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第29章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9章

小说: 影帝重回十八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公司的老总刘迪可以跟郑小龙谈笑风生,但他,就差了点那个意思。
  而宁远这边,嘴张了张,心里只有一个感叹——
  果然像毛阿敏那首歌唱的:朋友多了,路好走……


第55章 下不为逆!
  前世宁远刚入圈子的时候,也热衷于到处结交朋友,尤其是厉害人物。
  说出去多有面儿啊,我跟谁谁谁认识,我跟谁谁谁一起吃过饭,我跟谁一起参加过某某活动相聊甚欢。
  但真到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却得到“你谁呀”的回复。
  当时就有一首BGM在宁远耳边立体声环绕: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开始宁远还颇为愤懑的想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你不就是看不起老子么?有什么大不了的,等以后……”
  经历的多了,宁远才意识到自己的幼稚。
  你跟人非亲非故的,人家凭什么帮你?
  帮你是情分,不帮才是本分。
  有时候你要求的事情,人家自己帮不了,还需要搭上人情去找别人,而你,又能帮人家什么?
  这世上除了父母,谁会对你无私的奉献?
  不对等的关系,终究不是朋友,而是巴结,甚至大多都是毫无结果的徒劳。
  朋友是相互的,并不是说他帮你,就需要你帮他,而是他觉得你在某个方面有长处,或者有潜力,值得去帮。
  天使轮还得评估你的计划书呢。
  意识到这个道理后,宁远就不再跟花蝴蝶似的到处交际,只有自己硬了,才能打铁。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然,也可能引来蜜蜂——不仅想要你的蜜,采完之后可能还会蛰你。
  这就需要擦亮眼睛,交可信之人,不过也需要时间辨别。
  跌跌撞撞到四十岁,宁远在圈内也有了一些朋友,但真正交心的,实际上也不到一双巴掌。
  而现在,宁远跟卓杰的关系就是可以互相帮助,他看好你,觉得你有潜力,又相信宁远的人品,但距离交心,还需要时间的洗礼。
  就算是不求回报的李雪刀老师,实际上也不是谁都入眼,如果是坨烂泥,他怎么帮你上墙?
  这一切,还是基于自身。
  对于他们,就像宁远自己说的,感怀于心不敢忘。
  诚信、感恩,是宁大强棍棒教育出来的结果。
  而今天,看到投资方在郑小龙面前都不敢有异议,而且郑小龙还说的轻描淡写的,让宁远内心也燃起一团火焰。
  这是他的成就带来的底气,也是他的能耐让对方忌惮。
  郑小龙的无往不胜,让他们确信,搞好关系,就能跟着他吃肉喝汤。
  在少包以前,除了两部《狄仁杰断案传奇》,根本没有其他可供参考的,但郑小龙却确信它有市场。
  要不是这是郑小龙做出的决定,换个人说,估计没谁有这样的胆子去投拍,毕竟不是十块二十块的投资。
  当然,这部剧要是失败了,郑小龙在他们眼里肯定大打折扣,但现在,必须得捧着。
  有了郑小龙的发话,公孙策这个男二的角色,就确定由宁远出演。
  后续的合约等问题,就不是郑小龙负责的,他能看在李雪刀的面子上说这些,已经很难得了。
  很多时候,机会不是你有能力就能得到的,当然,有能力有准备肯定更好,但如果没有这个机会,这条路肯定会走得慢一些。
  而没了郑小龙插手,宁远的片酬最终定在三千。
  尽管不是新人价,但对于男二来说,就少了一些,要知道卓杰可是一集四千五的价格。
  别看只比宁远多三分之一,但卓杰只要那一集有露脸,都会算一集。毕竟现在的卓杰如日中天炙手可热。
  而宁远,则是按时长。
  倒不会按照播放的四十分钟算一集,片酬结算一般都是二十分钟算一集,到时候出场时间除掉二十分钟,就是多少集了。
  按照宁远的估计,这部四十集的电视剧,算下来自己能有十七八集就不错了。
  不过宁远暂时没在意这些,名气、资历,才是演员立身之本。
  有还珠打底,少包加码,一旦这两部片子播出,就算捞不到一个主角,再当男二,至少也可以做到按拍摄场数算片酬的待遇。
  这就是片酬结算的几种方式,除了群演和特约按拍摄天数,其他主要演员,一般都是按集数、按场数,以及按部数的一口价打包。
  按集数也分为好几种,像卓杰这样只要有露脸都算一集的,和像宁远这种,拼凑二十分钟算一集的,等等。
  按场数,自然就是拍摄计划的场数,宁远记得前世,花千骨的主演,就按照场结算,毕竟那时候的颖宝半红不红,直到播出后才身价暴涨。
  排序自然是打包价最高,露脸算一集其次,按拍摄场数再次,拼凑二十分钟算一集垫底。
  谈完这个,就说起拍摄计划。
  “接下来一过多月求备,因为还有一些演员没有确定,预计会在五月底开拍,席间向没有问题吧?”
  宁远迟疑道:“六月初我的话剧会参选京城精品剧目评选,能不能稍微晚几天?”
  陆弘毅皱了皱眉,换人肯定是不行,只能敲打一下:“你能确定在六月席号机前赶来嘛?”
  宁远点头:“可以的,陆总。”
  “你记句,几起一气,下不为逆!”陆弘毅沉着脸道。
  宁远没有被敲打的紧张,甚至还有点想笑,只能憋着点头:“谢谢陆总,我不会让您难做的。”
  “希望于起。”陆弘毅伸出手:“翻银你的家玉,好好工作,我不费亏待大家的。”
  握手之后,宁远笑着告别,并没有忘记再次找到郑小龙向他感谢。
  下午,在宁远回到话剧院后,一脚定江山的片场。
  “行了,别生气了,摆明了就是他们有了新的选择,但又不想直接拒绝,这些年也没少见。”李冰劝慰道。
  任圈点了点头:“我明白。”
  站起身,任圈道:“实际上试镜后我多少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个题材谁也不确定会怎么样,还是个男二。”
  李冰笑道:“对呀,咱们这部剧,还有那部天使,你可都是男一,除非傻了才会丢西瓜去捡他们的芝麻。”
  任圈也笑了:“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就是一开始有点被拒的不舒服。”
  “能这样想就好,我是签了合约,要不然也撂挑子不干了,谁稀罕呀!”
  ————————


第56章 下手这么狠?
  其实不光任圈,不少知道这部剧立项的人,都不太看好这个类型,哪怕主角是卓杰。
  这个状况跟宁远前世差不多,人们都对未知不敢确定,否则几十年间也不会就一部类似剧。
  这年头不像后来,粉丝经济还没成型,又没有太多平台可以建立粉丝间的交流渠道,饭圈自然也就不那么凝固。
  唯一的方式,就是明星参加活动,或者经纪公司举办交流会,粉丝有了碰面的机会,然后制作通讯录建立粉丝群体。
  而这些粉丝,可都是千金少爷一级的,有闲有钱,再或者一些白领,人数肯定不多。
  现在人们追剧,更多都是看剧情,而不是里面有谁。
  除了寥寥几个大腕,而且大部分还是香江的,主要在电影方面,电视剧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郑小龙,连卓杰都是刚知道他是出品人,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要知道的话,就算不看好,肯定也会抱有一定的期待,毕竟招牌在那儿。
  这一天中午的时候,宁远接到一个电话。
  “你好,哪位?”
  “哟,这么一本正经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当老板了呢。”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调侃的轻笑。
  宁远立刻听出来,这是朱晓静的声音。
  自从回京城后,朱晓静和朱晓松都没联系过自己,宁远以为他们还有情绪,也不以为意。
  却没想到,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哟,我这是听到了谁的声音,不会是出现幻觉了吧?”
  既然主动给自己打电话,还这么轻松的语气,宁远也跟着笑起来。
  “你这是有我的意见啊。”朱晓静笑道:
  “得跟你说一下,不是我故意不找你啊,今年公司接了羊城一个大单子,我负责,所以我这一个多月都在那儿,昨天才回来。”
  宁远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至于晓松,他今年毕业,导师对毕业论文抓的紧,今天还是我过去,导师才放行。”
  人们总感叹,那时候东西都很真,那时候做工都很精,那时候学习都上进,那时候不行也得行。
  事实确实如此,那时候的毕业证,含金量高不是没有道理。
  就算一个大专生,都是香饽饽。
  当然,也跟录取人数限制有关,能考上的都是千军万马厮杀出来的。
  在今年,大学才开始正式扩招,到零几年,就出现了专科生满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说法,而到一几年,直接上升到研究生满地走的程度了……
  所以,朱晓静的话宁远是相信的,而且朱晓松学的理工科,好像是无线电专业。
  这年代理工科的导师,一般都是出了名的较真,毕竟他们都是从最艰难的学习环境成长起来的。
  说起他的专业,宁远就想笑。
  前世跟大姑关系改善后,大姑说起这件事,问朱晓松报了什么专业,他说无线电。
  “什么玩意儿?”
  “就是通信工程一类的。”
  然后就解释吧啦吧啦。
  过了好一会儿,大姑实在忍受不了:“说人话!”
  朱晓松白眼一翻:“你就当我学的是收音机专业吧。”
  “哦,这个知道——什么?!!”
  大姑当时就炸了:“你个小兔崽子,现在谁还听收音机?我培养你这么多年,你就去学收音机?”
  “你这么能,怎么不去学挖掘机呢!”
  “学收音机……街口的那个赵老四都能教你,不仅不花钱还给你工资!”
  电视机风靡,收音机的确听得越来越少,各大电台也都开始裁人入不敷出。
  但有时候很多事情就像一个轮回,快要完蛋的电台,后来竟然让汽车行业给救了,还焕发了第二春。
  不仅电台,相声、话剧,甚至单车也是如此。
  “你们今晚是在晓松学校演出吧,我让他特意找学生会的弄到两张票,晚上看看你的表演哈。”
  听到朱晓静的话,宁远才想起来,京科大,的确是朱晓松的学校。
  最近每天都有演出,多的时候还要演两场,连轴转,让宁远的心思都在话剧上面,也没空想那么多。
  记忆里的确有这个信息,但你不去想它,它也不会冒出来。
  “行了,看你那张脸拉得,不就是比你帅点嘛,至于拉那么长?”
  京城科技大学里,朱晓静在电话亭里挂断电话,转头看着朱晓松的脸,忍不住扯了扯。
  朱晓松把朱晓静的手打掉:“切,我这是内秀,哪是宁远那个绣花枕头能比的。”
  “既然内秀,那你为啥还要组乐队?”
  “我——我陶冶情操!”
  “那你还要看宁远的话剧?”
  “我想你可能想要看。”
  “得了吧你,你就跟咱妈一样,心里早就接受宁远了,嘴上硬得跟死鸭子似的。”
  “走了走了,去吃饭。我跟你说,我们学校食堂今天有硬菜,便宜你了。”
  “放屁,我来你学校就为了蹭饭的?”
  “那算了,不吃了还能省点。”
  “你又皮痒了是不是?”
  晚上,在科大的礼堂里,人声鼎沸。
  “你不是说,只有三百多个座位嘛,乖乖,我看翻一倍都不止。”
  “这又不像外面卖票的,只要跟学生会有关系,没票也能把你带进来,没那么严。”
  环顾四周,朱晓静有些感叹的道:
  “唉,大学真好,那时候老想着毕业,现在毕业了,又想回去上大学。”
  朱晓松立刻拆台:“你是怀念大学里可以睡懒觉吧?”
  毕竟是大四的老油条,学生会会长见了朱晓松还得喊一声学长,所以,朱晓松能要到票。
  有票的区别就是,有座。
  尽管是靠边,但看着周围站着的那些学生,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幸福还真是对比出来的。”朱晓静感叹。
  “你难道不觉得,作为一个外来人口,抢占本校资源,还好意思说幸福,你的脸呢呢呢ヾ(≧O≦)〃嗷~”
  “你还是我姐吗,下手这么狠?”
  “那你是我弟吗,说话不走心?”
  “我错了。”
  “乖。”
  晚上七点,在学生震破礼堂的欢呼声中,《恋爱的犀牛》正式上演。
  ——————————


第57章 喝多了还是飘了?
  这时候的服装,还没有那么精致;这时候的音响,时而有杂音;这时候的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