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 >

第135章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帝王下令命官员修书以外,来自民间的书籍无法广泛流通,以至于出现许多孤本,最大的原因就是出书成本高昂。比起请人匠人雕刻印刷,若要少量出书,请个秀才抄录反而还便宜。
  而除去广泛流通在外的古代经籍,民间文人们想要获得更丰富的书唯有到处走动,购买。
  越是家族有钱,势力广泛的人家中书越多,民间也出了许多私人藏书家。
  在朝廷中,藏书分为宫廷藏书与官府藏书两种,将各地的藏书都搜集起来,进行品鉴,留下好书,去除差书。
  若是一个人想要出书,需要有大量的钱财,或家中有余财,或有富商支持。
  各地的书籍杂乱无章,而类似于《明史》案的大事,不是因为这出书的人花的钱太多以至于造成范围太广引起人注意,就是因为有人告发才导致惨案发生。
  不过,民间的印书坊也有不少,就是都是私营性质,没有进行统一管理。
  胤礽此前提出来管理天下书籍,给书籍出版编号一事被丢给了礼部来做。
  自从唐宋以来,官府管理书籍的是秘书监及馆阁,但是印刷发行又归礼部来管,朝会上为了这事儿开吵起来过。
  秘书监及馆阁说他们只负责收藏官府藏书,而印刷刊印发行朝廷书籍是礼部的事儿。
  礼部又说他们只管过刊印发行,从没管过天下书籍,这事儿应该是秘书监与馆阁之事。
  最终还是康熙拍板决定,此事交给礼部来管,因为秘书监及馆阁里养的全都是清闲官职,用来安置名士大儒,拉拢汉臣用的。相比起来,还是礼部更能干一些。
  于是礼部新成立的管理书籍部门,就给安置在了仪制清吏司,为此还特意开辟出来了一块地方,放置各地书籍,进行审核,现编编号。
  这样庞大的工程,光审核那些私人出书就快眼睛都审瞎了。
  从京城到地方,各地层层往下审核,将全国的书籍授予编号,进行管理,这些庞大的工程,恐怕近些年都做不完。
  薩海道:“皇上下令,之前有的书籍加快审核,没有出版编号的不得继续刊印,还未刊印发行的书籍,日后都需要递于各地新成立的广书司进行审核,最终由广总书司批准授予编号。”
  说这些的时候,薩海深深叹气:“刚开始收到这些活的时候,礼部官吏们都叫苦连篇。”
  胤礽感觉到后背毛毛的,尤其是看到这群官吏们被书海给淹没,心虚地想摸自己鼻子。
  “礼部人手确实不足,孤觉得,新成立的广总书司算是个新部门,不能将原先的官员们顶上来,还需要另设官职添加人手,纳入新人才是。”
  薩海目光幽深:还算这位殿下有些良心。
  “微臣已经上奏内阁,而奏书只批阅二字,‘已阅’。”
  胤礽:“……”
  啊,这敷衍般偷懒的风格,不就是汗阿玛的风格吗?
  朝廷缺人的局面,恐怕得等会试完成,有新的血液流入才能缓解。
  纳兰性德现在待在礼部做,也是因为职务的尴尬之处,他也算是广总书司的一份子,要与印铸司进行联系,并且还要收天下来的投稿。
  因为还发行了报纸,报纸由原先的只由印铸司负责转到了由广总书司负责。
  胤礽:所有的职务都给堆到广总书司上,难怪众人忙成这样,都不知道整日里在忙活些什么,天天暗无天日地看不见前路,只能得过且过得淹没于书海,想想就为这儿工作的官员抹一把辛酸泪。
  【那是肯定的,大清的印刷坊只负责收钱帮人印刷,并不包含出版社的职能。广总书司这个部门现在就像是个“光杆司令”,一个人独挑大梁,还没有下属干活的那种。就连教科书,用的都是前人留下的古籍。】胤礽:民间的文书,也难怪皇玛法都不考虑下手去治理,那工作太庞杂了,而且比起当时混乱不安的国情,书这一块反而是小问题。
  于是皇玛法选择了一刀切掉所有,靠镇压、严惩,来做到禁止与抑制。
  胤礽知道现在这样不行,可看到这里的官员忙成了这样,再也没有人能够抽出空来去组织成立“出版社”。
  胤礽大概心里有了底,转而向康熙请了一天假。
  康熙抬了抬眼皮:“你又想要做什么。”
  “儿臣想要去秘书监与馆阁看看,”胤礽实话实说:“近些时日见仪制清吏司为了书籍之事忙成这样,想到了管理官府藏书的秘书监与馆阁,那毕竟是宋朝延续下来的好地方,里面的许多藏书堪比皇宫中的藏书,儿臣想去见识见识那儿与宫中的藏书阁有何不同。”
  康熙接受了胤礽这个解释,想了想:秘书监与馆阁都是一些年迈大儒,整日里无所事事,有才华的人不少,却只会玩弄文墨,一点不会做事,将这些有名士地位的人安置到那,保成想要做事,也用不着找那些人。
  有了康熙许可,胤礽带上小伙伴曹珍,晃晃悠悠地往秘书监与馆阁而去。
  胤礽找到这些将校订书籍职务踢给了礼部,整日里无所事事在图书馆里看书的老臣,这群人没有任何权利,空有一个名头官职,人数还不少呢!
  胤礽先去拜访了空有官职名头,却没什么实权的秘书丞,并且鼓吹这些不会干活,只会读书谈文的老人家出书。
  在与秘书丞商讨完成以后,胤礽又去了馆阁,拜访了国史、太史、经籍、杂案四馆。
  老臣们还以为是太子殿下代替礼部而来,其中恐怕还有皇上的用意,略一思索就答应了。
  主要还是这事儿他们会做!
  沙澄作为传统儒学出身的臣子,对名儒大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之感,胤礽悄悄找到沙澄道:“孤欲帮助名儒出书,不知礼部可能配合?”
  有书稿来源,礼部当然能配合,无论是皇上要求的还是太子殿下要求的,礼部有一整套体系。
  胤礽要礼部配合出书可不是真打算出书的。
  胤礽:孤是来无中生有、暗渡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的!
  【……】
  小美回忆起了自己在胤礽幼时放的儿歌,死不承认是自己教坏了胤礽。
  待沙澄答应下来,胤礽又道:“孤敬慕儒学,欲传播儒学,想要请更多的名儒出更多的书,欲向天下人征稿。”
  薩海听见这话,脸色顿时就绿了。
  沙澄迟疑片刻,摇头道:“此事事关重大,恐怕得请得皇上旨意。”
  胤礽幽幽说道:“若天下学子都能学得名儒们的真传该多好啊!沙大人不觉得此事有利于天下学子,是一件大善事吗?”
  薩海在内心呐喊:可是礼部已经没有人能抽出空去干这些了啊!
  许是感受到了薩海的目光,胤礽笑着道:“孤也知道礼部人手不够,只是出书这事儿吧,可以派遣人联系各地的印刷坊。”
  薩海忍不住道:“联系民间印刷坊,那要印铸司什么,哪有朝廷去民间委托人做事的道理?”
  沙澄没有说什么,而是坚定地告诉胤礽:“此事应当由皇上下圣旨。”
  沙澄油盐不进,还背着胤礽向康熙告状呢!
  帝王将胤礽召回,无奈问他:“你又在捣鼓什么了?”
  胤礽摇了摇头:“哎,没想到啊,沙大人竟然是这样爱打小报告的人。”
  “那是因为沙澄都嫌你烦了,也不看看礼部忙成了什么样。”
  “汗阿玛,礼部忙是因为职能不完善。印铸司只能管理朝堂印刷,而不可管理全国。广总书司要管全部书籍,却不管民间印坊。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令印铸司成为印铸之首,将民间印坊皆掌控其中,如此何乐不为?”
  有名儒之稿,还愁书本销量不好?明晃晃的诱饵,可将民间印刷坊皆吸引而来。
  朝廷开放了招印刷坊大量刊印书籍,商人追逐利益,朝廷出资请他们印刷,白花花的买卖谁不乐意?
  “除去民间的印书坊,另有民间的书铺,亦可借此笼络此网络之中。”
  胤礽给康熙空手画了个大馅饼:您不是说开放了学风会引起动荡吗?将整个天下的印刷坊与书坊都控制在朝廷手中,如此诱惑,您上钩吗?
  去了一趟礼部以后,胤礽发现大清在书籍,在学堂这一块的管理简直是一盘散沙。
  朝廷能够管理到的学堂唯有国子监,而其余学堂教什么与朝廷无关。唯一能够影响天下学堂教学内容的,唯有科举制度。
  在文教上松散的管理与严酷地重罚,令国内的文学以畸形的方式在生长。那感觉就像是放着没缰绳的马儿自己去吃草,结果马儿跑歪了,于是就宰了马儿……
  康熙愣了一下,脑海中灵光一闪而过,恍然醒悟过来,遂以复杂的目光注视胤礽:“朕以为你是想要开放学风?”他还以为保成的想法已经被代表公允的仙兽给带歪,甚至担忧他真成了“圣人”。
  胤礽理所当然道:“开放学风的前提,得有能力去引导啊!汗阿玛,只靠政令,那强扭的瓜不甜,民间商人们考虑的是如何赚钱,百姓考虑的是如何过更好的日子,读书人考虑的是如何学习更多知识好出人头地。形成一张大网,由朝廷在背后掌握引导,把控好文界风向,至于其他,让它们顺其自然,比您下达政令直截了当告诉天下文人‘我要控制你们’更加温和。大清需要的不是在严苛压迫下战战兢兢不敢写文章的风气,需要的是在圈定好的花园里,百花盛开文学界。”
  而随着时间推移,花园会为了养育好辛辛苦苦滋养出的百花发展壮大,扩大成更大的规模,百花又会在花园里繁衍,促使花园更加庞大。
  胤礽:汗阿玛没有安全感,那么孤就为他造个安全感。有了这份安全感,孤想要的百花盛开之景会真正到来。
  小美被胤礽一番“霸道总裁”般的宣告震惊了,忙说正经话将大朋友从奇怪的画风里解救出来。
  【小美支持大朋友。过度的自由是放纵,放纵会引起灾难。以国为网,国方可稳中求进。】胤礽的话令康熙感动:原来保成自始至终都未忘记自己身为储君的责任,无论他去搞出多么大的事,全都是为了朕。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可算是写出来了,卡卡卡,团团咕终于把适合大清又不会翻车的大清版广电总菊给捣鼓出来了。
  参考资料来自以下,因为重点较为散乱,就没有标数字。
  中国古代舆论活动主体的类型与特征
  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试论清末至民国前期安徽出版社的历史地位


第135章 
  不能每一次都是汗阿玛抛出诱饵来让小毛驴干活,明明汗阿玛这只成年毛驴干起活来才叫真正的效率,大事情当然要让大毛驴去做了。
  现在小毛驴反手给大毛驴一根胡萝卜,明晃晃吊在前面,大毛驴还不上钩吗?
  康熙的心情在喜悦与欣慰中起伏,喜于太子的天资,欣慰于他的成长与心意,更深一层的,是他自己亲手培养了一位与自己执政观念相同的同道中人。身处帝王至尊之位,距离他最近的唯有太子,君王与储君,与臣子们之间自有一道鸿沟。要说君王与储君之间那一山不容二虎的威胁?康熙目前还感受不到,只感觉到自己前些年辛辛苦苦拉住小马缰绳的辛酸泪,还有那心情给小马弄得起起伏伏,喜怒皆受影响的家长式无能狂怒。
  现在好了,小马长大了,向他证明了他不是一匹小马,而是一只小虎,是他生的、养大的崽,康熙心情大好,在胤礽接下去的劝服中,顺着他的思路深思熟虑起来。
  “汗阿玛,这种头等大事儿,只靠礼部显然是不够的,若要布置下这一张大网,交给朝廷任何一个部门来接管,都会令官员们耽误原先手中的活,而被新增工作所累,儿臣去往仪制吏清司,见众位大人皆连轴转不停,工作之重,完成之日遥遥无期。长此以往,礼部官员不堪其重负,汗阿玛恼怒其办事不利,双方皆受累。只是办法书号一事忙于至今已成这样,待大网接着撒下去,执网之部门运行有碍,岂不是会坏了事?”
  “保成以为,再成立一部更有利于将此事落在实处?单成一部绝非小事,新部必须要有完善运行职能,不可与现有的部院职责重合,否则将有冗员之忧,新部又该受谁所管?”
  康熙若有所思,而将天下的所有书籍,所有印刷坊与书肆皆控制在手的巨大诱惑,令他望着吊在大毛驴眼前的这根萝卜,蠢蠢欲动。
  胤礽在私底下与康熙议政的时候,行动很自由,他跑去自己的小桌上,沾墨就在宣纸上写下,边写笔记边与康熙说。
  “既然是要掌握在汗阿玛手中的,新部自然该是由内阁来管,与各部院一样。”
  “儿臣大致拟定了一番新部职能,他们需要负责研究、拟定书籍、传播、印刷、刊物等等方面的律法草案,大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