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公听了,默默的回了府上。
路俊林道:“……你知道为什么江南大定,百姓为何这样奔走相告吗?!”
王公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这个朝廷很认同,认同这个朝廷,也认同自己在这个朝廷里的定位,而他们毕竟是有国家的人了,不一样了,他们自然就比以往更加的高兴,”路俊林笑道:“他们对这个国家真是热爱。广播和报纸也培养了他们议论朝政和时势的习惯,以后,将会完全不一样了吧。”
王公公莫名的听出一点点惆怅来。
“广播上说江南十室九空,人口所剩无几,现在正在宣传说若有要去江南定居者,可以多分几亩田地,还可以开荒呢,”王公公道:“有些薄产的人家,倒是蠢蠢欲动的,不过有店辅,在这儿做生意的人是不肯走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听闻马上要去修建码头,他们便想着也去分些地,在码头附近,以后贩些货物售卖,”王公公道:“百姓们脑子都灵活的很,现在看了报纸,知道朝廷要发展哪儿,所以一个个的都跟精子似的,一旦码头建好,那里必然是要平地而起一座城,很多人瞅见了商机,急不可待的想去发展了,毕竟朝廷是明确的说过,要开海运,此次连水军也一并跟去,想来是要筹建海军的。”
“这世上从来不乏聪明又有胆识的人,现在去了那里,以后必定是要发大财的……”路俊林道,这种状况,何其的相似啊。太相似了。
她真的做到了,相信民力,相信百姓的活跃,只要朝廷加以指导,引正,他们做的只会比朝廷更好。
“不过有些胆子小的,保守点的,倒是先知先觉的打算先贩几船的货物到江南和沿海一带去贩卖,那里百姓虽少,但是人总是要需求的,自然会买物品,这些物品多以布匹,粮,盐,罐头之类的居多,当然还有药品,还有一些人,打算去沿海贩点生活用品,毕竟水军马上去入驻,这些士兵们也要吃喝呢,消费就大的很,再加上去的其它人也多,都是商机……”王公公笑道:“老奴这是老了,若不然也要去贩卖一二,赚几个养老钱……”
第1111章 劝导
“晋阳遍地是金银是吗?!”路俊林笑了笑,道:“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别拐弯抹角的……”
王公公讪讪的,却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
“叫侯爷吧,我现在是安荣侯……”路俊林道:“识时务为俊杰,这话叫冯璋听见,他也不会在意,可是他身边的臣子,哪个不在意?!”
王公公心中发酸,道:“是,侯爷……”
顿了顿,道:“侯爷正值壮年,实不该如老奴一般,只窝在这里养老,发霉,侯爷是有才学的人,何必这样子呢,就连公主都提过,若是侯爷想做事,只管提……”
路俊林垂着眼睛不语。
“侯爷是有才能的,有才不用,是暴敛天物啊,老奴老了,怕以后死了就照看不到侯爷了,人是不能闲着的,一闲着,多思多想,人就焦虑了,反而更伤神,有碍寿元,”王公公喃喃道:“老奴恳请侯爷好好想一想,不一定是去经商,有什么想做的,只管做吧,左不过是不能离开晋阳罢了,也不过是不要壮大势力罢了,遵守这两个,总有事情有发挥余地,还请侯爷三思啊……”
王公公说的真的很诚恳,都是肺腑之言。
路俊林没有正面回答,其实他觉得他算是比较心胸宽广的人,也不是弯不下腰,低不了头的人,只是,他也不知道,为何一直下不了决定。
也许终会妥协的吧,但不是现在,至少还不是现在……
“起来吧……”路俊林扶了他起身,对他道:“你安心养老,以后我给你送终!”
“是,谢侯爷。”王公公哽咽了。
“当年在宫中你吃苦了,”路俊林道:“你说是以前好,还是现在好?!”
“老奴说实话,是现在好,现在,至少没有人进宫当太监了,百姓们,当个正常人也可以活下去,”王公公道:“做奴才,总是低人一等的,有时候,连人都算不上的……”
“是啊,自然是现在好,冯璋登基后,没听说过要修建皇宫,广招太监和宫女,想来,是打算废除这个制度了,是了,现在连买卖人口都是犯法的了,”路俊林笑道:“前几日报纸上不是登了判了几个案子,毕是父母欲卖女儿的,按遗弃罪判了刑的?!”
“是,当时老奴还有点惊讶呢,后来打听是说,现在律法修整了,这一方面,有一完整的体系了,官府的人说,现在过渡时期,只怕百姓们的意识不够强,这样的事只多不少,所以这后续的手续很完备,发现了类似的事,一律按遗弃罪判,其儿女皆被剥夺,归国家抚养,以后跟国家姓,吃国家的饭,国家来培养教育,有专门的一套体系和监管,”王公公道:“……依老奴说,这些孩子,是上辈子积了福了,虽然失却了父母,但是,能被国家荣耀培养出来,以后跟国家姓,是多荣光的事啊……前几日巷子口的老白还说,他是不敢遗弃孙女儿,但是他是真想把几个孩子全送去给国家养,不光吃喝穿衣,教育全都不用家里花钱,国家还给孩子们月月生活费,哪有这样的好事来……”
“哟,任何政策,都有人想钻空子,想讨好处……”路俊林嘴角抽了抽道。
“所以才需要监管,”王公公道:“那些判了遗弃罪的人一律发配到江南做工去了,现在一旦有犯罪的,赶紧的都发配到江南去建城修城。”
“犯人再苦也比以前的劳役工好过一些吧,”路俊林道。
“听说是要确保犯人的人权,只要没判死刑的,虽然做工没有工钱,但是至少吃喝住行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到了晚上还有老师在开思想教育课,想学文化知识的也有书可以看,真是极好的教育了……”王公公说着晋阳的事,就滔滔不绝,道:“这样犯人刑满后,也有一技之长,也不会去犯罪了,这种事,以往是前所未有的……现在到处建学校,有官府办的,也有民办的,官府指导的,老师的缺口大着呢,很多人都去考老师资格证了,现在学校都分科,科有专长,一科一个老师,只专门教一样,与工厂流水线一样,将工作细分了,反而更好……所以老师门槛也低了不少,不用样样皆通,只通一样便能去授课……”
“那死刑犯呢?!”路俊林道。
“有判死刑的,晋阳杀的人还少么,江南就杀了几万人,都是先杀后审的,现在去了多少官员专门处理这个事,审完还要通报,听闻审完的资料,足有几船……”王公公道:“晋阳这边也是,罪大恶极的,不等秋后,只立即处决的。说是活着浪费空气,浪费土地,还浪费粮食,没必要等秋后……一般从一审二审结束,过一道流程后,三天内就处决了,不过现在已经不怎么公开处决了,毕竟血腥,只是处决了什么人,什么罪,在哪里处决,都会在报纸法制篇上通报一声……”
现在的王公公就是个时势通,因为他真的很闲,路俊林本来就不是怎么需要人总是服侍的人,王公公现在过的很自由,加上在宫中多年,对政局很是敏感,现在必听广播,必看报纸,真的算得上一个晋阳通了。
王公公之所以总是唠叨着说着晋阳的事,就是怕路俊林呆在府上呆废了,所以想勾起他的一点做事的念头,总是引着他。
“出去走走……”路俊林道:“听闻大学建成了?!去瞧瞧吧……”
“是。”王公公心中欣喜,忙应声道:“老奴去准备车马。”
路俊林带着他出了府,一路所见皆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东西。
王公公一路所指,道:“那是铁路司,专门增设的一个新衙门,现在木轨道已经在用了,听闻现在正在攻克铁轨道的问题……”
“那是工商局,城管局,社区总局,还有律师职业考试办,听闻考过了,就有工商给营业执照,就可以办个公司接案子收佣金了,是为民服务的,有偿的一种职业……”
第1112章 蝗虫粉
“社区主要管保障体系,和百姓安全的,那是交警办公室……”王公公滔滔不绝,道:“那个医保,也在这个大楼里面呢,听闻劳工法案就是在这里通过的,对了,那栋楼是正在建的法务部,以龙吟先生为首,修律法总参,听闻公主家里的大丫,就在法务部和报社实习的……”
“那是财政司,是公主直接管的,听闻江南一定,就会发行银圆和纸币呢……”王公公道:“还有那报社,办报纸的,与广播局在一处,”
“那栋楼是警察厅,户藉科也归他们管。”王公公道:“以前经商需要路引,现在路引全被取消了,只要在户藉科领了身份证就可以到处行走,不会再限制人口的流动。”
“还有那栋大楼,主要是在建人民大会堂。与他相邻的一栋楼,是国家藏书馆,每天都人来人往的,晋阳人现在都热爱读书看报,了解时势,那书楼底下是体育馆……”王公公指着道:“……这以后算是国家的核心机构了,听闻现在各州县配备都是按照这个来,专项专管……”
路俊林听着王公公唠叨,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来来去去,这股活力,这些巍峨的大楼,有点恍惚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仿佛有一个古人来介绍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他真想说一声,这我都知道,不用你介绍。
可是,他却一直闭口不言。
“……那里就是大学城了……”王公公道:“一共四所大学,一所综合性大学,三所专科专项的大学,不过他们的图书馆和一切资源是共用的,就建在一起了……”
路俊林排着队下了车马,信步踱了进去。
走在还没有长高的林荫树下,心中感慨万千。耳边是王公公叽叽喳喳的声音。他左耳进,右耳出。
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实在是新鲜的很。
走进一栋楼里,里面的老师正在讲资本论,马克思。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国家干预与宏观调控。国家机器与政府职能,金融理论一些的课题。
而坐在下面的学子们听的都认真,眨着眼睛竖着耳朵,做着笔记。
路俊林抬头一看,是政治金融科。
这课程,是后来的,老师也不是全懂,所以基本是与学生们一起考证,一起探讨,以及做市场调查,慢慢的摸索着学习的。这可能是第一届,老师是,学生也是。但总归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路俊林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踱步到了另一栋楼里。
一看牌匾,是医学院。
怪不得一股酒精和消毒水的味道。
王公公道:“这医学院与医院是共通的,平常的老师都是医生,既当医生又当老师,所以这里老师和学生,常在这里做实验,以及去医院观摩手术,所以味道就重……”
路俊林往里一看,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有的在显微镜下观察着什么,还有几个在小声的说着话,更有几个正在剖一个奇怪的肉一样的形状。
讲真,王公公虽然见过死人无数,但是这样的,还真是让他打了个哆嗦,道:“……医学院的人太可怕了,真冷血……恐怖,仿佛这不是遗体,而是案板上的肉……”
路俊林嘴角抽了抽,白色的教室内,有许多医疗器械,手术刀,酒精,红嗅汞之类的东西,更有抗生素,毒霉素的介绍……
原来,医学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原来,器械的精钢产能也到了这一种地步了,才能产出这样的精钢的细致东西来。
桌子上有铅笔,钢笔,墨水,书藉,还有挂着的人体构造体图,学生戴着口罩,穿着薄的一层防护服,带着白的帽子,老师正在小声的教授着什么,学生都低下头偶尔记录……
这与别的学科教授方式很不同,这里很特别。
分工不同的学生,做的事十分不同。
抬头看天花板上,安装了电灯,白天灯未开,但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