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 >

第59章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第59章

小说: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有了活计挣钱比寻常人容易些,家里东西置办还能相互调剂,家当比别人家更多。
  可也因为是匠户; 官方在册,所以被征调的时候也多,甚至一旦有了任务,忙乎起官府的事儿,成日不着家是常态。若是遇上工钱不能及时发放,或者上工的时间长,地方远,银钱不能及时送回,累的家人饿死,病死的也有不少。像是这孙家就是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媳妇饿死,儿子病的烧成哑巴,每一次事故都是因为孙木匠被征调,来不及送钱回来。你说,遇上这样的事儿,找谁说理去?
  对于这家子的情况沈依依也感觉唏嘘,不过对于自家爷爷说什么寡妇……嚓,寡妇怎么了?得罪谁了!又不是她害的。人家男人死了已经很可怜了,还这么歧视,太让人憋屈了。
  “那春娘子不也挺好的嘛,而且听说嫁过来一年就有了喜,如今儿子都两岁了,可见是前头那男人没福气。”
  说来这年月寡妇再嫁其实挺多,想想那几个伤兵连着山匪窝里救出来的都愿意娶,还过得挺滋润,就知道真正娶不起媳妇的贫寒人家其实没那么多讲究。只是多归多,鄙视链却没少了去,就是那些伤兵,若是家里条件好,或者伤能好,怕是也不能愿意,怕丢脸。就是如今,也有他们离了原本的村落,周围多是不认识的,还有同类的缘故,才能过的如此太平。
  所以沈依依忍不住多了一句嘴,而沈清明听了侧头看了一眼自家孙女,心下忍不住嘀咕,女娃就是心软云云,但是嘴里却没再说什么。他也是老于世故的,不知道见了人间多少事儿,自然知道寡妇可怜,刚才脱口而出不过是因为相对于那女子,他和孙家父子接触的更多,说话什么的更偏向些他们罢了。
  “五十个胚子一起动,大家一起上手,十日后,想来就能存下不少于100块的土胚,那可是和城墙砖一般大小的大土砖,一块就有寻常四五块大小,有了这些,到时候约莫能加高一臂的高度,如此,即使有些本事的,也不能毫无动静的翻过来,想来也能安心些。”
  一臂的高度?沈依依想想自己以往看到的那处坍塌位置的高度,确实是如此,只是这即使高上这么些,若是外头垫吧个石头,其实一样还是能翻过来的吧,这安全系数依然不高啊。
  “怎么衙门里还没消息呢?这样得事儿让百姓自己筹措,那些官也不怕让人戳脊梁骨?脸不红?”
  “说起这个,段老三今儿还和我说,说是王捕头媳妇昨儿回娘家和他家几个说,近日若有西面要收东西的事儿,暂且别去,想来上次你说的邻国的事儿有了什么动静吧,有了这样边防上的事儿,衙门自然要先上心那边。”
  边防的事儿?沈依依心里一凛,只觉得小心肝扑通扑通的直跳,妈呀,别弄不好要开战吧,这要是赶上了,你说她这穿越一场难不成是为了开启逃难模式的?那什么灾荒逃难文虽然看了不少,感觉挺好,可真落到她头上,她可受不住。
  想到这些她脑子还没反应,身子已经开始动了,顾不得刚收拾了一半的家,匆匆的跑出门去寻简放。
  “简大郎,你媳妇来寻你了,都快到门口了。”
  衙门里,捕快们专门休息的地方简放刚喝了口水,准备歇歇脚,外头匆匆过来的促狭的看门老头就冲着院子大喊了一声,引得屋子里所有的捕快都哈哈大笑起来,正在填写文书的王捕头都停了笔,好笑的看着段老大说到:
  “这媳妇寻得好啊,看看,人没到都能认出来,可见名声盛大。”
  什么名声盛大啊,直接说够泼辣,众人皆知不就成了!段老大看着内侄,表情一阵的纠结,迟疑了一下,看着简放脸红的往外走,半点不敢迟疑的模样,低声和王捕头八卦道:
  “那闺女本事是本事,厉害也是真厉害,反正将来若是有人说他惧内,满县城都没人不信的。”
  “哈哈,你呀,这话心里知道就行,何必说出来,若是让他知道,又该恼了。到时候简苍头寻你不是,我可不帮。”
  都是亲戚,谁不知道谁!虽说段老大媳妇走的早,可许是因为一直没有续娶的缘故,许是和那没了的媳妇感情深厚的缘故,反正至今段老大见着简苍头这个岳丈还是十分的怵,这个不说满县城的人,整个衙门是都知道的,所以啊,看看,这刚打趣了一下简放,就立马让人给揭了老底了吧。
  只是王捕头这心里知道的话,也十分的不厚道,听得段老大也龇牙。
  “得,就我嘴快。不过话又说回来,那孩子往日可从不曾这么来找过,莫不是有什么事儿?按说刚搬了家,正该在家忙碌才是。”
  说归说,关心的事儿,这个姑父段老大当的还是挺有样子的,转头就担忧了起来,顺带的将王捕头的心也提了提。虽说他和沈家说不上什么关系,可到底有三婆婆家在那儿,和沈家关系不错,家里媳妇还去吃了暖屋酒,所以跟着上心的猜道:
  “说来前几日简放不还说沈半仙要修一修他家附近那坍塌的县城围墙?难不成是这个事儿有了什么波折?不该吧,不是说就想弄点土砖补高点嘛,就这么点子事儿,能有什么事儿?”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是这个,那老头可是向来消息灵通的紧,不定听到什么消息了呢。近来咱们县衙的动作可没什么遮掩,怕是外头的小道消息不少。想想他家沈大郎失踪的事儿,那沈半仙估计听说了什么心里又感觉不安了。不过若是这个,今儿简放这孩子出去,倒是可以交代了。”
  什么交代?自然是修围墙的交代,这里简放拉着沈依依刚在一边县衙拐角的阴凉处站定,沈依依问询的话还没说出口,那简放就自动自发的开始说起了城墙的事儿,想来他也是想到了沈半仙最近忙碌的事儿,并以为沈依依也是为了这个来的,所以自动开始交代自己知道得消息了。
  “县尊今儿早上刚下了令,咱们县的城墙要重新全部修缮一遍。为此已经决定,今年全县的劳役就干这个了,县尊刚上书去了府城,想来没几日就会下来批文。此外县尊还从县库调集了1000两银子,作为修缮的银钱,剩余的,估计府城会下拨一部分,县城富户这里还能筹集一部分,有了这两笔,大头应该就有了。剩下会全县摊牌,按照师爷堂上计算抛费的结果来看,估计要分摊到每一个人头,一人约莫出50个钱。咱们县的情况不好,县尊怜惜山里的百姓,为此特意说了,交不上的可以用东西人工顶,或是来做工五日,或是十斤粮食,我瞧着哪怕是最穷苦的人家,除非老弱病残,不然怎么也能扛得住。”
  沈依依一听这话,心里那种不安越发的重了,也不管什么摊派不摊派,也没心思细听怎么筹算,只猛地一把拉住了喋喋不休的简放,着急的问:
  “可是邻国真的出事儿了?是打来了还是有什么天灾人祸要转嫁给我们?再或者……到底是出什么事儿了?怎么听着这么渗人呢?一二百年都不动弹的城墙,县尊这么着急修……”
  后头的话沈依依已经不知道怎么问了,汗都快急出来了,好在简放脑子反应快,一听就明白沈依依怕的是什么。忙安抚着说到:
  “不着急,不着急啊。虽说是有些事儿,可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那到底是什么事儿呢!哈哈,这个咱们且下回在说吧。


第69章 。  邻国、技艺   说起刚知道的邻国的消息,……
  说起刚知道的邻国的消息; 简放就想笑,就没见过这么倒霉的王爷。对,是王爷; 引的繁花县紧张起来的就是这么一个刚夺嫡失败; 被发配……嗯; 或者说是名义上是到边境驻守的王爷。
  你说这人得倒霉到什么程度才会什么倒霉事儿都遇上。
  这边夺嫡失败; 好容易保下条命,领着自己一杆子人约莫一二千的模样,哭唧唧的到边境所谓封地的穷地方去了此残生。刚到地界,又遇上天灾人祸!!这还不算; 因为正值权利交接,还直接被当地原本的官给直接甩锅了!!!说什么天灾是因为他不吉利!!哎呦,这事儿整的啊!那王爷差点直接就上吊了好不。
  你说被发配吧; 这其实还是能自我安慰的,毕竟哪朝哪代遇上这样的事儿不是这样?谁让皇位只有一个呢!谁让皇帝一般都挺能生呢!是吧,所以倒霉的不只是他; 和那些送了命的比起来,他已经算是结果好的了。若是再加上点心理暗示,比如什么为了皇朝永固,为了看守边境,为了国祚延绵做贡献什么的; 不定还能重新振作一下。
  可不想刚走到半路,就听说自家要去的地方发了风灾。人刚入封地的范围; 就听说了尚且还没交接权利,目前还当着刺史的那几个想拍新皇帝马匹的混账给他套上的不吉利的罪名,搞得像是这风灾是他带来的一样,让他走一路就得了一路的白眼。
  这都什么事儿啊; 这可是他以后要安身立命的地方,梦做得美一点,不定还想靠着这里重新崛起一下呢。这一戳子给的,直接挖根了有没有!
  所以啊,这王爷一到地方那是半点都不客气,立马开始和人刺史干上了,指责他怠政,说他不积极救灾,说刺史才是这风灾的源头,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这才降下灾祸,至于他自己?那是老天觉得替百姓喊冤的人来了,所以才赶着他来的时候降下警示的。
  你别说,这人这么一弄,多少还真是收回了些民心的,毕竟有一句话他没说错啊!他人没来的时候灾祸就来了啊!这算到他头上是牵强了些。
  可民心收回去一部分并不代表事儿就解决了。反而当地的情况越来越差了,为啥呢!因为这两帮人只顾着斗争,愣是把救灾的事儿放到了第二位。呵呵,那事儿来了,这百姓怎么办?为了活着,自然都开始逃难了呗。
  “原本守备营的人过来弄个烽火台,不过是想着那到底是个曾差点登位的皇子,不定手下有些个私军什么的,怕那些人藏到山里,或者干脆躲到咱们地界来,所以以防万一戒备一二。等着事儿到了这份上,那就已经不只是守备营的事儿了,衙门都开始担心,那些个活不下去的遭灾的邻国百姓,会通过小路山道,跑到咱们这儿来。”
  说到这个简放都觉得事儿巧的不行,若非守备营多心了那么一咪咪,派了几个人多花费了几日的功夫,翻了山去探听情况,繁花县怕是倒这会儿都不会知道,隔壁出了这么一个大事儿。
  想来……简放敛了敛神色,心下盘算着,那守备营这一次怕是要立功了,那自己通过上次剿匪结识的几个朋友,不知能不能得些好处。若是他们能分润些功劳,升上一阶,那将来自己……
  别人都以为当个捕快,除了捕头就没了出路,只有像是简放家这样几代人在这衙门里混,才知道其实还有更好的路子可以走。比如借着乱兵,边境摩擦等借机立功,转入守备营当个流外官,这就是从胥吏转官身的好途径,比走捕头、县尉这样所谓的正途更便捷,更迅速。
  不想一辈子在衙门里蹉跎,上进心还挺强的简放心下自打知道这个事儿,不知道盘算了多少回,以至于每每说起这些关联的事儿都会稍稍失神。
  好在这会儿边上还有沈依依在,没给他多想的机会,一句话就唤了回来,免去他在外头失态的可能。
  “逃难?那不是说邻国和咱们这隔着三五座山嘛,过来能容易了去?有那功夫,不会往自己国家繁华些的地方去啊?既然是遭灾,还闹得这么大,那边的朝廷只要脑子还在,怎么也该有附近的官府帮着赈灾才对,到这里来,光是山里的东西,就够吓到人的吧。还有那么些山里的山民,山村,当咱们这里是纸糊的不成?”
  “据说这次风灾挺大,范围挺广,咱们也就是隔着那么些山,所以才没牵扯到。所以啊,那附近的地方,怕是未必能全顾得过来。再一个想想咱们这里和府城的距离,和省府的距离,细算起来,比翻山也没差什么了,那边想来也是。这样的情况下你要说没人想着往咱们这来,还真是不可能。”
  哎呦,要这么说的话,那这修城墙还真是得加快速度才行了,这样的人若是真来了,可是要出大乱子的。这些受灾后急于求生,又在不是自己本家本国的地方,烧杀掳掠的没什么心里障碍,所以行事必定凶狠没底线。寻常的百姓一般可顶不住这样不要命的狠人。
  “那,这城墙什么时候能开始动起来?别弄到半响人就来了,那可就麻烦了。”
  “县令也这么说,所以想来在等上头政令的时候,做一些准备材料的事儿吧,反正我瞧着几个大人都忙乎着呢。”
  这些官只要肯用心,沈依依觉得,那这事儿就能解决。虽说这年头的识字率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