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满香傻子相公好腹黑 完结+番外-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意满园。
窗外夜色已是满天星空,月光格外皎洁明亮。
茹意躺在太妃椅上等原良回来,可坐等右等都没有等到他回来,困意来袭,慢慢陷入了梦乡。
原良回到房间,看见茹意像条小猫似得安安静静窝在太妃椅上,莫名的感到一阵幸福,家有一妻,幸福无边。
☆、704。第703章 喜事临门(8)
原良走进,抱起茹意回床休息,只是手刚碰到她身上,就感觉手中的人有了动静,只见她迷迷糊糊睁开眼,声音朦胧道:“阿良,你回来了?”
原良点了下头,声音轻柔道:“嗯,回来了。”
“今天入职第一天,没什么问题吧!”茹意坐起身子,揉了肉惺忪的双眼,目光看向窗外,见月色高悬,天色已晚,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原良抱着她的头,轻轻的在他头顶吻了一下,道:“没什么问题,只是晚上有宴席,所以回来晚了。媳妇,天色不早了,快回床休息吧!”
“嗯!”茹意靠着他的胸膛,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竟没了睡意,她道:“阿良,我突然睡不着了。”
原良道:“媳妇,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茹意从他胸膛抽出来,昂着小脑袋,道:“什么事?”
原良目光坚定的看着她,道:“媳妇,县衙后院有一座空房子,是原先县令的住所,我今天去看了下房子还不错,咱们搬过去住吧,毕竟一直住在娘家也不是一回事。”
他是觉得,他一个堂堂男子汉,总不能一直不要脸的住在茹家,而且他现在当了官,有地方可住,搬出去理所当然。
两人那么久的相处,她当然能猜到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别看他每天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但她知道他心里一直不开心,啪被人说是吃软饭的。
茹意道:“好,明天我们就搬!”
既然决定了,那就尽快去做,免得夜长梦多!
…
一早,原良让下人帮忙一起收拾东西搬家。
杜月敏听闻他们搬家的消息,急忙赶了过来,她担心茹意的身子,毕竟即将临产,突然在这个时候搬出茹府,身边又没个人照顾,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可如何是好?
于是,她在身边一直劝道:“意儿,要不让阿良先走,你留下来,毕竟你都快生了,等生完孩子,做了月子之后,在搬去一起住吧!”
他的媳妇,他自己来照顾。
原良道:“娘,我知道你在担心,只是茹意是我媳妇,我会照顾好她的,以后你要是想她了,随时可以来县衙后院看她。”
茹意捏着他的手,目光怔怔的看着他,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那笑容宛若月光般柔和婉约。
杜月敏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松口道:“好吧!那你多照顾意儿!”
…
两人在茹府住的时间不是很久,所以东西不多,一下子就被下人收拾的七七八八。
茹意吩咐他们把收拾好的东西全都搬到外面的马车上,没多久,房子搬空,空落落的房间里,似乎少了一丝生气。
东西虽不多,但也装了满满三辆马车,茹意和原良上了前面一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县衙驶去。杜月敏不放心茹意的身子,便从府内选了几个听话且能力强的丫鬟一起前往县衙照顾他们。
县衙的后院,是一个四合院,有一个不大的天井,天井里种着几株小花,还有几颗大树,主卧室的房间,朴素典雅,装修华丽,看的出来主人家是一个十分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705。第704章 喜事临门(9)
茹意两眼直冒金星,不禁感叹道:“之前的县令到底贪污了多少银子,才能住得起装修如此华丽的房子啊!?”
房子外面看上去很平凡,只是一个普通、毫不起眼的房子,但是主卧的房子装修的却是非一般的好。
别看原县令破案本事,但为人圆滑,喜欢拍马屁,特别讨上头人喜欢,这房子还是去年才装修好的,他也没想到自己那么快就升官,离开这里!
原良义愤填膺道:“哼,这种贪官,就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简直就是当官的败类!”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贪官了。
刘师爷知道原大人带着家属过来,便前来瞧瞧,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只是还未进屋,在窗前听见了二人的谈话,肩膀无意识的颤抖了下,心想千万别把对前县令的火气发到他身上。
说实话,他对前县令也颇为怨言,他虽为师爷,但职责只是记录文案,那一身抱负简直毫无施展之地。
听见屋内人谈话,刘师爷站在窗前,迟迟不敢进入。
茹意安慰他,道:“当官嘛,哪朝哪代没有贪官呢?你心里清楚就好!”
她心里清楚原良以后肯定不会与那些贪官为伍,只希望他以后在官场上能顺风顺水。
原良目光坚定道:“我以后肯定不会去当一个贪官,要不然对不起身上这身官服。”
当官当官,上对的起天,下对的起父母、百姓,那才是一位好官。
…
翌日。
原良起床的时候,茹意还在睡觉,他来到书房,命令师爷将县衙内近十年所办理的案子全都搬进书房。
从最早的记录开始,他发现早年的案子记录信息并不完整,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漏洞,一些仵作的验尸报告写的非常模糊,真不知道当年的案子是怎么结案的。
不过,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当年的事情也不清楚,他只得把前人犯下的错误一一记录下来,并引以为戒。
上午坐在书房里,看了半天的文案,中午吃过午饭,他打算出城转转,体恤下民情,但对外面情况不了解,便叫来刘师爷一并前往。
原良虽然在清河县生活不久,但还是发现许多问题。城里城外的百姓生活条件截然不同,城内百姓丰衣足食,城外百姓三餐不继,而且城外许多小孩都没有上过私塾。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单单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民族都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么这个国家才能称的上是强国。
原良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但还是希望在他的管辖范围内,那些百姓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所以,他立即颁布诏书,要在城郊结合处建造一间私塾,费用由官服以及清河县内的乡绅捐款建造,不动用贫苦老百姓一分钱。
而且针对小孩子上学的学费,也由官府出资一半,另一半由百姓自行交纳,如果有孩子学业良好,达到设立的标准,则可减免学费,过年时还有补助发放。
此政策一出,贫苦百姓直拍手叫好,但那些乡绅却不愿意出钱,都在家里埋怨。
☆、706。第705章 喜事临门(10)
然而,在捐钱这件事情上,遇上了不少麻烦,幸好他有一个有钱的丈人,他让丈人前去说服各大乡绅,那些乡绅看在茹坚的面子上,全都乖乖出资建造私塾。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整顿县衙,第二把火设立私塾,第三把火则是减少赋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第三把火可是闹大了,第一、第二,可能只是小事情,但关于赋税这一块,可是事关国家,他一个小小的父母官敢抵抗朝廷吗?
听闻这件事情的官员,觉得新县令可能不知道上面的政策,便纷纷跑到县衙劝他。秦云道:“原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可不是我们这些一方父母官能决定的事情,你可千万要三思啊!”
在这件事情上,原良可是三思三思再三思了,他知道每年上头都会给下辖的官员一定的指标进行收税,可佃农年年产量低下,赋税年年增加,官府年年赋税收不齐,周而复始,这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啊!
原良深吸一口气,道:“你们说的事情,我心里都明白,但我想你们心里也明白,现在粮食产量低下,我们每年都在曾加赋税,让那些老百姓怎么活?我知道我做这件事情让人很震惊,但我们为人父母官,是不是应该多为百姓考虑考虑呢?”
秦云一脸为难,道:“原大人,话虽没错,可咱们也不能违抗上面的命令啊!?”
原良眼眸一紧,语气坚定道:“这件事情我来协商!”
…
在此后的时间里,原良顶着巨大的压力,和知府大人进行周旋,并且在知府大人面前立下军令状,虽然可减免赋税,但也要完成上面下达的指标。知府大人念在他一片痴子丹心,就答应了他这个军令状。
像以往,新官上任莫不是苦了百姓,富了乡绅,新官不是增加赋税,就是让百姓捐钱修葺庙宇、城墙,但现在他们一分钱都没出,就能让孩子上私塾,并且减免赋税,这番举动只让百姓拍手叫好!
所以,这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有人认为新县令这是假把式,糊弄糊弄愚昧的百姓;也有人说他是一位好官,在百姓心目中地位无限上升。
…
每年的五六月,是梅雨村雨水多发的季节,已经连着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村子里那些低矮、破旧的茅草屋轰然倒塌,幸好当时屋内没有人,并无人员伤亡。
温子洲回来的这天,是难得晴朗的天气。他经过十来天的赶路,终于回到了梅雨村。
梅雨村的村民们知道温大官人回村的消息,赶忙出来迎接,要知道梅雨村可是百年难得出一官员啊,这可是十里八乡的说出去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温子洲的马车刚到村口,就被前来迎接的村民们给围堵了。
人群中,一位络腮大叔说:“村长,你可真是好福气啊,儿子中了探花,当了官,让人好生羡慕啊!”
温村长摆摆手,脸上溢满自豪的笑容,道:“哎,哪里的话,都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他这儿子让他无比的骄傲。
☆、707。第706章 温子洲(1)
马车里的温子洲听闻外面熙熙攘攘的吵闹声,便掀开帘子,下了马车,因为回家探亲,没有身着官服,只穿着一身青色长袍衬得他清隽儒雅,风度翩翩。
人群中那些爱八卦的妇人,便问:“哎,不是当官了吗?怎么没有穿官服啊?”
温村长探究的目光望着温子洲,温子洲解释了几句,那些妇人便不再多说什么。
有的人心里一直念叨着那个傻子,例如苏春华,她一心见不得钱氏的好,便从人群中站了出来,道:“哎,我可听说原家那傻子也去参加科举考试了,怎么这么久了也不见人回来,难道是考的不好,没脸回来了吗?”
苏春华一边说,脸上一边做着搞怪的表情,很是生动,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哈哈大笑。
村子里很少有人知道茹意就是清河县大户人家的女儿,他们只知道原良去参加科举考试,而茹意也跟着一块去,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温子洲眼底闪过一丝嘲讽,似乎嘲笑她的愚昧无知,他道:“苏家婶子,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原兄他不仅没有落榜,反而现在已经当了清河县的县令。”
他的语调平缓,不疾不徐,没有刻意咬字加重,很是平静的一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却仿佛在这一刻炸开了锅,任谁都想不到,之前那个傻乎乎的傻子竟然当了官,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简直难以置信啊!
可事实就是如此,令他们不得不相信。
“什么?”苏春华大吃一惊,脚步踉跄往后退了几步,仰天呐喊道:“这世道是怎么了?怎么连个傻子都能当官了?”
温子洲不悦的低喝道:“苏家婶子说话注意,原兄现在已经为官,你要是胡言乱语的话,可是要入狱的。”
一听要入狱,苏春华眼神忽闪忽闪的,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但这一刻,她不敢多嘴了,生怕被抓进牢里。其他想看笑话的人也不敢出声,默默的看着温子洲和村长一家子离去。
…
温子洲在其他村民的拥簇下回到了家中,他将东西从马车上搬下来,看见角落里堆放着之前原良让他带回来的东西,蓦然想起要去原家一趟。
带着东西,来到原家,小小的院落,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见院门紧闭,温子洲上前敲了几下门,过了一会儿院门打开,他喊了一声:“婶子”
钱氏见到他一脸惊喜,道:“子洲?你怎么来了?快进屋!”说着,忙把他往屋内迎。
钱氏给他又是搬椅子,又是倒水的,好一阵忙活,温子洲见此,道:“婶子,我一会儿就走,你还是别活忙了。”
钱氏停下手中的活,挺直身子看着他,问:“子洲,什么时候回来的?来我家是有什么事情吗?”
温子洲将手中拎着的几样物品全都交到她手里,道:“婶子,这些东西都是原兄和嫂子二人让我带回来的,你收下吧!”
“他们在那边过的好吗?”钱氏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他们二人离开那么久,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这几天,她老是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