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一来临,不仅华夏进入黄金周,在霓虹国也开始了他们的黄金周,但今年他们的黄金周,却因为我们华夏的一部电影,变得热闹起来。”
在演播室的镜头切换后,就出现在霓虹国的岩波影院外面。
“这里是位于江户市神保町的岩波影院,来自我们华夏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自从3月1日进入影院放映以来,截止昨天,已经收获1。2亿霓虹币的票房,而这些票房,只是在这一家影院达成的。”
镜头所过之处,人群手持票根纷纷进入影院,而播音依然在继续:
“因为受到追捧,从4月28日开始,影片在霓虹国各家影院全面上映,仅仅两天时间,就收获1。5亿霓虹币的票房,总票房累计超过2。7亿,相当于将近两千万华夏币的票房。”
在这个时候,画面切换,一家家影院人头攒动的画面不断掠过,而《那山那人那狗》的海报,就在醒目的位置。
画面再次切换,则是电影里的画面,父子两人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色彩绚烂而大气,让人赏心悦目。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八十年代,湘省西南一个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的儿子重走那条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在这跋山涉水的过程中,父子俩渐渐从隔阂到相互理解。”
“影片很简单,但是什么原因让霓虹国人民这么喜欢呢?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
随后,就是采访的画面——
“很感动,让我想起小时候,我的父亲和我爷爷。”
“我很想和父亲有这样的关系,但我已经离开家几年了。”
“现在的霓虹国,尤其是都市里,几乎见不到这样的亲情了,有的只是忙碌和冷漠。”
“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因为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最后,宁远君非常漂亮,我很喜欢他。”
采访,以这个霓虹国姑娘的俏皮话结束,也让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会心一笑。
“霓虹国民众提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就是‘亲情’、‘感动’,或许,这就是打动他们,并有了这种规模的原因吧。”
这则新闻,以主播的这段话结束,也让之前看过这个新闻的所有人都恍然:原来如此。
至于那些之前质疑的,就尴尬了。
一个家庭里,父亲指着电视问儿子:“这就是你说的胡说八道,是骗人的?”
儿子吭吭哧哧:“我就是当时觉着……”
“你觉着?”父亲没好气道:“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调查了么?”
“我倒是想去霓虹国,你得让我去啊?”
“好高骛远!你要是能考上我就送你去,可是你考上了吗?”
“……”
别说现在,未来的央视晚间新闻也是收视之王,更何况这个时候,一经播出,相当于给电影打了个重磅广告,而更多的人,也因为最后一个采访,对宁远有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五月一日,华夏的黄金周开始时,前一天,4月30的票房再次出来,达到1。2亿,再创新高!
随后,五一当天票房继续保持1。2亿,二号跌落到1亿,三号再次回升,又拿下1。1亿,一直稳定在1亿以上。
这些天,随着观影人次越来越多,总票房越来越高,连宁远都兴奋的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更不要说韩平他们,哪怕一天睡四五个小时也不觉得困。
到5月5号这天,前一天4号的票房出来,尽管有了下滑,但依然收获1亿票房。
而截止到昨晚24点,在霓虹国的总票房,加上岩波影院在内,已经达到8。7亿,换算成华夏币,也超过六千万了。
这个时候,《那山那人那狗》已经成为霓虹国黄金周的单周票房冠军,一时风头无两!
5号是霓虹国的儿童节,其实准确来说,是以男孩为主的节日,也叫男孩节。
这一天其实也是霓虹国的端午节,对于很多人来说,黄金周尤其给国外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觉得总是和鲤鱼旗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男孩节的习俗之一,就是有男孩的家庭在庭院悬挂鲤鱼旗,在美好的初夏天空下,看着彩色的鲤鱼旗迎风招展,有点像动漫里的悠闲自在。
霓虹国当然也有女儿节,在3月3号,这一天家长会为女孩们装饰漂亮的人偶,只不过,这一天并不是法定的节假日。
这一天,宁远他们也走到一些儿童娱乐中心,跟他们互动,不过目标人群还是他们的家长,打出的主题也是父亲和孩子的亲情元素。
不仅是宁远他们的行动,在媒体宣传上,也跟着改变起来。
这样一来,就像是亲子营销,不过这倒不是宁远他们的主意,依然是松岗功策划的。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在他的策划下,和各家媒体和影院的配合下,这一天的观影人次再创新高。
到5月6号,昨天的票房出来,果然涨了,再次拿下之前的销售巅峰,超过1。3亿。
而随后,5月6号当天,票房回落到了1亿,7号是周日,也是霓虹国黄金周的最后一天,这天票房正式落下1亿,堪堪达到九千万。
就此,黄金周的票房大卖完成了一个壮举,总票房过12亿!
第217章 定个小目标
12亿,按照现在1:14的汇率,相当于华夏币八千五百多万。
尽管这是霓虹国的票房,但在华夏,票房也连创新高。
从霓虹国的新闻传回去,因为好奇而纷纷去看,再到央视新闻超过四分钟的报道,让电影的知名度迅速攀升,新闻播出的第二天又是五一,从而引发观影狂潮。
截止到7号黄金周结束,到8号统计的时候,华夏全国总票房也在这十来天,飙升了三千一百多万,总票房达到四千万。
票房的确不如霓虹国的,连一半都不到,虽说华夏的影院比霓虹国多,但票价便宜几倍。
要是按观影人次的话,其实早就超过霓虹国了。华夏一张票平均15元,等于两百多万观影人次,而霓虹国如果有这个规模,按照打完折900一张票,票房都得过24亿了,是现在的两倍。
华夏四千万的票房,已经超过今年冯晓刚贺岁三部曲最后一部《没完没了》,这部电影去年12月上映,持续到今年二月份,下映时票房三千三百万。
当然,98年底上映持续到99年的《不见不散》,总票房四千三百万,还是略高一筹的,不过超过它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时期的华夏票房,或者说这几年的华夏票房,都不高,倒是前年上映的那艘大船红火了一阵,但也是外来户。
就连去年11月在华夏上映的《星战前传1》,在华夏也只拿下三千三百万,相当于四百多万美元,在全球收割超过8亿美元的票房中微不足道。
就现在来说,《那山那人那狗》已经是今年华夏的票房冠军了,就连1月上映,在全球乃至未来十来年都大名鼎鼎的《黑客帝国》,去年在霓虹国收割87亿,全球超过4。6亿美元,可在华夏……也只有可怜的一千七百万。
这时期观众的口味很难懂,喜欢欧美大片,但大部分票房又不算太高。
至于《精灵鼠小弟》、《卧虎藏龙》和《决战紫禁之巅》,也都是一两千万。
虽说宁远他们这部电影还要在华夏上映一段时间,突破五千万不难,但依然拿不到华夏的年度冠军。
下个月就要上映的《生死抉择》,将成为今年的爆款,别说宁远他们这部电影能达到五千万,就算再翻一倍,也不够。
华夏影史上,00年的冠军就是这部,票房超过1。2亿。
其实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将来再看《人民的名义》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就来源于这里。
一个是纺织厂员工闹事,一个是大风服装厂员工闹事,都是因为厂子的头儿贪腐,《生死》的幕后黑手是培养主角的恩师、省里的副书记,而《人民》里也同样是主角侯亮平的恩师,也是省里的某书记。
《生死》的主角,是饰演过《天下粮仓》主角刘统勋的王庆祥,他在电影里的角色,有点像侯亮平和达康书记的合体,因为电影里他的老婆,也同样卷进案子里。
正因为这种复杂的情况,还涉及到家人,才叫这个名字。
唯一的不同,或者说尺度,也就是《人民》的黑手又升了一级,这是现阶段做不到的,但在这时候,已经让无数人震惊了。
《那山》在华夏拿不到冠军,在霓虹国,也同样不可能。
早在三年前,宫崎骏的《幽灵公主》,就把霓虹国的票房纪录推升到193亿的高度,即使今年,本土影片有8月上映的《暴风雪》42亿票房。
外来片,更有全球票房冠军的《碟中谍2》,在全球拿到5。45亿美元,在霓虹国也收割了97亿。
跟这种惊险刺激的动作大片比,能把《那山》吊起来打。
有意思的是,碟2的导演,却是华夏人吴宇森。
不仅如此,未来华语片在霓虹国的票房纪录,也同样被他导演的《赤壁》上下两部破了,拿到106亿,而且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宁远回来前,超过十年无人能破。
在两部《赤壁》之前,李晓龙的《龙争虎斗》一直是霓虹国最卖座的华语片,票房高达50。6亿霓虹币,这个纪录保持了30多年,最后被吴宇森的《赤壁下》,55。5亿打破。
不过这其中也有文化的原因——霓虹人对三国历史的热爱,似乎并不比华夏人少,他们开发的三国题材游戏风靡几十年。
当然,宁远当初来发行这部电影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打破什么纪录,别说能有8亿的总票房,就算当年第一年上映的3。5亿票房就满足了——前世《那山》在霓虹国上映超过一年半。
即使3。5亿,宁远个人也能挣七十多万,再加上出版小说的收入,妥妥百万了。
而现在,只用了两个多月,就达到12亿,尽管现在持续下滑,但破20亿肯定没有问题。
在前世,不算外来片,霓虹国00年本土票房第三的电影,大名鼎鼎的《午夜凶铃》,也就16亿。
所以,宁远很满意,或者说,喜出望外。
5月7号,宁远和钟晓曼就坐飞机回去了,因为明天就要开学,而韩平,他们还得留下来参与策划宣传,此时不趁热打铁,更待何时?
而且票房结算也需要他们参与。
至于彭建明,虽然每天喊着‘我好累’,但宁远回去的时候问他走不走,他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坚持一下。”
宁远笑着点了点头。
霓虹国这十天黄金周,他签售的书超过五万册,按照合约每本1元的报酬,他已经挣了五万。
动动手指就能这么挣钱的活儿,谁不愿意干,谁又舍得走?
不仅如此,因为书籍大卖,霓虹国已经有不少电视台、报刊杂志采访他,其中有讲谈社、《旬报》的关系,也有单纯因为火了。
毕竟,除了首印的三万册外,第二次印刷的五万本又销售殆尽,现在签售的,是第三次印刷。
这个时间,只过去了不到一个月,而这种战绩,在国内也只有木村等少数几个作家可以达到,而外来作家里,也同样只有罗琳等个别大神。
宁远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自己躺着就能赚钱的日子,当然,有了这些钱,他已经可以做些事情了,比如,定个小目标?
第218章 二百五
五月的京城,进入初夏,到处是葱葱郁郁的景象,一片生机盎然。
当然,如果没有杨絮和柳絮就更好了,这段时间,京城的口罩生意更好做了。
结束黄金周的人们,无论上班还是上学,都有些提不起精神,或者跟天气渐热也有关系,毕竟春困夏乏。
宁远还好,回来这么久,除了偶尔拍戏太赶时间外,他都雷打不动的早起练功。
练功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拍戏的时候,保持一段时间的早睡早起,至少上午就挺精神,如果中午再睡半个小时的午觉,下午更精神。
“宁远和班赞的这个小品非常不错,宁远就不用说了,表现一直很稳定,而班赞,你的用功老师都看在眼里,今天的作业,也证明了你的努力。”
“尤其是跟宁远对视的那一小段儿,不仅丝毫不落下风,而且几乎把人物演活了,内敛的表情下,又压抑着悲痛的细节变化,很到位,也很有感染力!”
随着秦莉的点评,本周的作业上交课正式开始。
因为秦莉对宁远的喜欢,大部分交作业的时间,秦莉都会第一个点他,所以大部分都是宁远打头。
不仅秦莉,每次宁远他们班交作业课,不仅本班,98、97届的很多学生也都会过来围观,甚至还有其他专业的,把大教室坐得满满当当不算,还有不少人直接坐在过道上,站在后面的墙边……
不服气者有,但更多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