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园-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楉桐道:“祖母,北京有很多名胜,咱们老家这里有什么地方去玩啊?”
龚氏道:“这里比不得北京城…你父亲小的时候只能跑山上去玩,现在天冷了,等开了春,让你五哥也带你上山玩。”
柳悦琴听龚氏开口闭口都是许宥崇,心里便有几分不悦,于是道:“好了,楉桐,别缠着你祖母,赶快让卿卿陪着你去看看房间收拾好了没有。”
许楉桐的房间在后院的西侧,门前搭了花架,时至初冬,爬了一架光秃秃的紫藤。
等家仆们一切收拾妥当,许楉桐便拉了林卿卿坐到暖炕上。许楉桐道:“卿卿,我怎么看怎么不喜欢这里,我想回北京。”
林卿卿伸手比了个止声的动作,道:“楉桐,老爷听见会不高兴的。这是你的老家,又能和父母兄长一起,在哪里不都一样吗?”
许楉桐道:“你到北京时日短,是不知道北京的好。那里有戏园子,有公园,还有各式各样好吃的好玩的,哪像这里,穷乡僻壤,到处都光秃秃荒凉凉的。”
林卿卿道:“乡下有乡下的好玩,刚才老太太不是说有山吗?我小的时候到了春天,我阿爹常带我上山采药,你不知道山上有多好玩,只是现在入了冬所以显得荒凉了些。”
许楉桐问道:“真的吗?山上都有什么好玩的?”
林卿卿道:“到了春天,山上有野兔,还有各种野果子,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山花,美极了。”
听她这样讲,许楉桐倒有几分向往起来:“我从来没有爬过山,等到春天我们一起去爬山!”
许昌贤虽说下了野,可在任上的时候帮了不少乡里,听说他如今回乡定居,上门拜访的人倒也络绎不绝。许家夫妇忙着迎来送往,只叮嘱了林卿卿好好为许楉桐伴读,也就不再多过问她们的事。
许楉桐虽说得父母娇宠,却仍有几分忌惮父亲,平常在北京家里还是拘束着。没曾想这些日子回了老家,反倒如同去杭州做客一般自由自在,只觉得痛快无比。
龚氏的上房里,许楉桐拉着林卿卿一道来请安。
祖孙正说着话,过来一个家仆,道:“老太太,孟津的表少爷来了,送来了一车地瓜。”
龚氏道:“这家瑶每年都跑这么远来送地瓜,也是有心了。快,叫他来我屋里。”
家仆应声离去,不多时便带了一个十六七岁眉目清秀的男孩子进了屋来。
他刚要行礼,就听龚氏道:“家瑶,在内室,不用这么拘礼。”边示意家仆给他让了座,边又对着他道:“我跟你父母捎过信儿,叫他们不要再让你大老远跑着来送地瓜,我这里什么都不缺,这些地瓜你们留着也好过冬。”
龚家瑶道:“祖姑母,家里留的有。父亲说咱们孟津的地瓜最甜,祖姑母您也最爱吃,务必要给您送来的。”
龚氏点了点头,道:“是呢,咱河南地界就属孟津的地瓜绵甜,难为你父母总惦记着。”
龚家瑶道:“父母说我们家道艰难,多亏祖姑母时常帮衬,旁的祖姑母您不稀罕,唯独咱自己地里的地瓜是外头买不着的。”
龚氏笑道:“说的哪门子见外话,亲戚们自然要多走动,互相帮衬着才是。你这次来就别急着回去,多住两天,刚好也见见你表伯。”
说话间龚氏转头望向许楉桐,接着道:“楉桐,这是家瑶,我娘家的表侄孙,大宥崇两岁,是你的表哥。”
许楉桐斜眼打量龚家瑶,见他土里土气,心生几分嫌弃,只碍着祖母情面,轻轻“嗯”了一声,算是打了招呼。
龚氏看在眼里,也不与她计较,只吩咐家仆道:“去叫宥崇,告诉他,家瑶来了。”
龚家瑶这些年常常往来辉县许宅,冬天送地瓜,夏日送甜瓜,又因与许宥崇年纪相仿,两个人自然十分熟络。
向龚氏问了安,许宥崇走近龚家瑶,轻搡一下他的胸口,道:“家瑶哥,你总算来了。”
龚家瑶道:“早就想来了,就是今年秋天晴天少,晒的柿饼干的慢,我爹说不能只给你们带地瓜,所以就等着柿饼风干了一起送来。”
许宥崇道:“你一来就有好吃的,我最爱你家的地瓜和甜柿饼了。”
“地瓜有什么好吃的。”一旁的许楉桐小声嘟囔道。
龚氏虽上了年纪,依然耳聪目明,听见许楉桐的话,她不动声色道:“宥崇,你家瑶哥赶路也辛苦了,你带他去吃点东西,歇歇。”
龚家瑶道:“祖姑母,我不累。您最爱吃烤地瓜,我等下就烤来给您吃。”
龚氏道:“不急,等你歇两天再烤也不迟…”转头看着许宥崇,又接着道:“宥崇,我预备着让家瑶见见你父亲,所以他会多住几天,这回还是你们两个一道住吧。”
龚家瑶虽说是个乡下孩子,却生来有几分见识,又因认识一些字,读过一些书,讲起乡里的奇闻逸事头头是道,很是得许宥崇喜爱。听祖母这样嘱咐,许宥崇当下答应道:“祖母您放心吧,我就盼着家瑶哥来呢。”
拉了龚家瑶的手,许宥崇又接着道:“祖母,那我先带家瑶哥下去了。”见龚氏笑着点了点头,许宥崇与龚家瑶便一道出了屋去。
许楉桐隐隐听到他二人走到门口时许宥崇说要龚家瑶快些讲故事给他听,心里忽地生了几分好奇。
出了龚氏上屋,许楉桐对林卿卿道:“卿卿,你说那个乡下来的是不是真的会讲故事?”
林卿卿道:“五少爷那么欢喜他,应该是吧。”
许楉桐道:“五哥在乡下久了,觉得什么都是稀罕的。”顿了顿,许楉桐又道:“你吃过烤地瓜吗?刚才我听见他说要给祖母烤地瓜吃。”
林卿卿摇了摇头,道:“地瓜就是番薯吧?那不是煮粥吃吗,怎么烤着吃呢?”
许楉桐嘴角一扬,道:“我怎么去问你一个江南人…走,咱们去找五哥,我倒要看看这个乡下来的怎么烤地瓜,怎么讲故事。”
第22章
许楉桐拉着林卿卿一路小跑到了许宥崇房门口,不等入内就听见屋里传来许宥崇咯咯的笑声。
见许楉桐止了脚步,林卿卿不解道:“楉桐,干嘛不进去?”
许楉桐道:“五哥平常总是冷着脸,跟这个龚家瑶一起却能开怀大笑,你不觉得奇怪吗?先听听他俩说什么。”
林卿卿见许楉桐已经附耳在窗下,少女的好奇心也让她紧随许楉桐贴了近墙。
只听见龚家瑶的声音传来:“还有个更好笑的事呢…我舅舅那个村子里有个老实憨大,有一天他怀孕的老婆让他去自己娘家取做好的婴儿肚兜,他怕自己忘了,就走一路拍一路自己肚子,一路念叨‘肚兜,肚兜’,谁知道不小心摔了一觉,爬起身竟然忘记老婆交代了什么话,站在原地想了许久也记不得了,这一路寻思就到了丈人家…”
听见许宥崇接话道:“那到了丈人家他想起来了没?”
又是龚家瑶的声音:“他呀,倒是没忘拍着自己肚子,一见丈人,就对丈人说‘肚子,肚子’,这丈人见女婿老远跑来,拍着肚子,就以为他肚子饿,赶忙把烤好的地瓜拿给他吃…”
“肚兜,肚饿,哈哈,这憨大也不憨嘛,起码吃到了烤地瓜。”许宥崇笑道,“家瑶哥,被你这么一说啊,我也肚饿了,也想吃烤地瓜。”
龚家瑶道:“成,我这就去给你烤。”
许宥崇声音里有几分遗憾:“为了迎接父亲他们回来,祖母让人收拾了整个院子,他们把你去年做的土炉架子扔了。”
龚家瑶道:“不要紧,那我再去打个土坯砌炉,明天就能烤地瓜了。”
许宥崇道:“好啊,祖母也喜欢吃的,明天我跟你一起烤。”
龚家瑶道:“好,表叔表婶都回来了,还有小表妹她们,我明天多烤点…只是不知道她们稀不稀罕吃…”
“谁说不稀罕,我们要吃!”听到这里,许楉桐已经忍不住,拉着林卿卿便进了屋。
毕竟龚家瑶大他们几岁,搜寻些乡里的奇闻逸事说给他们听,许楉桐哪里听过这些个故事,只觉得比茶楼戏院里的段子都要有趣。等家仆们来请几人往餐厅用晚饭的时候,四个人已经相聊甚欢。
许昌贤常年居于北京,跟这些远房的子孙辈鲜少见面,龚家瑶头一次见这个被父母仰望的表伯,入了餐厅便一直屏声敛息小心跟在许宥崇的身侧。
见许宥崇与许楉桐分别落座,龚家瑶却默候在一旁,龚氏便向他招了招手,道:“家瑶,干嘛一直站着,快过来坐下。”
龚家瑶走进几步,向龚氏和许昌贤夫妇鞠躬作揖,问了好,却仍是在一旁站着。
龚氏道:“这孩子,小小年纪却懂事的紧。”转头对着许昌贤,又道:“这个就是刚才我跟你们提到的你孟津表舅的孙子,家瑶。”
许昌贤点了点头,道:“这些年儿子忙于政务,亲戚们走动得少,这些个小辈更是不大认得了。来,家瑶,坐下一起吃饭。”
听许昌贤这样讲话,又见龚氏向自己招手示意,龚家瑶赶忙又鞠了躬,这才在许宥崇身旁的位置坐下。
许昌贤见他坐定,又道:“你祖姑母念旧,空了让你父母也常来家里走动,陪你祖姑母说说话。”
龚家瑶点头间家仆们已陆续上了菜来。虽说是亲戚,却是隔了几代,又因两家地位悬殊,龚家瑶自然不敢动筷子,抬头间恰看到了站在许楉桐身后的林卿卿,心里只觉得两人身份无二,便又局促不安起来。
龚氏见他不动筷子,便道:“大老远的,难为你拉了这么多沉东西来。快,多吃点东西,别饿着。”
许宥崇夹了一筷子菜给龚家瑶,小声道:“家瑶哥,祖母让你吃饭,你赶紧吃吧。”
龚家瑶点了点头,刚拿起筷子,就听许楉桐道:“祖母,吃好了饭我要跟家瑶哥他们一起去砌炉子,明天可以烤地瓜吃。”
龚氏听许楉桐称呼龚家瑶作“家瑶哥”,心里只觉欢喜:“祖母从小就喜欢吃烤地瓜,那时候家里穷,就是地瓜也不能随便吃,嘴馋了总是去你表舅爷家里才能吃得上。”
柳悦琴出身江南富户,听龚氏说这些,心里颇有几分鄙夷,只碍于许昌贤在旁,扬了扬嘴角并未出声。
许楉桐却来了兴致,道:“祖母,我以前从未吃过柿饼,今天下午尝了一个,真的好吃极了,没想到老家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不等龚氏开口,柳悦琴便接话道:“楉桐,亏你还是个大家闺秀,整日里把这些个吃得挂嘴上,传出去岂不是招人笑话。”
许楉桐撅嘴道:“母亲,我又没说错话,大家闺秀怎么了,怎么就不能说吃的啦?”
“你…”柳悦琴正要驳斥,看见许昌贤沉了脸,也只好收了声。
龚氏放下筷子,道:“女孩子有教养也是应该的…好在这桌上也没有外人…楉桐,咱们老家虽偏僻了些,却有不少小吃食,以后让家瑶和宥崇带你尝个遍。”
许楉桐道:“祖母,家瑶哥过两天就要回去了,怎么带我们去吃那些好吃的呀。”
龚氏道:“家瑶难得来一趟,让他多住些日子,你们几个也好有个伴。”
柳悦琴心里有几分不悦,便接口道:“你们要读书习字,再说了,人家家瑶还要回去帮父母做事的,哪能陪着你们整日里疯跑?”
龚家瑶本来听了龚氏和许楉桐的话也是欢喜,正要答话,忽听柳悦琴这样讲,忙低下了头。
毕竟是龚氏的娘家侄孙,许昌贤听到柳悦琴这样讲话,便将手中的筷子放下,也不看她,只对龚家瑶道:“家瑶,你今年多大年纪?在家可有读过书啊?”
龚家瑶听到许昌贤问话,忙起身答道:“表叔,我虚岁十七了,没读过书,只是每次来宥崇都会教我识些字,又给了我一些书,地里不忙的时候就在家里自己看看。”
许昌贤摆手示意他坐下,道:“宥崇教你识的字?那也要你自己上进肯学才是。楉桐整日里有先生跟着教,还不想好好读书呢。”
龚家瑶刚坐下,听了许昌贤的话,即刻又站了起来,道:“表叔,我怎么能跟楉桐妹妹比,楉桐妹妹天资聪颖,是享福的命,我生来愚笨,是个受苦的人,能识得几个字,已经是万幸。”
许昌贤却道:“我也是穷苦出身,靠了读书才有的今天。你既是孟津老家的亲眷,若不嫌弃这里,就住上一阵子,跟宥崇、楉桐他们兄妹作伴读书,也好带他们长进。”
柳悦琴没料到自己的一句话竟适得其反,可许昌贤话已出口,自然也不敢再反驳。
许昌贤的话,龚氏听着欢喜,也跟着挽留道:“入了冬,家里也没什么要干的活,我明天就打发人给你爹娘捎信,就说你表叔留你在这里读书。”
第23章
北京落下第一场雪时,离袁世凯拟定称帝的日子已经没几天了。
东四五条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