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第56章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56章

小说: 影帝重回十八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凌山县这种地区,潘长江比刘德华的名气更大。
  每个人都会因为少时的一些震惊,而改变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也对他未来的人生产生影响。
  明星的收入高,对明星的追捧,乃至一窝蜂的报考表演、音乐,或者舞蹈专业,也是从九十年代热起来的。
  但华戏每年招收三十人,就算加上高职高专,也只有四十多人,比文化类高考更残酷。
  绝大多数考生,备考的内容都是怎么应对考试,至于观摩表演,小品,或者无实物表演,在大学以前更像八股文,都是有步骤的套路。
  或许拿不到高分,但绝对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如果考试时抽到自己擅长的,或者某一点打动评委,就会成为那个幸运的人。
  而现在,第一节 课的他们,大部分人还在延续那个套路。
  画虎画皮难画骨,表演也是这样,这个年龄的学生,能把流于表面的细节演到位,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当宁远和王宇、班赞上台,把他们精心改编的那一幕搬上课堂,就让大部分学生吃了个惊。
  宁远的老农,一举一动都是戏,如果忽略那张即使化了妆依然是个帅老头的脸,恐怕真以为这就是那个老汉。
  而王宇,戴上假发,双手叉腰的泼辣劲儿,也让他演绎的极为贴切,让不少人心里都生出上去揍他一顿的想法。
  班赞演的大腹便便西装男,台词虽然不多,但站在旁边的他,眼神、表情的拿捏,也显示出他观察的仔细,正因为心中有数,才能刻画真实。
  表演结束,坐在台下的姜海潮,和特意过来观看的秦莉,都不约而同的鼓掌。
  在他们之后,恍若初醒的学生们,才赶紧跟着鼓掌。
  “不错不错,你们三个都演得非常好,非常真实,没有用心观摩是达不到这点的,很棒。”姜海潮语气中满是欣喜。
  秦莉也不吝溢美之词:“宁远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我非常看好的,现在的表现也一如既往的保持水准,细节更见功夫。
  而班赞,虽然戏份不多,很容易就被忽略掉,但你却没有,在舞台上依然有你的存在感,这点很难得。”
  秦莉最后看向王宇:“你以前拍过很多戏,可以说经验比在场的所有人都丰富,当时考试的时候,我还担心你流于表面,演戏不深入只靠经验和技巧,但今天这场戏,让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保持好这种心态,不要骄傲自满,你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谢谢老师,我会的。”王宇受宠若惊,赶紧鞠躬道谢。
  宁远和班赞也跟着道谢,迎接他们的,又是一阵掌声。
  坐在台下的罗飞轩,心里酸溜溜的,他知道刚刚秦莉那番话不光是对王宇说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
  因为,刚刚他的表演,就被评了一个不走心,用经验和技巧堆砌。
  这让他第一次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坐在那里的他有失落,有嫉妒,还有一丝不服输的心理,也开始滋生。
  王宇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他承认这次他没有用心,但下次,一定好好观摩好好准备,否则迟早要成为笑柄。
  对比的压力,也让罗飞轩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再志得意满,而是意识到危机。
  毕竟点评的是秦莉,他没法不服气。
  课程结束后,不少学生都朝他们围过来,有询问经验的,有交好关系的,也有单纯夸赞的。
  但不是全部,还有个别人直接离开了,比如心事重重的罗飞轩。
  “切!”
  陈斯成嘴角歪了歪,像是对这种追捧不屑一顾,然后把单肩包往肩膀一甩,潇洒的离开了。
  另外一边,还有个文静俏丽的女生,望着这一幕笑了笑,然后又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
  陈数,77年的大龄女青年,别人像她这么大都毕业了,而她才大一。
  当然,还有被刘叶嘲笑的晋东,比陈数还要大一岁,就更不用说75年的于震,这位未来的抗战剧专业户。
  高考都有复读的,就更不用说表演专业,不少人都考了好几年,也有已经工作了又来考试的,又或者在文工团、舞蹈队这种沾边的,也产生报考的想法。
  所以,那些应届生想要在他们的重围里杀出来,很难,但能闯进来的,都很厉害。
  比如李光洁,比如张鲁一,都是81年的,今年刚十八,嫩的很。
  这时有人突然问道:“宁远,听说你入围了金雕奖最佳配角,嘛时候时候颁奖呀?”
  宁远笑道:“就在今天。”
  众人惊呼:“那你还不赶紧过去!”
  “真是心大,要我早去了!”
  “好的,拜拜了。”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宁远也离开了。


第108章 虾米和泥巴
  还珠第二部 ,在湘省卫视已经于9月2日落下帷幕,又马不停蹄的在浙省卫视隆重开启。 
  这个1999,电视剧的辉煌注定属于还珠格格,哪怕很多人说它就是一部毫无历史根据毫无营养毫无启迪意义的闹剧,但也不能阻挡它爆炸般的收视。
  颇有一边嫌弃一边还吃着,同时说真香的矛盾。
  从第一天20。5开始,《还珠格格》在湘省卫视的收视率一路起飞,第六天破30,第九天破40,第十五天破50。
  到了第二十天,收视率就破60了,引起业内一片哗然,而在被各大媒体报道后,无数人都被这个数据亮瞎了眼!
  而在播出45、46集的9月1号,收视率飚到巅峰——66个点!
  虽然最后一天的大结局略有回落,但也相差不大,65。83。
  辉煌已定,全民热议。


第二部 的大火,不仅让原班人马的人气再上一个台阶,这一部新增加的四个角色蒙丹含香,和箫剑晴儿,也跟着火了。 
  一朝闻名天下知,看过这部剧的,没有不认识他们的。
  湘省省内就不说了,几乎全民皆知,而在全国六十多个点的收视,也代表上亿的观看人次。
  在湘省卫视播完后,浙省卫视也跟着播放,还有一些市级的地方台等等。
  轮番轰炸,最大密度的占据所有人的眼球。
  更不用说覆盖全面的周边产品,以及往农村卖的山寨产品,都喜欢把还珠的图片印在上面提升逼格——我们有大牌明星代言。
  现在宁远走到哪儿都有人认出他,尽管带来许多不便,但宁远也乐此不彼,身上准备的圆珠笔都换几根笔芯了。
  这就是资历,以后只管等着片约上门。
  当然,找来的也都是类似角色,想要突破性的,或者好剧的角色,依然得自己去争取。
  但有了还珠的名气,宁远的脸就是敲门砖,再也不用像之前还珠,为了一个试镜资格还要面试,也不用像少包那样,还需要卓杰推荐、郑小龙帮忙说话。
  有名气有实力,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其实大多数剧的投资者都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为了捧某个女人就使劲儿往里面塞,顶多给个小配角意思一下,主角还得能打的。
  要不然靠谁搏收视?怎么挣钱?
  哪部剧的投资不得成百上千万,花这么多钱去捧人,镶钻了吗?
  前世在圈子里混了二十多年,宁远对于这些门儿清,所以并不担心什么。
  再加上有华戏和话剧院做后盾,现在的宁远就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当然,大一不许拍戏,就算接戏,也得华戏认可的大牌导演或者精品剧。
  这对经验丰富的宁远来说并不是问题,只要他愿意就能争取到,就看他想不想要。
  在这一年,热度能跟还珠抗衡的,《雍正王朝》算一个。
  但这部剧也不是以收视显著,在央视一套播出时,最高收视也没突破25,连还珠的一半都不到。
  不是它不好,而是严肃的正剧主要面向男人,但在家里看电视,你能争得过老婆孩子?
  更何况大部分男人都要工作要应酬,家里的电视也就属于女人孩子。
  《雍正王朝》的突出,在于它的评价和奖项,这两点完全碾压还珠。
  这一届的金雕奖,大部分重要奖项都有它的提名。
  而还珠,却只有优秀女演员、优秀男配角和优秀新人演员,以及一个最佳长篇电视剧提名。
  除了这两部外,还有一部叫做《牵手》的电视剧,提名比《雍正王朝》更多,主演是蒋文丽和吴若甫,还有一个花瓶了二十年的俞菲鸿。
  飞到沙城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因为之前给汪寒打过电话,所以一出来就看到了汪寒。
  不想交的朋友,宁远哪怕再小的事情都不愿意麻烦他,以免欠人情。而像汪寒这样的,宁远有需要就开口。
  将来汪寒如果有需要,找宁远的时候才不会有顾忌。
  互相帮助,才是友情长久的维系。
  因为这两天是金雕艺术节,所以机场每天都有不少明星,除了媒体记者蹲守外,还有不少有钱有闲的年轻人等在这里,就为了看明星要合影要签名。
  宁远一出现,哪怕他戴着帽子捂着口罩,但出众的外形和这幅打扮,也立刻让人注意到了。
  围得近点,看眼睛和脸型轮廓,立刻认出宁远的身份。
  “箫剑!”
  有人兴奋叫着。
  然后就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堆人,还有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一通‘咔咔咔’。
  “宁远,这次你提名两个奖项,请问你有……”
  “第一次拍戏就有了这样的提名,你心情……”
  ……
  对于这些围堵宁远驾轻就熟,微笑应对快速离开。
  直到宁远走远了,那些记者回过神来才发现,尽管宁远当时说了一些,但好像又没有任何意义?
  这年纪,怎么滑溜溜的跟泥鳅似的!
  ……
  “那些大腕先彩排,然后才轮到你们这些小虾米,所以不用着急。”
  开出一段距离后,汪寒笑道。
  被如此打击,坐在副驾驶的宁远也没啥感觉,就是斜瞥了汪寒一眼:
  “我要是虾米的话,你就是泥巴了。”
  汪寒哈哈大笑:“那也不错,至少可以拿来种花,肥沃呀!”
  宁远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就是他上午还上课的原因,昨天汪寒就跟他说了,让他不用那么急着赶过来,来了也是在一旁晒太阳。
  既然这样,宁远就正常上课交作业。
  要是他走了,不说自己这几天的准备白瞎了,也连带着王宇和班赞也得抓瞎。
  果不其然,到了沙城世界之窗,宁远登记后,又在旁边晒了会儿太阳,才跟着其他获得提名的人员一起彩排走红毯。
  今年是湘省台第一次承办,为了一炮打响,所以准备得异常隆重。
  哪怕他们台里有几千平的大演播厅,也直接舍弃,换到更有气势的世界之窗举行。
  其实走红毯彩排主要就是排个时间和顺序,走一遍后让他们工作人员记住用时多久,方便晚上安排后,也就结束了。
  最主要的还是颁奖。
  而奖项到晚上才颁发,现在谁也不知道自己获奖,所以彩排也没他们的事情,主要就是表演的节目在彩排,除了被提名的需要准备获奖感言外,嘉宾们这会儿都闲了,正四处找朋友聊天呢。
  “宁远!”
  听到有人喊自己,正准备获奖感言的宁远抬眼望去,就看到正跟几个大佬聊天的唐果强,在向自己招手。


第109章 人脉的好处
  跟唐果强聊天的几人,宁远全都认识。
  除了他们《雍正王朝》剧组的导演胡梅外,还有另外两个主演焦晃和王绘春。
  后俩人,可是宁远这次最佳配角的竞争者。
  当然,在宁远自己看来,自己根本对人家构不成威胁,他们的表演有目共睹,精湛和自然,完全可以拿来形容他们在剧中的表演。
  而除了他们四个人外,宁远还看到另外一个导演——霍建起。
  尽管宁远知道他未来也获过不少奖,是文艺导演中的一股清流,但这个时候的他,跟胡梅他们应该还做不到谈笑风生的程度吧?
  不过这不是宁远现在关心的事情,他好奇唐果强为什么叫自己。
  宁远跟唐果强唯一的一次接触,也就是之前京城话剧节颁奖晚会前,被曹院长带着过去认识,其他的,也就是几次偶尔在剧院碰到点头致意。
  别说交情,连熟悉都算不上。
  当然,宁远熟悉他,他肯定不熟悉宁远。
  但宁远也没耽搁,听到声音后赶紧过去,笑道:“唐老师您好。”
  唐果强一愣,没想到宁远用这个称呼叫他,不过他也没在意这个,而是把身边的几个人介绍给宁远。
  有唐果强介绍,胡梅他们也都很给面子,亲切的跟宁远握手,还鼓励道:
  “这么年轻就能跟焦晃、王绘春一起争夺优秀男配角奖,哈哈,年少有为呀。”
  焦晃他俩倒没有因为宁远年轻、演的还珠有太多的轻视,既然能被评委会选中,哪怕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