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 >

第154章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礽总是会说一些比较新颖的词汇,康熙琢磨那些字句的意思,倒也能听个明白,偶尔还能记住一些胤礽的话。
  “你又要说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胤礽瞥了一眼偷笑的小美,点了点头。
  每当胤礽用新词的时候,小美都会是想笑又憋着的样子,比如他的用词“理想化”、“生存能力”,这些不都是小美教的,也不知道它在笑什么。
  “儿臣觉得,丁思孔的治理经验很值得借鉴,开启民智的事儿,也可以交给文部来做,比如这一次雪灾,朝廷花大力气去防灾,治灾,光做怎么够呢?得说给天下百姓知道,这就是丁大人所说的缓解官民矛盾,加深沟通。”
  胤礽还指出了几个人名,尽是在平日里给康熙上奏拍马屁,不言实事的官员人名。
  帝王批阅奏折,看到这类奏折心情好的时候会拜读一下,大部分时候则是批个已阅就得了,几个文采斐然,善于用各种言语夸他的臣子,那名字都眼熟的很。
  他一听胤礽提起这几人,右眼皮就突突跳了两下。
  “你提他们干什么?现在是治灾的时候。”灾情期间就不必要这群马屁精上奏来夸他了吧?
  “平时他们可以变着花儿来夸汗阿玛,可见他们的文采功底特别好,现在文部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来投稿帮忙搞宣传。”
  “夸一夸朝廷的防灾救灾指南,夸夸大家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立几个好的地方官榜样,再为雪灾以后的重建做做动员,最主要的是,要夸夸老百姓们自己以勤劳的双手去对抗天灾,灾难是无情的,但是人有情。夸百姓很有用的,增加的参与感,认同感。”
  康熙:“……”
  “汗阿玛,宣传可以增加理解,缓解民怨,天灾无情,没人会把它怪到您的头上。地方官天高地远在外,若蒙蔽汗阿玛,除去按察使监督以外,在以往唯有靠汗阿玛巡视方能体察民情。现在增加宣传,让百姓们都知道您下达的救灾政令,哪一位地方官在这事儿上偷懒不就一目了然了?文部成立至今,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此了。”
  总之,在胤礽眼中,没有一个朝廷官员是无能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毛驴,即使是几个马屁精,那也能在特殊时期派上用处。


第156章 
  朝廷赈灾救灾,是理所应当的,有什么可以夸的?
  以往朝廷都是这么做来,平息灾难造成的民怨还来不及,哪里还有空去吹嘘一下自己赈灾赈得有多好,发生灾难是光荣的事吗?
  自古以来就没见哪一个朝代会因为赈灾之事而造势去吹自己的功绩,这事儿到了康熙面前,倒成了新鲜事,开先例了。
  康熙原先第一反应还是胤礽说的话并不靠谱,后来就逐渐给他举例子说出来的歪理,给说得懵了。
  还有这等操作?
  还能再厚颜无耻一些吗?
  胤礽当然做不到“厚颜无耻”,可马屁精们,已经深谙拍马屁的精髓,摒弃了道德底线与脸皮,修炼出了磐石一样的心灵,他们但凡是要夸赞一个人,真正可以做到“不动声色”地厚颜无耻。
  胤礽只是点了一下关于舆论的造势,为了让汗阿玛点头答应,他还提议:“不如就以江苏为试点,先让大臣们向文部投稿,也能令文部在宣传一块的事务上练练手。”
  康熙给他说得心生狐疑:“如此做,当真能够凝聚民心,缓解民怨?这莫非也是仙兽教你的知识?”
  胤礽说服康熙时候,丝毫没有为自己再次给朝臣们带来多的工作量而感到脸红与不安,反正不是要他干活了,让平日里混日子的马屁精们一个个提笔上阵,他的良心一点都不难过。
  “所以汗阿玛试过便知了,儿臣说得您不行,有了实践摆出事实来,您再信也不迟。”
  康熙勉强认同胤礽的说法,要试试,那就试试吧!
  丁思孔所在的江苏,民怨控制得很好,他又在民间声誉上佳,倒是可以一试。
  即使搞砸了,有丁思孔过去的声誉与政绩,江苏也不会生乱子……
  “于是,汗阿玛就下令给朝臣:给我夸!使劲夸江苏,夸丁思孔。”
  胤礽发生了什么事儿,都喜欢说给弟弟们听,一有空不是往礼部跑,就是往上书房跑。
  曹珍给胤礽丢在了礼部,负责为他处理他离去祠祭清吏司部分公务。
  无非就是大臣们拟定了哪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官谥号,上报上来审核,负责审核的另有其人,胤礽只要负责一件事,盖章。
  他把这事儿丢给曹珍以后,见其余司部都忙得热火朝天,这才生了几分心虚,于是头也不回地溜了,生怕被人发现。
  胤禛欲言又止:“年节期间,官员不放假?”
  “放,礼部事多,轮流放,这样年后不会堆积事务造成忙碌不过来,孤提出这个提议,没想到大家都赞成。”
  对于礼部官员来说,心中已经做好了没有年假的准备,堆积出来的新公务一切都还在开创中,正是最忙的时候,万事开头难也是这个理。没有年假心里难受,可若是放了年假,待假后被如山公文淹没,想想就令人感到绝望。
  因此,胤礽提出的大家轮休,保持礼部之中一直有人做事之事,竟受到了不少人赞成。
  “沙澄这一回机敏了,他竟然发现了孤想要他加班的坏心思。”
  胤祉大惊:“啊,那怎么办啊?沙大人会不会向汗阿玛告状?”
  “不会,孤及时弥补上了,”胤礽笑着捏了捏他的脸:“他提出如此岂不是礼部所有官员都少休了一半年假,孤就告诉他,不如请示汗阿玛,让大伙儿在年后互相调换着休息,这样既不影响公务,又可以让每一个人都休够天数。”
  他不由唏嘘起来:“孤还以为像沙大人这样矜矜业业干活的人,是不在意假期这种东西的,没想到高风亮节的沙大人也是个俗人。”
  胤祉点了点头:“是啊,身为朝廷官员竟还想着休息,公务比休息更重要。”
  胤禛就没有过有谁这样压榨朝臣,仍然死不悔改,还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弟弟们,害得老三也跟着歪了观念。
  胤禛自己也是个工作狂,较真做起事来的时候,也曾拉着心腹重臣彻夜处理公务,可那是心腹重臣,跟着他做事,是受到帝王隆恩浩荡,有帝王宠信,有升官做回报。
  在胤礽这儿,加班加点地干活成了本分,胤礽还教导胤祉:大清官员应该有崇高地绝悟,为了天下黎民而无私奉献,这才是好官,才是能臣。
  胤祉给他忽悠地一愣一愣地,本来就不是很聪颖的脑袋瓜子,更加给胤礽一通教育教成了呆瓜。
  胤禛面无表情道:“沙澄大人的反应,才是正常文官会有的反应吧?”
  过年了,别家官员都阖家团圆,该休息地休息,就他们还留在部院之中任劳任怨,想想都觉得辛酸。
  这里面可没有帝王隆恩浩荡,帝王的恩情都在宴席上了,他们就只是被忘在部院中干活的可怜虫,也难怪沙澄会提出异议。
  “这不是完美解决了,”胤礽很无辜:“说得好像是孤剥削臣子似的,明明是汗阿玛在剥削臣子,孤也是在为汗阿玛做事不是。”
  胤禛:得,反正就都推脱给汗阿玛,太子年幼什么事都不懂,一切都是汗阿玛指使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腹诽汗阿玛心黑?
  他一边同情康熙,一边又因为上辈子对汗阿玛余留的一丝埋怨而心生幸灾乐祸之感。
  至少现在,太子胤礽就是治汗阿玛那一身毛病的救命良方。
  年节期间,给胤礽定义为善于文采的几位臣子,皆是率先休息的一批,他们没有过于繁忙的工作,在朝堂之上掌管的庶务也并不那么要紧,突如其来接受到帝王的召见,如何能不吃惊?
  帝王命令他们夸奖江苏赈灾有功,夸奖丁思孔治民有方,这些都难不倒他们,难道他们的是帝王的第二道命令。
  莫要咬文嚼字,如此方便宣传,不必过多用繁琐的遣词造句,需要言之有物。
  ……
  初雪融化后,一切都在热火朝天地重建起来,江苏的各个城池、村庄各自忙活了起来,按理说,现在这时候正是衙门最清闲的时候,灾后没有人犯罪,流寇盗贼都不见了,这个时候可没人来报官伸冤。
  今日不知怎么得,外头竟聚集了不少人,似乎还在向着衙门而来。
  衙卫一瞧,忙喝问:“来者何人?此为衙门重地,不得喧哗。”
  “咱是临乡的村民,各位父老乡亲们约好了一同前来给青天大老爷送些心意,大老爷与民同甘共苦,挨饿受冻,累坏了身子,损失的还是百姓啊!这是咱家自家养的山鸡,能炖补汤的,送来给丁青天补一补。”
  送鸡鸭的,送猪肉的,送布匹、鸡蛋的,还有人给丁思孔送山参!
  丁思孔一脸懵,与师爷面面相视:“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
  还是丁夫人赶巧去了茶楼,听那说书人说丁思孔的事迹,说得百姓们拍案叫绝,自己也跟着一同热泪盈眶,拿帕子偷偷擦拭眼睛。
  大街小巷之中,还是有了歌颂大清官的童谣,还诗文书籍来赞扬此次雪灾的处理得当。
  待回到家中,丁夫人回味过来,满怀关心地问丁思孔:“老爷可是在救雪灾时亲自过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丁思孔点了点头,他是江苏巡抚,亲自去受灾区看那是必须的,他得对治下百姓负责。
  “老爷还亲自去布赈发粮?”
  丁思孔点了点头,那肯定,布赈发粮多严肃的事儿,他得亲自到场看着别出乱子。
  丁夫人哭得泪如泉涌:“您这是一点不拿自个人身体当回事啊!这当官的哪有您这么拼命,老爷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与麟儿可怎么办?”
  丁思孔给夫人哭懵了:“这……这发生啥事了?!”
  以往他哪一次不是亲自去做事,家中婆娘从未和他闹过啊!
  好在边上还有个丫鬟在转述:“老爷,外头都传扬疯了,说是丁青天与民同甘共苦,为了救灾宁愿饿着自己也不愿意饿着百姓,大人将自己饿得皮包骨头,施赈布粮时,累得昏倒在雪地里……”
  丁思孔:???
  “所以百姓们要给您送粮,因为您太伟大了,大伙儿都心疼您,怕您饿坏了自己,有您这个大青天在,大伙儿日子才能好过,谁都能饿着,不能饿您啊!”
  丁思孔:“我几时把自己饿坏过,我这不是好好的,也从来都没昏倒过!”
  “大人莫要说了,临镇的父老乡亲都说了,他们亲眼看见了您跟着他们一起抗灾,一起挨饿受冻。”
  丁思孔百口莫辩,朝廷的嘉奖也来了,皇上赏赐了他帑金与御马,还送了他御制诗歌,要知道,上一个得到这样待遇的,是升官位两江总督的于成龙!
  树立一个清官榜样造势而获得的好处显而易见,江苏境内因为一个丁思孔,百姓对朝廷的依从性最高。
  雪灾以后,丁思孔治下官民相得的好名声都传到临省去了。
  有一个清官还不够,在丁思孔之后,又有更多的清官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冒了出来。
  官民之间共同赈灾的动人故事,成了说书先生们唾沫横飞讲述的新题材。若是只是夸官老爷们做得好,时间久了怕是会起到反效果,令人以为这一切都有人在背后推动,既然如此,那就再说说老百姓们之间的动人故事,说说儒商、说说大军在这次雪灾之中不畏艰险地开辟道路,为道路畅通做了多么大的贡献。
  文部的第一次宣传之下,效果如胤礽所预料的那样好,从地方上上奏的奏折来看,可知民间对朝廷的舆论正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着。
  胤礽知道,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不过没事,开春一到,陈梦球就要随姚启圣去往福建了。
  在最无聊的祠祭清吏司待够了三个月,胤礽自己不提,康熙可不会放任他将时间花在祠祭之上。不久,胤礽终于轮到了礼部最后一司,大清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司部——主客清吏司。


第157章 
  主客清吏司负责人有三位郎中,分别来自满、蒙、汉三族,从这样的职能分配上可以看出,他们分别负责接待哪一方面的来人。
  正如这一次郑克塽来京,胤礽就是与徐乾学商议的。
  若有蒙古王公来京,也有蒙古郎中来负责迎宾之礼。
  负责满族礼仪的名为孙果,出身爱新觉罗,是觉罗宗室内部成员,要是有从龙兴之地来的同族王公,就是他来负责接待。
  三位郎中之下,又设了员外郎做副手,主事管更细的下属司部事务,笔帖式负责翻译文书、记录文档、传递机要,经承负责书写文稿……
  这三位郎中都比较好说话,因为之前迎接郑克塽的关系,胤礽与徐乾学最熟悉。
  徐大人做官的年数,比胤礽的年龄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