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与别的学科教授方式很不同,这里很特别。
分工不同的学生,做的事十分不同。
抬头看天花板上,安装了电灯,白天灯未开,但看得出来不是黄色的灯,而是白炽灯。
现在白炽灯还很少见,因为成本高,但学校和医院一类的地方竟是先用上了。
王公公随着路俊林出来,随处可见的路灯,以及十字路口设置的红绿灯,脚下平坦的水泥路,甚至校园内部还设置了邮局。
王公公道:“听闻邮局不光可以寄信件,还可以打包着寄物件,听闻官府也另招标牌照,除了国家邮局以外,另可以发展民办的快递行业,准备规范落实它,现在水泥路平坦,加上有了一些车子,船,铁路的辅设,以后快递的效率会越来越高,想来这个行业也是有赚头的,所以很多人去投标牌照了。”
路俊林点头。
现在的晋阳,像一个火车头,带领着九州各地,飞速一般的发展。
大学城里条件好的孩子,几乎都骑了自行车。
在大学城逛了一会,路俊林便信步出了城,进了商业小街,到处都是小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入眼。
煤炉,卖煤的,卖保温壶的,卖书,本子,笔,移动广播的,更稀罕的还有卖蝗虫粉的。
这个倒是真把王公公给吓住了,他忙不迭的问粮店的店主,道:“这蝗虫是从哪儿收来的?!”
“晋阳没有,是从闹蝗灾的地方收来的,不过今年风调雨顺,所以蝗虫粉不多,今年价格虚高呢,要十二文才能卖……”店主笑着道:“我批发来成本也高……”
“蝗虫粉能吃?!”王公公道:“灾年里,也没人想起来吃这个呀?!”
“现在不一样了,公主在报上发表过一篇治蝗的文章,现在朝廷有专门收购蝗虫的部门,所以连带着民间也将这生意给带起来了,真别说,这蝗虫啊还真有很多种吃法呢,这蝗虫粉算是便宜的了,才十二文,那新鲜的蝗虫,却要十五文,蝗虫干虫要卖到二十五文。因为这两样,可以洗净了用油一炸,再洒点儿孜然辣椒的,味道是真的美极了。你看那烤烤摊上,基本上这东西一上来,马上就能卖光了……”
第1113章 变样
王公公讶然不已,真不知道说什么了,难道晋阳百姓已经从求温饱到想着法子吃的境界上来了吗?!
“这蝗虫粉啊,蛋白质含量高,听闻对脑子好,对身体好,很多百姓家里有孩子上学的,都会买几斤,早晚配上牛奶冲了给孩子喝喝,补补脑子,现在学习压力大呀,竞争大,学的科多,家里也操心,客官,你说是不是?!”店主十分唠叨,话匣子一打开都不肯让人走的。
“原来是这样……”王公公了然道。虽然吃蝗虫粉稀罕,但是这么一说,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先帝路显荣,还有以前的帝王,为了长生,什么奇怪的东西没吃过?!
那太后在世时,还吃过很多奇怪的东西练成的丹砂呢,有一味,就是女子的经血,道士当时怎么练,她都怎么吃,一点不含糊的,所以才抓那么多童男童女。
自从服侍了路俊林,路俊林比较正常,所以他都觉得以前的事不堪回首,也稀罕了。
现在一对比,这蝗虫粉至少还可以理解。
“现在人好过了,以前想着怎么能吃饱,不饿肚子,现在想着怎么吃好,怎么变着法儿的吃,怎么吃有营养……”店主笑着道:“看这满大街的小吃店,生意好的很,以前哪有这些?!”
王公公点头,也深为赞同。
走了一段,王公公看到有卖蜜瓜的摊子,便去买了一块来,道:“陛下,尝尝看,这时节,有这东西上来,可稀罕了。”
“才四月,这是大棚里出的吧?”路俊林道。
“是,一块五文钱呢,切成块来卖的,一个个的卖,估计普通人家也舍不得吃,这玩意儿到了时节里,一两文就能卖一个……”王公公叹道:“……听闻那新疆的哈密瓜更好吃呢,更甜,可惜路途长,运不来,以后有了铁轨,想来吃它也容易了……”
路俊林咬了一口,心中不知道是何滋味。
在这儿生活,这王公公也变成百事通了,天南海北的事,听人一侃,就什么都知道。
慢慢随着人流走,遇绿灯就过路口,慢慢的就到了城外的大市场,这里人真的巨多,摩肩接踵,挤死个人。
遥望着对面山头上建了一个巨大的风车和塔,看上去景观极美。
王公公便道:“那里是训练特种兵的地方,听闻还有女兵,提倡的是从兵中挑出兵王来,单兵作战方式,这培养和选择方式很特别,很多人想进去还进不去。那个塔,好像是用来作通讯器的一种东西,与广播的原理差不多,不过这通讯器,现在还只在军中有,我倒见过一回,就是一个黑黑的盒子,在离的不远的范围内,可以对话……”
不就是无线电吗?!
路俊林狠狠的咬了一口密瓜,将它全给包嘴里去了。
王公公见路俊林不深问,便也不继续讲了。
“这里厂很多嘛,”路俊林道。
“实业兴邦,朝廷鼓励开厂,税收政策又有优待,所以有很多厂子办起来了,加上有研究院的技术员作技术指导,这生意很好做……”王公公道:“那个是风扇厂,说是夏天马上来了,就可以上市卖了,与手表一样,还没出厂,单子就排到秋里去了,忙不过来……要的人太多了……”
“研究院还有研究一种空调的东西,反正以后也是归这风扇厂生产的,这厂主投了科研资金进去,想来以后发电厂扩建,电力充电以后,这东西就差不多能制出来了……”王公公道。
“那个是化肥厂,主要生产有机肥料,还有杀虫药的厂子,药微有毒性,不过不常用,只要虫年的时候,才会用到的多,这个厂子不是为了赚钱的,而是官府直营的,有备无患的意思,好像是怕这东西泛滥,危害健康……”王公公还添一句道:“是公主弄出来的……”
“那是水泥厂,这厂子灰大的很……”
“那是钢筋厂,有水泥和钢筋,再混以比例的砂石,就可以浇铸混凝土,那些几层的高楼就是这样建起来的,”
“主子……”王公公指了指江面上,道:“那边要造一个长江大桥,直通金陵的,现在江南回来了,那边的路也得要修起来,以后定是四通八达的……”
“外城也修了下水道?!”路俊林道。
“修了,修了一多半了,快完工了……”王公公道:“这一直都是冯侯爷带着人做的,他是路政司的总司长,十分敬业的一个人,一出手,必然是要做到最好的……”
路俊林发现走的路多了,遇到好些个黑人,还有奇怪肤色和发色的人种。
“他们是西域人,还有那个白人,是北域的人,听闻那处极寒,他们怪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的呢,不过他们也是做生意的料,现在倒卖着商品,倒也发了财了……”王公公道:“初来时,一直在吃,都乐不思蜀了。这些老毛子商人,倒也有趣。一个领头的叫伐克的,听闻现在在竞标一块建厂的地,他们也想建个厂。倒也新鲜……”
走到晋阳码头上,路俊林看着来往如织的船只,心中不知是何感慨。
眺望着,便能看到还未出发的水军,那里曾是他的军队。
如今,却不宜再见面了……
王公公便不说话了,知道他心里不好受。
“济北王死了,现在江南一定,陈侯等混战的各诸侯可对晋阳有所表示?!”路俊林道。
“并没消息传来,不过听闻江南有这么大的推进,他们应是吓破胆了,北边杀了济北王,他们是不可能步济北王的后尘的……”王公公道:“或早或晚,早晚要归附于晋阳朝廷……”
“是啊,早晚要归附的……”路俊林道:“川蜀都归晋阳所有了,他们这些小蚂蚱,也蹦不长……”
“主子,要不要请公主带你去那边送个别,他们快出发了……”王公公忍不住道。
“不了……”路俊林道:“他们好就好,与我相见,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1114章 神秘
王公公道:“此次去的还有晋阳的水军,程老道士为首的,还有很多悍将,他们此次去,怕是要拿沿海来练刀了……”
二人相望,背影略显单薄。
而水军这边,成钰接到调令以后,便拉着众将说了此事。
四位主将,眼眶都有些红了,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帐中,对着晋阳的方向,跪了三拜。
拜别旧日君王,谢幕他们的忠诚。
自此以后,他们山高水长,将流浪海上,将忠心与热血,献于另一个王朝之君了。
成钰拉着李末,张明,和曹猛站了起来,道:“自此之后,我们都是天朝的子民,这也是……他所期望看到的。”
“嗯。”四人微红着眼眶,发胀。这是他们对他的成全,也是他对他们的成全。
“从此海上洒热血,以报九州天朝民!”四人恭声道。
出了帐,开始准备拔寨,程老道士已经过来了,道:“船只已经准备好了,让粮草先行,去了沿海一带,第一步是参与修建码头,清剿倭寇,还请诸位与我一同不懈努力。”
四人忙道:“自当竭尽所能!”
“走吧……”程老道士拿着图纸,道:“这是详细计划,还请与我一道参详一二……”
水军是齐尚书亲自来送走的,晋阳军民几乎是万人相送。
因为这是一次扩张的军事计划,是一件很大的大事。
当一列列舰队带着无数的水军离开,很多人遥遥相送。当然还有很多商船也都准备好了,跟在后面,士兵前去安顿,只怕生活方面,肯定还是需要服务的,现在当兵的有钱,又守军纪,做他们的生意,是极安全而且赚钱的。
浩浩荡荡的前去,十分壮观。
尤其是王老实看着一列列他的船厂出来的船走了,眼泪就啪嗒嗒的掉,又哭又笑。
“东家,这可是好事,这可是第一步啊……”掌柜的笑道:“咱们船厂可以去码头造更大的海上军舰去了,还有渔船……”
“不错,”王老实道:“这一次,你和我一道去,带上设备,带上十条船,走……”
“哎……”掌柜的应了,喜不自胜,眼中带着征服的光芒。
在火锅楼上,极多扒在城墙上围观的人,很吵。
路怀德笑了道:“只怕倭国人要睡不着了……”
“听闻最近乖了不少,但是这水军一出发,他们怕是要到处奔走了……”大太监笑着道:“这些倭寇的确该治。”
“璋儿的目标是拿下倭国,”路怀德道:“可不只是治倭寇这么简单……”
大太监笑道:“当是如此,是老奴识不清大局……”
路怀德笑着抿了口茶,慢悠悠的,慢条斯理的,嘴角上一直裂着笑意。他发现这种养老生活真的很不错。
城中到处都有茶楼,戏院,但是,路怀德就喜欢没事的时候就上来火锅楼坐一坐,一来直接到路遥的办公室旁边的专属包厢里,看看江景,看看云,看看龙,看看远处的山,再听听广播,看看报纸,如此一般能打发掉大半天的时间,吃饭也在这里解决,虽不是日日是火锅,但是厨子会帮他另做,所以路怀德现在的日子真的是爽到爆了。
坐皇位上的人是他的亲儿子,他虽不是太上皇,但是,这种成就感,依旧是爆棚的,他太高兴了,看着亲儿子做到了他远远做不到的事,他就高兴的不成。
江南一带收复回来,对他而言,也不过是物归原主。因为天朝皇帝是他的血脉……
他没有什么不满的,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笑话,瞅瞅热闹,嘲讽几个不对付的人。简直不要太好过。
小二送了报纸进来。
大太监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