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镜 >

第46章

美人镜-第46章

小说: 美人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一人治国,一人救人。从此再不能回头。
  偏偏,郑菱性子骄纵,不仅没能叫萧齐光软了心肠,反而把关系越闹越僵,叫他更是厌恶郑家。
  所以,郑宝仪这一世才会想要把郑午娘送去松江。哪里知道,因了她的关系,萧齐光提早回京,反倒让郑午娘白白在松江耽搁了时间。兜兜转转,反倒是郑菱又被皇后选中了。
  另一边,松江知府颜步清这一日果真就像是李从渊所预言的一样轻车简行的来了李家。
  李景行被打发出去泡茶,只留了颜步清和李从渊在房中密谈。等李景行端着茶盘上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两人交谈的只字片语。
  “前去福州的船都翻了,人影全无。现下倭寇围着城,怕是传不出信来。”颜步清的声音很轻,仿佛是怕被人听到一般。
  李从渊声音很轻,仿佛说了些什么。颜知府一一应了,语气里面带了几分急促。
  李景行在外边听得却差点端不稳茶盘——他知道沈三爷就是在去福州的船上。听着颜知府的意思,怕是凶多吉少。
  他若是出事了,沈家那边还不知道怎么办呢。还有,采薇怎么办?
  来不及李景行再细想,听到脚步声的李从渊便把他唤了进去:“景行,进来吧。”
  李景行心里乱成一团麻,面上却不露一丝端倪,随着李从渊的吩咐上前奉了茶,分别递给李从渊和颜步清。
  颜步清瞧了李景行一眼,见他极似李从渊,风姿出众,忍不住笑着叹道:“有子若此,李弟此生无忧亦无憾矣。”
  李从渊抬手抿了口茶,姿态闲适,半点也没收到战事影响。他颇是嫌弃的瞥了眼李景行,淡淡道:“哪里,大人过誉了。毛头小子,还需锻炼呢。”
  李景行一心忧虑沈家的事加之早就受够了李从渊的冷言冷语,自是没去理会他的刻薄之言。
  颜步清听到这话却是有些尴尬,“呵呵”两声,端起茶喝了几口,把面上的神色掩饰了过去。
  李从渊接着开口道:“这次行动,人手怕是不足,若是大人不嫌弃,倒是可以把景行带上。也算是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颜步清这才端正了面色,放下手中的茶盏去看李从渊:“这次行动很是危险,李弟真的放心。”李从渊就这么一个儿子,颜步清还真是没能想到这人锻炼起儿子能狠到这个地步。
  李从渊扫了李景行一眼,漆黑的眼眸里仿佛带着些难以言说的深意,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答话。
  李景行此时却往前几步,立在颜步清的跟前,沉声道:“父亲常常教育小子‘欲做事,先学做人’。如今倭寇当前,百姓受难,我等男儿自当义勇当先。我今年便已结业,早该担起责任。还请颜大人能够成全。”
  颜步清的眼中很快的掠过一丝复杂之色,拍了拍他的肩头:“江山代有才人出,你这样年轻就有这样的心思。很好,很好。。。。。。”他家中亦有一嫡子二庶子,却全都及不上李从渊这么一个儿子。

  ☆、65

  沈三爷可能出事的消息,第一个知道的乃是沈大爷沈既明。他虽一贯冷静处事,这一回却也忍不住有些着急起来,只是这事却不好传回沈家——上头老母体弱多病,下头的弟妹和孩子都是一团天真,他实在不敢去相信这消息要是传回去会有什么后果。
  沈既明一时抽不出身也怕自己忽然回去会引起怀疑,便先让宋氏回沈家稳定大局,顺便把消息拦一拦。
  宋氏心里存着事,回了沈家,面上却还是含着笑。沈老夫人早已不太管事,见了长媳却也安了不少心,晚上一起用膳的时候都多吃了一碗饭。
  裴氏更是不知就里,见了宋氏便如同有了主心骨似的,面色都好了许多。等从沈老夫人的院子出来,几个人一起进了宋氏的院子,她便忍不住抱住宋氏的胳膊,笑道:“现今外头打仗,满府都是忙忙乱乱的。我这心一直提着,吃不好睡不安的。嫂子一回来,我的心就安了大半。还是嫂子好,比旁的人都要靠谱。。。。。。”她想起这时候偏还要外出的沈三爷,忍不住嘟了嘟嘴,若有所指的哼了一下。
  若是往日里,宋氏必是要开口打趣、打趣裴氏和沈三爷的事。只是,这时候的宋氏心里头仿佛塞了一大团棉花,有一种空虚的堵塞感。她面上却没露出什么,只是不动声色的道:“这还当着孩子呢,你还是模样,日后可怎么好。。。。。。”
  裴氏闻言抿唇一笑,却依旧没松开抱着宋氏的手。她杏眼桃腮,这个年纪了笑起来也还带着几分少女的娇俏:“都说长嫂如母,我和嫂子亲近,正是好事呢。”
  宋氏蹙眉看着她,似乎拿她没法子的模样,跟着笑了一下。
  裴氏见了长嫂,憋了一肚子的话仿佛都有了开口,接着抱怨道:“嫂子不知道,三爷出门这些日子了,连封信都没来,简直是气死我了!”
  宋氏给她倒了茶,笑着道:“三弟那人你还不知道?怕是这回和你吵了架,正尴尬呢,哪里好意思给你写信。”
  裴氏面一红,喝了口茶掩了掩面上的神情:“什么好不好意思的?他一人在外边,家里一大群的人都替他操心呢。”
  宋氏最是知道裴氏的心思和心性,故作无事的打趣道:“你这话说得。我看啊,他要是真写了信回来,咱们三太太气头上,说不准就给撕了。”
  裴氏羞臊得不行,拍了拍宋氏的手:“嫂子怎么总拿我打趣?”
  宋氏端起茶掩住唇边苦涩的笑意,轻轻的劝慰道:“你们夫妻刚吵过架,信上又哪里能够把话说清楚?等三爷回来,面对面的才好说话呢。”
  宋氏这话却是叫人想起那句“床头吵架床尾和”,一时间,裴氏红了脸不说话,边上人的都显了几分笑模样。
  沈采薇和沈采蘅就坐在下面,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跟着笑了笑。
  等笑过了,沈采薇低头端起茶,趁着喝茶的功夫偷偷去看宋氏的神情——她的直觉告诉她,宋氏这时候回来,必是有什么事。
  只是,当着裴氏和沈采蘅,沈采薇却也没有贸贸然的揭开宋氏看似自然的态度下掩下的事情。沈采薇随手拾起一块芙蓉糕,就着茶水吃了些,等吃完了,她才慢条斯理的拿起手绢擦了擦手。
  沈采蘅晚膳吃多了些,一时吃不下太多的糕点,不由有些眼馋的看着沈采薇,问道:“芙蓉糕好不好吃?”
  沈采薇抬头看了看她,见她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的,紧紧的盯着芙蓉糕,仿佛都要流出口水了。她忍不住一笑,拿起一块芙蓉糕掰开一半递给沈采蘅:“你尝一尝罢,我觉得有些甜了,不过你怕是会喜欢。”
  沈采蘅十分矜持的抿了抿唇,一副“你递给我吃,我才吃”的模样,然后才尝了尝,意犹未尽的道:“是有些甜了。。。。。。”
  沈采薇见她这般口不对心的模样,眼睛弯了弯,忍着笑道:“下回我让厨子少放点蜂蜜。”
  裴氏这时候才扫了一眼沈采蘅,咳嗽了一下,低声道:“少吃些点心,晚上积了食要是肚子难受,肯定是要嚷嚷的。”沈采蘅如今都十一岁了,正好是需要注意饮食的时候。
  沈采蘅嘟起嘴,赌气不吭声了。
  裴氏看着她这水火不浸的模样就牙齿痒,正好现下和宋氏也说好话了,便起身道:“我也不打扰嫂子休息了,我先带孩子回去了。明日再来找嫂子。”说着就下去吧沈采蘅给拎了起来。
  沈采薇跟着裴氏和沈采蘅出了门,然后才似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出声道:“我把手绢落下了,得回去拿。婶婶你们先走吧,不必等我。”
  裴氏蹙蹙眉:“多大的事?让绿焦跑一趟就好了。”
  沈采薇扬起眉,撒娇似的道:“没事,我跑一趟好了,我还有事要和大伯母说的。。。。。。”她像是要说悄悄话似的保住裴氏的手,踮起脚凑过去,“大姐姐的婚事不是要定了吗?我想着,我和采蘅到底是做妹妹的,还是要备一备礼才好。大姐姐的事一直都是大伯母在办,还需问一问大伯母的意思呢。”
  “还是你想的周全。这些事很该先问一问你大伯母。”裴氏拍拍她的肩头,想了想后便领了沈采蘅先走了。
  等裴氏和沈采蘅的人影不见了,沈采薇面上的笑影子都消了下去。她心里纠结的很,忍不住叹了口气,对着跟在身后的绿焦和绿袖说道:“走吧。”单单看宋氏那模样,怕是事情还不小。
  等到了门前,沈采薇略一犹豫,还是抬了抬手把丫头拦在了后面:“我和大伯母有事要说,你们就在门口等着好了。”
  绿焦和绿袖低头齐声应了声事,恭恭敬敬的和门口候着的丫头一样立在两边。沈采薇让丫头进去通报,自个掀了帘子进去。
  宋氏正坐在上面翻看着近来的账册,面上神思深深。她见了沈采薇这模样,眉间微微蹙了蹙,仿佛掠过一丝苦笑,随即便伸手一招:“行了,别愁眉苦脸了。看你这模样,怕是猜到了一些。”
  沈采薇犹豫了一下,还是顺着宋氏的模样走了过去。听了宋氏这么一句话,沈采薇的心也沉了一沉,压低了声音:“是三叔那里出事了吗?”
  需要让宋氏这时候回沈家,还要瞒着裴氏和沈老夫人的事,怕不是小事。认真一想,出了沈三爷的事,怕也没有别的事了。
  宋氏垂了眼看着面前面带忧虑的侄女,伸手抚了抚她的头顶:“去福州的船出了事,上头的人都不见踪迹。不过,这种时候,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你要对你三叔有信心。”
  沈采薇咬了咬唇,好一会儿才道:“听说如今城中店铺关了不少,许多官兵都缺衣少食。大伯母,不如我们摆几个摊子,施粥送药,也算是积福求个平安?”这是她早就有的心思了,沈三爷的事却是叫她下定了决心。
  宋氏勉强一笑,摸摸她的头:“你能这样想,很好。”她思忖一二便道,“这样吧,我从公里拨出一些银子给你,你和三娘试着上一上手,也算是锻炼一二。”
  沈采薇点了点头,应了下来:“嗯,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采薇有做的不妥当的地方,还需大伯母帮衬呢。”
  宋氏点点头:“放手去做吧,有我呢。”
  沈采薇心里有了事,面上也没了原先的笑意。她忍着烦恼和裴氏商量了一下施粥送药的几个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点后便告辞了:“婶婶必还是等着呢,我就不多留了。大伯母您也忙了一日,今日还是早些歇下,养好了身子才有后面的事呢。”
  宋氏见她不忙不乱的样子,不知怎的忽然想起那句“没妈的孩子早当家”,心里一酸,看着沈采薇的后背,在后面轻轻的加了一句:“二娘,你也别想得太多。你年纪还小,自己都还是孩子,无论有什么事,都还有我们大人在前头呢,别怕。。。。。。”
  沈采薇本已经走到门口了,听到这一句话,险些落下泪来。
  因为有了前一世,而这一世的父母又皆不在身边,她一贯都不拿自己当孩子。裴氏本就是个甩手掌柜,能够能管好自己便很好了,哪怕有余下的心思也多是放在不让人放心的沈采蘅身上。还从未有人如宋氏这般,轻言细语的说上一句“别怕”。
  所以说,孩子都是宠出来的。就如恃宠而骄——有宠才有娇。
  沈采薇转身朝着宋氏礼了礼,然后才掀了帘子出门了。

  ☆、66

  沈采薇心情不大好,晚上也睡得不怎么好。她一会儿想着沈三爷若是出事了该怎么办,一边又觉得自己这样想是在咒沈三爷。虽然锦缎软枕软软的,锦被亦是触手光滑,可她就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
  正好今夜月色极好,那银色的月光宛若银河之水从天空铺洒下来,把屋子都照得亮亮的。守夜的丫头本是起身要去关窗却叫沈采薇给拦下了——有光照着,她心里头反倒安宁些。
  沈采薇一个人躺在床上,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床帐上头的牡丹花。她心里烦的很,忍不住伸手挠了挠,那花绣的精致,被她这么一挠,丝线毛糙起来,反倒是更显目了。沈采薇憋了一口气,干脆再接再厉的去祸害牡丹花边上的绣着的小蝴蝶。
  她不知道的是,就是在今夜里,李景行正随着一大群的人一起乘着小船下江去。
  依着李从渊和颜步清的计划,在不知援兵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好再拖延下去了。再说松江守了这么久的城还未主动出击,此时趁着夜色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说不准还真能叫倭寇吃个大亏。
  颜步清从城中调了百余艘小船,每艘床上都备了成堆的干燥柴草以及一些硝药和柴油。三五小船结成一对,四下分开下水,后头则有炮船压着。等着小船围住倭寇的大船便可以火攻之,待火光扑腾而起,城上守城的官兵也会跟着放火箭,如此一来,倭寇必是要吃个大亏。
  李景行到底年纪轻,颜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