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系统拆除队[快穿] 完结+番外-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赵裕行基本已经将许蓝山给忘记了,不过,到底是他让人调查过的人; 所以在看到名字的一刹那,赵裕行还是想起了这个人。
在看完折子上所描述的许蓝山种种表现后,赵裕行饶有兴趣的挑了挑眉。
这些时日不见,许蓝山已经在文人士子中大有名气,许多自命不凡的学子; 都认可于他; 甚至于钦佩他,竟是无人不服。
他所作的诗词更是广为流传,以迅猛之势传遍了大江南北,进入到了无数人的耳中; 惊叹于这响彻古今的旷世绝作。
哪怕那些不懂诗词歌赋的平民百姓,都被许蓝山诗词里慷慨激昂的气魄,又或是缠绵悱恻的哀怨所感染; 让他们心神震荡,彻底的记住了许蓝山的名字,希望着能够看到他更多的作品。
许蓝山的崛起速度不可谓不快,称得上是世间罕见。
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这是许蓝山用自己的学识和笔墨闯出来的。
这也是让天下学子叹服的地方,许蓝山这个人仿佛天生就是为文而生; 汪洋似浩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深不见底。
这样的人,必然是要出头,步入仕途的,所有人都深信这点,也很期待见证这样一个旷世奇才能够走多远。
许蓝山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出现在了赵裕行的视线里,不早也不晚。
次日,赵裕行便带着陈钦清出宫了。
如今赵裕行和陈钦清相处得越发自在愉快,有种难言的默契,仿佛早已相识百年,这无疑是让赵裕行乐于见得。
赵裕行能感觉到,从那一日起陈钦清便有了变化,所以他们才能有现在的相处。他不知道陈钦清是为何而改变,但赵裕行并没有深究,因为足够的欣喜已经将他淹没。
可这也让赵裕行内心里有丝丝点点的紧张,让他在即便陈钦清对他的态度有所变化的情况,也不敢妄动,只能静静地享受着他们如今相处的这份温情,没有半点逾越的举动,只是偶尔望向陈钦清的眼神也不再掩饰。
若是让他的那些臣子们知道,可能会惊掉一众人的下巴,不敢相信他们的那位皇帝会有这样的时候。
这日,他们私服出宫,虽然是要去见许蓝山,但在赵裕行这里也只是顺带,主要还是带着陈钦清出宫散心。
直到今日才带着陈钦清出宫,一是陈钦清自己没有提,二是他想要更多关注下陈钦清的身体状况。
让赵裕行稍稍安心的是,虽然陈钦清看着病弱,每日都在服药,可并没有出现卧病不起的情况。
现在将陈钦清带出宫他也放心一些,可即便如此,他准备的工作也做的十分充足,唯恐一时不察又生了病受罪。
对于赵裕行的安排,陈钦清并无异样,神情依旧如常,只有一直照顾陈钦清的陈平看到赵裕行精心布置的一切后,流露出了怪异之色,还有满满的怀疑和防备,仿佛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欲图不轨的贼人般。
只是,对于他主子陈钦清的精明他也是了解的,既然连他都看出了,他的主子不可能察觉不到,可他的主子没说什么,他自然也不会去提。
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在赵裕行这里,他的主子陈钦清也得到了最好的照顾,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打扰到他主子的静养,这是在侯府做不到的。
这点上他对赵裕行是认可的,所以陈平他对赵裕行虽然心有防备,却也生不出不满。
一直到约定的时间,赵裕行才带着陈钦请去到了醉仙楼中,去到了那名大臣早早预定的包房,见到了早早便等到那里的大臣和许蓝山两人。
两人一见到进门的陈钦清和赵裕行就立刻起身,向着他们行礼。
赵裕行他们起身后,便带着陈钦清坐下,并且亲自动手,给陈钦清倒上了茶水。
这一幕落入到刚刚起身的大臣眼里,神情顿时变得怪异无比,因为他想到了近日的传闻。
最初听闻时或许有震惊,但并不真切,而今日亲眼见证,还是难免产生一种冲击感,让人心里巨震,难以置信。
他们的皇帝居然真的沉迷于男色中。
不由得,他看向陈钦清的眼神多了几分忧虑,就好似在看一名蛊惑君王的妖孽,不知该如何劝君王回头,只能将怨气加注在对方身上般。
陈钦清对上这样复杂的眼神,心里有些无语,只能默默饮茶。
而这名大臣身边的许蓝山并不知道内情,所以他并没有注意到大臣的情绪变化,可自从在见到皇帝赵裕行的那刻,心神早已经落到了他的身上。
他现在表现的镇定,可他内心却是澎湃起伏,激荡不已,陷入到了对未来的幻想中,从而错过掉了眼前的许多事。
若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他见到陈钦清和赵裕行行走在一起,他或许会产生诸多联想,对陈钦清产生危机感。
也是连许蓝山从未想过,赵裕行会有心仪之人,更没有想过,赵裕行会这样堂而皇之的带着人,见自己这样一个可用之才。
在他们的下方,正是无数的学子在吟诗作对,高谈阔论。
还是赵裕行开口,让许蓝山收回神思,变得凝重。
这次相见为何他们都心知肚明,所以赵裕行直接开门见山,开始了这次面对面的考验。
许蓝山有系统的帮助,对于赵裕行的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找不出一丝差错,甚至在某些观点上,连赵裕行都不得不惊叹,眼里对许蓝山多了几分毫不掩饰的赞赏。
许蓝山见到,心里暗暗自得,神采更是飞扬,风姿勃发。
举荐许蓝山的大臣连连点头,对许蓝山十分的满意。
陈钦清看着许蓝山,不得不说,许蓝山是个很懂得将系统给予的一切,转化为自己魅力的人。
此刻的许蓝山,整个人犹如散发着光彩一般,让人感到惊艳。
这种惊艳不属于外在,而是属于许蓝山的内在,让许蓝山显得更有深度,甚至可以借此得到世人的赞誉,这也是许蓝山不愿意放弃这条线的原因。
陈钦清当然清楚许蓝山的打算,而这他恰好可以利用。
陈钦清轻抿着茶,神色悠悠。
他们这一谈,就用去了大半天的时间,最后,赵裕行也满意的点下头,出言大力的夸赞了许蓝山,并且暗示许蓝山等待他的旨意。
许蓝山神情依旧十分平静,并没有因此而雀跃,举止都无比从容,这无疑又让人高看一眼。
举荐许蓝山的大臣对许蓝山这份从容的气度越发满意,相信自己绝对不会看走眼,这绝对会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忠良之臣。
恭送了赵裕行之后,大臣对他们的皇帝陛下也放下了心。
虽然他们的皇帝行为荒诞,但还没有失去作为一个皇帝的眼光和判断,不然真的因为一个男人成为一个昏君那该如何是好。
这可是他们这些臣子这段时间以来最担心和害怕的事情了。
毕竟历朝历代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不少。
离开后,赵裕行望着陈钦清,有些紧张,又有些歉疚,好似生怕陈钦清因此而不悦一样。
赵裕行惜才,不想错过人才,也不想将鱼目当作珍珠,所以不自觉地花得时间自然就是有点久了,这对陈钦清来讲无疑是枯燥的,哪怕他已经尽量的顾及到陈钦清,但可能还是难免有疏忽的地方。
这让赵裕行有些担心,问道:“你没有生气吧?”
陈钦清笑着摇头:“没有,很有意思。”
赵裕行仍是有些不放心:“你觉得有意思吗?”
陈钦清点下头:“恩。”
赵裕行这才松了一口气。
陈钦清忽地又道:“我想以那位许公子的才情,日后必然会有大作为,名动古今也说不一定。”
赵裕行听到陈钦清提起许蓝山,也认同的点下头:“我看过他所作的诗文,确实很有才华,随便一篇便可传世,引后人品鉴。”
赵裕行没有半点顾忌的继续说着:“而且他在其他的方面也颇有见地,还并非是不切实际的空谈,而是真的有可以落实到实处的地方,利国利民……”
陈钦清嘴角噙着笑,安静的听着赵裕行对许蓝山的赞赏。
过了好一会儿,赵裕行才停下,望着陈钦清的目光瞬间变得有些忐忑。
陈钦清见着赵裕行这副模样,不由轻声一笑,“你是在害怕我因为你多提及许公子而生气?”
赵裕行有点尴尬。
陈钦清:“我在你眼里是这样的人吗?”
赵裕行讪笑不语。
他和陈钦清现在的关系可以说是只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顾及对方的感受。
陈钦清轻摇了摇头,突然伸出了手,握上了赵裕行。
赵裕行心里荡漾了一下,就对上了陈钦清那清澈而真诚的目光,听着陈钦清用坚定的声音说道:“他能名动古今,你便是那名震万古的帝王,我相信你能开创盛世,成为享誉后世的明君。”
作者有话要说:前天去看了眼睛,医生说眼脸又堵塞了,而且角膜有点损伤,两天过去,感觉还会再去医院……
谢谢还在的小天使们,真的对不住,很抱歉,在没有明显的好转前更新时间会很不稳定,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鞠躬)。
感谢在2019…12…23 21:16:00~2019…12…26 22:4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千里一线缘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奶冻 2瓶;本命有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第九个拆除系统(15)
陈钦清看着赵裕行这副模样; 眸光轻闪,笑得更深了一些。
赵裕行与陈钦清对望着,心里猛地一颤; 一股强烈的情绪笼罩在心间。
他是一个有志向的帝王; 而在这一刻,那为万世开太平的志愿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为这已经不止是他身为君王的责任,还有陈钦清所希望的,只要是陈钦清的愿望; 他一定会去完成。
而一个盛世太平,他有自信能够做到做到。
可以说,满足陈钦清所愿,甚至远超了自己本该担负起的职责。
他虽然肩负着整个王朝,掌控着整个朝纲; 可是; 他也不过是履行着自己帝王这个身份的责任罢了,毕竟,他同时也享受着这个身份带来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 朝堂上下,他们都发现,他们的那位陛下似乎变了。
若说以前; 他们的陛在朝堂上游刃有余的把控着整个朝纲,让整个朝纲在一个无形的规则中有条不紊的运作,利用了每一位朝中官员的头脑与心机,达到了平衡,却不伤国祚,难说功与过。
毕竟; 能入朝为官者,又有谁会是愚笨的人?他们比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要优秀,才能站在这个国家的顶端,多多少少的左右着这个国家的命数。
只是有了权力,人心难免浮动,又在这个大染缸之中,更是难以坚持自我,从而随波逐流,结党营私明面禁止,可私下却是数不胜数,又因各种欲望与贪婪的刺激下,同流合污者也是不少。
或许在入朝为官前,他们的心里都是为国为民,用自己的才能去辅佐君王,开创盛世,没有人立志功成名会是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的,他们读书也是渴望造福百姓,流芳百世。
可是,在这个朝堂之上,在这个大势下,并不是只靠满腔热血就能完成所愿,在踏入到朝堂之上的那一刻,他们的选择性其实并不多。
周围的同僚和环境,完完全全的限制了他们,如同那汪洋大海般,将他们困在其中,无法逃出这片波澜涌动的大海,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大浪席卷,孤舟难行,最终死无葬身之地。
多少的雄心壮志,都败在这残酷的现实之中,最初的无奈的妥协,到后面的大环境下的迷失本心,成为自己曾经不齿的奸佞之臣,又或是周旋于人情世故中的奋力抗争,坚持自我,追求理想,再或是不惧撞破头颅的横冲直撞,刚正不阿,不畏生死,种种之下,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这是千古定律,谁也无法去撼动,试图撼动者必定受其反噬,哪怕是帝王也不行,所以从古至今的变法者,他们的下场都无比凄惨。
权力与人心交错,如何在这里取舍,让他们不伤及国本,让他们尽可能做更多利国利民的实事,让这个国家散发向上的朝气,便是考验帝王的能力了。
在这方面赵裕行已经是佼佼者,这是满朝文武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皇帝势弱的话,哪怕皇帝的血脉尊贵,也难免成为大臣们博弈的傀儡,哪怕皇帝的手中掌握着生死大权,也难免被人左右,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更甚至被人架空权力,不得不看自己臣子的决策行事。
野心是会膨胀的,特别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之时,当他们的野心抹灭了对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