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哈,好,我喜欢!”
————————
第53章 大佬!
决定权在曹如龙手里,宁远也没办法说个不字。
好在前几天李雪刀老师跟宁远说过,只要对戏专心,曹院长那里就不会有问题的。
既然这样,那就干吧,呼怕呼?
不过,这是评剧目,是整体,宁远光保证自己还不行,还得其他环节都好。
所以宁远就在想要不要再整点动静,就怕到时候全组人都忍不住想要捶自己。
但没办法啊,编制就靠这一搏了。
当然,如果有奖项加身,那对全组的人都有好处,尤其是宁远这个新人。
毕竟宁远是主角,关注点除了导演就是他了,连编剧都得往后排,尽管事实上,宁远觉得编剧才是一部剧的灵魂。
不过评选暂时不急,曹如龙说会在六月初。
到时候不仅看现场,还要看过往的演出效果,以及影响力等等。
毕竟话剧是舞台表演,谁也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出状况,并不是评选时演砸了,就彻底没戏。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的话剧也不断上演,不仅在华夏话剧院,也在其他剧院,诸如人艺、东宫影剧院、保利剧场。
除了京城,津门也去演出过。
按照孟辉的想法,要在全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演出,那才酷。
这一世,犀牛依然不逊色于之前,走到哪儿火到哪儿,哪怕是现在话剧消沉的时期。
宁远他们,也有了一批粉丝。
四月中旬,宁远接到卓杰的电话:“你明天有空吗,那部戏的导演和制片正好来京,他们想见见你。”
宁远道:“明晚上有演出,只能白天,方便吗?”
“那没问题,就安排在午饭时间吧,你把自己收拾一下,这部剧里,耍帅就靠你了。”
卓杰给宁远透露讯息,却并不知道,宁远连成片都看过多少遍,是当年又怕又爱的热剧之一。
这部剧,自然就是《少年包青天》。
第二天上午,卓杰开车来剧院接宁远,上车后他苦笑道:
“这次找你,我可是冒着被骂的风险啊。”
宁远大概猜到什么,笑着问道:“怎么说?”
卓杰双手撑在方向盘上,咂巴着嘴道:“我也是刚才知道,他们已经试镜过一个演员,而且对他还比较看好。”
果然。
宁远没吭声,等他继续说。
“那个演员叫任圈,说起来,他还是我的师弟,我93年在东戏毕业,他则是93年进校,不仅如此,戏里还有一个已经确定的女演员,跟他是同学。”
伸手挠头,卓杰有些无语:
“我哪知道会有这茬,唉,估计他们知道了,铁定说我叛徒,自家人不帮也就算了,还联合华戏的来抢本校的资源。”
刚一挠,卓杰才想起有发胶定型,又收回了手。
他跟宁远一样,毛发旺盛,几乎每个月都要理发,否则就会很长。
即使这样,现在卓杰的头发,也用发胶弄出炸毛的感觉,让宁远想起鸣人。
听到他的话,宁远道:“要不就算了吧。”
哪知道卓杰立刻道:“你说什么屁话,我是那种人?”
说着,卓杰不以为意道:
“管他呢,我既然跟你说了,那就不会有二话,再说我跟他虽然是师兄弟,但其实也就是有过几面之缘,跟咱俩哪能相提并论。”
宁远笑了笑,把感动留在心里,嘴上道:
“你真不考虑考虑?又不是只有这部戏,没了它总还有其他机会。”
卓杰瞥了宁远一眼:“小瞧人不是?行了,你再说我跟你翻脸啊!”
“好吧。”宁远笑了笑:“大恩不言谢。”
“矫情!跟个娘们一样的矫情!”
宁远忽然想起来,卓杰在观众眼里的形象,基本都是青年,实际上,他跟《情深深雨蒙蒙》里演雪姨的王龄,是同学,两人都是东海戏剧学院89级的。
王茹跟卓杰演情侣,但在《情》里面,却演王龄的女儿。
这就是女演员的限制,跟钟晓曼一样,她跟宁远差不多大,但多年后,却在戏里演宁远的后妈。
尽管现实豪门里,很多后妈比继子还小,但实际选角的时候,已经说明导演和制片的想法,过了三十岁,你就没法演少女。
就像王龄,演《情》的时候,也就三十左右,却愣是让绝大多数观众以为……她四十多了。
并不是谁都有潘银紫和刘晓琴那样的待遇。
两人边说边聊,宁远说起话剧的事情,卓杰也说他最近正在拍一部叫做《相约2000》的电影,主演是陈大春。
听到这名字,宁远的第一印象是一愣,凭他现在的记忆都记不住,那就说明他前世都没听说过。
不过这也没什么,没哪个演员演的所有片子都让人记住,不论是卓杰还是陈大春这种名气的演员。
能有一部就是演员的幸运,超过两部,至少观众都会脸熟。
到了地方,卓杰嘱咐道:
“总之你别紧张,谨言慎行,别想着表现自己就话多,要知道多说多错。”
“我明白。”
宁远点头答应,给了卓杰一个放心的眼神。
卓杰也就是这么一说,实际上他对宁远还是很放心的,别看年纪不大,但成熟老练到连他有时候都怀疑——宁远身体里是不是有个老妖怪。
这是郊区的一个茶庄,也提供餐食,胜在闲情雅致。
不过,知道这部剧的导演和投资方都是粤省那边的,也就不奇怪了。
导演叫胡凯,是香江那边的导演,以前都在香江拍电影,这部戏是他的第一部 电视剧。
但宁远却知道他,不仅因为三部《少包》,还有后来大火的《倚天屠龙记》、《隋唐英雄传》等片子。
可以说,少包是他打入内地的起点,也一炮而红,而投资公司,就是一家叫做羊城东方明珠的文化传播公司。
但让宁远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在这里看到了一位大佬——郑小龙。
他不仅现在厉害,已经拍出《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片子,未来也很厉害,比如《金婚》、《甄嬛传》、《芈月传》、《红高粱》这些脍炙人口的热门剧。
在内地的电视剧导演里,他叱咤了三十年,直到宁远回来前,他依然在工作。
————————
50章被屏蔽了,心累,拜求大家的推荐票安慰受伤的心。
第54章 朋友多了路好走
不仅宁远没想到,卓杰也有点懵。
对这位大佬,卓杰当然认识,却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
之前试镜邀请是直接发给他的经纪公司,然后由东方明珠的老总刘迪亲自拍板定下,并没有见过郑小龙。
宁远愣过之后,脑子里一思索,还真想起来,少包的出品人,就是他。
只是当年随意一扫的记忆,要放一般人根本想不起来这个细节。
不仅少包,《幸福像花儿一样》也是他担任出品人,这让宁远不禁好奇,当初少包第三部 ,邓朝能演主角是不是也是他的关系?
尽管他只担任了少包前两部的出品人,但影响力摆在那儿不容忽视。
而后,才有了邓朝和孙荔的定情作。
我特么什么时候也这么八卦了!
宁远把脑袋里乱糟糟的念头摇散,主要是郑小龙的出现,给他不小的惊讶。
这些念头不过转瞬即逝,短暂的愕然后,宁远并没有出声,而是等卓杰。
别说现在的他,就算前世,在郑小龙面前,也得盘着。
“郑总、陆总、胡导、黄先生,你们好,这位就是我说的宁远。”指着宁远,卓杰笑道。
不羁如卓杰,在他们面前也不由得拘束,当然最主要还是郑小龙带来的压力。
连李雪刀老师的成名作《渴望》,也是郑小龙一手打造,再后来,郑小龙的每一步,都对整个行业有不小的影响,甚至有开拓性的引领意义。
郑小龙也有自己的公司,所以卓杰才这么称呼。
至于陆总,是东方明珠公司的副总陆弘毅,也是这部剧的总制片人。
他们公司创立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月,但第一部 剧,就能有郑小龙担任出品人,足以看出这家公司不简单,至少背后的老总——刘迪,不简单。
这时候宁远才恍然,难怪少包一出风靡全国,原来出品人是郑小龙!
出品人的作用,主要就是前期市场调查,把信息统筹起来,分析并给出大到方向,小到拍摄手法的建议。
虽说是建议,但一般都会执行。
也就是说,拍什么、怎么拍,都得听他的,如果是庸才,铁定会搞砸整部戏,反之,大火大卖。
作为行业的风向标,郑小龙的眼光和前瞻性都是顶尖的,这才有他出一部火一部的传奇。
而黄先生就是这部剧的编剧黄浩华,跟胡凯一样,都是东方明珠公司从香江请来的。
虽说郑小龙的名头摆在那儿,但宁远的反应倒比卓杰强多了,不卑不亢的朝他们微笑致意,同时跟卓杰一样的称呼,向他们问好。
既然他们愿意见自己,肯定是卓杰把自己的经历说了,否则绝不会有这次机会。
所以,宁远并没有画蛇添足的去多嘴卖弄。
再说了,即使最拿得出手的破格录取,在他们面前也不算什么。
像他们这些人,跟你见一面,听两句话,就大概有一个印象,而他们微笑点头,就代表这个印象不错。
“既然你能通过茕宎女士的亲自面试,还在秦莉教授和老李面前获得破格录取的资格,又让老李推荐到话剧院,一进去就能拿到主角,还演出几十场场场爆满,说明你的演技和悟性肯定是非常优秀的。”
果不其然,郑小龙一开口就验证了宁远的想法,而且,听他这称呼,跟李雪刀很熟。
他笑道:“我知道你这个人后,特意给老李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听说了你要试镜的角色后,比我想象中更热情的推荐你,简直是不吝赞美之词啊。”
“谢谢郑总,李老师人很好,对后辈的提携让我感怀于心。”
此时,宁远并没有谦虚说李雪刀谬赞了,因为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但宁远又不能接下话茬,否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让人不喜。
所以,才有宁远这个回答。
郑小龙有些微的惊讶,因为这种应对表现出来的情商,他在宁远这个年龄的人身上并没有见过,甚至卓杰这个年龄的都不会有。
“老李的确没说错,你这个小年轻,真的挺特别的。”
看了旁边几人一眼,郑小龙道:
“既然这样的话,咱们就不再多此一举的进行试镜表演,老李的人品和眼光我还是相信的,而今天见面,你的形象我也非常满意,符合公孙策俊朗不凡的气质。”
顿了顿,郑小龙看向其他几人,笑道:
“不能光是我说,你们也说说?”
胡凯和黄浩明虽说现在跟他们一起的,但毕竟初来乍到,还没有太摸清其中有没有门道,客套了两句,都没有说出什么实际意义的话。
直到东方明珠的副总陆弘毅,他缓缓道:
“既盐敬囧对宁远介么推从,我系没森莫意见的啦,但系——”
他的粤普,让宁远听得颇为有趣,但话里的意思,就让宁远的心微微一提。
原本他还抱着能行就行的心态,得失之心没有那么重,但郑小龙刚刚的话,却让他有了信心。
但刚觉得八九不离十,这个‘但是’,一下子就把宁远打了回去,心里自然就患得患失起来。
不过宁远的心理素质让他不会把想法表现在脸上,依然平静的神色,微笑倾听。
陆弘毅的脸上也有些纠结,欲言又止道:
“紧么说呢,机前李冰向我推荐了一过叫做印圈的演员,我系镜后觉得不错,唯一不满的系他有点轧戏,同席在拍另外两部,但当席没有挑到活系的演员,就给了李冰基本同意的答复,现在,唉,布吉岛紧么跟银家说啊。”
宁远心里立刻就想起来,99年到00年,的确是任圈的爆发年,至少有六七部,不轧戏根本忙不过来。
就在这时,郑小龙突然神色平静的道:
“你就告诉他,如果拍这部戏,就不能轧戏,问他能不能接受。”
陆弘毅下意识的道:“要系他接秀怎莫办?”
郑小龙瞥了他一眼:
“他跟那两部戏都签了合约,怎么可能弃之不管,否则人家一个违约,他在咱们这部戏里拿的片酬全掏出来也不够赔的,你觉得,要是你,你会答应?”
被郑小龙这么一看,陆弘毅当时就心里发紧,而且还觉得,自己好白痴,怎么连这点都想不到。
虽然他是制片人,但出品人,在这部剧里的地位更高,这是当初老总定下的。
他们公司的老总刘迪可以跟郑小龙谈笑风生,但他,就差了点那个意思。
而宁远这边,嘴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