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媳妇日常 [金推]-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到这里,留侯在观察宏武帝的脸色。
宏武帝冷着一张脸,留侯不敢拖拉,忙说道:“为此事,八百里秦川内,两条已经形成腾飞之势的地脉潜龙是胎死腹中……”
当年那些破事,身为老臣子的留侯是知道的。
“到如今,圣上登基十五载,百业兴隆,民心安定,人道昌盛。”
“按说,由太子代天子祭礼,以天下龙气为哺,了结当年的旧怨困果,本是顺势之事。”留侯在讲了个中原由时,夹了他的私货,他道:“在臣看来,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太子离京前,身体康泰。”
“太子归京后,伤极根本。”
“圣上,其中蹊跷太大……”留侯很为难,他无奈的说道:“臣担心,八百里秦川那边又生变故?”
宏武帝听完了留侯的陈述。
接着,宏武帝开口问道:“朕命拱卫司协助你,留侯,你可愿意赶往雍州一趟?”
“至于太子……”
“你可以稳定病情的法子?”
宏武帝寻问道。
“先以养气方子,慢慢熬着。这乃治标。”留侯一咬牙,给了解决的法子,他道:“锁昆仑仙气,斩秦岭龙脉。这乃治本。”
宏武帝望了留侯一眼,问道:“需要朕给你什么助力?”
到此时,没退路的留侯不废话,直接提了要求,道:“臣需要由禁卫军蓝统领率一校兵马,随臣前往雍州。”
蓝子诩,禁卫军统领。其由宏武帝和马皇后收养,是马皇后身前最宠爱的义子。
当然,这位禁卫军蓝统领还是太子倚重之人。毕竟,蓝子诩和太子是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玩儿的伙伴兼兄弟。
留侯刘孟文的心思很简单,他下水了,还得拉一个垫背的。
“善。”
宏武帝答应了。
留侯心中却是苦涩一片。
这些年来,留侯一直不多沾朝事,就是想避开某些麻烦。结果,绕来绕去,宏武帝不给这位曾经的大军师一点甜头啊。
留侯的遁藏技能,对于宏武帝而言,呵呵……
没效果。
留侯膝下有两子,有两孙,他儿孙皆在。宏武帝的警告与拿捏,留侯就是为了子孙记,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
七月初一。
燕地,蓟城,燕王府。
书房内,燕王正看完了一封秘报。
“大师,你且瞧瞧。”
燕王顺手将手中的纸条递给了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一看后,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后,笑道:“贫僧恭喜王爷。那力压群星的月亮,将要坠落了。”
燕王没有欢喜,他是感概的说道:“若太子在,本王是不敢生一点杂念的。”只是,太子将要没了,燕王感觉他头顶的束缚在松动。
宏武帝的诸子里,除了太子能真正服众外,其它人嘛,呵呵……
要知道,太子即嫡且长,标准的嫡长子,妥妥的继承人选。而余下的皇子们,全是庶出。
没错,全是庶出。
既然都是庶子,又凭什么要低人一头?
九尊至尊之位。那一把龙椅的诱惑,太大了。
“大师,咱们且等等,本王要等着最终的结果出来。”燕王目前不准备有任何的动静,他在等,等着他的长兄溘然长逝……
第49章
宏武十五年的八月; 东宫的众位女眷们是个个心神难宁。
太子病了; 一病不起。
储君身体有恙; 这自然是朝野都关注的大事。而对于一身富贵荣华,全系于太子身上的东宫女眷们而言,太子就是东宫的天。
这天要塌了,生活在这片天下面,被其庇佑的女人们; 从根本上讲全是弱者。她们人人心神不安。但是,面上嘛,又不得不强装了镇静。
于是,东宫这些日子里; 抄佛经是一种流行。
大皇孙朱高锦很烦燥。
他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兽,最近特别的敏感。他已经感觉到了,危机在东宫的头顶酝酿。可他偏偏没什么解决的法子。
朱高锦是大皇孙; 他只是太子的庶长子。
也就是说,他的一切权威都建立在他父王的身上。
太子是东宫的遮天大树,没有了这颗树的树荫庇佑。朱高锦不敢想像了; 那样的前途会如何?
“夫君,您先用碗燕窝粥。”
马氏亲自给神情凝重的朱高锦送了温暖。这粥自然不是大皇孙妃马氏亲自熬的,不过; 却是她专门叮嘱过的。
“嗯。”
对于嫡妻; 朱高锦还是要尊重的。
他倒不驳了嫡妻的话,少少的用了几口燕窝粥。尔后,他说道:“最近; 你多去母妃那儿尽些孝心。”
“至于母亲那儿,我会让胡氏去侍候着。”
朱高锦交待了这两句话后,马氏先是僵了一下神情,不过,很快掩饰了过去。马氏回道:“依夫君您的意思。”
“夫君,您莫过于担心,有御医们的精心治疗,父王定然会康复的。”马氏宽慰了话道。
“我心头有数。”
朱高锦嘴里这般说,实则他真的心烦气乱。
他不过是在女眷们面前,强行的装了些镇静。
打从太子病倒后,朱高锦白天照常去跟先生念书,但是,一旦下课后,朱高锦就会去太子的榻前守着。
可以说,好些个夜晚,朱高锦就是在亲爹的寝宫内,守夜是守得过于疲倦,在太子榻前是趴着睡着了。
那等孝子的模样,让人闻之佩服。
名气是涮出来了。
朱高锦整个人是瘦了几大圈。
连宏武帝都是劝慰了这个长孙好几回,让他多保重身体,莫让太子挂念。实则嘛,朱高锦纳头就拜了皇祖父的关爱,尔后,照样是兢兢业业的给亲爹守了夜,时时不忘记表一表身为人子的孝心。
八月十二日。
晚。
朱高锦在太子的寝宫内,是服侍着亲爹用完了养生的药膳。许是这些日子的调养有些功效,太子难得的精神头不错。
“孤和高锦谈一谈,你等都退下。”
太子发话了,殿内侍候的小黄门和宫女依言行礼后,一一退下。
殿内,剩下来父子二人。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太子对于庶长子这些日子的一片孝心,那是真心受用的。人生在世,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也足够聊以自夸了。
“父王,儿子不辛苦。”
朱高锦心头是真正的清楚着,他的父王若能好起来,他就是再辛苦一些,他也不在乎。
他担忧的,就是他的父王能痊愈吗?
“我这身体,自己最清楚……”太子感叹一句,想说些什么,最终,又是一声叹息。
“父王,您安心养病……”
“皇祖父吩咐了话,让任何人不得怠慢东宫。母妃又是慈爱的性子,整个东宫里的人都拧成了一根绳,大家都盼着父王您早日康复。”
大皇孙朱高锦的嘴里,就没有一点儿不好的消息。
太子听后,笑得开心。
不过,太子心中明白。这怕是长子不想在他跟前报忧。毕竟,他一个病人,还是需要多听听好消息。
八月十六日。
燕地、蓟城、燕王府。
燕王看完了秘报后,在沉思着。
良久后,燕王才将秘报递给了他的新谋士道衍和尚。
“大师,你认为留侯此举能否成功?”燕王知晓了,留侯刘孟文和蓝子诩二人在雍州的动作。包括这二人的详细进展。
“必败无疑。”
道衍肯定的回道。
“为何?”
燕王不确定的问道。
在燕王看来,留侯和蓝子诩这一对组合是配合的文武双全,又有宏武帝的支持。可以说,这地利、人和皆得。唯欠一点天时罢了。
“王爷,留侯此举不光是断了天下修道之士的前路,更是遗祸子孙。”道衍和尚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
“如何讲?”
燕王有些好奇的说道。
“锁仙气,斩龙脉。”道衍和尚回道:“两条不同的道。一个求仙,成就大自在。一个匡扶人道昌盛。从根本上,两条不同的道是水火不相容。”
“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抵消,相互磨灭的斗法,是天意使然?还是人心算计?都不重要了。但是,做为始作诵者的留侯,是一定要担负起责任的。”道衍和尚下了一个结论,说道:“贫僧敢断言,留侯死定了,他的子嗣后裔都恐难保全。”
这话从一个和尚嘴里吐出来,真是最恶毒的诅咒一般。
“就算留侯躲过这一劫,仙灵之气的慢慢耗尽,求长生之人,再难望见长生……”道衍和尚提了一个问题,说道:“王爷,您以为有多少世外高人,真的能与留侯相逢一笑泯恩仇?”
燕王听过完了道衍和尚的话后,无语了。
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断人长生之道,这是不死不休的仇恨啊。
燕王这时候,颇是不解了。
留侯为何要做出如此不智之举呢?
事实上,若留侯知道了燕王的想法,他一定会大呼冤枉。留侯本人是没得选择。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早死,还有一搏的机会。
晚死,呵呵,也是死字一个。
说白了,太子降生的事情,留侯当年是参与人之一。在宏武帝的心中是挂了小本本在的。留侯想退出,也得看了宏武帝是同意不同意?
“大师的话,有些道理。”
燕王回了这么一个答案后,又道:“罢了,本王静观其变。”
道衍和尚一个佛礼,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后,说道:“贫僧望王爷早做准备,此乃天赐良机,不可不用。”
燕王听了这话后,认真的打量了道衍和尚一回。然后,燕王摆摆手,说道:“大师一心为本王考虑,本王感激不尽。”
“但是,大师的好意,本王是心领。”燕王很明确的表示了他的态度。
燕王说道:“从公心上讲,太子是国之储君,是君,本王享亲王之爵,是臣。君臣有别,这一点,本王牢记于心。”
“从私心上说,太子是本王的长兄,长兄如父,本王从小到大都得到太子的关爱。本王有愧,不敢忤逆长兄。这一点,是本王的底线。”
燕王说完这话后,眼神是盯着道衍和尚,那神情甚是认真慎重的说道:“大师,还请您见谅了。”
道衍和尚拱手一礼,回道:“王爷,您的话,贫僧牢记于心。”
“贫僧不是想对京城那边做些什么事,而准备在燕地做些准备。以备将来而矣。”道衍和尚开口说道。
“大师请讲。”
燕王听说只是自己的封上来些小动作,倒也是有了兴趣。
“燕地有燕山,燕山有形有势,是一条脖而将发的潜龙之脉。若王爷同意,贫僧可施法,将王爷之气运与燕山的龙脉相合……”
道衍和尚话未完。燕王摆手,打断了和尚的话语。
这是头一回,燕王如此不礼貌的作为。
“大师,不必再讲了。”
燕王语气客套,实则,这位四皇子心底已经有些火气了。
修道之人,潜修之士的那些把戏,燕王不是不知道。
燕王需要用这些修行的世外之人,但是,不代表他希望这些一个个打着世外高人旗号的修行之人,就真的骑在了他的头上,为他当家做主了。
呵呵……
龙脉是什么?
燕王能不知道吗?
正因为知道,燕王才毫不犹豫的斩断了道衍和尚的某些试探。
“父皇高坐明堂,我一个做儿子的岂能胡为?”
“大周朝的社稷是朱氏天下,我为皇子,是朱氏一族的一份子,有些事情不如不做。”燕王颇是深意的对道衍和尚说道。
语气够平静,态度很明确。
“王爷之意,贫僧知了。”
“阿弥陀佛。”道衍和尚不争辩什么,恭敬的回了话道。燕王得了道衍和尚的保证,见其态度端正,他自然是准备给对方一些好处了。
“本王有心在藓城外,修建一座庙宇。”燕王是准备打一棒,再赏一个甜枣。毕竟,道衍和尚他要用,道衍和尚背后的关系,燕王更需要拢络。所以,这一些友好的态度,燕王是要摆出来的。
“让其做为大师的参禅别馆。”
燕王准备把这一座庙宇,当作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礼物,送给道衍和尚。当然,也可以说,是赠给道衍和尚背后的人。
对于燕王表现出来的善意,道衍和尚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一时间,两人又是恢复了笑谈宴宴的场景。
前面的某些小争议,那是搁而不谈,恍如从未发生一般。
第50章
八月末; 菊花已然盛开; 菊香在庭中悠然飘香。
这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秋天,亦是丰收的时候。
燕王府的后院中。
福娘正在查帐。
她目前没有什么具体管的府事,不过是给燕王妃打打下手。当然,更主要的事情是看一看往年的帐目。
燕王妃的本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