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 >

第60章

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第60章

小说: 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改变了,走向不同了……
  胡承徽?
  这个女人是谁?
  会是那个皇太孙的庶长子生母胡氏吗?
  朱瞻元在一点一点的思考了问题。
  他在理清了,这些脉络中的关系。
  突然,灵光一闪……
  朱瞻元想到了,一些往事。
  前一世,宣惠帝死后,他的后妃中,被他母亲报复的胡氏……
  胡氏,与他母亲结仇的因果在哪里?
  会不会就是宏武十九年的小年夜,致使他母亲前一世小产的人?
  一种莫名的直觉,让朱瞻元相信了他自己的答案。
  朱瞻元的想法,已经离开了儿子小院的福娘夫妻是不知道了。彼时,朱高熙与妻子同行,二人在夜色之中,一边走,一边聊了话。
  “我真庆幸了,你今晚没去参加了宫宴。”朱高熙有些庆幸的味道。
  “我倒宁可去参加了这一场宫宴,也不愿意咱们的瞻元生了这一回的病。瞧瞧这孩子生病了,刚刚痊愈一些,就是活泼的性子。我宁可我们的孩儿,一辈子都是开开心心,快快活活。真是让孩子们遭一丁点罪,我心疼……”福娘反驳了话道。
  朱高熙听后,牙疼。
  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回话。
  回是,回不是?
  朱高熙不想妻子受伤害,他自然也不想儿子受伤害。
  无论是为人夫君,还是为人父亲,朱高熙都想他爱亲人,全部像妻子所讲的,一生开开心心,快快活活。
  “没事儿,瞻元这不是已经没大碍了嘛。”朱高熙执起妻子的手,安慰了此话道。
  “就是因为瞻元没事儿,我才是这般轻松。若不然……”福娘不再讲下去,这都要过年,应该讲些吉祥的话。
  宏武十九年。
  腊月。
  二十七日。
  京城,晋王府。
  拱卫司的指挥使带头,领着一校的力士,围了晋王府。当天,拱卫司的力士从晋王府内,抓走了好些的人。
  一时间,京城有些暗暗的震动。明面上,人人皆是小心。
  当天,晋王世子、世子妃,被宏武帝下旨圈禁在了王府内。
  同时,燕王府内。
  得了消息朱高熙有些受惊了。
  朱高熙让管家闭门谢客,他不用宏武帝这位皇祖父发话,自我先圈禁了起来。不管如何,在朱高熙看来,先躲个这个新年。
  其它的,等上面的发话。
  宏武十九年,在一种很压抑的气氛中过去了。
  宏武二十年,新年普一到来,晋王就上了请罪书。
  宏武帝没有理采,这位帝王是让拱卫司的指挥司出马,前往晋地,去把晋王一家请来京城。
  呵呵……
  说是请,指挥司离开京城时,那是带了一厢禁卫军的协从兵马去的。
  春,元月十五日。
  拱卫司的人马没到了晋地。
  晋王过逝的消息,就先是上了折子,快马加鞭的递上了京城。


第80章 
  拱卫司的指挥使大人很无奈; 这他没到地头; 正主先玩完了。
  他应该如何办?
  晋王死了; 一死百了。
  留给指挥使大人的却是一个烂摊子。
  无奈的指挥使大人到了晋地后,对待晋王府的一杆子皇孙与女眷们,那是只能干瞪眼,不敢去打扰半分。
  这位拱卫司的指挥使大人在等待了京城的指示。
  燕地。
  燕王府。
  燕王在得了秘奏后。是沉默了许久。
  最终,这位王爷召见了道衍和尚。至于他的心腹; 他自然也是召见了。
  整个燕地何其大,燕王又是有野望的人。他经营之中的人才,自然是拢络不少。这得用的,提拔上位。不得用的; 暗中慢慢替换就是。
  总之,整个燕地里,燕王是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与心腹们商量了之后; 燕王是有了底气。
  他准备坐看风云起,任那京城风波再大,他自然能旁观者清。
  不过; 燕王对于三哥的死,还是夸赞了一句。
  “三哥,是一个真汉子; 拿得起; 放得下。”燕王的这一句夸赞是真的。在燕王看来,晋王的举动,那无外乎就是被皇父拿捏住了把柄; 与其被圈禁,当一个落寞的皇子,后半辈子等死呢。
  晋王干脆的死了,死得何其利落。
  那是半点不脱泥带水。
  晋王这一举动,会不会让皇父心软?
  燕王呵呵冷笑。
  燕王与道衍和尚谈笑之时,就是如此讲道:“皇父不会心软。皇父之心,何其狠也,何其硬也。儿子,儿子,在皇父眼中,不及万里江山的半分重要。更何况,皇父不缺了儿子……”
  对于自己的皇父宏武帝,燕王自认为很了解的。
  从小时候起,燕王就隐藏了一个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那就是燕王的身世……
  作为一个被马皇后养大的儿子,从小在太子的光环下,当了一个小可怜的燕王。那种被皇父区别待遇长大的皇子……
  燕王看得清楚,在他皇父宏武帝的心中,也许只有太子才是儿子。
  其它的,不过是血脉的延续的朱氏子孙。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小时候,燕王不是没争过,不是没有表现过。不过,一切是一场笑话。尔后,燕王长大了些,懂事了些,他就自动当了太子的跟班……
  当得心甘情愿,当得五体投地。
  总之,太子说往东,燕王绝对不会往西。太子说撵鸡,燕王绝对不会抓狗……
  也是因为得太子的看重,燕王才会在成年之后,说动了太子,得了燕地的封领。这个地方,算不得诸王藩地中最富庶的。但是,却是燕王爱重的地方。
  燕赵之地多勇士。
  燕王曾经想过,他不在京城混日子,他不在富庶之地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他要去北方,去领导燕地的勇士,去扫荡了北方的胡人。
  搏一个开疆拓土的青史留名……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总得留些名声与后人。
  后来……
  后来太子死了。
  太子的死,是一个□□,它让燕王死烬的野心,是燃了起来。
  头顶的大树,那让燕王望而却步的太子没了。
  都是皇父宏武帝的儿子,燕王想过,他若是继承了皇父的宏伟志向,他必然是让大周朝功绩耀眼青史,他必然纳北疆之地为大周朝的牧场……
  他要当一个青史留名的名君……
  然而,事实给了燕王狠狠的一击。
  宏武帝不打算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他要给他的孙子。那个没有威望,那个凭借着是太子庶长子这个名头的嫡系的庶孙……
  “三哥,走好。”
  燕王私下里,祭拜了他的哥哥。
  “将来有必要,我会代三哥照顾了侄儿们。”燕王说了这么一句,他三哥晋王注定听不到的话语。
  至于说,宏武帝查出来的证据,燕王从秘报中,看到的晋王与白莲教合作的事情。呵呵,燕王表示,晋王真那么做了,也是可能的。
  毕竟,他三哥已经有些疯狂了。
  他们的皇父,给了儿子希望,又是狠狠将他们从云台一脚喝到了深渊之中。
  希望的丢失,特别是三哥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想三哥这等承受力差些的,不疯摩不成活的皇子,一时间想歪一些,燕王表示,他能理解。
  能理解,但是,燕王并不赞同。
  在燕王看来,三哥晋王的做法,傻透了。
  皇父宏武帝是开国帝王,这大周朝的每一个脚落,都不会缺了拱卫司的秘探。
  三哥那等大张其鼓的动作,跟打死没两样。
  至少,燕王在皇父没驾崩之前,他就不会蹦跶。皇父说要立皇太孙,他忍了。他就去北面打胡人,他就当一个好战的将军……
  总之,燕王是一心为公,半点不谋私利。
  燕王就是借着大周朝的浑厚实力,打击胡人的同时,练了他的私军。
  燕王在等机会……
  在燕王眼中,他的皇父为了皇太孙将来的平稳接位,那是把开国元勋们一网打尽了。说是为皇太孙扫平了障碍,一统中央的权威。呵呵,何尝不是给燕王这等军力强劲的藩王,也是扫平的障碍呢?
  一个新君,没有威望,没有可靠的亲军护卫……
  在燕王看来,这等在中央皇位之上的新君,跟一头可口的羔羊,没什么两样?
  小儿持金于闹市,那是最深沉的原罪……
  更何况,常氏一族……
  燕王没记错的话,常氏与马氏这两族,都是消藩的支持者。
  那么,皇父百年之后,皇太孙真是动了心思消藩的话,一场大乱……还未曾到来,燕王就已经感觉到了。
  他要等的时代,他要等的机会,注定不会遥远的……
  只要,燕王能忍,忍到了他需要的时机……
  春。
  二月二。
  宏武帝的旨意,天下皆知。
  晋王的死因,被盖棺定论了。晋王死因,跟秦王一样,皆是死于刺客之手。至于那些刺客嘛,全是白莲教的。
  总之,白莲教就是一个屎盆子,朝廷需要时,它就能用一用。
  京城,东宫。
  常昭训得了太子妃常氏的通融,见到了娘家的嫂嫂和亲娘。
  这一回,常母与常昭训私下相处时。
  常母是叹息了好几声。
  常昭训也是满面的愁容,说道:“教中损失很大吗?姨母。”
  “圣女放心,跟晋王有牵扯的教众,全是外门中人。这一回,教主是借朝廷之人,清理了门户,打击了那些叛徒。”常母说了这等解释后,望着常昭训有些神色难看的说道:“教主很生气,教主认为圣女在东宫的地位,不足以匹配您的身份。”
  “年前,教中创造的机会,圣女没有把握住……”
  常母说到这儿时,停了嘴。
  因为,常昭训的脸色不好看。
  “姨母,我知道,我让父亲失望了。”常昭训同样不好受好。
  胡承徽的那一次救驾,让胡承徽在皇太孙的心中留了大印象。就连皇太孙的庶长子,也被皇太孙发话,从太孙妃那里抱回给胡承徽抚养……
  想一想,胡氏得的好处,全是从她这儿抢走的。
  常昭训的脸色要是好看,才是怪事儿。
  “唉……”常母又是一声叹息,说道:“昭训,我知道,您在宫里也是为难……”
  “只是,教中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几位太上长老,对教主的做法多有置疑,教主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昭训,您多体谅体谅教主的为难。”
  常母这一翻话落,常昭训的眼睛红了起来。
  常昭训落了泪,她说道:“让父亲受苦了,女儿不孝。”
  “昭训,您早些怀上皇太孙的子嗣……待您一旦生下皇曾孙,到时候,凡在前拦路之人,我等在后面自会为您扫除威胁的……”常母隐晦的提点了一些。
  常昭训点点头,回道:“姨母,我会努力的。”
  常昭训给了肯定的答复。
  常母这才是带着常昭训的保证,然后,离开了皇宫。
  春末。
  宏武帝下旨。
  让晋王世子袭其余之爵位,降等袭了郡王爵位。尔后,让皇孙和皇孙妃全数回晋地,不得圣旨召见,不能返京。
  对于堂兄一家的离京事情。
  朱高熙自然去相送了。
  待送了堂兄归府后,朱高熙的神情是低落的。
  福娘还是专门做了羹汤和点心,留了夫君用下午茶,开解了夫君。
  “人生没有不散场的宴席。五郎,你看开些吧。”
  福娘劝了这么一话道。
  “我只是瞧着四堂兄离开时,那空落落的场面,有些说不上的滋味。”朱高熙说道:“去相送的人,唯我一人。皇太孙的一系,一个人也没有去……”
  朱高熙会这般讲,是因为他觉得皇太孙对堂兄的回晋地一事的冷落,让他有些堵心。
  “皇太孙不去,是正确的。”
  福娘倒是有相反的看法,她说道:“皇太孙何等身份,那肯定要站在了圣上那一边的角度去行事。”
  “天大地大,家法再大,哪能过了国规?”
  福娘悠悠的说了这么一句。
  “是啊,倒是我顶着皇祖父的口喻,冒险送了四堂兄一回,呵呵……”朱高熙这般说了话后,神情更低落了。


第81章 
  在晋王世子被封了一个郡王爵时; 宏武帝没下正式的圣旨; 但是; 也有口喻,让皇孙一家赶紧离京。
  京城诸人,不必相送。
  总之,大家伙是真的没去送。
  唯有朱高熙这个皇五孙是顶着皇祖父的口喻,去送了堂兄一回。
  当时; 四皇孙那等感动,自然不必细说。不过,得了消息的京城人士,暗里嘀咕五皇孙朱高熙傻帽的话; 也是不缺的。
  “那么,五郎,你后悔去送了四堂兄一家吗?”
  福娘反问了话道。
  “为何要悔?”
  朱高熙没觉得要后悔。他是无欲则刚。反正他将来要回燕地; 去当了他的世子。所以,在京城完全没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