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远因为记忆力好,对原着倒背如流的他,觉得对剧本下手的重点,除了个别人物的时间线有更改外,最主要还是对原着叙事节奏的调整。
水浒原着,是前期流水介绍人物列传,以及后期大群戏的形式。
而剧本的改编,则是把剧情调整为适合影视表现的,有主线人物、有集中矛盾、有主要场景的叙事节奏。
为此,以梁山聚义为分界线,前半部重点刻画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这几个主要人物,围绕他们的际遇来筛选情节,带出群雄,去掉原着一些配角和支线故事,保证剧情紧凑度。
而后半部,主要就是梁山好汉四处征战。
不过这部分也有改编,一是合并了一些雷同的不太精彩的战役,再一个就是特别突出围绕招安的矛盾。
比如增加方腊部属与梁山好汉的交情,甚至黑牛还跟方腊手下一妹子暗送秋波,与后面刀兵相见形成反差。
还增加了征方腊的过程中,宋江和高俅争斗的戏。
再就是砍掉了征辽的戏,招安彻底成了内斗炮灰大杯具。
对原着较明显的改动还有这两个:一是改掉了好汉们的黑梗。
比如鸳鸯楼一场给武松美化,还有林冲下山做投名状的时候,增加了放过落难母子、苍凉慨叹的戏,毕竟他连杀仇人,都是在一欺再欺的情况下,彻底绝望了才杀了那俩要烧死他的家伙,何况无辜人。
而扈三娘嫁给矮脚虎,也增加被真情打动的戏,虽然这里有点扯。
但在水浒之前,就有不少脚本把他俩凑成一起了,原著作者估计也就是直接拿来用了,这么多年下来,总不能非把人家两口子拆散吧。
而且里面像公孙胜这样的妖道形象,以及那些鬼啊魂啊斗法的东西,都给去掉了……更不能拍成一部神话剧。
再就是女性的改编,小潘她们就不说了,有血有肉,而李师师的改编,也让人感叹,水浒里总有一些下场不错的好汉,比如李师师收拾金银细软,跟着燕小乙归隐山林泛舟湖上,这结局简直太美不敢想了!
当然,最牛叉的应该是此时站在宁远旁边,光着膀子的杨宝光饰演的混江龙李俊,这位哥,在原着中征方腊后诈病归隐,后来又跟童威童猛两兄弟造船去了海外,最后成了暹罗国主,在清代的那本《水浒后传》里还有详细描写。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拍到了初夏,水战也拍完了,终于拍到最后一场戏。
打虎。
不仅是武松,还有李逵,两场打虎戏特意安排到了最后。
而且,连真老虎都用上了。
找马戏团租了一只孟加拉虎,威风凛凛的,关在笼子里都能感受它的彪悍,就是眼皮子一直耷拉着,眯着眼,跟睡不饱似的。
老虎不能给它吃得太饱,吃太饱了它不动,不会配合做动作,但是如果不吃饱,演员在面对它的时候就有很大风险,就算丁海峰的武松也招架不住。
当时就是一头老虎和丁海峰在一个区域,其他人都被赶出去,只保留了导演和摄影,主要怕老虎发威的时候出意外。
结果这头老虎还不配合,老是睡觉,根本没法拍。
只能用这头老虎跟赵晓锐配合,拍了李逵打虎的戏,当然也不全是真老虎,基本上真真假假,但这已经是冒着风险了。
而武松打虎太出名了,当然不能像李逵那样,所以这头老虎没法拍,只能又换了一头老虎。
这头老虎不如前一头大,但性子看起来更野一些,丁海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武松打虎的戏。
因为大家都被清理走了,宁远也没看到这一幕,但耗费的时间还比较长,不时还能听到林子里老虎的叫声,的确挺震撼的。
看旁边副导演陆涛那只二哈就知道,吓得腿一软,直接趴地上去了,逗得宁远他们哈哈大笑,而陆涛则无语的踢了踢他:
“你平时的劲头呢?这会儿装死狗了?”
宁远笑道:“它此刻内心是崩溃的,在老虎面前,估计大多数都得腿软。”
“哈哈哈哈……”众人再次乐了。
武松打虎,可以说是整个《水浒》最花心思去拍的一场戏了,武二郎的威名也正是从这一场戏奠定江湖地位的。
因为所用的老虎都是真虎,对演员很具危险性,所以把它放作水浒杀青前的最后一场戏。
在宁远前世,丁海峰后来接受采访说:“那个时候因为年轻,根本就不考虑后果,再说辛苦了这么久,付出这么多心血,最后一场戏一定要把它拍好。”
李逵的扮演者赵晓锐也在采访里说道:“当时剧组买了十万块保险,如果真的挂了,当时十万块也够家里人花几年了。”
这一次,丁海峰出来的时候,大家问他感受,他直接摆手,累得话都不想说了,后来歇了好一会儿,他才苦笑道:
“太吓人了,到了跟前我浑身就紧绷,眼神里只有紧张了,还好导演说这神色这反应非常很真实,要不然根本集中不了精神去演。”
虽然寥寥数语,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风险,别说被咬,就算被爪子挠一下,也不是那么好受的。
养猫的人就知道,被舔一下那感觉就像是磨砂一样的粗糙,并不像人类舌头那么柔软,因为上面有倒刺。
当然猫的倒刺并不明显,而老虎就不一样了,它舌头上的倒刺可锋利得多,而且跟爪子一样伸缩自如,一旦全部张开,舔一下人就得掉块皮。
所以,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随随便便的。
那些拿布娃娃当老虎的,虽然不能说不好,毕竟人身安全也重要,但对观众来说,看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了。
即使未来有了高科技,可以用电脑来做特效,但在绿幕里拍这种戏,就算再精湛的演技,那神色、那浑身的紧张感,能跟面对真老虎一样吗?
别说老虎了,宁远想起以前,用点燃的香去放鞭炮,还没点手就开始哆嗦。
当然不是那种成卷的盘炮,而是正月初一的时候,在街上捡别人家昨晚上燃放过,但没有炸响的漏网之鱼——那时候没钱买火柴炮,只能捡这种过瘾。
这种炮因为从盘炮里炸出来的,可能地上有水,或者撞到地上熄灭了,没有引燃,但引线已经烧掉大半,只剩下顶多一两厘米,所以一旦点燃要立即扔掉,否则就得炸手里去。
从这点看,丁晓峰和赵晓锐,真是牛哔!
不过剧组也提前给他们买了保险,前世那一版是几年前,买赔付十万的保险还行,现在肯定不够了,买的三十万的。
虽然这个金额跟未来比不值一提,但就现在来说,相较于他们的片酬,已经是整部戏的好几倍。
只不过,再多的赔付,对他们和家人来说,都不如生命重要,但为了事业,他们只能克服。
拍完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给他们鼓掌,还有人献花。
但这个时候,宁远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为什么导演把打虎的戏安排到最后?
细思恐极……
杀青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在酒店的宴会厅里,一个个喝得红光满面。
因为现在到夏天了,都喝的啤酒,虽然是啤的也架不住量大,最后厕所那边都人满为患。
杀青宴,刘欢也来了,现场演唱了易茗和赵季平作词作曲的那首《好汉歌》。
易茗和赵季平合作了很多歌曲,包括《大宅门》等一大票脍炙人口的音乐,都出自他俩之手。
而易茗的夫人童蕾也是一位作曲家,那首九十年代响彻神州大地的《好人一生平安》,就是他们夫妻俩创作的,而这首歌,也是李雪刀当年主演《渴望》的主题曲。
亲耳在现场听这种粗犷的音乐,哪怕酒店的音响没有音乐厅那么好,但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最后大家都合唱起来: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嘿嘿、嘿呦嘿嘿……”
最后大家东倒西歪上楼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在那儿唱,当又唱一遍开头:“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
宁远冷不丁的接了《鲁冰花》那句:“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于是,所有人都被带偏了,当回过神来再想重唱的时候发现,尼玛,找不到调儿了……
第296章 在路上(二合一)
第二天上午,虽然剧组没包机,但这一趟航班的票,大半都被剧组给买了。
所以在飞机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互相聊着,还不时传送零食什么的,好不热闹,尽管这时候还上升不到素质的抨击,但也让其他一些旅客看得有点懵。
不过更懵的是,他们看着看着,竟然发现了不少明星!
宁远和李雪刀就不说了,魏宗万、雷恪生这些面孔也都是熟脸,还有王思懿、郑爽、梁丽她们这些女性,一看穿着打扮,还有相貌,都不像普通人,再对比宁远他们这么熟络,不用猜都知道,肯定也是演员。
所以……我们这是遇上一个剧组了?还是他们刚参加完什么颁奖或者演出活动?
于是乎,起飞前的时间,这些旅客也不管认不认识,挨个去跟他们要签名要合影。
而演员们,这时候兴致都挺高,也都没拒绝,全都笑呵呵的答应了。
恐怕这些旅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歪打正着的……就集齐了水浒的那些天罡地煞。
不过也得等播出时他们才能知晓,那时候,绝对有种中大奖的‘惊喜’。
宁远还是跟李雪刀坐在一起,不知怎么的,两人就聊到晁盖身上。
“我怎么越深入,越觉得……晁盖不是被史文恭射杀的,而是被我?”
在原着中,金毛犬段景住盗了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要送给宋江,但经过曾头市的时候,被史文恭的徒弟曾家五虎夺了,最后不仅这马成了史文恭的坐骑,史文恭还把晁盖和宋江一通骂:
“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
晁盖听得大怒:“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
因为之前都是宋江带队下山攻占,外人只知宋江而不知晁盖,否则,他作为首领,怎么会对宋江这个属下说出“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这种话?
所以,晁盖不顾众人劝阻执意下山,亲自攻打曾头市。但最后的结果,晁盖被一箭射中眼睛,而且是个毒箭,箭杆上还有史文恭的名字。
在那之后,宋江打出为晁盖报仇的口号,发兵曾头市,但直到最后卢俊义上山,才擒住史文恭,拉回山上“剖腹剜心,享祭晁盖”。
此时听到宁远的话,李雪刀则笑了笑:“你觉得是那就是。”
这时候,坐在宁远另一侧的,饰演李逵的赵晓锐忽然道:
“你还别说,听你这么一提醒,我也想起这回事,当初我就觉得这里写的有点扯,虽然一开始写的他弯弓插箭,但手里拿的却是方天画戟,从头至尾都没有射过箭,而且他的兵器主要就是方天画戟和朱缨枪,后来那么黑的天,距离又那么远,怎么可能射的这么准,又不是花荣。虽然咱们的电视剧里改了,还加了他对宋江和卢俊义放冷箭,但原着里可没有。”
说着,赵晓锐就看向宁远:“现在这小子提出来,我才发现,如果这箭是花荣射的,那一切都合理了。”
宁远点了点头:“对啊,书里都没有对史文恭射箭的描述,偏偏是他的箭射中了晁盖,而且晁老大的遗言也很蹊跷,他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为什么不直接说捉住史文恭?这不符合常理。”
赵晓锐也道:“晁老大死了,最受益的就是宋江,而偏偏在宋江的身边,就有整部水浒里箭术最高的花荣,还是那么忠心,不管是宋江吩咐的,还是花荣的自作主张,也只有他有这个动机和能力。”
赵晓锐可不像李逵那么粗枝大叶,连这两种可能都想到了。
这时候,因为结局死去的那一场戏拍过很久了,他们也跳了出来,要是放到那时候,还真不会对宋江直呼其名,尤其是宁远。
宁远也感叹道:“说到底,还是争权夺位,晁老大感觉被架空,而且感觉到了宋江的虚伪,以前送给你你不要,结果现在给我来这么多虚的,还要害我,越想越不对劲儿,死前才留下那么一个遗言,说到底,还是他不想把位置交给宋江,要不然直接说交给宋江,难道就不给他报仇了?”
李雪刀拍了拍扶手,哭笑不得:“你俩这一唱一和的,我还坐在中间呢。”
宁远和赵晓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李雪刀笑了笑,道:“你们只看到了这一幕,却没想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宁远两人一愣,异口同声道:“什么?”
李雪刀说道:“就算没有宋江,也会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