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 >

第53章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第53章

小说: 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这么一大通,沈清明看向那城墙的眼神越发的不对起来,只觉得心里有些发毛,哆嗦了一下,脱口而出道:
  “都知道县里当睁眼瞎,那稍微熟悉些咱们县的匪人怕是自然也知道,住在这里,若是穷的当裤子的没什么,可若是有那三瓜两枣的,那日子还能过?不成不成,即使这两边都能拓出宅子来也不成,咱们家那么些孩子呢,可不敢冒险。”
  如此一来能考虑的也就原本的那两处了,可那地方……问题也不小啊!这可怎么好?
  怎么好,万能的简放女婿自然要为岳家分忧的。所以他脑子一转就对着沈清明说道:
  “若是如此,爷爷,不若将那两处都买了吧,一排不过是五家,有了两处,另外三家我想法子找人说说,想来也必定愿意往后拓展一二的,如此咱们就不显眼了。”
  “两处?家里哪有这样多的银钱。”
  “你这买一处,我家不也能买一处?”
  “你家?你家这好好的……”
  “住的近些,我爷爷和您不正好能搭个伴?三婆婆家到底不方便,如今我爷爷周围邻里间都没什么可走动的,多是那对他早年那活计避忌的人,没意思的紧。到是这里,三教九流的,更和脾胃些。再说了,咱们买到一处其实对外说起来更好些,您家这突然换房子……若是用想两家近些,将来大丫出嫁了,也能多照看些弟妹,您说这理由是不是更让人能接受些?”
  嗯,若是这么说,那还真是个不错的借口!不过你小子动不动就想着大丫出嫁之后,呵呵,这是等不及了?
  沈清明眼神不由的又开始撇了!嘴角的笑也有些冷,可到底没说出什么反对的话,走路的步子,也直直的朝着那两家的位置而去,可见心里头他还是挺赞同的。
  简放眉眼还算通透,只老头这走路的方向心下就什么都明白了,咧开嘴笑了笑,快步赶了上去,一叠声的招呼着:
  “爷爷您走慢点,小心脚下……”
  沈爷爷变爷爷了,这家伙换的还挺顺溜啊!


第61章 。  新宅、修建   确定那两家的更好,自然要……
  确定那两家的更好; 自然要重新再细看一回,沈清明领着简放,跟着那鸭子重新回到了那条街; 再此走进了那两间屋子。想估算一下若是真买了这两处; 修整需要多少的银钱; 免得超了预算尴尬。
  靠近匠户街不代表就是匠户; 可作为靠手艺吃饭的人家,许是因为职业鄙视链的关系,总下意识的低调,所以这两处的房子吧外头看着实在是不怎么地。内里却收拾的真的挺齐整; 最起码这地面上小石子铺的就比沈清明家还像样些,十分的平整。屋顶也虽是茅草顶子,看着寒酸; 可若是凑近了细看就知道,房梁之上是先上过一层木板的,若是没预料错; 这样收拾的屋顶,怕是木板上头还有一层油布,如此才能保证那木板不会腐了去。
  院子里看着全是土,连着走道都没石子铺出小道来十分简陋,可门口两边的两颗大柿子树却郁郁葱葱; 遮阴效果极强。再有比寻常更宽泛些,足有一米宽的屋檐; 墙跟处石灰碎石铺设的一圈走道,怎么看怎么实用。作为厨房的那一间灶台也起的宽泛,两个灶孔,两个铁锅虽说符合厨子人家的人设; 却也能看出这家日子的宽松。柴房一角还有个石头台阶,下头连着一间五个平方上下的地窖。
  “这屋子做的用心了,便是搬过来什么都不收拾也能立马住人。”
  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房都是石头家土胚茅草顶,外表看着真心不怎么样,可用了买下的心再去看,却多了几分激赏,都说财不露白,这一家子算是做到了骨子里了。自家还是太招摇啊,买了之后动起来,还是要学学,后头一排屋子也做成这样的屋子才合适。
  “确实不错,对了爷爷,隔壁那家……”
  说起来隔壁那家才是最划算的,作为未来孙女婿,简放的姿态摆的相当的不错,两套院子他一个意思都不露,就等沈清明看中了,他再买剩下的,怎么样是不是挺孝顺?胳膊肘往外拐的厉害啊,若是简苍头知道了……
  简苍头若是知道了自家孙子这么一手保证竖着拇指喊好。沈清明即使面皮再厚,对给自家办事儿,还为了名声着想自家掏空家底跟着买宅子的孙女婿,那也坑不下手啊,保证最后好的那一套是简家的,还落下个好名声,得孙媳妇感激,这样划算的事儿多多益善才是正理。
  看看,这不是,等着到了第二家想看的时候,人沈清明只看了个大概就立马说到:
  “这样吧,隔壁那家你买,这一家归我家吧,虽说你家和我家一样,对这些个不怎么忌讳,可到底我也是半个道士,比你家更会拾掇些。”
  说的是这样,可事实上呢!这院子不说正房没那边三间做的精细,就是两边的厢房也十分的凑合,许是因为想省钱,比寻常的宅子矮了不下一掌的尺寸,人高点进门都觉得门框顶着头心。
  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多了门口的两间倒座,正房边上有个耳房,地窖更大些罢了,可这大却未必是划算的事儿,因为那地窖眼见着就已经快不成了,不重新修缮寻常人都未必有胆子下去,耳房也有些坍塌的模样。总的算起来,这房子扒了重建都比修缮更划算,也就地基看着还成,全是石头的,能省点事儿。
  所以啊,这两处的房子这么一对比,你说,沈清明好歹是个长辈能怎么办?自然是将难处理的先吃下对吧。实惠还真真就是给了简放了。
  简放没有说什么推脱的话,他知道推脱了反而显得假,所以听完沈清明的意思,立马先去看了两家的后院,用脚丈量了一下尺寸,随后又出了门,绕过几家人家,去了那后墙外头,打量和城墙的距离,看了个周全之后,这才回来对着沈清明说道:
  “爷爷,这菜地不大,从正房后墙算起,也就十尺(3米多点),若是当成院子做厢房,怕是就够一间的位置,到是后这墙后头,许是因为这里都是匠户,不敢多动弹的缘故,还留着早年建城时留下的过兵道,足足有五丈多宽,若是按照你家那边那么整,怎么也能吃下四丈来,那就是13米多,有了这些位置,用五米进深做罩房,三米填到厢房里做成两间,还能余下五米,也就是说后头照旧能有个菜园子,而且还比原本的大些,您看怎么样?”
  怎么样,那是真好啊!有这么些个余地,家里就能自己种菜了,最多就是罩房五间不成了,只能建四间,这又有什么,这么一算,整好了前前后后的,能折腾出多少屋子?倒座两间,厢房前后八间,正房三间,罩房四间,耳房一间,哎呦家里的孩子一人一间都还有得多啊!这宅子能说不好?
  “成,你去问,这都什么价,咱们要了。”
  “早问过了,因为刚死了人,70两就能买下,那后头吃下点子地的事儿,去衙门花上大约5两就行,唯一好下钱的就是盖房子的钱了,爷爷,这屋子怕是要重起。”
  “重起怕什么,那地基不是好着呢吗,木头咱们这里也不缺,最多就是咱们先不用砖瓦,学着隔壁那宅子,用土胚茅草顶子就成。那能有几个钱?50两够不?不够70两怎么也成了。”
  土胚?茅草顶?简放笑了,他又不是瞎子,刚才那屋子是个啥情况能不知道?眼珠子都不用转,就知道沈清明打的是什么注意,只是想用这法子藏富啊!也是,若是一下子又买宅子,又重起的,是打眼了些,若是这么得,他原本想的,隔壁后头跟着一并起罩房的事儿到是也能免了,买下的宅基地权当是扩大了菜园子也挺好。
  “这样也好,大不了过几年再翻修就是了。这边买的宅子大郎他们正好住下,那原来的宅子可就空出来了,爷爷,到时候不管是租出去也好,还是将造纸的作坊什么的扩大也罢,都能让家里多些进项,想来不用三五年的,这翻修房子的银子就能挣出来,这么算,您这还挺划算的啊。”
  连着将来翻修的理由都找好了,来钱的事项都给出了方向,这孙女婿脑子真心灵光。沈清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煞有其事的指点了一番简放。
  “你家人少,用不上那么些屋子,后院有了菜地,你家那老头子正好没事儿多活动活动,不说家里的菜蔬能省了花销,若是种好了,光是零碎的卖出去,怕也能挣出些米粮银子来。对了,唯一的不好就是这两个宅子都没水井,简放啊,这事儿你得上心,不是你家就是我家,怎么也要弄一个,不然光是每日挑水的事儿就能为难死咱们这群老老小小的。
  对,这是这两家最大的问题,壮年男子就简放一个,还是个要上差的,比不得其他人家。只是这打水井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事儿,因为这也要钱啊,最起码二十两。
  “这个我来吧,毕竟我占了便宜,那房子可不用耗费银钱收拾,我这80两花的实在的很,想来我爷爷也一定这么说。”
  行,有人接过去就好,不然就他家这家底,这么霍霍可吃不住。哎呀,这孙女婿真是越看越顺眼啊!沈清明完全忘了前几日瞧见自家孙女和他说话时候的酸意。
  满意的沈清明效率奇高,风风火火的跟着牙子去办了一应的手续,银子嗖的一下,将家里的存款去了一大截,然后又将事儿又一次托给了全家,定金就给了足足20两,效率惊人的开启了新家翻修程序。
  这老沈家突然买了新宅子,还是在靠近匠户街的地方,哎呦喂,直接像是个炸弹,差点整晕了上下左右三条街的邻居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同时,都忍不住为老沈家的银钱匣子操心起来。
  他们可是看着大丫他们姐弟几个忙乎了整整一年的,这银子……修缮了老房子,买下了隔壁院子之后,这家里还能有银子?哪怕是赏银再多,大丫这孩子再能干,也不能这么吓人吧!难道这老家伙私房钱这么厚实?不能吧,若是这样,当初病成那样,怎么就没拿出来?
  有人说:沈家丫头好像挖到了好药材,卖了大钱,有人看到她进出医馆了。
  有人说:沈清明那老小子好像去了几趟道观,怕不是从道观借的银子。
  有人说:早先沈家大丫跟着去剿匪的时候,分了好货色的贼脏,得了好处没让人知道,这会儿才拿出来。
  有人说:听说沈家又卖了几个秘方,这是将能传家的东西霍霍了才来的银子。
  还有人说:听说有富贵人家去找过沈半仙,据说是早年给算的挂准了,给送回礼来的!(这显然说的是谢家人)
  不管是哪一种吧,或许沈家人该庆幸,虽然猜测很多,可大多数人对他们还是保持了善意的,没往什么歪门邪道上去想,是对他们人品的信任。
  到是沈家自己……沈依依看着钱匣子里,自己刚卖了个首乌放进去的20两银子,满心的哀叹!钱还是不够用啊!建房子什么的实在是太耗费银子了。特别是那个他爷爷十分看重的地窖!你说没事儿一定要挖出个十来平米的地窖干啥?
  你问沈清明?呵呵,看过那孩子都能翻过去的城墙之后,是个人怕都是他这样的念头,没法子,离着太近,安全感太差呗。
  至于这后头的银钱够不够的问题?沈半仙表示,这都不是问题,看看这些邻居多可爱,给他出了这么多的主意,他还一个都没用上呢。明儿就去道观走一圈,借银子就算了,那什么朱砂啊,纸张啊,香啊!为了支援自家奔小康,这几个月总该优先采购他们家的对吧!只要出货顺利,怎么也能再建房期间攒出一二十两来,如此还怕不够?
  哎呦,自家这立马就能有一套两进带菜园子的大宅子了,想想都美的很,浑身都是动力啊!


第62章 。  攒钱、上山   沈清明满脑子都是房子房子……
  沈清明满脑子都是房子房子; 为了房子能顺当的折腾成心里的模样,花钱花的那是相当的利索,而这利索了; 那银子自然也就比预计的更抛费了; 所以啊; 老头那是老房子着火一般; 挣钱的手段花样百出,看的家里人都咋舌。
  有了这么个领头的,这个时候隐形的当家人沈依依同学自然也不能落后,得为家里的大笔花销积攒一些力量。收拾收拾家伙事儿; 就开始重新往山上跑,从挖草药开始,连着打猎都一并重新捡了起来。没几日就将冬日刚养出来的几分肉给消耗下去了; 连着大郎都不得不接手了炒制糖炒栗子等一系列的小吃事务,忙的脚不点地的。
  “你说你爷爷啊,这老了老了; 到是越发的会作兴起来,急吼吼的整这么一个事儿,没得苦了你们,难不成缓一缓,晚上一二个月就不成了?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二婶子几次看到沈依依从山上一脸疲惫的回来; 忍不住就有些心疼起来,和沈家走动的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