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农家妻-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宝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齐氏,齐氏被她放在水草中,事后很快便被苏辰给救了,与此同时,苏辰带来的人手,把陈意和毕浩两人救了出来,两人受了重伤,倒也不要紧,养一养就好。
至少这一次大家伙的都没有生命危险,至于张夫人伍氏却不太好了,她虽没有受伤,但由于呆在水中太久,又受了惊吓,回来后就大病了一场,如今请了不少大夫去看病,倒有一个大夫说能冶好她,所以下了药方,听说有了好转。
来到齐氏的小院,齐氏还躺在床上,那日受的惊吓太大,胆子小,这会儿夜里头还会做恶梦,好在每日都有毕师爷陪着她,慢慢地也能正常了。
正文 第187章秦氏的秘密
齐氏看到乔宝莹,眼泪都要出来了,连忙从床上起身,乔宝莹却把她按下,坐在她的床沿。
“夫人就别起来了,我坐在这边上聊着就成了。”
齐氏无奈,只好再次靠在床上,问道:“九儿,这几日你都去了哪儿?是谁救的你?”
乔宝莹于是撒了个谎,说是山中的庄户人家救下的她,之后与苏辰在青山镇遇见,于是就被苏辰接回来了。
齐氏拍了拍胸口,说道:“万幸咱们都平安归来,这几日我看着大人都憔悴了,粒米不进,水米不沾,还要亲自带着差兵四处寻人,陈意和我那不争气的儿子都受了重伤,都不能陪在大人身边,大人却是不管不顾,支身前往,没把我们给担心的。”
“好在把九儿给接了回来,大人也算安心了,九儿啊,咱们以后还是不要出门了,这一次是真的把我给吓死了,这梅县不比咱们的林源县,林源县里多自在,要上哪儿都方便,哪有这儿这么乱。”
乔宝莹却是觉得对不住毕师爷,“把你们一家带到这凶险之地,我们对不住你们。”
齐氏摆手,“九儿,别说这样的话,咱们同是一家人,不要这么生疏。”
眼下也只能这样,乔宝莹和苏辰都没有想过梅县会这么凶险,早知道这么凶险,就不会把毕成良一家带了过来。害得人家夫人受惊,儿子还受了重伤,师爷行走在梅县也提心吊胆的。
瞧着齐氏气色还不错,着实是惊吓过大所导致的,再养几日就好了。
从齐氏的小院子出来,乔宝莹又去看了陈意和毕浩,毕浩这家伙倒是有福气,有小媳妇照看着,好在这次他没有把小媳妇带去,不然就事大了,他小媳妇肚中可是有了孩子的。
陈意一个人却有些郁闷了,乔宝莹过去看他的时候,就见他身边服侍的是一个差兵,乔宝莹瞧着就觉得改日等梅县平静了,叫苏辰给陈意娶房媳妇去,再这么单着也不是个事儿。
乔宝莹回了院子后便做了顿好菜,买了好酒,接着把几人都接了过来,大家伙的吃了顿团圆饭。
陈意和毕浩要将养着,两人毕竟会功夫,下地走一走不是问题了,伤口都是外伤,没有动了根本。
但这一次的事,苏辰不会这么轻意放过他们的,其实他心里已经想到了一人,那便是贾潇,此人出手有动机,先前苏辰收复王家产业的时候,却发现不少产业被贾潇给私占了,之后又有一些私船场做一些不法勾当,于是被苏辰一一给打压,损失不少。
所以这次有可能怀恨在心,对乔宝莹实行报复,至于张府有没有参与,乔宝莹认为张夫人伍氏都在列,不可能派人杀了自己的夫人,所以暂且把张府从嫌疑人中剔除。
苏辰寻回小媳妇后便一心去查贾家了。
乔宝莹却是往张府去了一封信。
回来十几日,伍氏该好了吧,听说那药方倒是有了效果,病也慢慢的好转,眼下十几日了,应该能起床了。
很快伍氏回了信,信中想见乔宝莹一面。
于是乔宝莹便坐上马车去了张府。
知县夫人来张府,张府的下人很是热情,把她迎入主院,来到内室,看到伍氏,才发现伍氏圆润的脸早已经瘦成了皮包骨,这一场病可不轻,把一个人折腾成这样了。
乔宝莹在她床边坐下,伍氏把下人遣退下去,看着乔宝莹却忍不住要落下泪来,两人在这你来我往之中,慢慢地也有了几分真情,乔宝莹这人向来心软,又看出伍氏在张家的地位,再加上她那懦弱的性子,于是不知不觉她就起了要提点她的想法。
伍氏也不知不觉向着了乔宝莹,有什么都会问她。
伍氏含泪说道:“乔姑娘,我这一病,躺倒在病床之上,没想到家主却把那秦氏小妾接到了府中来了。”
“新来的小妾?”乔宝莹疑惑的问。
伍氏摇头,“不是新来的,是先前被我发卖的,我明明把人卖得远远的,看着那商船走远,没想到又被家主给追了回来,如今明目张胆的把人带回府中,今个儿来问我准不准许,我气得说不出话来了,这样的歌伶出身,出身如此低贱,岂能入我张家的门。”
乔宝莹不好相劝,毕竟这可是他们的家事,可是看到伍氏哭成泪人儿,就有些心疼,毕竟患难一场。
伍氏接着说道:“我能说不许么?他都已经把人带回府上了,我躺在病床上,我能做什么,家主把那秦氏带回来后,不敢向老夫人交待便来逼我,叫我准许,如今已经给了秦氏一座小院,我门下继养的孩子也被秦氏接了回去,我这一遭做的什么事。”
“不但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促使他把人接回了府上。”
这个时代虽然男人能三妻四妾,但也不能毫无身份的随心所欲,先前张宗年在外头养外室的事便遭不少人笑话,如今把外室带回府中成了正式的妾室,还在正夫人把人发卖了之后,这就是直接打脸了,不把正夫人放在眼中。
“乔姑娘,我真的恨不能马上好起来,家主做的这些事我不准许。”
乔宝莹见她越来越激动,便安慰道:“你先别忙着管这些人了,反正人也接回了府上,不过是多了个妾室,你的身子要紧。”
伍氏倒是被乔宝莹给劝住。
乔宝莹实在看不下去女人的懦弱,于是提点道:“你夫君要纳妾室,是你无法阻止的,就好比你不能把你夫君强行拉入房中一样,人心最难捉摸,也经不起考验,如此你还是为自己多做些准备,先养好你的身体,再想着怎么整冶府上。”
“不管如此,自己不能软弱,你是主母,该有主母的风范,至于男人,靠得住就靠他,靠不住就靠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乔宝莹说的话不知不觉让伍氏当成了标准,成了座右铭,恐怕所有人都不敢在伍氏面前这样说,谁也不愿意得罪了张宗年,更不想渗和进去。
而乔宝莹是一个性子爽落的人,见不得与自己结接的人受委屈,虽然她也不能真的插手他们的家务事,但帮着伍氏撑撑腰还是可以的。
伍氏与乔宝莹一番话后,立即醒悟过来,也不哭了,似乎内心下了决定,人也变得坚强起来。
乔宝莹走的时候,伍氏脸上的愁容舒展了,看着她那憔悴的样子,乔宝莹就叹了口气,何必拿别人的错事来惩罚自己,真是划不来。
从主院出来,跟着管事的往府外走,倒也没有遇上张宗年,每次乔宝莹来张府,张宗年像是刻意回避似的,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来到张府门外,坐上了马车,马车刚要发动,乔宝莹便听到求饶的声音,她好奇的挑帘,就看到府门外的石狮旁边,一个农女打扮的女子正在求着先前送乔宝莹出门的管事。
她说道:“管事大人,请通融一下,我要找府中的秦姨娘,可否行个方便,于是从怀里拿出仅有的一两银子,才一两银子而已,那管事的嫌弃的看了一眼,接着一把推开女子,警告道:“以后不要再来府门前了,这里是正门,你若再在这儿停留,小心我派人把你打一顿,再拖到乱葬岗里扔了,我说话做到,还不快滚。”
那管事的一脚踢翻那人,转身入了府门。
乔宝莹于是叫来身边随从,吩咐了一声,接着马车发动,往县衙里去了。
入了县衙后宅,随即随从便把那位农女给带了进来,乔宝莹在花厅接见的她,见她身上衣裳单薄,肚子里还传来咕噜声,于是叫厨房里送来了馒头。
那位女子抓起白面馒头就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两下馒头下肚子,终于停了下来,怯怯的看着乔宝莹不敢说话。
乔宝莹问道:“你是秦姨娘的什么人?”
那农女面色一惊,不敢说话,乔宝莹便说道:“你可知这儿是哪儿?”
因为随从带着她走的是小侧门,那儿是乔宝莹平常出没的门,他们后院里的自然不能从衙门正门出去,防碍了公务。
那女子肯定是不知道这里是哪儿了,反正有吃的先吃了再说。
女子摇头,乔宝莹提醒她说道:“这儿可是梅县县衙门,我是知县夫人,我现在问你,你与那秦氏是什么关系?”
那女子一听是县衙门,吓得不轻,忙起身向乔宝莹跪了下去,吓得面色苍白的答道:“农女是秦氏的小姐妹,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一个村的,先前秦氏被卖到贾府的时候,我曾去看过她,她在我手上借了五两银子,我这次过来是来讨要的,只是去了贾府后没有找到人,后来听到张府老爷新纳的小妾叫秦氏,我就怀疑是她了。”
“她以前说过的有个张老爷对她很好,所以我才来张府的,但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就是我认识的那个姐妹。”
“秦氏以前是卖到了贾府为奴?”
乔宝莹有些震惊,看来这秦氏的身份很可疑。
那位农女点头,“是的,那年闹荒灾,不少人家没有吃食,不得不把家中儿女卖给了牙人,唯有秦氏却是直接卖入贾府的,因为她长得好看,被收租子的贾老爷看中,直接买走的,为此秦家收到不少银子,度过了灾年,但其他人家却没有这么好运,饿死了不少。”
“后来年份好了,家家有点吃食了,我便做了一点小生意,积了一年的银子,转眼被秦氏借了去,说好马上便还的,却不曾想这么些年了也不还,如今我日子越过越差,就想着把这五两银子给追回来。”
乔宝莹听后,立即想到了不少事情,恐怕这个秦氏与贾老爷还有什么关系也说不定。
于是打发了这农女,给了赏钱,接着叫了个差兵送她回去,于是也知道了这人住在哪儿,那差兵再顺势在当地打听了一下,的确有秦家女曾经被富绅看中,买了去,秦家因此收到不少银子,之后平安度过灾年后,又起了新屋子,如今生活虽不是很好,却至少比当年住茅屋强多了。
差兵回来回复,乔宝莹心里生了些想法。
又过了十几日,陈意和毕浩的伤彻底的养好,乔宝莹便把自己的想法同陈意说了,她着陈意去查秦氏与贾老爷之间的事。
陈意领命去了。
乔宝莹却想起先前伍氏说的话,秦氏是张宗年在楼里认识的一个歌伎,是那儿的头牌,得张宗年看中便把她赎了出来,接着在外头置办了院子,成了外室,没一年就生下了孩子,还是个儿子,张宗年很是高兴,越发的看重这个外室。
可眼前知道的秦氏却并不是伍氏所说的那样,不但曾经呆在贾府中,还曾是贾老爷买回来的人。
伍氏与乔宝莹见了面后,便慢慢地振作了起来,她的病好了,开始管着府中内务,对那秦氏也生了一些想法,还派了身边的人仔细关注着秦氏的一主一动。
没想这日府外的小侧门里来了一家人,说是找秦姨娘的,那门防把秦姨娘请了去,秦氏一看到那一家人脸色就变了,私下里支了银子叫那一家子人走,可能是银两没有谈妥,正在门外争执时,正好被伍氏身边的嬷嬷看到。
嬷嬷回来告诉伍氏后,伍氏便派人跟踪那一家人,发现是庄户人家,之后便叫人把这一家人给请入了别院。
伍氏带着下人来别院,看到这一家庄户人家,在一番审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居然是秦氏的家人。
当真是好巧不巧的,只是这些人怎么寻到府上来了的,既然是卖了自家女儿,怎么还敢寻来。
原来是村里头秦氏的发小曾经进城里来讨秦氏要银两,回村后便把这事儿告诉了秦家的人,正好秦家人正需要一笔银子,于是听了那人的话来了张府找人,原先秦氏是卖入贾府的。
来到张府后见到了本人,当真是他们家的女儿,于是借机要钱,没想被他们看到,绑到了这儿。
伍氏一脸的震惊,怎么也想不到秦氏曾经卖入过贾府,在审问的当儿,伍氏看到秦家言词似未说完,却忍着不说了,于是叫底下的严加拷问。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