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想着,宁远就忍不住鼻腔发酸。
宁大强走了以后,宁远在沙城站稳脚跟,就把宁雨他们都接过去了。
跟老家的联系,只剩下清明节。
住了十来年都完好无损的土坯房,在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年,就开始破损,第三年,墙皮出现裂缝。
再一年的清明节回来时,房子塌了……
哪怕当时宁远才刚二十出头,就已经感受到沉重的压力,不敢回头,只能憋着一口气往前冲。
所以在听到高亚临那番话的时候,宁远一瞬间就懂了,也哭了。
又转头看了眼身旁,正在包饺子的宁大强,宁远感到由衷的幸福。
一切都在,挺好。
宁大强似有所感的抬头,愕然看了眼宁远,而宁远已经转过头去。
犹豫了一下,宁大强吭哧道:
“那个,小远,你那个啥……爸不是真心想打你,就是、就是……”
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宁远眼睛就红了。
看到宁远的神色,宁大强更手足无措了:
“哎,你怎么了这事,好好好,我以后不再打你了,你也大了,以后做事想着点,爸不需要你操心,但你以后还要结婚娶媳妇,钱得攒着点啊……爸真没别的意思……”
宁远摆手:“爸,你别说了,我知道,我都知道,我就是……高兴。”
宁大强一呆。
高兴?
我打你你高兴?
糟了,不会下手重了,把这娃打出毛病了吧!
一番手忙脚乱后,宁大强才知道宁远没事,随即就变脸:“你个小考熊,酒都被你吓醒了!”
宁远无语,这老头子没上过什么学,污言秽语层出不穷。
反倒是宁岩和宁雪,咧着嘴哈哈大笑,宁雨也捂嘴偷笑。
虽然他们五个没有血缘关系,虽然宁大强有时候简单粗暴,虽然宁岩宁雪状况不断,但就是这样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家,有哭有笑,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让他们喜欢这个家。
五个人包饺子,速度很快,馅也有好几种,芹菜肉的、萝卜肉的、豆腐的、粉条的,不一会儿功夫就装了几簸箩。
要是在往年,肯定不会有这么丰盛,但现在宁远能挣钱了,当然不会再亏待家人。
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其乐融融。
任闲棋那首《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还没唱完,宁岩就怪调子的跟着学会了,还朝宁雪挤眉弄眼。
结果任雪伸手朝宁岩脸上糊了一把,宁岩就变成了个大花脸。
宁岩也不以为意,还做着鬼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在过去,宁雪这么糟蹋面粉,宁大强肯定又要教训了,但刚刚有宁远的事情,他也没再计较。
或者,眼看着要熬出头了,他的心也不用绷那么紧,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宁大强最期待的,还是两个老赵的小品。
《老将出马》的PS恶搞,第一次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千家万户都一片笑声。
而另一个老赵的《昨天今天明天》,那一句句堪称经典的金句,让宁大强笑的合不拢嘴。
本以为他们的节目过去了,春晚也没什么好节目,结果两个新人的相声,还是带着南方方言的相声,把宁大强逗得前仰后合。
齐志、大斌的《白吃》。
“我在宾馆门口捡了一个代表证,足足让我吃了三个月。”齐志大剌剌的一脸骄傲。
大斌好奇道:“唉,什么会开那么久?”
齐志挥手:“甭管开什么会,我带着代表证往里头走,没人敢拦着!”
“哇塞!”大斌双眼放光。
齐志得意的道:“前些日子,那看门的保安把我拦住了,旁边有个服务员说话了:别拦着他,别拦着他,这人我认识,这是老代表了。”
“哈哈哈哈哈!”
大斌大笑,镜头所过之处,台下也笑成一片,而家里,宁大强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
宁远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了,也乐不可支。
前世高中毕业,宁远去湘省的沙城卖鸡蛋灌饼,后来把宁雨他们都接过去,在那里生活了好几年。
再次听到湘话,也让宁远颇感亲切。
只是可惜,他们有几个很经典的相声,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在相声最好的时光到来时,他们却销声匿迹了。
这个行业,一炮而红大有人在,昙花一现也不少见,能走得长远的,终究还是寥寥无几。
春晚还在继续,饺子却已经包完了。
现在春晚的舞美和灯光、音响,以及格局,在宁远这个后来人眼里,都很简陋,但宁远又想吐槽的是,后世的舞台越来越漂亮、高科技越来越多,但那些节目……总之一言难尽。
当舞台上,《七子之歌》的音乐响起时,宁远怔了怔。
宁大强也直起了身子,聚精会神的看着、听着。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音乐结束后,宁大强感叹道:“真不容易啊,总算回家了。”
宁远心里有一个声音也在响起。
回家。
是啊,前世多少次梦里回这个家。
现在,我也回家了。
————————
第38章 姑妈
“噼里啪啦……”
巷弄里响起了鞭炮声。
之前都是远处零星的炮声,现在也传到了他们这里。
快十二点了。
老家的传统,守夜到十二点,就会点燃鞭炮接年。
正月初一的财神在哪个方位,挂着鞭炮的竹竿就要撑着朝哪边,寓意接财。
不过总有人喜欢提前,就跟烧头柱香似的,觉得他先放炮,他就能抢更多的财运,所以往往不到十二点,甚至十一点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放。
有时候宁远就想,那些神仙如果连这个都能照顾到,那他整天该有多忙?
就像金凯瑞那部《冒牌天神》,当他成为上帝后,全世界的祷告都在耳边回响,嗡嗡嗡的什么都听不清,哪还有精力管你个锤子!
而宁大强,每年都会守着时间,零点一过准时点炮。
大概……因为他是出女座的原因?
想了想,他公历八月二十三生日,还真是!
此时还差十来分钟,宁大强不慌不忙的把鞭炮拆开,慢慢卷起来挂到竹竿上面。
在老家,这种事都是一家之主来做。
“来,小远,今年你点炮。”
宁大强把竹竿和火柴递给宁远,神色庄重,眼神里透着某种传承的希冀。
宁远接过来,就像接住了这个家。
记忆里,99年的鞭炮,也是自己第一次点燃的?
是冥冥中的感应,还是什么,让老头子把它交给自己?
宁远不得而知,但他相信,前世的遗憾,今生不会再发生,他也有能力守护好他们。
“哥,十二点到了!”宁岩在屋里大喊,宁雪也跟着兴奋吆喝。
宁远抽出一根火柴。
“嚓!”
火焰亮起,宁远伸到引线处——“啪啪啪啪啪”。
宁远点完就跑,惊得跟兔子似的跳出去老远。
宁岩和宁雪也蹦着跳着兴奋着,最后宁雨也被感染了,一起蹦起来欢呼。
宁大强点燃一根烟,看着火光四溅的鞭炮,看着四个孩子整整齐齐的在自己面前,他就觉得高兴,脸上的皱纹也灿烂起来。
我一个大男人,也能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四个孩子拉扯这么大,老牛哔了。
院子里的炮声,外面开始沸腾起来的炮声,交相辉映,震耳欲聋,还有有钱人家的冲天花炮“砰砰”震响,漫天开出绚烂的烟花。
宁雨三姐弟也把下午买的花炮抱了出来,宁雨和宁雪不敢点,只有宁岩,兴奋得满面红光的点炮,然后笑着叫着,宁雪也在一边拍手。
宁大强哼了一声,转身去厨房下饺子了,眼不见心不烦。
宁雨看到了,也跟着进去帮忙烧火。
宁远笑了笑,只感觉好幸福,并不是像有钱人那样可以这么挥霍的放花炮,而是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吃过饺子,他们也都洗洗睡了。
而外面,直到凌晨一两点,还不时有炮声传来,都是一些赌鬼玩牌到这个点,才慌忙回家放炮。
宁远没有睡,挨个给通讯录里的众人发了个拜年短信,因为他也不清楚他们都休息了没有,免得吵到人家,尤其是秦莉、李雪刀这些年纪稍大的。
正在他犹豫着要不要玩会儿贪吃蛇的时候,门被推开了。
宁大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宁远手里的手机。
宁远本来也没想瞒他,只是之前想着电话里说这个不方便,回来当面解释更好。
因为白天的事情,宁大强倒没有直接发火,默默来到旁边,闷声道:“你买的?”
宁远道:“爸,你先别生气。”
说着,宁远把这次拍戏挣了四万多块钱的事情说了,还说了手机对他接下来工作的重要性。
听完后,宁大强没好气道:“用得着你说?我是不讲理的人?”
“我明白。”宁远憋着笑点头。
宁大强自己也忍不住咧起了嘴,拍了拍宁远的肩膀,欣慰道:
“你大了,也能拿主意了,这些以后我都不再管了,不过你以后一定记住,再富也不能忘了本,更不能浪费。”
宁远点了点头,从大包的夹层里拿出三扎钱:
“白天他们几个都在,我怕宁岩出去乱说,现在正好你过来了,这三万块钱给你,留着家里的花销,剩下的几千块钱我年后去京城用。”
买了手机等一些东西,宁远手里也就剩下三万多块钱了。
宁大强一怔,想了想就接了过来:“行,我先帮你存着。”
宁远赶紧道:“不用,我现在也算打开了局面,以后只会挣更多,给你不是让你存起来,而是让你花的,以后你磨豆腐别那么辛苦就行,他们几个也需要营养,该买肉就买肉吃,你看宁雨和宁岩瘦的。”
因为跟卓杰的关系,宁远听说他已经在接触一部新戏,宁远觉得自己可以试着争取也进去。
那部剧,未来也挺火,甚至也拍了好几部续集。
只要能在九月开学前拍完就行。
“嗯,我知道。”宁大强答应道。
宁远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你过来,是有事想跟我说吧?”
宁大强才犹豫着道:“明天,要不要去看看你姑妈?”
说的时候,宁大强还偷偷观察宁远的脸色。
宁远却笑了起来:“去看看吧,给她拜个年。”
宁大强虽然没有结婚,老光棍一个,但他还是有亲人的,不过也只是一个姐姐,宁大云。
当初因为宁大强收养宁远,宁大云就颇为不满,再到后来接连收养了宁雨他们三个,宁大云就更生气了。
后来,看宁大强过得艰难,宁大云就找上门来,让把宁远他们送走,直接说要不送他们走,要不就没有自己这个姐姐。
宁大强迟疑着不敢吭声,当时还小的宁远就火了,拿着笤帚把她赶出门去。
那时候的宁远他们,恨这个姑妈。
后来,宁大强查出来肝癌晚期,他才把宁远他们几个叫到床前,说这些年虽然没有走动,但实际上姑妈一直在接济他们家。
之所以对宁远他们不满,主要也还是怕他这个弟弟过得太苦。
得病的时候,家里没什么钱,医药费也是姑妈拿的,包括后来的丧事,也是姑妈拿钱操办。
丧礼当天,宁远拉着弟弟妹妹,恭恭敬敬的给姑妈磕了几个头。
姑妈当时也原谅了宁远他们,抱着他们失声痛哭。
宁远那时候在沙城才刚站稳脚跟,想把宁雨他们带过去上学也没什么门路,直到宁远走红,才找关系办理了转学。
而在那之前,宁雨他们仨,就住在姑妈家。
————————
第39章 哟,稀客啊!
第二天一大早,宁雨是第一个起来的,把灶上的两口锅都烧满水,一锅用来洗漱,一锅下饺子。
虽说他们住在县城,实际上就是城乡结合部,直到十来年后,巷弄的路才硬化。
离他们不远处就是一座小山,以前大家都烧柴的时候,那山直接秃了,这几年大家都开始烧煤球,再加上植树造林,山再次绿了起来。
而宁家,就坐拥一座山的财富,前几年那段时间宁大强做梦都会笑醒,都是我的,那么多财……嗯,好吧,是柴。
根本不用砍树,散落的枯枝干燥的树叶,还有松毛遍地都是。
随后宁远和宁大强也都起来了,宁远扫院子和门口的炮纸屑,宁大强则把家里的瓜子花生糖果装盘,还有烟拿出来。
初一早上街坊邻居都会互相拜年,男人发烟,小孩子则给糖果什么的。
女人一般都在家里,毕竟男人带着孩子出去拜年,家里得留人,接待来拜年的街坊,直到初二初三才开启走亲戚模式。
如果家里去年有人过世,初一初二这两天就会有烧新香的祭拜,初一自家近门过来,初二是亲戚好友,一般都是带着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