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种田有空间 完结+番外-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撇不下。
除夕夜的晚上,外面的不时响起炮仗声,惊得狗儿汪汪叫。小夏裹紧了身上的棉袄,哆哆嗦嗦跑回温暖的屋子,屋里一家人正在嗑着瓜子守岁,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新的一年了,小秋已经困的两只眼皮直打架,但是就是不肯睡。
“咱们煮饺子吃吧!”小夏提议,其实大家都不太饿,但是除夕夜吃饺子是她家乡的习俗,她想在这里延续下来。
“我要吃饺子。”小秋喜欢白面肉馅的饺子,怎么吃都吃不够。
“行!”小王氏勤快的下地开始张罗起来,今天她看起来兴致不错,没有了以往的抑郁。
“哦……吃饺子喽!”小家伙立马就精神了,手舞足蹈的扑倒小夏的怀里。
初一的早上一家人早早的吃完了早饭,准备拜年。大家都换上了小春新给做好的新棉袄,都很合身。
小春自己的是一套桃红色棉衣长裤,鲜艳水嫩,一年的时间已经养胖了不少,个子也长高了。十一岁的小姑娘张开了几分,今天依旧梳着两个大辫子,戴着新买的粉红色的头绳,大大的眼睛给她添了灵气。
小夏是一身鹅黄色的,半年来一直用淘米水洗脸,终于把小脸养白了不少,但是对着铜镜也看不出来,她撅撅嘴。
小秋一身正红色,像年画里的娃娃,小夏忍不住亲了一口。小王氏和沈忠也换上了新衣,小春按照小夏的建议,做成了情侣装,颜色一样,款式类似。
两个人一上身,脸就都红了,夫妻俩虽然不了解什么是情侣装。但是穿着同样的衣裳,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保守的两口子来说,觉得十分的难为情。
小王氏就要脱下来,被小夏拦住了。
“小春的手艺多好,娘和爹穿着真是好看。”
“这衣裳穿着出去怎么见人!”小王氏嗔怪两个女儿真会作妖,要她怎么和她爹穿的出去?
“那里穿不出去了?”小夏故意不明所以的看着小王氏,把小王氏看的脸都红透了。
“好看,闺女做的就穿着吧!”沈忠看着媳妇闺女都美美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到十分的骄傲。
“这要是穿着去了上房,又得被你奶奶说了。”小王氏就怕婆婆当着女儿的面说一些难听的。
“怕什么,就许他们穿新衣裳过年,我们二房就不可以吗?咱们的又不是偷来抢来的。走吧!给爷爷奶奶拜完年,还有村长家里要去,还有族里的三个族叔家要去。小春也得去刘奶奶家呢,所有的年礼我都准备好了。”
小夏早就计划好了,今年家里就要起房子买地,少不了麻烦村长,虽然他是爹的大伯,但是礼尚往来嘛!以后才好办事不是。族里的三家族叔还是有些说话权利的,也不能落下。
刘奶奶这段时间对小春照顾有加,更是没有一点私藏的要把手艺传给小春,做人当然要知道感恩才行,刘奶奶真心相待,她们就要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啊?幸亏小夏提醒,不然真没想到,以前这些事都是婆婆在张罗着。”小王氏万幸的拍拍胸口,分家后过的第一个新年,许多细节她都忘了。
“没事,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一会爹爹送去就行了。”
一家人到了上房,果然没一个对他们二房态度好的,尤其是看到一家人都穿着崭新的棉衣,简直就是在他们面前炫耀好不好。
“刚分家第一年,就过上好日子了?你也不看看你老爹和老娘都穷什么样了,就知道自己美,还要不要点脸。”贾老太太上下的打量着小王氏,什么时候她也能穿着这样体面了?阴阳怪气的语气里还带着酸气。
“奶奶,年前娘不是给您送了一块细棉布的料子吗?怎么没和爷爷一人做一身,小姑的针线活可是又快又好。”小夏就不爱听贾老太太拿孝心压人,想要晚辈得孝心,你也得看看自己做的都是什么事,心眼子都偏胳肢窝去了,还想怎么的?二房的就活该受苦受罪啊!
第六十九章拜年
贾老太太本来还挺喜欢老二媳妇送来的那块细棉布的,做两身衣裳足够了。但是今天看见二房一家子的穿着,一有对比心里就不高兴。
“还有脸说,孝敬老子都是什么破玩意,再看看你们自己身上的。”
“奶奶,给您买的可是上好的细棉布,比我们身上的还贵两文呢!就是颜色不如我们的鲜艳。那也是为了您考虑啊,你和爷爷总不能穿粉粉嫩嫩的颜色吧,那天青色的细棉布正适合,您看就是爹和娘穿的也是灰色的呢!”小夏简直是无语了,这都能找茬,明年就送大红色的。
“那也应该送一块鲜艳颜色的给你小姑,你小姑今年都没做新衣裳,你们姐妹怎么好意思穿,还穿出来显眼。”
小夏一听终于知道原因了,原来是心疼老姑娘没新衣裳穿,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满屋子扫了一眼,沈慧怎么不在?
小夏拉着姐妹们一起给老爷子和贾老太太磕头。其实她真的不想跪地磕头,但是这里的习俗她也不能破坏,再说她已经是沈小夏了,即便再不喜欢这个家,这些家人,他们也是自己的亲人,该有的礼节还得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磕完头,原本姐妹三个是没有想过会有红包的,因为沈家这些年就没给孙女包过红丰,孙子是有的。二房他们来的时候大房已经在了,看着沈能文和沈能武手里都捧着红丰,就知道他们已经磕过头了。
结果,今年老爷子竟然给了姐妹三人一人一个红丰,三人简直是受宠若惊,都不敢接了。
“还不快接着,以后你们长大了,嫁人了也不要忘了你们是沈家的闺女。”老爷子慈祥的对三个孙女表达自己的关爱。现在沈家已经是有身份的人家了,什么事都要做的体面,老三和他说的话有道理,要想一个家族崛起,联姻肯定是少不了的,虽然他没有指望过二房,但是对二房的三个闺女还是应该重视一点了,万一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就用的上呢。
小夏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今天爷爷这是吃错药了?长者赐不可辞,不管对方有什么目的,这是新年老人给的红丰都是好的寓意,肯定要高高兴兴的收下才是。
“谢谢爷爷,谢谢奶奶。”小夏嘴甜的道谢,小春和小秋也有样学样。
沈老爷子高兴的点点头,笑的一脸慈爱。贾老太太冷哼一声把头转到了一边,也没再说难听的话,显然已经受过了老爷子的警告了。
接着就是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都一一的拜年,不用磕头也没有红丰。按理说沈慧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长辈,应该给拜年的,但是今天她一直没有出来,就免了。小夏心里高兴,自己也不想给她拜年,终于可以回自己屋了。
沈慧其实早就在上房等着了,大房和三房早早就来了,毕竟是一起吃早饭。等二房来的时候,她一眼就看见那一家人得意洋洋的笑脸,看见那三个赔钱货都穿着崭新的衣裳,她眼睛一下就红了。
今年家里卖了水田给三哥凑银子,娘因为家里紧张,就没给她买新料子做衣裳,她还穿着去年的那套红色的棉衣。顿时让她觉得没脸,虚荣心和嫉妒心都让她不能和那三姐妹在同一个屋里出现,这不是显得她不如那三个赔钱货吗?以前都是她们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自己,她也十分的享受那样的目光,现在反过来了,让她如何能受得了?
所以她直接就回屋了,气的趴在被子上就哭,还不敢大声的哭,这样会让她觉得更加的没脸。她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的气,都是那三个赔钱货的错,她不会放过她们的。
加贾老太太看着老姑娘一天都没出屋,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打算晚上把老二叫来好好的教育教育,怎么能把自己的老妹没忘了,心里就有那几个狐狸精赔钱货。有好东西不知道紧着自己的妹妹,忘恩负义的东西。
这边小夏把准备好的年礼都拿了出来,村长家送的是,一斤猪肉,一只野鸡,一斤白面,一包红糖。在沈家村这样的年礼就对是头一份了,虽然她不知道上房送的什么,但是就凭贾老太太的抠门,肯定是不如他爹的年礼分量重。
三个族叔家的是,一斤猪肉和一包红糖,也算是很重的年礼了,今年头一年,不能马虎。
帮小春准备的年礼是一斤猪肉,一整个的猪肝,猪肝明目,对刘奶奶的眼睛好。还有一包红糖,一包糕点。
小春拎着四样大礼乐呵呵的出门了,这样的年礼在沈家村的人知道了都得眼红。
收礼的刘奶奶当然高兴,说明自己没白费心,教的小徒弟是个知恩的,还有孝心!尤其是那大个的猪肝就有两斤多,这是知道她眼睛不好才特意送的猪肝,有心了!以后更得用心教了。
沈忠也拎着年礼喜滋滋的出了沈家的大门,先去了他大伯沈守孝家。
他进了门就受到热情的招待,沈守孝的妻子刘氏,为人热情好客,但是就是和妯娌贾氏相处不来,但是对沈守孝的几个侄子侄女还是不错的。
“老二来了,看看你拿这么多东西干嘛,第一年自己过日子,不容易的哩!”嘴上说着,手还是痛快接过了年礼,热情的把人招待进屋。
沈守孝有一儿一女,大女儿早就出门子了,外孙都还几个了。儿子沈廉为人朴实和沈忠的同年,就是大他几个月而已,两人关系不错。可是人家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大儿子沈正平今年都已经十三了,快娶媳妇了,二儿子沈正直今年十岁在学堂里读书。
要说沈忠最羡慕嫉妒的人绝对不是沈智如今这个进士,而是大伯家的沈廉,明明是同龄人,人家的儿子都快娶媳妇了,自己还做着生儿子的梦呢!
“阿忠来了,快进屋。早就听说你分家了,我也没有时间去看看,你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就和我说,我带着儿子去帮你。”沈廉故意提自己的儿子就是为了打趣沈忠,看他嫉妒的小眼神就很得意,俺可是有两个儿子了。
“你就气我吧,早晚我也会有儿子的。”两个人绝对是真感情,一项话少的沈忠也能开玩笑了。
第七十章不能说的陈年往事
“行了,你们都快当爷爷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快跟你大伯拜年去吧!”刘氏大嫂拎着年礼进了厨房,和儿媳妇一起商量拿什么做回礼比较合适,这可是今年她家收到的最重的年礼了,毕竟老爷子是一村之长,村里人送年礼的比较多,年前年后就忙活这事了。
沈忠话少,一会就带着村长家的回礼回来了,回礼是十个鸡蛋和一包点心。小王氏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收到年礼呢!
一上午的时间沈忠就送完了年礼,他还不知道,这年礼带来的意义多么大。
沈守孝家,送走了沈忠,一家人就坐下来八卦。
“这沈忠出手到大方,就是你的弟弟这些年也没送过四样东西,年年都是二斤玉米面二斤红糖。”刘氏婆子倒不是抱怨,就是感慨一句。
“沈忠那孩子是个有心的,听说分家就分到一亩的旱田,还是去年春天他自己开荒开出来的。”沈守孝也看不上贾老太太偏心眼的做法,但是他弟弟要是不支持也不可能这些年一点没变,还越发的变本加厉,他一个分了家的哥哥总不能管着弟弟家的事吧!
“你说沈守礼怎么想的,沈忠不是他儿子还是咋地?这样分家让二房一家以后如何想,心里就有那个考上进士的老儿子,俺就看不上沈智那孩子,心眼子不正。”刘氏婆子撇嘴,贾氏因为老儿子出息,就以为压自己一头,她早就不满意了,多少还带了点嫉妒的心里。
“管好你的嘴,听说那孩子已经在城里找了个官,以后可不是咱们家得罪的起的。”沈守孝其实心里也认同自己婆子的话,但是可不敢说出来。
村里人对沈智不了解,作为从小看到大的大伯,他还是了解的,沈智心胸狭小,牙呲必报,可不是什么栋梁之才。但是他是不会说出来的,一是得罪人,二是村里人定会认为他嫉妒自己的兄弟的儿子出息,才恶意诽谤。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他肯定是不会做的。
“哼!贾婆子以后尾巴都得翘天上去了。等着吧!不会有好下场的,一想到那件事,俺现在还心里哆嗦呢,那时沈智才多大?那可是一条人命啊!”
“闭嘴。”沈守孝一听立马高声呵斥,知道那件事的人不多,因为当时老太爷还活着,还没有分家,他们两口子刚好知道。但是他们可是当着老太爷和沈守礼的面发誓,一辈子也不会把那件事说出去的。
“以前不能提,以后等不能再提,不然咱们家也会受到牵连的。”沈守孝严肃认真的再次提醒自己的老婆子。
“俺知道了。”刘婆子也不敢再说了,她可不是糊涂的贾氏,自然心里有分寸。再说那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