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状元农家妻 >

第156章

寒门状元农家妻-第156章

小说: 寒门状元农家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见到了皇上后,便没有再在京城里呆了,他打算尽快寻找证据,早日认回父亲。

    苏辰却有些沉默,这边毕成良朝齐氏几人看了一眼,齐氏和喜姑便起了身,皆纷纷回房休息去了。

    眼下花厅里只有四个人,苏辰开了口,“李易,你真的打算认回父亲,恢复自己的身份吗?到那时你是皇子,而太子早立,将来你要面临的东西太多,你可有想法?若是你不恢复这身份,你是一介布衣,寻个好地方,娶一房媳妇,平平淡淡地过一生,相信依着你的才能,生活会过得很惬意。”

    苏辰这么一说,乔宝莹也觉得这样对李易反而更好,要知道古来都有夺嫡之战,皇子封地,到最后还不是会被自己的兄弟灭了,何况李易没有母亲了,孤身一人,连个人帮他一把都没有,而皇上总有一日会老,将来要如何护住他呢?

    李易却是朝乔宝莹看了一眼,接着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岂能为了前路荆棘而放弃,我李易不是这样的人,我不仅是为了恢复这个身份,还有我虞家的仇恨,我养父一家的仇恨,我若不恢复身份,就是苟且偷生,这样偷来的人生我不要也罢。”

    李易的话令在场的三位皆动容,毕成良朝苏辰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苏辰便没有再劝了。

    既然李易想要恢复皇子的身份,他们怎么说也会帮他的,于是苏辰便把这一段时间找到的两位证人告诉了李易,一位是殇组织里的暗,一位自然是应氏了,至于前知县赵远的母亲虞氏此人,同在江陵,苏辰建议他亲自再去一趟江陵。

    不知不觉几人谈到了深夜,李易得知了所有的事情经过,尤其是应氏所经历的,当即就怒不可遏,誓要为母亲找出真凶,还虞家清白,于是苏辰把李易带入了书房。

    乔宝莹不去书房却是在后头提点:“苏辰,记得我先前说的以数字通信。”

    苏辰立即想了起来,点了点头,便领着李易进了书房。

    乔宝莹回到内室,坐在床边,把珍珠项链从脖子上取了下来,接着放在奁盒里。

    苏辰是子夜过后才回来休息的,乔宝莹那会儿已经睡着了,自从从灵福寺里回来后,乔宝莹便发现自己似乎没有这么害怕了些,果然心态很重要。

    早上起来,乔宝莹从屋里头出来,就看到李易与陈意正在比剑,忍不住站在那儿看着他们两人比试。

    没想到没有伤势的李易,连陈意也对付不住,也不知道两人打了多少个回合,但显然李易站了上风,陈意开始无招架之力。

    之后陈意收手,甘拜下风。

    李易把剑收起,朝乔宝莹走来,乔宝莹拿出手帕给他抹汗,李易笑了起来,“今日吃什么,我肚子从昨个儿夜里就叫了起来。”

    这么贪吃,乔宝莹有些无奈,便朝厨房走去。

    苏辰这会儿去了前边衙门,呆会也会跟毕师爷一起回来吃早饭了,得多做一些。

    “吃羊肉面,想不想吃?”

    乔宝莹进了厨房随口一问,李易便道了声好,他也跟着来了厨房,却在八仙桌前靠着半身,一脸的慵懒,原本就长得俊朗的脸上显得有些吊儿郎当,却还是令人赏心悦目。

    乔宝莹开始拉面,她一边动手一边想,给苏辰做一碗杂酱面好了,他爱吃的,家里正好还有酱瓜儿,往里头放一点,麻辣味都有了。

    乔宝莹便做了起来,一碗羊肉面出锅,乔宝莹端到李易身前的八仙桌上,“你饿了先吃。”

    李易却是没有动筷子,疑惑的问道:“苏大人吃什么?”

    “他呀,爱吃杂酱面,毕师爷喜欢软面,所以吃肉丸面,喜姑爱吃青菜饺子面,师爷夫人爱吃——”

正文 第215章江陵之行

    “我要吃杂酱面。”李易忽然打断她的话。

    乔宝莹有些郁闷,“面都给你下好了,你不是爱吃羊肉面?”

    李易却是摇头,“我改变主意了,要吃杂酱面。”

    乔宝莹不跟他计较,杂酱面不就多做一点儿,也没有什么,于是很快弄出了杂酱面来,李易端起杂酱面,说道:“我还要酱瓜。”

    酱瓜多的是,拿出一瓶放在八仙桌前,乔宝莹怕那碗羊肉面糊了,便也跟着坐下先吃了。

    两人对面而坐,一起吃着面,李易抬头看着乔宝莹,脸上便带着淡淡地笑容,乔宝莹看李易,却是觉得他很辛苦,以后要面对这么多,她跟苏辰怕是帮不了他什么,以后还得靠他自己。

    把面吃完,李易还是没有走,忽然问道:“晌午我想吃炸鸡。”

    这饭才吃完就想着晌午该吃什么了?乔宝莹感觉李易像个孩子似的,从认识他到现在就把他当个弟弟看待,乔宝莹同意了。

    待苏辰和毕成良回来,大家伙的坐回八仙桌前,乔宝莹做的面也一一出炉,喜姑和齐氏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九儿今日辛苦了。”

    乔宝莹却是摇头,平素她忙的时候,皆是喜姑和齐氏在做饭,喜姑年纪大了,跟着她不比在侯府里头舒服,乔宝莹有些愧疚。

    一起吃完早饭,苏辰说今个儿要出门巡查,明日便是丰收节了,得提前准备,入城得检查。

    那苏辰岂不是忙得晌午饭都没有时间吃了,乔宝莹有些心痛,于是问苏辰,“要不我做好了饭菜给你和毕师爷送去。”

    苏辰摇头,“今日在外头跟赵牧他们吃,到时还要一起看看这周围,所以怕是没有时间了。”

    苏辰朝某个无所事事的人看去,说道:“昨个夜里同你说的,本来我想亲自教你的,但着实是公务繁忙,要不九儿教你吧,我也是她教的,数字很快便能学会。”

    说起这个,毕成良也点了点头,他年纪都这么大了,不也是很快就学会了。

    李易应了。

    于是这个大闲人便交给乔宝莹了,吃完早饭,乔宝莹把李易带入书房,像以前教乔六那样,开始教李易学数字。

    一开始李易还有点儿吊儿郎当的,当得知乔宝莹要他学会数字后,以后他们之间的通信便以这种方式来,到时苏辰与他统一一本比较常见的书,只要写下内容,便从那本书里头找字。

    这一个决定当即把李易给震惊了,他这些日子也一直想与苏辰书信往来,深怕连累了他们,所以一般都很少回信,两人也尽量的不要写信。

    有了这个通信的暗号,就不同了,以后要写什么皆可以,反正落入别人手中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乔宝莹教是很仔细,倒是不需要李易学会算术,所以很快的,他便记住了这些数字的读音和意思。

    于是乔宝莹在书桌上随便拿出一本书来,便写下一封信,全是数字的。

    李易接着用这封信在书里头找到字,再写下来,念了一遍,双眸睁亮,很是欢喜。

    待苏辰傍晚回来的时候,李易已经掌握到了精要,两人还特意的在书房里转悠一圈,寻了一本字比较多也比较广的书,两人试了试法子,终于能统一了,没有什么问题了,苏辰才放下心来。

    后院里头养了不少信鸽,皆是为李易准备的。

    丰收节的时候,县衙后院的众人都跟着苏辰一同出去看丰收节,苏辰是父母官,今个儿却微服出巡了,倒也没有被人发现。

    乔宝莹与苏辰一起穿的是普通的布衣,夹在人群里没有人发现,跟着那舞狮队的人一路朝前走,逛了好久后,有些累了,他们一行人才找了一间酒楼进里头休息。

    今个儿很是高兴,他们没有订单独的上房,而是跑到二楼站在窗台前喝酒吃肉还能看表演。

    几人正看得起劲,就听到隔壁那一桌有两位穿着绸缎衣裳的公子,说着话儿,其中一个说道:“自从苏大人来了梅县后,咱们的生活就好了,自从建了商会后,种们行商的也不再受人欺压,苏大人有魄力,一来就把贾张两家给打压了下去,眼下梅县的生意开放自由,只要凭着自己的本事,皆可以做生意。”

    另一人点头,却是叹了口气,有些忧虑,“可是苏大人马上要三年任期将满,要是苏大人离开了咱们梅县,也不知道下一任知县会不会也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前几任知县咱们是领教过了,要么就是没有本事,要么就是贪了些,真希望苏大人能一直呆在咱们梅县。”

    两人皆点头,这两人开了个头,在他们旁边的酒桌上也有人接了话,“苏大人在咱们梅县自然是好的,可是苏大人如此有才能,岂能留在咱们小小的梅县,应该造福更多的百姓。”

    也有人跟着点头,大义上来讲,便不能把苏大人留在这儿。

    又有人接话道:“要知道,三年任期满后若没有调迁,便是大人政迹不够,可是苏大人为我们梅县改变了这么多,这还算政迹不够么?”

    不知不觉整个大厅里都在讨论起苏大人的去留问题,有大部分不舍苏辰离去,有小部分人才站在大义上该放苏大人离去。

    乔宝莹和苏辰听到他们的讨论,不知不觉都沉默了下来,也没有再看底下的热闹。

    乔宝莹心里软软的,想不到她跟苏辰在梅县所做的一切,受这么多人的认可,在百姓中的评价有这么高。

    苏辰显然也有些激动,他第一次出任的地方,能走到今日,他们走得有多艰难,正因为梅县乱,梅县的每一任知县没有好下场,所以他们能冶好梅县,才是真正的才能。

    说起这三年考核一事,乔宝莹靠近苏辰,小声说道:“你说,会不会有御史已经来到了咱们梅县,或都搞不好都混在这些百姓中了。”

    就像当年莫道清一样,到了当地也不说啥,就混入百姓中,听听百姓的声音。

    苏辰却是摇了摇头,“为时还尚早,今年还是任期第二年,要来也得明年开春了,这些监察御史在这周围来回巡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上,咱们做好自己本份的事就成了。”

    乔宝莹点头,她跟苏辰都有这种感觉,按理这三年过后升迁一事,若不出意外,是能成的。

    玩了一日也累了,一行人回了县衙,接下来还有两日的热闹,苏辰和毕成良都有事做,乔宝莹几人也不想再出门,毕竟人多口杂的,看一日热闹也就够了。

    但乔宝莹却为来年开春监察御史的到来做起了准备,她打算派些人上码头那边打探潜伏,一但看到有外地的船进来,都一一向她汇报,由她来判断。

    丰收节过后,李易便要走了,他这一次去江陵找赵远的母亲虞氏,倒要看看此虞氏跟虞家是什么关系,若是真如他们猜测的,那她可能是虞家仅存的人了。

    苏辰却从那地下书库里翻出一套赵远的衣裳交给李易,叫他带上,把赵远的遭遇告诉他的母亲,这一套衣裳全当给虞氏一个念想吧。

    李易乔装一番,打扮成了行商的商人,坐上商船朝江陵去了。

    乔宝莹和苏辰却在岸边目送他远去。

    从巴蜀到江陵,走水路后还有陆路,得走一个月的时间,李易像个普通的行商之人,下了船,便上岸补给,沿路买下一些商品,到了江陵再转手卖。

    卖掉后,他便在客栈住下来,叫了身边的伙计在江陵一带寻找特产货物,他却暗中寻找尼姑庵,在江陵有几处,他夜探各处尼姑庵,皆没有发现什么,心里有些暗恼。

    这一日,他从客栈里出来,本想来到街头打探,没想到迎头冲出来两匹高头大马,李易为了护住马蹄下的孩子,他不得不露出一些功夫,把孩子抱起飞身再落地,得到街坊们的感激。

    却在这时那两匹高头大马也停住了,却是拉着一辆马车,马车里传来哭声,却在这个时候,从侧边又跑来一辆马车,马车来到这边停着的马车面前,立即有位妇人从里头出来,指使身边的护卫说道:“把她给拖下来,勾引人的孤媚子,敢勾引大人,胆子肥了。”

    街坊们听到大人两字,纷纷猜测,可是却是猜不出来。

    但那位马车中哭成泪人儿的少女却被粗鲁的给拖了出来,李易本不想插手的,也没有理会那边,可是有一位街坊却位住了他,苦口婆心的说道:“这位侠士,能否把小女救下来,她是被迫的,可怜我一个老人家,连小女儿都护不住,被她兄嫂给卖了,眼下人家的正夫人来了,若是落到那正夫人手中,恐怕没有活路了。”

    李易一听,皱了眉,于是朝那马车看去,只见后头来的那位贵妇扬起一巴掌甩了过去,把那少女打倒在地,而少女身上的大红喜服却是如此的显眼,瞧着这位少女的模样,怕是刚及笄。

    “毁了她的脸,叫她敢勾引人。”

    眼看着那些护院便要上前执刑,那位老人便在李易身边跪下,“侠士,求您了,救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