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 >

第426章

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第426章

小说: 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明白,若无其志,你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路遥笑道:“眼下最不希望我们中原统一的人,怕就是倭人了。”
  
        阿水一凛道:“他们难不成敢从中生事?!”
  
        “谅他们也是不敢的,只是有点心思是正常,只怕也会动一些小动作,我已经派人盯紧着了,出不了岔子。”路遥道。
  
        “那他们的内政呢?!”阿水道。
  
        “倭国如今正值幕府统治期间,皇室不过是个面子,真正的里子是大将军,相当于丞相的地位吧,但是大将军可以封赏或剥夺朝臣的封地和爵位,掌握生杀大权,所以,皇室是个吉祥物的存在,真正的掌权者是幕府,”路遥道。
  
        阿水就有点吃惊了,原来路遥真的了解现在的倭国的内情。想必她能查到,必不是那些倭人泄漏,倭人的嘴一向极严。
  
        “别这么吃惊,我派人去倭国查过,这些大致上的事,中原商人多少也是知晓一些的,他们南来北往,总能遇到一些海上来的商船,消息都是互通的,”路遥道:“但是细情却不确切,所以,我正在培训一批有才学有能力做分析的兵种前去倭国再细查之。”
  
        “公主未雨绸缪。”阿水感叹道。知己知彼,以后才有真正细致入微的应对之策。
  
        想来,那些在密林里训练的人,有一部分是打算派去倭国的了。
  
        路遥道:“倭国正因大权一直旁落,大将军虽然有名却无实,因此,便有更多的人以此为理由,反对幕府,所以冲突敌对一直存在。倭国的地理地形是十分复杂的,虽然它国小,但是多山多隔海,纵然幕府能力最强,也无法完全控制各藩的大名,内战一直不断,但幕府的统治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撼动,并不容易。”
  
        阿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道:“所以要从内部击破?!”
  
        “不错,我希望他乱,但不希望他太乱,因为太乱了,政局不太稳,经济上的事会很麻烦,我希望他和,但不希望他统一,因为统一便会一致对外,届时不管谁掌权,中原在倭国想要控制些事就很难了。”路遥道:“幕府的统治是建立在阶级固化的基础之上的,与中原的曾经有点像吧……”
  
        阿水是第一次听说,阶级固化这个词,他不是太能理解。
  
        “大将军,各大名,然后是武士,农,工,商……甚至是僧侣,伎者,艺术家,他们都只能严守在自己的社会地位,想要往上升,根本没有渠道,就是靠着这么一层层的压迫,令他们服从,他的统治很稳固,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是相对的和平,也是好事,”路遥道:“但是,这种统治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大,武士不事生产,却有薪俸,作威作福,而贫者,却越来越贫困,他内部积蓄着极重的矛盾。”
  
        “公主以后是想将这个矛盾放大?!”阿水道。
  
        路遥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我正是这个意思。”
  
        “怪不得那些倭人说什么贱民就是芝蔴,榨一榨总会出油的,”阿水道:“原来他们真是这么想的。”
  
        “倭国最低等的人叫贱民,他们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所以上等人自然从不曾将这些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一样的人当成是人,这些贱民,甚至连牛马也比不上,因为牛马都是劳动工具,高价购得,而一个贱民,却不值这个价。”路遥道:“不管是外交与外邦,或是战场刀兵相见,从敌人内部将其击溃,永远都是最最上策。所以晋阳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取得微妙的平衡,这与南廷内部有隙,以及北廷的各藩与中央政权相互牵挂离不了关系,就算是现在,晋阳依旧也并不急着,或是怕真的被诸侯军所灭,晋阳能有今天,全都是因为看到了敌人内部的矛盾和走向……”
  
        阿水听了若有所悟,仿佛这段时间所悟出来的东西,全被路遥一下子就点醒了。
  
        对冯家军的所为,不正是这种内部击溃,打的心理战吗?!不正是等到的好巧的时机才成功的吗?!
  
        南廷也是,北廷也是,原来城主与路遥早就看到了两个朝廷之间的内隙,所以,他们一直在等待时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依旧等待着最有利的筹谋,在这期间,城主并不好战,他一直不战便不战,一直一直所做的,只是保存实力而已。
  
        城主依旧在等,而现在,城主能笃定,路遥虽担心,却也笃定,他们正是看到了诸侯军看似强壮,实则危弱的乱局。
  
        内部不稳,永远都是一个永远会爆发的危机,或迟或早而已。
  
        有些人没有能力,只能采取如倭国一样的统治,以取得统治的稳固,而有些人,明明有这个能力,采取这种统治明明更舒心更省力,还能享受权力的顶峰,可他们偏偏却更愿意选择更麻烦,更累的方式。
  
    
  
    
  
    
第907章 历史

  
        路遥恰恰是后者,她未必不知道集权统治的好处,当然也更了解越积累越麻烦的只能通过暴动革命解决的坏处,但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而路遥,却一直选择最难的模式,她其实是在为子孙后代着想,她真的就是这样的人,若不然,绝不可能听到倭人的话,就立即推出了劳工法。
  
        她大约是想将这种社会模式引导,并且确立下来,至少以后她真的离了世,这些东西也一直在传承着。
  
        她是看透了真相,却依旧选择善良的人。
  
        这样的人,何其珍贵?
  
        路遥通透人性,更通透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能明确而不避讳的谈出统治基础,说的本质更不是遮遮掩掩,而是一针见血。
  
        阿水道:“公主今日所言,我都记下了,他日若上战场,我也尽量不动刀兵就不动刀兵,而争取以最恰当的时机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路遥道:“忍耐是好的,可是一直忍耐却不是个好事,把握度便好,不然就真的成了别人嘴里的乌龟王八了。”
  
        这话既是说着笑,其实也是有点影射倭人所说的话的,对倭人,一时忍耐肯定是有的,但若是到了时机,却依旧忍耐,就不好了。在倭人眼里就成了傻子,不知道怎么压榨平民的假仁之人。
  
        阿水都应了。
  
        自此便不再谈及倭国的事,转移了话题,但阿水明白,只怕对倭国的事,中遥是准备了战事上的准备的,这个默契,在彼此心中,心知肚明。
  
        就算有一天,出征的不是他,也会是军中有才有能的其它人。
  
        晋阳英雄辈出,不缺他阿水一个,但有无数像他这样的人,只要活着一日,便尽力为这样的晋阳拼上一次,军魂早已铸成,无论主将是谁,这样的一支军队,必定是所向披靡的。
  
        路遥又与他交代了一些他走之时要带的东西有多少,怎么交接,怎么护送安全,一一细说了以后,才道:“走时莫要太声张,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走……”
  
        阿水自知事关重大,自然要紧的记下。
  
        说了些冯家军中的事,阿水才匆匆的告辞了。
  
        路遥没有送他,主要是怕别人看出什么来,现在城中的探子实在太多,不得不防。
  
        路遥看他走远,消失在研究院的内院子门处,才道:“阿水与阿金还有些不太一样,虽然都流落于江湖,可是,阿金弄到最后差点成了乞丐,阿水不仅置了田地,还娶了老婆,虽然说后来产业全被金陵抢了,但至少,他还能挣得到,阿金这方面,真的差了太多,所以说,当初派阿水去冯家军中是对的,他既有热血忠心,又有一点圆滑,能自圆其说,阿金确实太憨直了些。”
  
        王谦认同的点头,又道:“的确,所以各人得用在适当的地方才得法,若是阿金去,以他的老实劲,早就被冯家兄弟给看出来了……这冯家兄弟真不是吃素的呀。你就一直打算这么养着他们?!”
  
        “嗯,三个月后他们会自己去青州的,”路遥道。若不然,当初也不会接受晋阳的粮草了。
  
        “真是一笔大开销,”王谦失笑道。
  
        “你也不必心疼,开销是大,到青州之前,粮草还要先送,所以还多的是花钱的地方呢,但是反过来想一想,若是我们再招募六七万人,还要加以训练,培养忠诚度,这其中所花费的时间与钱,又何止是三个月和这点子花用?”路遥道:“不可能是赔本买卖。”
  
        “我也只是这么一说,”王谦笑道:“只怕想要再找出第二支冯家军,是绝无可能的。”
  
        路遥也笑道:“正是这个理。冯家军,真是值啊。就算他们不低头,又有什么要紧,只要忠诚于天下百姓,对我们低不低头,都是一样的。”
  
        王谦有时佩服她的心胸,若是换一个独裁的人上来,谁能容忍这样的存在。不灭了冯家军都不算完。
  
        路遥做的很多决定,其实在现在人眼中都有些问题,比如她不计成本的推动劳工法案,因此其实损失了不少厂子和国家税收的利益。
  
        其次,她容忍了冯家军,允许了这样的军队存在,其实是一种愚蠢,因为冯家军很可能会吃了晋阳的粮还要来打晋阳,不除,危机便无时不在,甚至还有其它方面的影响……
  
        可是路遥厉害就是厉害在这样的地方,因为前者从长远来说,缓解了厂工与厂子,甚至官府之间的根本矛盾,甚至渐渐消弥于无形之中。
  
        后者,虽会有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说,保存了中原这样的一支实力雄厚的中坚力量,以后不管是对倭人还是对胡人,都是一支强而有力的有生力量。
  
        当然,还有更多的现在看不出来的影响,但王谦始终认为,路遥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将是切割般的将历史重新撕裂了一道拐了弯的角。
  
        “庆幸你生在这个乱世,乱世是重新制定秩序之时,现在晋阳推行了一些法律,以后晋阳占据天下,这个新秩序,就是真正在全中原运转之时了,”王谦道。
  
        “我也庆幸,若是治世,我是想都不敢想,”路遥道:“如同倭国现在如日中天的幕府,我若是一个小小的大名,就算有心想要改变这些不平等和强权,但是到最后的下场,一定是被当权者给狠狠的压下来,然后连命都会没了。”
  
        路遥对这样的事并不乐观,只道:“若是治世,我一定不会露出半丝我的与众不同,只乖乖的守着贫穷,过着安安份份的普通人的日子。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是注定的,对么?!如同我们之间的会面,”王谦笑道。
  
        路遥道:“是历史中的会面。”
  
        王谦被取悦了,顿时便高兴起来。
  
        “走,回家吃饭,真的肚子饿了,”路遥起了身。
  
        这几条街上只有路遥家第一时间安上了电灯,所以一到晚上,他们家院子几乎门庭若市,路遥一回到家就看到邻居们在,原来早已形成了习惯,现在白天没事的时候也都往路遥家院子钻,加上现在天气热了,没事的时候来路家纳凉消暑,说说闲事。
  
    
  
    
  
    
第908章 笼子

  
        院子里摆上了饭,还有各种瓜果,几个妇人围在一处正在说着电线的稀罕事,无非说的是哪一家哪一条街上的人家也安上了电灯了之类的。
  
        看到路遥和王谦,都是笑着打声招呼,彼此早就熟悉了。
  
        路遥笑着回应了,便与王谦先去了厨房,马氏起了身,给他们安排弄吃的,院子里的妇人依旧笑嘻嘻的说着城中的趣事,只是声音略放小了些。
  
        夏日很热,一般到午后,做生意的店辅子其实也没生意了,所以趁着午后到处溜达,乘乘凉,现在又不是农忙时节,所以晋阳人说八卦和趣事,基本上就是现在凑在一窝的。妇人们也不外如是。
  
        鸡窝前的地上种下的葡萄藤爬满了一个架子,枣树也长高了不少,正好能遮着太阳,真是最最凉快的。
  
        青青的小小的葡萄一串串的挂在葡萄架子上,青绿的叶子爬满了架子和院子墙,看上去郁郁葱葱,给夏日的炎热带来一丝清凉。
  
        晋阳城本就靠江水,再炎热的时候,也有水气吹来的风,尽管是热风,但至少不那么闷了,所以流着汗归流着汗,但是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