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宠妃罢工日常 完结+番外 >

第139章

[清穿]宠妃罢工日常 完结+番外-第139章

小说: [清穿]宠妃罢工日常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篝火晚宴之上; 欢声笑语传遍各处。众目睽睽之下; 噶勒丹多尔济右手贴胸,向康熙行了最高规格的礼节:“尊敬的皇帝陛下,如我投入长生天的怀抱; 定由长子敦多布多尔济继承汗位,成为下代土谢图汗部首领。”
  草原人信仰长生天,对“死”没有什么避讳,他的话音一落,各部首领目光炯炯,即刻坐直了身子,不禁猜测起这话的用意。
  “犬子年十四,仰慕大清公主已久……”噶勒丹多尔济文绉绉地用了“犬子”二字,是他特意问询朝廷随扈汉臣,暗中记下的词汇,说罢敲了敲胸口,诚挚地俯身道,“长生天在上,我噶勒丹多尔济在此立誓,来日公主下嫁,土谢图汗部,愿把汗位与公主共享!还望皇帝陛下允准。”
  联姻之意彰显,众人一片哗然。
  喀尔喀蒙古即便归附,内部也是纷争不断,其余两个大部落的首领见他如此,不禁扼腕,暗恨土谢图汗部抢先一步,同时也为他的誓言心惊不已。
  未来汗位与公主共享?
  他们暗骂一声,好贼的手段!如此一来,皇帝与朝廷必将大力扶持土谢图汗部,日后那肥沃的草场,成群的牛羊,岂不是应有尽有,再也不用担心动乱劫掠了?
  他们当即想要张嘴,可张张合合的,就是说不出话来。
  各部意欲联姻不假,可如此魄力,他们还真没有!
  不多时,一个少年站到了噶勒丹多尔济的身旁。彩衣窄袖,麦色肌肤,线条流畅,眉宇间的羞涩与野性竟是结合在了一起,五官稍显稚嫩,却已显露些许粗犷的俊朗。
  少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俯身道:“敦多布多尔济,还请皇帝陛下允准。”
  ******
  此番会盟,诸多重臣随侍,其中便有云琇的兄长图岳,不出几日,消息很快传入了紫禁城。
  “皇阿玛就这么应了他?”伊尔哈面庞柔美,举止娴雅,正捧着一道扇面,抿唇笑着,穿针引线地绣花。
  静嫔看到她这番模样就来气,狠狠一戳她的额头,“皇上自是没应,可离答应也不远了。”
  “那是喀尔喀蒙古,山高路远的,远不如科尔沁,甚至你荣宪姐姐的巴林部落。还有你端静姐姐,不日便要下嫁喀喇沁蒙古,所剩公主唯有你和茉雅奇,但说一千道一万,哪有妹妹比姐姐先出嫁的道理?”
  更何况,养在端嫔膝下的五公主茉雅奇现年八岁,年纪实在不合适。
  说着,静嫔忧心忡忡起来,“那什么敦多布的,仰慕的唯有四公主,就差指名道姓了。”
  “额娘,那叫敦多布多尔济。”伊尔哈忍不住纠正,说着放下扇面,若有所思起来,半晌道了句,“共享汗位,听着倒有意思。”
  静嫔了解自家闺女,听言缓缓捂住胸口,刚要说话,就听外头传来一声:“皇贵妃娘娘驾到——”
  “姐姐。”
  “若伊尔哈不愿,宗室少不了年纪相仿的郡主。”云琇坐到了静嫔身旁,柔声说,“皇上也舍不得的。”
  对于伊尔哈下嫁一事,静嫔早有心里准备,只是喀尔喀蒙古离京城实在太远了些,皇家为公主撑腰都难。
  离得远也就罢了,何况内部纷争不断,闺女嫁过去难免吃苦。她连未来女婿是圆是扁都不知晓,要是丑得惨绝人寰,且不会疼人,那她死了都得气活过来。
  “宜额娘,我嫁。”伊尔哈杏眼晶亮,拉住了云琇的衣角,撒娇般地说道,“只是女儿今岁十三,少说还要留上五年,五年之内,定要让敦多布多尔济进京一回,让您与额娘好好瞧瞧。”
  若是长得好,笑脸相待也无不可。
  若是长得不好……同房就免了。伊尔哈沉吟一瞬,思量起了架空夫君的可能性,至于她肚子里的部族下任首领,不若找个顺眼的生?
  敦多布多尔济是长子,他的弟弟定然不少。
  ……
  远在喀尔喀的未来额驸,忽然打了个哆嗦,差些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敦多,多日不见,马术退步了?”另一部落的首领之子哈哈笑着,说罢难掩羡慕,“你阿布(父亲)竟为你求来了大清公主。要我说,草原上的姑娘比不上公主殿下的一根手指头,你有福了。”
  敦多布多尔济微微皱起浓眉,抿了抿唇。
  他们喀尔喀从没有公主下嫁的先例。传言大清公主娇生惯养,仪态端方,肌肤像玉一般,美好得不似真人,只是这样柔弱的女子并不是他喜欢的。
  大丈夫哪个不想建功立业?他长在草原,自是希望妻子成为他的帮手。
  但毕竟是他求来的公主,为了部落,为了族人,他永不会违背共享汗位的承诺。他会敬着供着,立公主的长子为世子……这就够了。
  *****
  康熙三十一年,敦多布多尔济承袭札萨克郡王之爵。康熙三十二年,皇贵妃封后,四公主伊尔哈受封和硕恪靖公主,三十三年八月,大清与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交换婚书,至此,恪靖公主的嫁妆开始筹备。
  交换婚书的前日,伊尔哈独自去往乾清宫求见康熙。御书房屏退了众人,也不知父女谈了些什么,等梁九功重新入内的时候,只见万岁爷满脸欣慰的笑意,吩咐他道:“将理藩院往日受理的喀尔喀之事整理成册,呈给公主一观。”
  伊尔哈仰头道:“皇阿玛,单单漠北尚且不够,女儿还需阅览漠南的案卷。”
  康熙赞赏道:“好!都依你。”
  除却阅览案卷,熟识蒙语,伊尔哈的拳脚功夫、弓马骑射也不曾落下,却也不再瞒着众人。于是太后知道了,太子知道了,后宫妃嫔也知道了,直郡王同福晋说起的时候,连道了三声好:“这才是我大清公主,真真巾帼不让须眉!”
  与她一道念书的五公主,以及宗室郡主受到了绝顶惊吓。
  恪靖公主的刺绣技艺闻名京城,娴雅之名众人皆知,可这刀枪剑戟样样在行的姑娘,同样是她。
  五公主咽了咽口水,悄悄问她:“四姐姐,这绣花针……”
  伊尔哈温婉一笑,轻声细语道:“控制手劲,静心养气罢了,以免暴虐伤人。”
  五公主:“……”
  前来看望妹妹,一不小心听见的四阿哥:“……”
  康熙三十四年,土谢图汗部首领携长子敦多布多尔济入京。此番入京,一为朝贡,二为献上忠诚、巩固盟约,三么,便是让恪靖公主与未来额驸见上一面,颇有浪漫之意蕴含在里头。
  首领觉得浪漫,可未来额驸不觉得,众位皇阿哥也不觉得。
  敦多布多尔济今年十七,长得高大挺拔,面庞轮廓分明,越发显露野性的英俊。大殿之上,他恭敬地俯身行礼,两颗虎牙若隐若现,是与京中男儿完全不同的类型。
  康熙满意颔首,云琇亦是眼前一亮,这孩子长得好,与伊尔哈倒是般配。
  这样的妹夫/姐夫,众阿哥也是欣赏的。可欣赏不过一瞬,太子轻叹一声,竟是露出了丝丝怜悯;四阿哥欲言又止,终是没有说话。
  五阿哥放下了一半的心,未来姐夫看着健壮,身子定是不差的。
  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敦多布多尔济:“?”
  很快,他就把疑窦抛到了脑后。
  伊尔哈一身玉白宫装,仪态端娴款步而来。她的面庞莹润,眉目温柔,屈膝叫了一声“皇阿玛,皇额娘”,声如黄鹂,语罢,双颊浮现一抹红晕。
  敦多布多尔济怔在原地,心砰砰砰砰跳着,只觉魂儿都飞了。
  一时间哪还记得对柔弱女子的不喜,眼里心里全是面前的公主。她的肌肤那么白,眼睛那么美,娇养多年竟要远嫁他这个糙人……
  日后,他会好好地将她捧在手心,不舍她受半点苦。
  这副痴样,惹得太子嘴角抽搐了一下,重重地咳了一声,他这才回过神来。
  见此,伊尔哈笑容深了一深,垂着眼,轻声叫了他一句:“郡王。”
  敦多布多尔济的魂又飞了。
  ******
  宫宴一见,从此拜别,敦多布多尔济从此魂牵梦萦,重返草原只觉煎熬。
  熬了一年又一年,终于熬到皇帝松了口,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年方十九,晋为固伦恪靖公主的伊尔哈下嫁漠北,随者千名之众,凤冠霞帔,万里红妆。
  额驸策马至盛京远迎,唯恐冒犯了佳人,长队缓缓前行,终于六月中旬,到达归化城的公主府邸。
  新婚燕尔,羡煞他人,伊尔哈不动声色地熟悉了周围环境,又花了一月时间,不动声色地摸清了喀尔喀蒙古的现状。
  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落,并不是铁板一块,而她所嫁的土谢图汗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首领渐渐年老,敦多布多尔济尚且年轻,他虽板上钉钉地接任汗王之位,不服者却是甚多。
  时隔多日,伊尔哈迈出了公主府的大门,与驸马一道去往草原,巡视部落。公主驾临,下辖台吉以及部族勇士一一前来拜见,多数不敢直视凤颜,亦有人不甚恭敬,一动不动地望着她,眼底闪过惊艳,以及藏得很深的贪婪。
  伊尔哈眯起眼眸,低声问道:“那是谁?”
  “是我的阿爸嘎(叔叔),噶喇。”敦多布多尔济说罢,面庞浮现尖锐的冷意。
  伊尔哈恍然。
  噶喇与首领争夺汗位,最终败了,累积的势力却不可小觑,近来更是蠢蠢欲动,与周边部族有了不清不楚的联系。
  “本宫这条鞭子,是为大清皇帝的御赐之物。”
  众目睽睽之下,柔弱娴雅的公主笑着说罢,忽然抽出腰间长鞭,抽上了那张令人生厌的脸。
  “不敬公主,目无王法。”她笑吟吟地说着,伴随着响彻云霄的惨叫声,一鞭又一鞭,密密麻麻地落在噶喇的脸上、背上、手上。
  鞭鞭深可见骨,不出多时,鲜血流了满地。
  敦多布多尔济瞳孔微缩,身躯骤然僵硬——
  “从今往后,噶喇手下的草场、牛羊,全归汗主所有。若有不服者,便是与本宫作对,与大清作对。”伊尔哈收了笑容,缓缓道,“归化城屯兵十万,只需本宫一道诏令,有谁不服?”
  “……”帐内寂静无声,唯有吞咽口水的音响。
  敦多布多尔济的魂,再一次飞了。


第173章 番外六
  人人皆知; 固伦徽和公主作为大清唯一的嫡公主,也是年纪最小的六公主,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太后疼宠,皇帝溺爱; 往日服侍孝庄文皇后的苏麻喇姑更是自请到了公主身边; 总管公主的饮食起居; 生怕有照顾不周到的地方; 使小主子受到丁点委屈。
  苏麻喇姑那是何等人物?与老祖宗一块长大,太后与皇上都要敬她三分; 无人把她当做普通宫人看待。满后宫的阴私更是逃不过她的眼睛,有她在乌林珠的身旁; 云琇能放一百个心。
  直到苏麻喇姑自请照顾徽和公主; 董嬷嬷也终于忆起了小公主的眼睛,竟与逝去的太皇太后像了八成。
  “娘娘,徽和公主有着大福气在!不仅有您与皇上的宠爱; 更是受了老祖宗的庇佑。老奴一想到公主日后出阁嫁人,这整颗心都难受了起来。”董嬷嬷长吁短叹; “也不知会便宜了哪家儿郎。”
  康熙怎么也舍不得乌林珠远嫁,向太后请安之时透露过口风,如此一来,徽和公主留京成了主子们心照不宣的事儿。
  更何况乌林珠的身家无数,堪比金山; 全京城的勋贵都知晓; 不难想象来日一女百家求的盛况; 那可真真是一件盛事。
  云琇见董嬷嬷愁眉苦脸的,无言之后便是失笑:“乌林珠不过六岁罢了,离出嫁还早着; 你这又是何必。”
  乌林珠不知额娘与嬷嬷正在谈论自己。
  昨儿偷偷从枕头底下拿了二十万两,尽管小姑娘足够聪慧冷静,仍有微微的兴奋之感萦绕心头。她把银子卷吧卷吧,郑重地交给胤禟:“九哥,我的大生意,就交给你了。”
  “……”九阿哥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颤声说,“小的定不负固伦公主厚望。”
  乌林珠很是满意,朝他甜甜一笑,又从身后摸出一支蘸了墨的笔,一张空白的字条,往胤禟处推了一推。
  胤禟:“?”
  乌林珠活学活用,慢吞吞地道:“凭据。”
  九阿哥震惊之后便是木然,他的宝贝妹妹竟是比他还精!
  可谁有钱谁说了算,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从此,堂堂皇阿哥开始了早出晚归,勤勤恳恳的打工大业,出宫越发频繁,读书也不曾落下,堪称一心两用的典范了。
  上书房的师傅们察觉到了些许端倪,几经试探却一无所获。他们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肚子里除了学问还是学问,想破头也想不到九阿哥竟是在做生意,就这样,胤禟顺利地瞒天过海盘下店铺,完成了准备阶段,朝着下一目标而去——把生意做大做强。
  可他毕竟是黄带子,不能事事亲力亲为,要让人认出了身份,回宫之后少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