊了两声,“卖豆腐喽,新鲜的豆腐喽。”
苏继却是一脸奇怪的看着她,脸皮薄,一下子就红了。
乔宝莹说道:“咱们做的是叫卖的生意,不叫怎么卖,人家又不知道你挑的是什么。”
乔宝莹这么一喊,便有村民往这边看来,问道:“你刚才说卖什么?”
“婶子,我们卖的是豆腐,我们是十里坡的,这是我大哥苏继,以后每日都会来卖豆腐,大家伙的要是想吃,每天这个时辰基本都能买到哈,风雨无阻,不会间断的。”
那村民听到这话,便带着几位妇人拥了过来。
苏继便把担子放下。
有妇人问:“你们这豆腐怎么卖呢?”
“你们这豆腐是不是比镇上的便宜?”
“嫩吗?好不好吃的?”
一堆问题扑来,乔宝莹一脸笑意一一作答,于是转眼便卖了四文钱的豆腐出去。
一文钱三块豆腐,比镇上铺子里头卖的多了一块豆腐,还送到家门口来,他们打的豆腐又嫩又滑,豆子也是今季新鲜出的。
有人买了豆腐,便捏了一点放入口中,双眸一亮,说道:“倒是个实城的,没有骗咱,这豆腐味道真的不错,只是费银子。”
乔宝莹笑着说道:“婶子觉得好吃,家里加菜的时候可以买一点,这豆腐虽费银子,但比别的便宜,也是一道好菜,招待亲戚客人都不错的。”
“倒是这个理。”
有了开头,生意就好做了,乔宝莹也只是上前吆喝了两声,带着一张笑脸的,也没有做别的事,才到水浇村就已经把一担子豆腐给卖完了。
全程苏继看着,对乔宝莹佩服不已,回到十里坡时,天还是大亮的,刚过了晌午。
两人回了山脚,乔宝莹便把苏继喊家里来吃饭,苏辰早在家里头做好了饭菜,两人正饿的狠了,便胡乱吃了。
乔宝莹说道:“明个儿大哥去卖豆腐,还是带些干粮的好,比如烙几张饼子或者带点豆饭,不能这么饿着。”
苏继点头。
“不然太晚回来,大哥就来咱们家吃饭吧。”
乔宝莹建议,苏继却是摇了摇头,很是不好意思,两小夫妻帮他的够多了,还把营生的手艺教会了他,怎么说以后也不能这么白吃下去的。
苏继卖了十来日的豆腐,周围几村都认识他了,每次他进村,便学乔宝莹那样吆喝两声,刚开始还有些面薄,后来就习惯了。
慢慢地豆腐卖得快了些,他也总结出了经验,今个儿从刘家村开始,明个儿便从下田村开始,几个村子里头轮流着来,基本不用跑几个村子豆腐便卖完了。
一天能赚三十文钱,虽是不多,但比在镇上干苦力强多了,他把这些日赚的钱,再加上先前建了茅屋后留下的银子买了一台小石磨,从此便不来乔宝莹院子里打豆腐,也免得把两人半夜吵醒。
后来上镇上赶集,苏继在富户家里干长工认识的一个下人也从富户家里出来后在镇上开了间杂货铺子,苏继便以低价从对方手中买下一些日需品带回村里来,每次赶集扛一点。
卖豆腐的时候便用背萝背着,顺带也卖些日需品,没想到这东西比豆腐还好卖,平时大家伙上一次镇上十几里路,一个来回便是一日,家里缺点什么,都想着等一等,等缺的东西多了一起去买,很是不方便。
而这十里八乡的,也没见谁在村里头置办个小铺面什么的。
乔宝莹见苏继居然脑子这么灵活,想到了这桩生意,便向苏辰出注意,要不同大哥一起在村口买块地,建个屋子,正好他大哥没地方住,那山脚下离村子太远,建在村口那儿开间小杂货铺。
里面采办一些油盐酱醋,还有日常需要的,或是小零食,比如糖、瓜子、喜饼之类的,哪家要走亲戚,上村口买点去,他们家也有牛车。
原本乔宝莹是想着资助他大哥,但想想苏继也不会收,便想着干脆两家合起来置办好了。
苏继白日卖豆腐,乔宝莹便去守着,等苏继回来便把铺子交给大哥管着,赚的银子一家一半。
苏辰自然高兴,他将来必是走科举之路,虽然考场这种事说不定的,但依着两人的条件,将来未必呆在村里头,他大哥有隐疾,今生注定怕是娶不上媳妇,倒不如给他大哥寻一门营生的路子,也免得担心。
第二日苏继卖完豆腐回来,正在做饭吃,苏辰便过去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苏继动心,可是想着自己一穷二白,还要二弟出钱建房办货,白天里还得二弟媳守上半日,心里过意不去。
在苏辰再三相劝下,苏继答应了,于是建房子的事便张罗了起来,因为是建一间前头能卖货的小铺子,所以便没有按着院子的形式建,自然也不可能像镇上那些铺子一样,前头铺子后头几进的院子,村口那地也没有这么宽。
于是乔宝莹画了个图,前头铺子,后头是个左右厢房中间正屋的三屋式,院中开了天井,光线充足,前头铺面因为要布货,乔宝莹为了美观,比镇上杂货铺的摆设要简洁一些也方便一些,窗子开得低且大,宛如一扇大门似的。
平时有人买东西,人只要站在里头,也不用他们进来挑选,这样就算乔宝莹守着也不用担心。
若不是王大业家里有一块菜地在村口,这地儿还真不好买,若不买在村口这事儿也不好办,十里坡可不小,村口是最合适的,外村的人还能来买东西呢。
莫氏把建房子的事一说出来,村里不少村民都跑去帮忙,先前受了乔宝莹的好处可不少,这会儿大家伙也不管那工钱,便都过来帮忙了。
这儿离乔家院和苏家院并不远,铺门还能看到那棵老槐树,乔宝莹想着以后还是苏继管着的,他也住在那头,应该是没事的。
村口建房子,乔宝莹和苏辰却大清早的开了酱缸,这一次乔宝莹用了两眼泉做的,一眼泉是她们山脚这边的山泉,她一直都有在用,先前用过村头井水后,她觉得井水的味道没有山泉水的味道好。
正文 第70章一封情书
另一眼泉是东边山头的那条小溪流,先前她跟乔六在那儿煮食过东西,觉得味道不错。
酱油开缸,乔宝莹先尝了东边山头的那一缸,没想到一尝,乔宝莹露出惊喜之色,便端着碗给苏辰尝,苏辰尝了尝,味道非常的好,果然这酱油的味道跟水有一定的关系。
乔宝莹估摸着,这样的一缸酱,怎么说也要比先前的酱油贵一点吧。
于是两人第二日便把酱油送去了喜迎客的刘掌柜,果然刘掌柜一尝到那酱油的味道,双眸一亮,问乔宝莹家里头有多少,他都要了,他打算给东家送去。
刘掌柜接着又叹了口气,说道:“我说你们啊,我都说过多少回了,要是赚了银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