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 >

第52章

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第52章

小说: 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元目前年纪太小,他的活动范围有限。
  所以,不是他不给力,而是硬件的条件不够啊。年纪,以及幼小的身体,是朱瞻元目前的软肋。
  京城,东宫。
  朱高锦身为东宫的目前主人。
  他知道,他的四皇叔离京了。不过,他没有去送行。因为,他的嫡母病了,他在侍疾。
  对于嫡母,朱高锦是在意的。毕竟,嫡母,以及嫡母背后的常氏一族,对于支持太重要。在父王去逝后,他的势力,可以说,一半就是常氏一族在支撑着。
  对此,朱高锦和嫡母已经算是心照不宣了。
  他们在上演了,母慈子孝的戏码。
  四皇叔燕王的离开,朱高锦只是提前送了呈仪。其它的,他做的并不多。
  朱高锦在疑惑的,是他的皇祖父的一些举动。
  当然,朱高锦更有一点小小的雀跃。因为,他算是看出来了,他的皇祖父对他心软了。他向前走一步的机会,在增加。
  心头的火苗,用野心浇筑而成的火苗,在朱高锦的心底燃起。
  “殿下。”
  胡雅莲给朱高锦送上了熬好的汤药。
  “嗯,你退下吧。”朱高锦接过了汤药,然后,他领着嫡妻马氏,准备是夫妻一起去侍疾。这算是儿子儿媳的孝心嘛。


第69章 
  太子妃常氏见到长子长媳来侍疾; 虽然; 这不是她亲身的儿子。不过; 心情还是不错的。至少,这母子和谐的戏码,他们彼此都演得像模像样。
  宏武帝是皇宫主人。
  对于宫中发生的一切,帝王只要想知道,就一定能得到了答案。若是帝王不知道的消息; 那么,一定是这一位开国的帝王,不想知道了某些答案。
  对于大皇孙的一直举动,宏武帝是满意的。
  “高锦这孩子像他爹……”
  宏武帝看着秘奏; 一边肯定了此话,一边是满满的追忆。
  有一句怎么说的,活人嘛; 永远争不过死人的。因为,活人活着,就一定会有缺憾在的; 而死人死了,留在人心目中的印象,很容易在时光的流逝中; 被人美化了。
  要说太子……
  这位东宫的储君; 还活着的时候。宏武帝对于嫡长子是满意的,但是,也不意味着; 全然就没有遗憾的地方。
  子不类父,这是一个死穴。
  宏武帝是血火之中拼杀出来的皇位。这一路上,尸骨满地,用无数的人命,筑就是大周朝的帝王宝座。
  太子活着的时候,因为教导读书的师傅们全是儒家出身。以至于这位太子的性格,在宏武帝看来,未免有些绵软了一些。
  当然,太子对待兄弟的那种友善,是最让宏武帝满意的地方。
  毕竟,帝王是人,也有百年之后的忧患。在宏武帝看来,太子这等软绵些的性格,将来对待兄弟会很好,不会让皇家祸起萧墙。
  然而,命运无常……
  太子死了。
  太子死得太早了,宏武帝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好在老天爷待朕不薄,高锦这孩子是一个性格纯朴的。”宏武帝夸了一句后,更是满面笑容,讲道:“同时,这孩子随他爹,也是一个有手段的。”
  对于大皇孙朱高锦名声好,手段是软硬兼备的行事风格,宏武帝是满意的。
  特别是太子两周年的忌日后,太子妃常错是病倒了。朱高锦又是侍疾,又是办差,都是一根蜡烛,两头燃着。
  在宏武帝眼中,那就是瞧着大皇孙,哪儿都不错。
  宏武帝看着大皇孙,总有一种太子还活着的感觉。那种感觉,让宏武帝很欣慰。
  “梓橦,朕会把皇位留给咱们的子孙……”
  在一本秘奏上,宏武帝批了一个准字。然后,就是悠悠然的讲了这一话。
  在这时候,宏武帝的心头,已经做出了打算。
  是的,帝王的心眼偏了。
  他能看到了大周朝的万里江山,他更是回忆了,那等艰苦的岁月里,那个陪他吃苦,那个陪他一路风雨历程的嫡妻。
  他百年后,要合棺而葬的女人。
  宏武帝的心中,想把他的万里江山,想把大周朝的社稷,留给了他们的子孙。
  其它庶子,并不在宏武帝的考虑范围之内。
  宏武十七秋。
  十月。
  宏武帝下旨,让三皇子晋王归藩地。
  这等消息一出来后,整个朝野震动。
  皇子们都归藩地了,东宫里住着一位大皇孙。有些事情,不言而喻。
  宏武帝的态度,已经表示了出来。
  然后……
  自然是等着某些领会了帝王意思的朝臣们,纷纷上奏,给大皇孙造起声势来。
  京城,燕王府。
  福娘与夫君自然也是谈起了此事。
  “皇祖父是要立皇太孙了,对吗?五郎。”福娘蛮直接的问了话。在夫君面前,她没隐瞒了什么。毕竟,这等事情眼瞧着,就是板上定钉的事情。
  “是啊,皇祖父要立皇太孙了。”朱高熙满眼的复杂。
  他万万没想到,事情最后还是走到了妻子曾经说过的那一步。
  人心,果然是偏心眼的。
  呵呵。
  朱高熙对此话,深有体会了。
  “唉,如今想来,父王、母妃当初请归藩地,也是好事情。至少,比起三皇伯来,咱们府上没怎么碍了东宫主人的眼。”福娘深有体会的说道。
  “算是吧。”
  朱高熙有点不确定的说道。
  对于东宫的新储君,将要水落石出了。朱高熙有些松一口气的感觉。毕竟,结果出来了,意味着风波会慢慢平息下去。
  同时,朱高熙也有一些的失落。
  说到底,东宫的储君之位,哪个皇家的皇子龙孙们,会不肖想一下呢?
  想一想,没行动,又不犯了哪条规距。
  “这等消息够重大,想是燕地的父王那边应该得到情报了。”朱高熙很肯定的说道。
  这一对夫妻谈得兴起。
  在榻上,本来睡着了,然后,醒来,感觉肚子饿饿的朱瞻元正要“哇哇”叫唤两声。提醒了大人们,应该给他投食了。
  然后……
  没然后了。
  朱瞻元继续装睡,因为,他发现,他听到了不得的消息。
  所以,小肚子再饿一饿也没关系。朱瞻元表示,他一个小婴儿,非常需要情报啊。忍耐,是一样美德。
  朱瞻元闷心自问,他的灵魂里,就拥有着忍耐这一项美德的。
  朱瞻元在装睡,在认真的听了父母的谈话,并且,在分晰了里面的条条道道。他需要慢慢的规纳了各种消息。
  以便将来做出了计划,好如何完美的改变了他爹、他娘的命运。
  他这等重生之人,要保护了他的家庭,要保护了他的爹娘。
  “皇子全部在藩地,大哥住在东宫。又有朝臣在造势,想必今年应该会落幕。大哥应该会成为了福娘你所说的皇太孙。”
  朱高熙说了这话后,又感概道:“人人在意了皇太孙的事情。倒是二皇伯被刺一案,都是有些风声消减下来。”
  “未必。”福娘摇头。
  她说道:“我瞧着,朝廷指不定在暗中调查。拱卫司不是门面货,不是装饰用的。一位皇子被刺杀,岂会轻易的算了?如今没有大动作,不过是因为幕后之人,还没有翻出来罢了。一旦结果出来……”
  “呵呵,后面必然是皇祖父的雷霆之怒。”
  “帝王一怒,岂能不用人命去平息?”
  福娘表示,她对于帝王位位置上的皇祖父,那是心有余悸的。
  这位宏武帝打从登基后,这些年来,平均下来,每年不杀掉上百颗的人头,那简直就是笑话。拜托,这不是大周朝对外战征的敌亡人数。而是朝廷内部的贪官,以及被宏武年间的三大案牵连的死亡人数。
  从马丞相一案,到留侯一案,再到蓝子诩统领一案。
  这中间,牵连了太多的人。死亡的人,冤枉的人,有没有?
  福娘是不知道的。
  福娘能瞧见的,就是人头滚滚落。
  “其实,我从父王那边有得到了一些消息。据说,二皇伯的死,跟白莲教有关。就是太子太伯的死,白莲教在里面也不是全然的无辜。”朱高熙吐露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朱高熙说到这话时。
  朱瞻元的眼捷毛是忍不住动了动。
  好在这时候,福娘夫妻都在说着要紧的话,没注意到了装睡的小婴儿。
  这屋里,也没有旁人。就是他们一家三口。
  福娘夫妻怀疑了谁?
  也不可能怀疑他们家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瞻元嘛。所以,朱瞻元就是从亲爹的嘴里,听到了秘辛啊。
  朱瞻元这时候,脑海中有了愰然大悟的感觉。
  他突然有些明白了。
  为何前一世,他的二叔朱高晸在一手好牌的情况下,会跟皇位绝缘,最后,无声无息的死在宫廷之中。
  呵呵,前一世,那时候,他的祖父可是就两个活着的儿子,二皇叔死了,三皇叔是一个残废的耳聋之人。
  如此情况下,他才会有机会,登上了储君之位,最后,被皇祖父培养成为了继承人。
  现在看来……
  原来如此。
  白莲教,这等祸害,果然是皇家的毒瘤啊。
  “白莲教?”福娘吐出了这三字,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教派有什么活动的迹象?他们不是在皇祖父登基后,就被剿灭了吗?”
  福娘表示,宏武帝不是手软之人啊?怎么可能留了白莲教这等危害大周朝安危的大麻烦。
  “剿灭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朱高熙神色凝重的说道:“大周朝是在白教莲的尸体之上,成立朱氏根基的。”
  朱高熙慢慢的解释了,这中间的原由,以及一些皇家的秘闻,他继续说道:“白莲教有内外之门,当年,皇祖父剿灭了外门,内门之中有漏网之鱼。如今兴风做浪的,就是那些余孽。”
  福娘点点头,示意她完全明白了。
  白莲教啊。
  这等顶顶大名,她是听过的。
  当然,这个教派,是兴也勃焉,败也速焉。
  “可惜了,这等秘官的教派,最是难以根除。”福娘表示,转入地底暗藏的那些传教士,可不是那么好动的。
  毕竟,老鼠在洞里,他不出来浪一浪,哪那么容易被发现?
  “哼,他们冒头了。皇家已经盯上了那些人。这一回,他们居然敢动二皇伯,我从父王那边得了确切的消息。那些人,就算有逃掉的,也注定会再难兴起。”朱高熙非常肯定的说道:“瞧瞧吧,会有结果的,今年内,必然会有些大风波出来的。”
  朱高熙说得言辞凿凿,福娘自然是姑且信了。


第70章 
  冬月。
  京城; 雪花纷纷。
  一场雪后; 整个京城被银白色染了一回。
  初十。
  皇宫。
  御书房内; 宏武帝在暴怒。
  秘奏上书的内容,宏武帝在看完后,就是怒火中烧。对于帝王而言,他觉得,有些人活腻了。宏武帝在怀疑; 他是不心慈手软了?
  “田德,传朕旨意。魏国公忠心体国,朕加赏其为魏王。”
  “拟旨吧。”
  宏武帝说完这话后,田德是心头一寒。
  在开国之后; 宏武帝从未曾加封了活着的外姓王。没错,便是如此。
  凡是封王的,除了皇子外; 呵呵,就只有大功劳,且已经死掉的开国元勋。封王; 那也不是传国王,只是一个追封。其子嗣继承时,是要降一等的。
  宏武帝赏的爵位; 除了世袭不降等的; 还有一种叫做降等世袭的爵位。
  “诺。”
  作为宏武帝信任的太监大总管,田德自然是躬身应承了话。然后,利落的办妥当了宏武帝交待的事情。
  对于田德而言; 宏武帝就是他的主子,是他效忠的对象。
  特别是宏武帝的性子,最是严厉的。若是惹了这位帝王的一怒,唉,那后果严重啊。
  帝王的秘奏中,有什么消息?田德这位太监大总管不知道,不过,田德相信,这个消息对于魏国公府而言,一定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宏武帝这是在开始捧杀魏国公了。
  想当年,宏武帝最信任的兄弟,一个是死去的常山王,另一人就是魏国公。如今……
  田德这个太监大总管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狡兔死,走狗烹?
  午时。
  魏国公府。
  年迈的魏国公正在教导孙子辈的年幼孙儿们读书。
  这一位不太爱关心的魏国公,处于了半隐退的状态。要说起来,原由也简单。就是魏国公怕了。
  没错,当年那个戎马一马,战场上无双的元帅怕了。
  当年的大哥,如今不是朱丞相,而是帝王了。
  魏国公老了,他不想给家族招祸。所以,魏国公早早的退出了权利中心,他想用实际的行动,来宽慰了帝王那一颗多疑的心。
  毕竟,在马皇后这一位宽仁的嫂嫂过逝后,魏国公是看得出来,帝王在猜疑他们这些有莫大影响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