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那时候还珠是无敌手,而现在呢,橘子红了也不是无名之辈,导出过大明宫词的李绍红,质量肯定差不了,而且黄垒和周讯这对组合,并不比宁远和新人演员霍斯燕差,甚至综合起来还要高,再加上央视本来就比湘省卫视强,所以结果不言而喻。”
“我呸!宁远这一路走来,他有哪部剧失手过?哪一部不是杠杠的?就连一部文艺片,都能火到霓虹去,奇迹是需要创造的,而宁远,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楼上的彻底没了脑子,你就自我催眠吧,看到时候结果出来,让你跪在地上唱征服。”
……
争论不休,而在这种争论中,投票也不断爆发。
从开始的一万对八千,一两天的功夫,双双票数破十万,而且还在增加,甚至吸引了很多新人注册进来投票。
于是乎,随着投票和争论的火热,天涯的注册用户也继上次宁远拉名人入驻带来的暴涨后,又一次迎来高峰。
除此之外,天涯这边的汇总和投票,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尤其是投票,越来越多的媒体进行的引用,让天涯的名字广泛出现在各家电视和纸媒的娱乐新闻中,也带来好奇者的关注和注册,进而投票和讨论。
可以说,天涯利用这次热点,再一次的为自己吸了一波血。
当然,这可不是宁远让他们做的,而是天涯的运营团队,本来就有这种敏锐的嗅觉。
早在当初建立没多久的时候,南联盟事件就在天涯群情鼎沸的讨论,并建有专题。
这几年的运作下来,天涯早就不知道对热点操作多少次,有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只是常规操作而已。
这一点,让宁远十分羡慕。
“远大影视经纪,你已经是个成熟的公司了,可以自己运转了。”
什么时候到这一步,宁远也可以优哉游哉的学未来的马老板,做甩手掌柜了。
而这一次,在投票中,《金粉世家》除了有限的几次,在粉丝团队的号召下冲锋上位外,其他时间都被《橘子红了》压在下面。
宁远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特么的,你是谁家的网站?
甚至邢明还给宁远打电话问,要不要操作一下?
宁远下巴都差点歪了:别给我挖坑啊。
就算宁远没有必胜的信心,也不想留下黑点,天涯他虽然入股了,但内部可不是铁板一块,而且内部一些人,跟斑竹的关系可近着呢,万一被爆出去,得不偿失。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宁远这么跟邢明说。
“看来你很有信心啊。”邢明诧异道。
“呵呵。”宁远懒得跟他解释。
而在李绍红那边,得知这个消息后,她那迪奥的粉底都快扑簌簌的笑掉了。
“这叫什么,哈哈哈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绍红拽着句子笑声朗。
之前宁远邀请名人入驻的时候,这个消息也在圈内有些耳闻,李绍红关注宁远,当然对这些清楚。
“所以啊,宁远这次完全是自取其辱。”
“哼……还有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真想看到你们此时的模样,一定特别好看。”
第402章 爆赚!
这两天,宁远也接到湘省卫视,以及韩平的电话,让他带着剧组配合宣传。
当然没问题。
毕竟橘子红了也在28号播出,当初宁远放话,就是准备压着打。
看了一会儿的重播,又用房间的电脑浏览了一会儿天涯的讨论后,宁远换装出门,敲开了程龙的房间。
他知道程龙不会睡这么早。
进组,就是全员在组里待命,包括程龙这种腕儿也是。
这一点,比几年后内地的风气不知道好多少倍,要是都市剧还好,要是在郊外的戏,一些‘腕儿’,当天拍完还要去城里的酒店住,然后第二天上午再被司机送过来,满打满算,拍摄时间也就半天。
甚至这中间,还会隔三差五的‘出差’去接档通告,比如综艺、演出、代言等种种。
当然,宁远进组前就跟程龙报备过,而且他不是程龙和谢停风这种,戏份几乎贯穿始终的角色,在拍摄中间,宁远还是有空档的,而且还不少。
所以,宁远这其实也不算请假,连续几天都没你的戏份,除了在旁边干看着还能干嘛?
像戏份少的,诸如饰演关祖父亲的孙淳、饰演高级督察的于荣光他们,现在还没过来呢。
而且因为有宁远进组前的报备,近一周的的拍摄任务里都没有宁远。
程龙的戏,一般来说,有他的戏份至少占据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这次去,宁远只是再跟他说一声。
他晚上的‘请客’,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程龙不像谢停风和安智杰喝的那么多,宁远去的时候,他已经洗完澡,穿着浴袍,跟陈木胜坐在沙发上看拍摄的素材。
作为导演,演员休息了他们还不能睡,还得继续加班,回顾今天展望明天。
程龙虽然不是导演,但跟他利益相关,当然更上心。
这跟宁远一样,虽然这次就算他不去宣传《金粉》,也没人能逼他,但正因为是自己的生意,反而更在意。
再说了,这还涉及到脸面之争。
要是输了,以后见人就被耻笑:你连个老娘们都干不过,还吹喇叭,臊不臊?
估计脸都得钻进缝里……
跟他们说了一会儿后,宁远就告辞了,走的时候程龙笑道:
“上节目的时候,如果方便的话稍微提下咱们的片子,我预计的是年底上映,你出面也算一个回应,至于尺度,你也宣发过电影,有经验,自己看着把握。”
拍戏间隙,程龙也询问过当初《那山那人那狗》在霓虹的事情,是个人都会好奇,更何况对霓虹市场也比较关注的程龙。
程龙说的尺度,就是透露的多少,他相信宁远有分寸,再说合同里都有。
“没问题!”宁远比了个OK的手势。
虽然睡得晚,但第二天早上宁远依然雷打不动的早起练功,然后吃饭,再打车去机场。
在飞机上的时候,宁远想着这部电视剧的收益,心里到现在还美滋滋的。
这么高的价码,而投资方只有宁远和韩平,总投资不到八百万,宁远五百万,韩平两百多万。
爆赚有木有?
而且这成本也低到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信。
对比才25集的《永不瞑目》就花了六百多万,四十集才花这么多,已经算特别俭省了。
更何况,永不瞑目还是两年前,现在物价人工更贵。
当然,金粉省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像永不瞑目那样跑很多地方,这就能省一大笔。
至于场地,基本免费——韩平的人脉还是很强大的,而且主要场景都在津城的几所学校,协调起来也很方便,学校也乐于有宁远这样的腕儿来宣传。
另外,宁远开出的,是华夏电影集团和华夏话剧院的介绍信,这来头也不小,他们也愿意配合。
还有片酬,除了宁远,和比较知名的寇镇海和徐璐外,其他人的片酬都很低,一大票的俊男靓女基本都是新人。
再一点,作为脑海里有清晰剧情的宁远,对剧本和拍摄的把控也很精确,可以避免很多浪费。
自然而然,卖出这个价格,爆赚!
对比橘子红了,虽然他们号称单集成本就得五十万,但这种‘号称’都有很大的水分,一般都得挤掉一半甚至更多。
当然,橘子的确比金粉更考究,这是当初郑重给《大明宫词》就定下的基调,拍橘子的时候,又延续了过来,李绍红当初尝到了甜头,就扎在这汪深水中出不来了,一直持续到几年后的《红楼梦》,愣是把红楼拍成了鬼楼。
其实如果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跟大明宫词有很多元素相像,大明宫词毕竟宫苑深深,这么搞没问题,可你红楼还这么拍……简直颠覆观众对她的美好想象。
显然,十年的时间,她一直在原地踏步。
而这个时候,李绍红迷失在这种气氛中无法自拔,所以橘子里的装饰、造型、布景,都显得厚重。
首先他们的服装,就把当初《大明宫词》的设计师叶锦添再次请来了——其实这也是郑重的关系。
曾经有人形容叶锦添的厉害,“本来演不来的戏,穿上衣服后竟然找到了感觉”,可见他的功力。
但这种功力的代价,就是价钱,江南大户人家,怎么能少的了苏绣,一针一线都是活儿。
甚至,连他们的头饰都是宏村的出土物你敢信?
换宁远还真不敢戴。
农村出来的他,小时候耳濡目染的,对这种东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反正忌讳。
正因为此,金粉里并没有弄这些东西,虽然郑重也依然说要厚重,不过最后在宁远的晓以大义下,郑重被说服了。
我们是一部春光明媚的剧,你搞那么厚重,岂不是和尚娶寡妇——别扭!
而这么一来,金粉的花销更低了。
当谈妥后,宁远打电话给韩平,他声音都变了:“多少?”
那时候宁远嘴都快笑歪了,但声音却平静得很:“总共卖了三千万。”
然后,宁远就听到那边杯子打翻的声音。
宁远理解韩平的激动,要知道当初冯晓刚累死累活的拍,最后票房三千多万就让京影厂起死回生,而且那还是票房,分到手里的远比这个少太多了。
而这个,除了成本和交税,其他就是净收益了。
第403章 我就喜欢你自信的样子
下了飞机,这次依然是何炯和汪寒来接机。
当然,如果宁远愿意的话,再高一些的级别也可以来,不过宁远没想弄得那么张扬,除了公司和组里的人以外,湘省卫视这边,只跟他俩说了。
湘省卫视这边也跟宁远的公司沟通过,知道宁远今天会来参加录制,但既然宁远公司那边说不需要接,只是朋友关系的叫了何炯和汪寒,电视台这边也就没多此一举。
实际上,这一次宁远把版权卖给湘省卫视,也顺带拉了他俩一把。
“谢啦。”何炯笑道。
“你帮我的太多了,记在心里。”汪寒捶了捶胸口。
两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示感谢,宁远则笑了笑,用了李玟的那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哈哈哈哈。”
这就是宁远重生的优势,远超同龄人的城府,既卖了高价,还让湘省卫视觉得,这中间还有人情。
虽然宁远没说,但谈的时候,指明要何炯和汪寒参加,这什么意思不言而喻——卖给你们电视台,也有看在他们的份上。
这样一来,电视台对他俩自然高看一眼,而他俩,也对宁远好感更甚。
实际上,公司里面早已经做过分析,苏省卫视和浙省卫视能出那个价,基本到了他们对宁远预估的底线,真让他们拿75万跟湘省卫视竞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宁远有过去的辉煌战绩,但那也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无限上涨。
但在宁远有意无意的透露,和迟疑的态度中,让湘省卫视感觉到了压力——尽管他们也觉得,那两个竞争者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一定拿得出来,但都到这一步了,再放弃又有点不甘心。
再说了,财大气粗的湘省卫视,还真不太在意加这点钱的事情,他们在意的是面子,龙头的位置。
很多行业,第一和第二对外传递的感觉就是天壤之别,而不只是虚名,尤其广告商更敏感。
宁远是个潜力股,也值得搞好关系,尤其是湘省电视台有当初凭借茕宎一举翻身的案例,更把林啸涵从经视一个主任,短短几年时间就推到台长的位置。
“你还是来晚了,应该早点过来,在电视剧播出前,就该把节目录制好,然后提前播出,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上车后,何炯有些无奈的说道。
汪寒也点头赞同:“虽然这之前台里也下了功夫宣传,但他们大本营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的越策越开心,在全省范围内的收视也是很高的。”
宁远则笑道:“也没那么绝对,现在收视率出来了,不用我说,台里也会竭尽全力的去推。”
何炯一愣,而汪寒则咀嚼着宁远这句话的含义。
他俩早就没把宁远当小弟弟,而是大哥哥,宁远每次做事、说话,都让他们佩服,不知不觉的,就像学生那样,听到宁远一句话,就会思索:“他这么说代表了什么……”
何炯开车,得注意路况,而坐在旁边的汪寒随即转头看向宁远,眼里有些佩服:
“的确,今早收到昨晚的收视率,台里立刻召开了会议,之前迟疑的那些资源,也准备全都拿出来用上。”
片刻后,何炯也反应过来:“好像还真是。”
说完后,他又苦笑起来:“现在都把收视看成命根子,虽然广告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