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第4章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4章

小说: 影帝重回十八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宁远也有优势——原版的电视剧为参照。
  这剧刚播的那两年,他完整看过两三遍,更不要说后来,每年学生的寒暑假,这部系列剧是必播的,宁远偶尔无聊翻台也会看一会儿。
  所以,进展还比较顺利。
  再说了,萧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风度翩翩、潇洒,以及被大家信赖的沉稳内敛,当然,复杂点的还有隐藏极深的家仇。
  作为中年人心态的宁远,又有影帝级的表演实力,拿捏起来并不在话下。
  临近十一点的时候,宁远才出门去考试。
  按照编号排序,宁远并不用去太早。
  到的时候,距离预计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别说钟晓曼这种菜鸟,就连王宇、罗飞轩这种童星都比他早。
  在宁远登记完后,钟晓曼凑过来:
  “一般像你这种,要么傻大胆,要么就是信心十足。”
  宁远笑了:“你觉得我是那种?”
  钟晓曼撇了撇嘴:“你是不怕开水烫的那种。”
  宁远却不以为意,笑着拍了拍她肩膀:“同类你好。”
  钟晓曼一噎。
  在宁远身上,她还没讨到过什么便宜,无论怎么说都能被接下来,然后绕到自己身上。
  悻悻的哼了一声,钟晓曼递给宁远两张报纸。
  宁远好奇的接过来,才发现分别是《京城晨报》和《汇民晚刊》,这两份报纸,在京城的发行量都不俗。
  还没看到内容,宁远心里就有了猜测。
  打开后,果不其然,在倒数第二版的一大半篇幅,都是是关于这次华戏、京影艺考的新闻,并附有一些照片。
  比如凸显报名规模的黑压压人群广角镜头,以及华戏的王宇、罗飞轩,京影的陈紫萌、杜陵这些童星引起的轰动。
  在记忆里,今年好像是第一次童星扎堆参加艺考,在这以后,每年童星都会有好几个,不像往年都是零零星星的。
  华夏的影视也就是八十年代末才开始蓬勃发展的,而第一届八零后,今年刚好十八岁,要上大学了。
  但这些童星的加入,让艺考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
  报纸中。
  除了他们这些童星的照片外,还有宁远等几个比较突出考生的特写。
  宁远是除了童星外唯一的男生,其他几个是不同类型的漂亮女生。
  京城晨报里,宁远和钟晓曼同框,而在汇民晚刊中,钟晓曼直接成了宁远的背景。
  再瞥到钟晓曼此时的模样,宁远乐了:
  “拍得不错。”
  钟晓曼气得扯回报纸:“我的!”
  只是报纸配图里亮了个相,对于此时的宁远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这种宣传,跟后世自媒体的铺天盖地相比,可能受众也不少,但并没有那种轰炸感,自然也激不起兴奋的情绪。
  但对于钟晓曼他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尤其是这些艺考生,已经足可以羡慕嫉妒恨了。
  当然,钟晓曼的郁闷不止于此,因为合照,本来昨天都跟她爸解释开的问题,今天上午又被耳提面训了半天。
  但看到宁远过来,她又忍不住凑到旁边。
  她才不会承认,特意带这两份报纸是给宁远看的,为了怕她爸发现,她是折起来偷偷揣兜里的。
  而另一边,王宇已经和罗飞轩聊了起来,还一副相聊甚欢的样子。
  两人早就认识,不仅仅都是童星,两人还拍过同一部戏。
  罗飞轩朝宁远这边挑了挑下巴:“就是他,新闻里把咱俩的风头都盖过去了。”
  王宇哭笑不得:“不至于吧,咱们的照片还在上面,我怎么没看到他盖过咱们的风头。”
  顿了顿,王宇有些羡慕的道:“不过说真的,这家伙……啧啧,我做梦都想长到一米八,可基因这玩意儿,我也很无奈。”
  罗飞轩盯着宁远:“他应该不止一米八,不过这都是小事,跟他放一个版面,我特别不爽。”
  王宇当然明白为什么。
  所有照片中,童星里仨男生,罗飞轩最帅,但偏偏碰上了宁远。
  王宇没拆穿,笑了笑道:
  “那有什么,又不是比赛,只要考进前三十名就够了。”
  罗飞轩却摇了摇头:“当然是比赛,因为三试后会公布名次,如果咱俩被一个素人给盖过去了,这脸面往哪儿搁。”
  王宇一怔:“应该不可能吧,他经验再怎么样,也没咱们丰富。”
  罗飞轩点了点头,自己觉得有点好笑:“所以他也就高兴这两天,就算他侥幸走到最后,等三试放榜,就该看着咱们的名字唱征服了。”
  王宇转头看了罗飞轩一眼,虽然觉得这家伙有点偏执,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年龄虽然不大,但王宇在圈子里也算老人了,深知言多必失,但每个人性格不一样,罗飞轩可能少年成名,再加上周围的吹捧,让他养成眼高于顶的傲气。
  对于常人根本不在意的事情,他也能因此觉得丢面儿。
  还没成为腕儿,罗飞轩已经开始学会怎么端着了。
  其实除了罗飞轩,也有很多看到新闻的考生对宁远嫉妒,这让宁远很快就感受到,被瞩目的滋味,不过宁远被几万人同时盯着的事情都经历过,这根本不算什么。
  “022111到022130号考生入场。”
  随着声音,按照序号排队的宁远、钟晓曼他们都随着队伍依次进入。
  一批进入二十人,115号的钟晓曼,116号的宁远随着队列向前走。
  至于131号的王宇,和138号的罗飞轩,则是下一个批次。
  看着站在前面,跟钟晓曼有说有笑的宁远,罗飞轩眼神眯了眯,随后嘴角浮起一丝弧度。
  自信。
  ……
  这是一个练功房,进门后大家站成两排,而在他们的正前方,是一排桌子,以及桌子后面的五位考官老师。
  在其中,宁远认出了两位,秦莉教授和李雪刀。
  秦莉是是华戏老资格的教授,不过宁远之所以知道她,是因为她带的96级表演班,最后出了不少大明星,被称为96明星班。
  而李雪刀,是华夏话剧院的演员。
  当然,他在影视圈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视帝影帝拿到手软。
  只是宁远不清楚他是被邀请过来担任考官,还是本身就受聘于华戏。
  而现在的李雪刀,才四十多岁。
  李雪刀的名气很大,看到他,不少考生都有些兴奋起来。
  而宁远认出他后,立刻从三个备选方案中做出了选择——其实原本他也更倾向于这个。
  随后,就是一个个考生依次自我介绍、表演……
  “各位老师好,我叫宁远,我的考号是022116,身高1米82,来自信义市凌山县。”
  在115号的钟晓曼考完离开后,轮到宁远。


第7章 宋江
  在进入考场前,每个考生都会拿到一张注意事项的宣传页,要求自我介绍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主要还是以前有不少考生,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在这上面做文章,夸夸其谈不胜其烦。
  而现在,全部要求像宁远这样,简单明了。
  对于这些‘火眼金睛’的老师来说,你一张嘴,什么水平他们就有了基本的判断,根本不需要说那么多。
  再说了,后面还有朗诵环节,用你现在哔哔哔?
  宁远这一番自我介绍,尽管跟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但他没有丝毫紧张的从容,以及清朗温润的声音,对视他们的清澈眼神,都让这些考官不禁眼前一亮。
  更何况,宁远的形象也非常突出。
  几位考官都点了点头,示意宁远继续。
  其实他们也都认出来,宁远就是登上报纸的那个学生,毕竟现在的纸媒依然是主要新闻渠道,更何况是《京城晨报》和《汇民晚刊》这种级别的。
  这让他们对宁远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宁远身后,其他学生也都盯视着他,心里颇为不服的想看看,这个家伙凭什么上报。
  “走了狗屎运吧……”
  这是大多数学生的看法。
  宁远对这些并不在意,对几个考官道:
  “我今天要朗诵,或者说要表演的,是一段《水浒传》中宋江的话。”
  是的,那位李雪刀,正是98版宋江的扮演者,因为看到他,所以宁远才在三个备选方案里选择了这个。
  但宁远这番话一出,不仅考官们一愣,宁远身后那两排学生也都呆了呆,然后都嘀咕起来:
  “水浒传?他是要说白话文么?”
  “这么装哔?”
  “这个时候不来点感情丰富的内容,搞什么水浒传?”
  “只怕是作死吧?”
  ……
  就连考官们,也都以为宁远是要背诵名著。
  但那水浒传,文字凝练又没有太多感情色彩,干巴巴的平铺直叙,能展示多少?
  因为此,他们看向宁远的眼神,都有些无语了。
  那么多小说,为啥偏偏选了这个?
  因为,现在并没有宁远记忆中,98年初播出的那版《水浒传》。
  除了那本书,倒依然是四大名著没变。
  就像宁远昨天发现的不对劲那样,因为他的重生,在某些地方跟前世发生了改变,或者说,这是一个平行时空。
  这个年代,电视剧都在电视上播出,网络在华夏发展没几年,还没有网络视频。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没看到,就是看不到了,除非重播。
  宁远回来才半年,家里虽然有别人捐助的小电视,但宁大强整天忙碌,家里几个学生,除了最小的两个下午放学看会儿动画片,其他时间电视基本是个摆设。
  所以,宁远哪知道这部剧没播出。
  之前上网的时候,宁远没想那么多,也根本没搜索过这些,光顾着去找还珠格格相关消息了。
  在大家都有些懵的时候,宁远也察觉到气氛不对劲儿。
  这让他心里一个咯噔:不会这《水浒传》也跟记忆中出现了偏差吧?
  难道说……现在还没有出来?
  但都到这一步了,就算没拍,宁远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至少水浒传这本书,宁远知道是有的,家里那一堆书里,就有一套四大名著,是曾经一个好心人捐助给他们家的。
  虽然并不看好宁远的选择,但几位考官并没有流露出太多轻视,为首的正是那位明星班主任秦莉,她点头道:
  “那就开始吧。”
  宁远深吸一口气,道:
  “首先说一下,我要演的这段,是宋江上梁山泊后,做了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然后在晁盖以及梁山好汉他们面前说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话。”
  这番话再次让几位考官一愣,面面相觑。
  随后,他们都把目光投向李雪刀。
  虽然《水浒传》现在还没出来,但他们几人却知道,水浒传已经筹拍,而李雪刀也接受邀请,饰演男一号宋江。
  这让他们,尤其是李雪刀心里泛起嘀咕:难道这小子知道这茬?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接下来观察宁远的表演。
  李雪刀更是来了兴致,盯着宁远。
  而宁远,也通过他们的眼神发现了些许端倪,心里也大致有了猜测——或许,时间会有些错乱,但事情和人物应该大差不差。
  于是宁远不再多想,在秦莉再次点头示意后,宁远开始了他的表演。
  前世宁远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能拿到影帝奖项,当然不全凭努力和相貌——
  那么多科班出身的演员,努力的也不少,长相不逊于他的更是比比皆是,但影帝每年才几个?
  宁远的优点,是他想象力丰富,或者说脑补,脑中构架画面。
  这样的人,无论当演员还是作家,都比别人要有优势。
  就像看剧本的时候,宁远脑海里已经脑补出完整的画面,表演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一些。
  更何况,宁远接下来要演的这段,可不是他脑补,而是看过很多遍的电视剧。
  习惯性的闭上双眼,宁远静下心。
  为了艺考,三个备选方案宁远都练过很多次,所以他很快沉浸到宋江的角色中。
  当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眼神比之前的平静,又多了一丝深沉。
  在坐的几个考官,哪个不是眼力毒辣,立刻就察觉到宁远的变化,不仅仅是眼神,还有肢体。
  既然是表演,自然要有肢体的演绎。
  双手背在身后,宁远缓缓踱步,肩膀微收,脚步微碎的带着节奏感挪步。
  随着走动,宁远的情绪在蓄积。
  而相体现的,就是在考官眼中,走了几步后,宁远的气质像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肃穆、内敛、谨慎。
  对照脑海里宋江的印象,尽管宁远的相貌不符合,但那气质……小官僚的愤懑、愠怒拿捏的恰到好处。
  或者说,宁远真的就像经历过那些事情一样,从官到贼的憋屈,但又不是绝望的茫然,而是又有了新目标的斗志。
  这个发现,面对着宁远的几个考官感受更甚。
  他们脸上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