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每届的柏林戏剧节,可不仅仅吸引德国人。
宁远他们的到来,从下飞机开始,就受到媒体的追捧——其中这种关注,在最开始公布展演名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一直到宁远他们住进酒店,外面还有媒体在继续拍照。
再然后,关于华夏《川省好人》剧组到来的新闻,层出不穷的在德国,乃至欧洲各大媒体上发布。
只不过这时候,虽然写的华夏戏剧表演,但侧重点,还是以留比莫夫为主,就像未来宣传某电影,绝对是咖位最大的靠前,即使他只是客串。
留比莫夫肯定不是客串,作为导演,属于灵魂人物,但毕竟演出还是华夏演员,包括改编、舞美等,也都是宁远他们自己边演边改进的。
可这时候的宁远,在欧洲还名声不显,即使《那山那人那狗》在霓虹大卖,在蒙特利尔电影节拿奖,他现在仅有的关注,还是来自莫斯科公演的成功,以及主演,和一人分饰两角的噱头。
但欧洲这边,尤其是西欧,对他的印象也只是照片和文字介绍,没看过剧,自然也没有太直观的认识。
倒是他们来了之后,留比莫夫带着宁远他们,认识了不少这边的戏剧名流,比如评委会主审希琳,几届最佳导演的杰洛恩,歌剧院功勋演员玛格雷特等人。
戏剧电影都是表演,只不过展示的形式不一样,所以,除了戏剧圈的,电影界也来了不少人,有的是纯粹欣赏,有的则是来挑人。
比如柏林电影节连续几届的主审米迦勒和考斯里克,得过金熊奖最佳导演的马里奥,得过金熊奖最佳演员的费尔南多等等,而且并不都是德国人。
就是有一点,他们年龄都不小了,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不过想到留比莫夫的年龄,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华人也来了一些,知名的有得过两次金熊奖最佳导演的李安,00年担任主审的孟颜,以及92年凭借《阮玲玉》获得过金熊奖最佳女演员的张曼玉。
虽然宁远跟他们不熟,而且咖位比他们都差远了,但因为是华人,他们都主动过来跟宁远他们打招呼攀谈。
“以前看过好几个版本的《川省好人》,不过华夏版的却是第一次,还在这样一个国际场合,好好演。”李安鼓励道。
张曼玉也是类似的鼓励。
孟颜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她是内地人,再一个她也是华戏的,对于宁远这些学弟学妹们,鼓励的同时又有教育,当然,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说真的,以前看京剧和其他戏剧,对旦角的感受还不太深,真正让我见识到魅力的,还是《霸王别姬》,看荣哥的扮相和身段,真的特别让我惊讶,你可不能让我失望啊。”孟颜笑道。
话里的含义就是,老娘是见识过的,好好演,演不好老娘跟你这些小弟弟算账!
当然,这时候的孟颜,也不过三十七岁,对于她来说,正是最有魅力的时候,被这电眼一闪,宁远有些汗颜:
“好的,学姐,我尽力。”
“不是尽力,是全力以赴!”孟颜没好气道。
这两天还是宣传期,宁远他们一边按顺序彩排,一边在留比莫夫的带领下,跟各路大神接触,另外还要接受采访。
通过这些,宁远也发现,无论在哪个艺术节、戏剧节,想拿大奖,实力是最大的依仗,但光有实力依然不行,同样需要人脉。
就在这种忙碌中,5月3号,国内正是五一放假的时候,宁远他们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展演。
第374章 太美了
因为之前的关注,和这两天的宣传,第一场可不仅仅是爆满,除了票全都卖光外,还有通过各种方式走后门进来的。
所以,演出的时候,连两边过道都是人。
所谓的素质,也没有像这时候国内吹捧的那么离谱,即使不高声喧哗,每个人低声交谈,乘以几千,也是一片嗡嗡嗡。
直到宣布开始,这种声音才安静下来。
“德国,是《川省好人》这部伟大话剧的故乡,但川省,又在遥远的华夏,当华夏的演员来演绎《川省好人》,会发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呢?”
在主持人微笑侧头的时候,幕布缓缓拉开,观众也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
随后,主持人朝观众鞠躬致意,然后走下舞台。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再是以前要么空荡荡的无实物表演的舞台,要么华丽而荒诞的装饰,而是一种一看就认定是东方的景致,就像是……博物馆里的华夏水墨画。
朦胧的色调,青色的砖墙,和勾角的黑色房檐,随着在舞台上推动,和那若隐若现的淅沥沥的雨声,让人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台下的观众,立刻被这一幕吸引。
这种布景,宁远并没有参考后来国内版本的《川省好人》,而是参考的07年春晚中的一个舞蹈节目,《小城雨巷》。
那是宁远第一次,不是在现场欣赏,而是在电视机前,只通过一个屏幕,就能感受到的一种美轮美奂,属于东方的娴静淡雅。
可能在宁远的记忆里,央视春晚的舞蹈类节目,让他印象深刻的,除了05年的《千手观音》,大概就是这个了。
当然,在十八年后的2020春晚,《晨光曲》也是跟《小城雨巷》类似的风格,也火了一把,不过区别在于,这个主要还是靠满屏的高叉旗袍大长腿,而《小城雨巷》,虽然舞蹈演员也很美,但更多还是整体的格调和意境。
除了这几个节目,宁远还有印象的舞蹈,就是06年春晚上,一群冀省老太太表演的以唐山皮影戏为元素的舞蹈《俏夕阳》。
之所以有记忆,一方面在当时的确独树一帜的新颖和精彩,另一方面,她们后来成为羚锐膏药的代言人,而羚锐,正是信义市新县的制药公司,那段时间不断播放,太洗脑了,而且宁远老家凌山县,也是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
其他的,还有诸如06年春晚的《剪纸姑娘》,和07年春晚的《俏花旦…杂技空竹》。
稍微有心的,就会发现这些舞蹈,基本全都是华夏元素的风格,反倒是那些规模宏大的,欢腾绚烂的现代舞,过后一段时间,印象就不深了。
就像那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华夏人自己都偏好这种风格,就更不用说这些欧洲的老外——噱头本来就是华夏版本的《川省好人》,他们最大的期待,自然是不同于以往他们看到的版本,而是充满华夏风味的呈现。
就跟去外地,尤其是国外旅游差不多,本来想买点当地特产,结果带回来‘mede in china’。
不过,这一次没有让老外们失望!
宁远他们的开场,就让这些老外安静过后,全都发出一声声惊叹,有的是瞪大了眼睛,有的是一声“喔~”,有的则是类似‘万德福’、‘笔油车福’,甚至‘上帝’的声音。
自然而然,台下又嗡嗡起来,不过很短暂就消停了下去,因为置景过后,就正式开始了。
在巷弄背景的傍晚,昏暗的天空下,三个西装笔挺的先生由远及近走来。
熟悉故事的观众都知道,这明显是那三位神仙。
而在随后的表演中,也确实是一脉相承的按照情节在走,就像没有改动似的。
尽管这样,即使熟悉情节到可以不看字幕,只看表演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的观众,也依然有一种新鲜感,就像是在看一出新的话剧。
这就是宁远他们当初跟留比莫夫讨论后,定下的基调,主线不变,调整的只是细节,尤其是风格和华夏元素。
孟颜也看入了迷,其实在这之前,她已经看过好几个版本的,而且这次宁远他们说的还是华语,但偏偏就吸引了她。
李安、张漫玉他们,在宁远身穿旗袍出场的时候,全都有种惊艳感,甚至下意识的嘴巴张大了。
尽管宁远身高摆在那里,这么穿会让她显得怪,但在造型师的帮助下,宁远通过在里面衬垫,把身材比例和曲线,调整到一种协调的状态。
一米八的女模特都不少,而且话剧舞台比T台离观众更远,这种身高的女性,远距离的视觉效果,反而更美。
如果不是知道宁远要一人分饰两角,连孟颜都差点看走眼,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台下的无数欧洲男观众,眼睛都眯了起来,在宁远‘起伏’的身体上上下打量,而且口哨声都响了几次,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
听到声音,孟颜皱眉转头,有些无语的又转了回来,心里哭笑不得的想到:“你们要是知道这是男人,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李安还在旁边有些呆滞的时候,旁边的张漫玉已经喃喃道:“天哪,也太美了吧。”
片刻后,她又补充了一句:“比女人还美。”
穿着高差旗袍,又套着肉色的丝袜,那大腿想不美都不行,还有宁远拿捏出来的姿态,并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真的就像烟花女子的那种风情万种。
毕竟,沈德的身份,就是世俗所不齿的烟花女子。
偏偏就是这样的身份,却成了唯一的好人,才凸显出这种暗黑的讽刺。
“我不好。”
宁远伸手撩了撩额前的秀发,踟蹰一下,才说道:
“我得向你们坦白,当老王来我这里为你们找住处时,我犹豫来着。”
包括声音,宁远也没刻意用那种尖细的腔调,而是柔化处理,如果非得找个词形容,大概就是‘软糯’,腔调软了,情绪也就柔了起来。
因为白人们听不懂华语,而且这种嗓音的白人女人比比皆是,反而他们并没有太过在意。
第375章 震撼的演出
三位神仙来到凡间,让一个叫老王的卖水人帮他们找一个住处,老王找了很多地方,都被拒绝了。
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老王,其实也不是那么好,比如卖水的杯子是两层,里面的容量比外面看起来小多了。
老王在察觉到他们看出了自己的猫腻后,也没有掩饰,道:
“我不好,但我也不坏,只是为了生活。”
话外的意思,好人不能好好生活,也是给沈德做铺垫。
所以,当神仙感谢沈德给他们提供住处的时候,沈德也说道:
“我不好。我得向你们坦白,当老王来我这里为你们找住处时,我犹豫来着。”
神仙笑了起来:“犹豫不要紧,只要战胜它就好了。”
另外一个神仙也说道:“我必须告诉你,你所给我们的,远远不只是提供一个住处。很多人,甚至我们的一些神明都怀疑,世上到底有没有好人。我们这次出来云游,主要就是要弄清楚这一点。”
最后一个神仙哈哈大笑:
“现在,我们愉快地去继续云游,因为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好人。再见!”
而在这个时候,舞台上升腾起袅袅烟雾,当烟雾慢慢消散散,他们再次显露出来的时候,台下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原来,这三个刚刚还西装革履的神仙,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上了袍子,手拿拂尘,胡子都挂上了白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哦,上帝,这太神奇了。”
“这也太快了吧!”
“我记得华夏有种艺术叫变脸,对了,就是川省的!”
……
就在这个时候,观众更惊讶的发现,三个神仙的身体稳稳的站在那里,但就像会飞一样,缓缓向舞台后方而去。
因为地面还有一层雾在源源不断的释放,所以他们也看不清脚下是什么情况。
“怎么做到的?”
“用了滑板车吗?我记得这舞台没有这种功能。”
观众们一边惊讶一边互相好奇的讨论,都啧啧称奇。
而舞台上,神仙快要到幕布后的时候,扭头喊道:
“沈德,你桌子上,有我们付的房钱,好人,不应该被生活难倒,请继续坚持做个好人。”
一身旗袍的宁远,呆呆的站在那里,随后捂着脸,无声的哭泣起来。
实际上,无论变装,还是后来三个神仙的平移,都不是什么什么技术难题。
他们的西装是专门做的,分为里外两层,在领口的位置有卡扣,一解开,袍子就以腰为中线,折叠展开下来。
这个当然不是宁远的设计,而是参考了华夏六十年国庆的时候,豫省花车上的牡丹仙子,当时就是这么变装的。
胡子也是放在兜里,趁着起雾的时候直接粘上就是。
至于最后的平移,就更简单了,就像那些观众猜测的那样,就是滑板车,不过不是他们自己动,而是有绳子,在起雾的时候,他们站上去,后台的人一拉就行了。
当然,现在平衡车已经出来了,比如赛格威,但价格可不便宜。
反正有这么省事的东西,也没必要去买三个这玩意儿,更何况滑板车比平衡车小多了,在舞台上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