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乡村的悠闲日子[种田] 完结+番外-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汤勺,她对杨森说道:
“你添一块柴块进去,先吃点鱼再来看?”
杨森热得额头汗水直滚,巴不得早点离开这火炉。
萧楠提出前几天请村子里干活时剩下来的几瓶啤酒,又给两个小孩子倒了两碗绿豆汤,给自己也倒了一碗,“你们两个就喝啤酒吧!”
“我啤酒也喝,绿豆汤也喝。”
杨森厚着脸皮讨要绿豆汤。
“没听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衡量了一下绿豆汤和啤酒,杨森最终还是选择了啤酒。当即打开一瓶先吹了起来,咕咚几下子一瓶就干完了。
鲫鱼刺多,这次大家都吃得十分小心。
一条鲫鱼,一片脆黄瓜,在这盛夏,即使吃得大汗淋漓,也浑身爽滋滋的。
炎热的盛夏,知了潜藏在浓荫之中,仍旧抵挡不住火球的炙烤,嘶声力竭着这灼人的热度。
时间转眼就到了杨森离开这天。
意料之外,陈亦松居然也向萧楠提出辞行。
萧楠神色复杂看着眼前这长身玉立的青年,干净的气质即使在这小山村停留了一个多月,也没能让他染上一丝乡土气息。
突然听到她的辞行,萧楠不知道实在遗憾收不到房租了,还是因为什么,心头有些干涩。
“怎么这么突然?”
“也不是突然,只是我想明白了一些事罢了。”
“……那……那你屋里那里东西怎么办?那些床什么的?”
蓦地,萧楠觉得自己似乎有些矫情,脸色微微发燥。这个时候居然问物品的处理问题,对方该不会误以为她在贪图些什么吧。
一想到对方可能会误会,萧楠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急忙解释,“……呵呵,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不是说你会住几个月的吗?”
陈亦松眸光一深,萧楠的举动全落入他的眼中。他深深看了一眼眼前这个女孩子,“其实我应该谢谢你的!”
“谢我什么?”
“要不是你上次——”
“上次?”萧楠脸色一白,显然也想起上次她说陈亦松的事,“你还在生气?其实我并不是故意的。”
知道萧楠误会了,陈亦松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向她解释,也似乎是在对自己说:
“我不是怪你,这些天,我想过了。”
“的确,其实我面临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算不上什么,可我却一直沉浸在痛苦的过去,无法走出来;而我的哥哥,为了我,放弃了他的梦想,担起了本应该由我的担负的责任。”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自愿对我父亲说我要接管他的公司,因此我大哥才放心的去了部队。然而,正处于上升期的他为我的错误买了单。”
“如今,这一切都需要我去弥补,站起来,扛起来。我与生俱来的天赋,让我应该走这条路。我希望我的家人也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至少不用天天担心我。”
良久,萧楠才道:“祝你好运!”
忽略心中的那抹异样情绪,萧楠淡笑着对陈亦松说,“不知道你这么快就要走,我现在去给你准备点东西带走,就当是土特产。”
说完,转身快步去准备东西。连后面陈亦松的拒词都没听见,或许是她本身就不愿听见。
萧楠动作很神速,先是让牛牙去村里找人买点还没卖完的李子。想着村子里桃子也熟了,她们这边的桃子青的时候也可以吃,又脆又酸甜;等到完全成熟了,桃子肉就变得很软,揭开外皮,没牙的老太太也可以吸着汁水吃。
不过萧楠还是喜欢吃那种还没完全成熟的桃子,有嚼劲,桃子肉的清香也足。
此外,她还去竹林里挖了大半背篓的竹笋。本来她准备让这些竹笋自然长大的,回来这些日子,用竹用得狠,感觉竹林都快被她砍伤了元气,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除了竹笋,萧楠还锯了好几根大毛竹做蒸竹筒。
知道陈亦松喜欢竹子,萧楠犹豫了半刻钟,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进入空间挖了一小丛墨竹,然后又从杂货室里找出一个以前母亲舍不得丢的小破桶装上。
因为是刻意挑的很小很小的墨竹,打包装起来也不足一米高。尤其是萧楠还特意挑了一个黑色的口袋罩上。
“萧楠,这待遇差别也太明显了吧?”
看着地上大堆小堆的东西,几乎都是陈亦松的,而他只有小小的一包,另外还有一坛老太太给他装的咸菜,杨森一脸幽怨的望着萧楠。
萧楠尴尬的笑了笑,好像是很明显。
“诶呀,你一个单身老男人要那么多东西干嘛?咸菜才是正道,打开即食。哪像这些,还要花功夫煮的!”
“我可以请厨师!”
“那多浪费钱,还不如出去吃一顿好的呢!”
“唉……反正说来说去就是我没人家长得帅呗!唉,这个看脸的社会哟!”杨森看了一眼陈亦松,假模假样的发出一声感叹。
“……”
过了一会儿,等所有的东西都搬上车以后,萧楠悄悄把陈亦松拉到一边,神神秘秘道:“诶,等下那个黑色袋子里的东西你一路上千万别打开,等到了家,也悄悄种上,不要告诉别人!”
“里面装了什么?”
陈亦松只知道萧楠先前有一阵往山里去了,根本不知道里面具体是什么。
“等你到了就知道,千万别在路上打开。”
“好!”
陈亦松看了一眼萧楠,心里蓦地暖暖的。自从知道他要走,萧楠从早上一直到现在都没歇息过,一直在忙。
想起她经常一个人上山干活,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山上的活儿该请人的就请人。”
又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以后少吃点冰的。”
不知怎的,萧楠听见这话,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上次三朵端给她的那碗红糖水,
“上次那碗红糖水是你熬的?”
猝不及防的被这么一问,陈亦松的脸突然一红,狼狈的跑远了。
隐隐约约中,空气送来了一句低沉的“嗯”。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凉拌黄瓜是我过年时在老家吃酒get到的一个新技能,真的很好吃,大家阔以试一下,酸辣酸辣的!
第38章
等把人都送走,萧楠独自回到家里。
原本偌大的房子; 突然间; 萧楠瞬间觉得空荡荡的。
本来还指望着靠陈亦松的房租费; 缓解一下经济困顿的局面; 这下好了,算盘落空了。
想着反正暂时没事; 萧楠把陈亦松住的房间的被子毯子; 都翻出来洗了一遍; 顺便也把自己屋的都翻出来。
洗洗刷刷忙碌了一下午,家里的边边角角都被擦得一尘不染。
收拾完这一切; 眼看着天也快黑了。萧楠下意识的朝柚子树底下大喊,
“诶; 晚上想吃……”什么。
蓦地; 她才想起人已经走了。
有些不习惯的望着空荡荡的院子; 神色怔愣。
晚上萧楠一个人也没啥胃口,随便下了一碗面条就对付过去。中午剩下的冷饭冷菜; 也全部盖到大灰一家的食槽里。
躺在床上; 似乎又回到了初始回来的时候。
同样的月光,同样的蚊帐,同样的人; 一切似乎从没发生过。
要不是隔壁还摆着那张豪华的与房子装饰格格不入的大床,证明这一切真的发生过; 萧楠还真以为自己产生了臆想。
“哎呀,真是热闹惯了。突然不习惯一个人了。”
***
翌日一早; 天还没亮,萧楠就从被窝里钻出来。
沿着后山的山坡,带着一群大大小小的狗崽晨跑。
萧楠前面跑着,后面一群狗追着。
一路上,这只狗“汪”一下,那只狗吠一声,好不热闹。
帅哥逐渐暴露出它的野性,晨跑途中都没闲停下来过。一会儿钻进路边的荆棘丛吃几口山泡儿,一会儿又撵着山鸡满山坡乱窜。肥胖的身子,像一颗疾速抛出去的黑铁球,痕迹滚满了山坡。
“帅哥,回来!”
“汪汪——”
一听到萧楠叫它,它立刻欢快的蹦到面前来。
萧楠捏起一个拳头敲在它的脑袋上,
“好好跑步,保持队形!”
“汪——”
随后,它垂头丧气的跟在萧楠脚后跟,后面跟着它老娘大灰,大灰后面窜了一串,甲乙丙丁幸运五花紧紧跟在后头,努力保持着“一”字队形。
路过西瓜地,萧楠顺道瞥了两眼瓜苗,一根根都跟小白杨似的,长得贼精神。
等跑到山顶,萧楠照例开始打拳,配合着心法,两套拳很快走完一遍。心中的郁气尽数吐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这时,天光大亮,东方的鱼肚白渐渐染上羞涩醉人的橙红。
踩着一地破碎的晨曦,萧楠飞扬在晨光中,快速冲向山脚,回到院子里。
院子里已经来了很多孩子,这些日子,有的已经放弃了,有的还在继续坚持。算下来,大概还有十来个。
萧楠眼尖的发现,秀娟居然也来了。
“小楠姑!”
秀娟上前同萧楠打了声招呼。
萧楠一边摆支架,一边问秀娟,“怎么想起过来啦?”
“爸爸让我来的。”一提到她爸爸,小姑娘脸上挂满了笑容,她爸爸给她说了,下学期就送她去上学。
萧楠瞬间了然。事实不难猜,秀娟妈妈经过医治,虽然还无法干重活,但带带孩子煮煮饭还是没问题的。
“那好好练!”萧楠拍拍秀娟的肩膀,鼓励她。
“嗯,我一定会的。”秀娟一脸坚定,信心满满。
直播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萧楠也渐渐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不提造化大众那么高大上的理由,就说俗气点,每天直播里观众的打赏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别说偶尔遇到一两个土豪,那礼物,刷起来绝对不手软。
软妹币呀,谁不想要?更何况是急需资金“开疆扩土”的时期。
晨练结束后,萧楠准备上街一趟。卖村里的竹产品也有一段时间了,萧楠看了看,很多货款都已收到,干脆去取出来给大家分了,免得时间拖久了村里人都怀疑。
钱是到村长家分的。
当天下午,在萧楠网上卖了东西的、没卖的,都聚了过来。
有那性急的,一上来扭倒萧楠就问:
“小楠,我家的能分多少啊?”
“我家的呢?竹具、李子都有哦?”
“还有我……”
纯粹看热闹的,都抱臂靠在一边,冷眼瞧着萧楠。他们倒是要看看,那劳什子的网店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萧楠也不在意,反正事实会证明一切。
萧老爷子这边同样也不清静,围了一堆人,都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问他,“萧老头,你家怕是好几千吧?”
“对嗦,我也觉得肯定有好几千,说不定上万都有。”
“是不是哦?”
“啷个不是嘛,”那人大拇指和食指叠在一起搓了搓,比了一个数字,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
萧老爷子被他们问得哑口无言,垮着一张皱纹老脸,默默的抽烟斗。
这些人,做的时候不积极做,看到别人分钱了,又凑上来说酸话,他懒得搭理!
不过老太太可没老爷子这么好说话,两眼一瞪,双手插在腰上,中气十足,“咋啦,就是卖十万八万,也是我家老头子该得的!”
“哪像你们,小人之心度君子,叫让挂在小楠那里卖,又怕被吞了。现在来说这些,有个屁用!”
“诶诶诶,我们就是问问,问问而已。”
被老太太这么一怼,有的人就怂了,连连解释。
但也有那同样泼辣的,丝毫不怕老太太,当面互怼,“那是你孙女,当然不坑你了,要是外人,那可就说不定了。”
一句话说的半遮半掩,让人浮想联翩。
“我呸!是不是真实的,等下分了钱就知道了。”
老太太底气也足,来之前她就向萧楠打听了,知道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是赚了钱的,就算不多,也比拉到街上去卖划得来。
不提两个老太太的口水战,萧楠这边,直接干脆的掏出这一个月的记录,念一个名字,那人就直接上前。
然后萧楠详细的念出他家买了几套竹具,每套多少钱;买了多少李子,李子又多少钱,每一笔账,详细得不能再详细。当事人听了也连连点头,表示没算错。
这些人,别看没什么文化,但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不用写下来,心里也记得清清楚楚的,比“烂笔头”还强。
最后一连串算下来,一合计,好家伙,居然有三千多!
这可是大伙儿万万没有想到的,以前要是农忙时节,能卖个几百块的围席那就不得了了,现在一听到有三千多,一个个眼睛都瞪得溜圆。
有人忍不住问道,“小楠,真有这么多,没算错?”
“没有,三婶,都在这呢。”
“嘶——”
吸气声在院子里此起彼伏,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