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敢恨晋阳,是恨上了大人,”谋臣道:“不见也好,这些人在百姓身上扒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晋阳现在要分地与民,他们自然不肯,也是自找死。”
“所以当初写信去与晋阳,是要秘密的去,若是被这些士族大家先知晓了,只怕节外生枝……”西北总督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他们最终的归宿,怨不得人。西北注定是要往前走的,他们再阻拦也没用……”
“不错。”谋臣们叹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砍断这些腐烂的部位,西北才能获得新生。”
西北总督道:“军中如何?!”
“几员将领不能擅离职守,但带了话来说,一切都好,让大人先躲着,外面这些人还去军营找大人了呢,能不出现就别出现,也不过三五日的功夫也就结束了……”谋臣道:“他们说军营中一切都好,粮食充足,军械完备,所有的一切都好。晋阳的医生们虽然凶,但是负责任的很,还给他们所有人排队看病,送来的文臣也教他们识字普法……”
西北总督沉默了一下,暗叹世界变化的太快,的确是很大不一样了。
“军务方面,他们甚少干涉,所以臣以为晋阳就算要改,也不会是现在,”谋臣道。
“可能是腾不出手吧,现在他们是以百姓为先……”西北总督道:“咱们现在是晋阳的臣属,若要改,自当配合。”
“城中开了仓放了粮,晋阳又调了不少民用粮食和种子来分给百姓耕种,另外分了地后,官府还准备发放种子给百姓们种,”谋臣道:“好像说以后种成了,按亩来收,是官府来收,所以百姓们都挺配合的,十分信任的样子。”
“是什么种子?!”西北总督道。
“棉花,一种做被子做衣裳的棉花,”谋臣道:“说是这个耐旱,西北雨少,种粮作物常减产,或是灾荒,以后便多种棉花,官府用钱财去收,或是用米去换,都成。”
“也就是说官府保障百姓们的收益了?!收多少?!全部都收?!”西北总督道。
“有多少收多少,据说晋阳的织厂天天不停的在织着,用的就是这个棉花,”谋臣道:“以后这里是产地,织厂怕是要开到这儿来……”
西北总督道:“棉花到底是什么?!”
“这个作物是往年行海商的人从外面带来的,共有两个品种,还有一个是从西域带来的,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产量也有点区别,但经过晋阳的培种之后,产量大增,”谋臣道。
第959章 囤田
“以往这种子也只是在江南一带有人种一种,但是种的不多,江南雨水多,常常被淹死了,因此种的人也不多,”谋臣道:“此物脱籽也极为麻烦,因而百姓们以前种了自己脱籽效率极低,种的人自然更少了……”
“原来如此,”西北总督道:“晋阳是有特殊的方法吗?!”
“有脱籽机,有电力的,也有人工的,据说人工的也很便宜,有些农民可以自己买回家去踩了脱籽,一台也就不到一百文,是木料做的。电力的贵许多,一般工厂里用,效率极高,是大批量脱籽的,”谋臣道:“以后江南种粮米,西北种棉麻之物,依靠高效的运转,再无灾荒之忧。”
“若是风不调雨不顺,只怕以后西北旱灾,江南水涝,还是会……”西北总督道。
“会治水的,”谋臣道:“晋阳有龙神在,也一直在开凿运河,只怕会一直将水治好。大人也莫太远忧,现在的粮种培育后产量大增,以后大范围的粮种下去,收上来,只怕粮会远远溢出,吃是吃不完的……”
“会有这么一天吗?!”西北总督道:“若真有,就真的是跟做梦一样的了。”
“对于晋阳来说,有什么不会发生的?!就是奇迹啊……”谋臣道。
“是啊。”西北总督道:“不过电力是什么?!”
“好像是一种能量,具体的我也不是太懂……”谋臣道。
西北总督道:“不懂就去学一学,你们有事没事去官府走动走动,咱们说了不干涉政务,但是,可以学习啊……”
“是。”众人忍着笑道:“不学不成啊,不学都跟不上了,尤其是很多政务的方式,我们都不懂了,若弄不懂,以后是要被鄙视的……”
众人皆笑了起来,笑容之中透着轻松。
提着的心,似乎到了此刻,才能真正的放松了。
将重担子给交了出去,而且还是能力更强的,更有能力让百姓过的更好的人手上,他们到了现在才能真正的变得心安理得。
是的,心安理得。
西北百姓与晋阳的走动渐渐亲密起来,有很多西北的商人也往晋阳去了。
也有很多的书生,打算去晋阳游历学习,很多技工家庭更是背井离乡,打算去晋阳学些本事再回家乡……
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
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歇。开头时难,但一旦开了头,如同狂奔入流汇聚入海的大江大河,想让他们再回以往的时光过那样的日子,是再无可能了。
历史往前发展,而光线也是。昨日之光如同尘埃,渐渐能被所有人甩在身后,直至一代代死去,新生,彻底的抛在脑后……
拜神教的旧军将领们约束着兵士们,很乖,一直驻扎在外城,不声不响。
将领们看着自家军营中良好的伙食,温暖的被褥,总是不断在烧着的热水,还有热水供应的澡堂子,直到医生们常驻在此给他们体检看病,他们渐渐的心就温暖起来了。
“从今以后,我们也是有家的人了……”一个将领喃喃道:“以后在海上漂泊,死后能葬于这片土地,我已经毫无遗憾了。”
这话说的有点悲怆。
曾经一无所有,家也无家,做了很多很多的错事,如今静了下来,生活乍然有了希望,那些做过的事就会涌上心头开始惩罚自己的内心。
他们是高兴的,也是悲伤的。
“晋阳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家乡了,这晋阳,却成了他们最后的家,”另一个将领叹道:“……这个地方真好啊……”
“是啊。”
纵使余生都在在良心的谴责中度过,既使将倍受煎熬,他们也要努力的活着,贪恋着这个美好的世道。
他们不惧死,可他们却贪生。
北郡城。
经过严格的筛选,很多犯了疫症的兵士很快就被处理掉了,疫病被控制住了。
粮草也经过一一的晾晒,虽然发了霉,但是,只要久煮一会,总不至于能吃死人。
兵士们一个个都木着脸,他们都已经被如贵妃的高压政策压的没了幻想,有的只有麻木不仁,服从命令。
他们将城中收拾出来,加固了城墙以后,便遵守军令出城开始囤田了。
现在已是入秋,但是依旧可以补种一些菜种,和麦种。
远远侦察回来的斥侯将此事报与齐蜮。
齐蜮闻言拧了一下眉头,道:“如贵妃囤田补种?!看来,是打算长久耗战着了。”
“也许是迷惑我军的方式罢了。”一个将领道。
“也有可能,但她现在不一定会速取京城,她依仗什么呢?!”齐蜮道。
众将也不知道,一时间面面相觑,根本搞不清如贵妃葫芦里卖什么药,因为这个女人真的不按常理出牌。
她是这个天下诸侯间的变数。
谁能料到北廷这个修罗场,最后得利的会是她呢?!
谁也不曾料到过。
杜飞龙的拜神教兵强马壮,沐兰硕更是拥有十几万大军,粮草充足,而北郡实力也相当雄厚。
她当初有什么?!连兵也没有。
可是,她硬是能将棋局盘活到对她有利的程度,不仅利用三者间的关系,迅速壮大自身的实力,吸纳兵士,更是引的三方相残,她更是狠心能水淹北郡城,最后独霸北郡城。
这样的女人,是个乱世枭雄。
如果以前他们对如贵妃的谋算哧之以鼻的话,现在,他们却不敢如此轻率的轻视这个如蛇如狼一样的女人了。
他们虽扎营在此,却是日夜坐卧不安,怕呀,怕这个女人突然袭击,给他们狠狠的咬上一口。
可她现在突然按兵不动了,开始种起地来,谁能相信她不是迷惑他们大军?!
不安的情绪在所有人心中激荡,就连齐蜮也狐疑不定的很。
“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往我虽战功赫赫,威名天下,仗着的也是对战事的料事如神,可是如今,我也不过是个睁眼瞎罢了,完全弄不清她的意图,更不敢贸然发动攻击,”齐蜮道:“还是要继续探探她的虚实再说,至少要弄清她倚仗着的是什么?!”
第960章 运气
众将应了,听齐蜮又道:“最近加强巡逻,提高警惕吧。”
众将都应了,然后忐忑不安的退出去了。
齐蜮狠狠的叹了一口气,他身边的谋臣低声道:“……王爷叹什么气?!”
“局势变化的太快了,让人心中不稳,抓不住似的,”齐蜮道:“谁能料到会发展成这样啊?!”
“拜神教说散就散了,杜飞龙的余部三四万人,以及沐兰硕的一半大军,陪同着北郡全部葬身水腹,如今南廷算是毁了,”齐蜮道。
“最终得利的是如贵妃,也是冯璋,拜神教的程老道士带着两万余人,可是投晋阳去了,晋阳什么都没做,就尽得这个人数的兵马,西北更是投过去了,而沐兰硕全军覆没,南廷实力消亡,得利的依旧是冯璋,这个晋阳的运气,也真是太好了……”谋士道:“真是奇怪,这边打的你死我活,死的死,伤的伤,如贵妃所得有限,晋阳却不费吹灰之力,得了三个大好处,”
齐蜮也万分感慨,可他不好说晋阳的事,只能沉默。
“北郡郡守被如贵妃拖死,北郡死亡人数达四五十万人,如贵妃的恶名传遍天下,恶名昭著,”谋士道:“更衬的晋阳的美名在外……晋阳,可真是名利双收啊……”
谋士见齐蜮不语,便道:“这都太巧合了。我怀疑拜神教的那个程老道士早就是晋阳的人了,得了这授意才潜伏拜神教的。”
“如果是这样,那晋阳可真有先见之明,这得是多早以前的事了,现在都事成了,再纠出来,也没任何意义……”齐蜮道。
“是啊。如今拜神教不复存在,活下的两万余人改换门庭成了晋阳的军马,”谋士道:“改的太快了些……”
齐蜮只能沉默。
“现在北廷的局势汲汲可危,”谋士道:“陛下就算打赢了如贵妃,得了北郡,想要再南进,难上加难了。”
齐蜮看着地图,道:“西北投了晋阳,雍城关被冯璋划出隔离带,青州马上又有冯家兄弟驻守,形成对洛阳的合围之势,北廷的土地已经被大大的缩小了……以后……”有没有前途,不知道。况且,能不能打赢如贵妃,还真的是不好说。
一径沉默。
“杜飞龙也算是个枭雄了,可惜眼界太过短浅,”齐蜮道。
“臣却不这么认为,一个狗贼罢了,若是枭雄,岂会因为骄而轻敌被诱诈而死?!”谋士道。
“带领着拜神教发展到这个规模,算是个人物了,只是可惜太过自负,”齐蜮道:“可怜了那些百姓,到最后跟着他变得毫无底线。其实这些本是良民,只是因为没了活路,才走了这条道,如今几十万人都死了,也该结束了……”
“大人何必同情他们,”谋士道:“他们可怜,被他们抢过的,杀过的冤魂就不冤枉了吗?!”
齐蜮沉默。
其实他想说的是若非是朝廷不仁,何必会有这样根叶相煎的事情发生,这种人间惨剧,谁也挣脱不了,谁手上心里也不干净,不是变成鬼就是变成魔鬼。
这些百姓是有错,可是朝廷错的又何尝不是最离谱。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