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嬷嬷自制的膏子和药浴效果极好,前一日累得腰酸背痛,第二日身子便轻快了。
过了几日,初始的兴头降了不少,朱嬷嬷见此拿了一面镜子来。
那镜子极大,比昭昭还高,铜镜看得不是特别清楚,但走起路来,姿态却隐约可见。
对着镜子练习,昭昭发现自己越来越好看了,那一举一动,坐立行止,昭昭不会描述,只觉得特别好看,于是学得越发刻苦。
大约因着每天按摩,沐浴时那身白嫩的皮子,昭昭自个都忍不住多摸几下。
这日,朱嬷嬷道:“姑娘,这几日不妨先停了学规矩,奴婢须回王府一趟,还望告假几日。”
昭昭不舍点点头,“嬷嬷你去吧,我等你回来。”
见昭昭心情有点低沉,春桃开解道:“姑娘这些日子也没出去玩了,要不出去逛逛?”
来到池塘边,几只鸭子咕咕叫,喂了鸭子,昭昭想了想没去看自己的鸡。
“以后宅子里不要养鸡了。”大人一次没来过,应该不喜欢。
来到秋千架处,昭昭坐在秋千上,也不让人推,自己坐在上面悠悠荡着想心事。
这心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原先她曾向小金珠许愿,要是能见到大人,就让大人看她的小金珠,但她一直没给大人看。
仔细说来,她好像骗了大人。
昭昭心虚眨眨眼,想咬一咬手指,才发现前两日大人吩咐人替她把蔻丹洗掉了。
大人说蔻丹不干净,他喜欢她原本干净的粉指甲。
昭昭颇为不舍。
如今刚被大人好生教过要讲道理,昭昭也不是不讲道理之人,小金珠肯定是要给大人看的,只是大人要是知道她骗人了肯定会生气。
反正已经那么久了,再久一点点也没关系吧。
要不等过年了再拿出来,说不定大人一高兴就不计较了呢!
正耍赖盘算着,远处突然传来隐隐约约的曲调。
调子柔婉,唱歌的姑娘声音也是极为好听。
昭昭听入了神,不由顺着歌声的方向走。
春桃跟在后面道:“姑娘,您是朝哪去?”
“我看看谁在唱歌。”昭昭道。
她只听过村里的歌谣和清脆的笛声,这样的曲调从未听过。
春桃见眼前的环境渐渐陌生,只得用心记着来时的路,总归在宅子里丢不了,便放心跟了过去。
歌声渐渐近了,眼前是一座小楼,楼前守着几个腰粗臀圆的婆子,见了昭昭点头哈腰道:“宋姑娘怎么来了这腌臜地方?奴婢送您回去吧。”
这时歌声停了,楼上窗户处探出一个脸若银盘、貌若春花的美人,只是眉眼处带着憔悴。
“这就是宋姑娘吗?”美人道。
“我是。你是谁?”昭昭问。
美人一声叹息道:“我是巧娘,如宋姑娘一般,都是被王爷带到这处宅子的。”
春桃听了大惊失色,见姑娘面色怔然,厉声喝道:“咱们姑娘可是正经人家,你算是什么玩意?”
又柔声对昭昭说:“姑娘,咱回吧。”
昭昭回过神,她其实并未把那关窍想明白,只是下意识想在这多待会。
“你从哪里来的?”昭昭问。
“我打江南来,跟着养娘学了琴棋书画、品茶鉴画……虽不是清白家世,却都是按照官家小姐培养的,宋姑娘若是不介意,可以和巧娘谈论诗书,一块消遣。”
“你懂的好多,真厉害!”昭昭由衷赞叹,本着有来有往,她也回道:“我从乡下来,不会弹琴,不会下棋,不会画画,我不爱喝茶,认识一些字,喜欢吃梅花酥。”
巧娘掩唇笑了,“听说王爷不仅棋下得好,画画更是一绝,诗书想来也是不差的,巧娘不过略懂一二,与王爷比差远了。”
春桃差点气红了脸,这个巧娘看着柔柔弱弱,嘴巴像刀子似的埋汰她们姑娘,不由气道:
“琴棋书画又有什么用呢?都是些死物,你也不过是看王爷稀罕咱们姑娘羡慕嫉妒罢了!”
巧娘毫不在意这个出头的丫鬟,她望见愣怔的昭昭,心底略略得意。
每天被困在这个狭小的小楼里不得出去,传递消息的人早就隔绝了,主子楚王是指望不上了,冷眼观来,这个晋王倒更有本事。
巧娘不介意转眼投奔晋王,奈何这晋王是个不解风情只看颜色的,这昭昭姑娘除了一张脸,哪儿还比得过她?
昭昭的身世在宅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众人皆知姑娘是从乡下来的。
日复一日在这儿磨珠子,雕玉饰,还是为她人做嫁衣裳,巧娘迫不及待找一个出路。
好在她等到了。
女人的嫉妒心多么厉害她是晓得的,一但嫉妒了,摆在脸上,歇斯底里,便会变得面露可憎起来,她也就有了机会。
昭昭确实是怔住了。
她细细思索着什么,咬着唇慢慢想。
她记得大人不爱读书,大人喜欢练武,她没见过大人下棋作画,大人却很喜欢喝茶,教她识字也仅仅是识字,最多认得一些常用的字词成语……
和村头的朱秀才不同,朱秀才会吹笛子、会写诗、会读她听不懂的文章,会教她读诗句。
朱秀才说:“待把这首小诗背熟,里面的字便都会读了。”
昭昭不耐学,也没时间学,一溜烟跑了。
慢慢想着,心里便有了底,她冲着巧娘摇摇头,“你和大人不是一路人,大人喜欢我这样的,我认识一个朱秀才,朱秀才肯定喜欢你。”一个会吹笛子,一个喜欢弹琴。
那模样一点也不见嫉妒,唇角轻轻扬起,眉间带着只有锦衣玉食方能养出来的天真与娇憨。
当真是一绝色美人,见之忘俗,让人恨不得把天下的珍宝全都送进她的怀里。
巧娘顿时嫉妒成狂。
第27章 。 玉珠王爷要娶妻吗
朱嬷嬷没什么家人; 也没像教养她的钱嬷嬷般收养个干女儿,孑然一身很是轻松。
此次回王府不是为了私事,而是王爷娶亲一事。
在宫里活过的老嬷嬷自有一套生存方式; 不管身处什么环境; 消息肯定要灵通。
这不; 根据府邸收到不少帖子,朱嬷嬷知道王爷娶妻一事有进展了。
晋王府向来从不接待外人; 像是一个摆设; 不过倒也没人要上门。
前些年传出晋王阴狠手辣、做事残忍,无人敢上门; 后来齐王和楚王势头迅猛,有意争取这从龙之功的都奔向其他两处,更是门可罗雀。
如今有人有意攀关系; 无非只能从姻亲方面入手。
到了王府; 门房将朱嬷嬷带到屋内,一张张帖子堆在角落里吃灰。
门房擦了擦冷汗,苦着脸解释:“朱嬷嬷,这些帖子向来没人看; 奴才这不看它没用; 这才怠慢了这些金贵物。”
朱嬷嬷摆摆手,“晓得了。”
门房“诶”了一声,帮忙把帖子搬出来; 用干布擦去上面的灰尘。
帖子看起来多; 但这些帖子是从王爷开府到现在的; 这么看就相当少了。
陈年旧帖除掉,剩下的也就几十张。
因着晋王从来不看这些帖子,门房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任帖子来了,扔进角落便罢了,是以来贴人颇有一些身份上不得台面不知天高地厚之人。
“以后好好检查,不是什么人都能搭上王府的。”朱嬷嬷沉声道。
门房躬着腰应了。
来贴中,倒是如朱嬷嬷揣测的那样,只是大多是来送妾送侧妃,含蓄提了家里的庶女。
王爷如今二十又三,寻常人家孩子都能跑了,娶正妻才是正理,况且想到昭昭,朱嬷嬷不由替她打算几分,万万不能寻一个严苛狠辣的主母。
其中有几个家世不高不低的,望着还不错,人品还需要再探听,另外有一张就奇怪了,竟然来自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的嫡姑娘当太子妃也是使得的,就连大皇子妃和三皇子妃都没那么好的家世。
朱嬷嬷一时有些纳罕,摸了摸烫金色拜贴,手感和花纹与她多年前摸过的一样,看来帖子是真的。
再看里头的措辞,仔细看倒发现了不同,竟是出自闺阁女子之手,笔锋间露出些不平的心际。
这倒是有趣了。
镇国公家只有长房一门有位嫡女,国公夫人早已仙逝,世子夫人曾是先皇后闺中密友,字迹并非这般,难不成是那小姑娘自作主张?
朱嬷嬷皱了皱眉。
另一边,宋玉珠正急切等待着王府回信。
自那天萧三失踪后,她等了整整十天才等到来人,待看清对方的模样不由大惊失色,脸色微白。
原本高高大大的男人瘦脱了相,右边的袖管空空的。
“是谁伤了你?”宋玉珠惊问。
萧三摇摇头,没说话。只是断了一臂,已经是王爷手下留情了。
这些天他并不好过,养伤其次,只是内心茫茫然无措,他生来是孤儿,沿街乞讨,王爷给了他一口饭吃,与同伴一块训练完成任务,现在王爷不要他了。
见萧三情绪低落,宋玉珠露出笑道:“别担心,在我这好好养伤吧,好药都是有的。”若是施点恩情,便能让对方全心全意为她驱使就好了。
“伤好差不多了,宋姑娘不必浪费好药。”
“叫我玉珠吧,宋姑娘未免生疏,你好歹也是我的恩人。”
“……玉珠姑娘。”
虽说得了萧三这一助力,奈何对方什么都答应,却是个忠心到死心眼的。
宋玉珠旁敲侧击了好几次,对方再也不肯替她接近那巧娘。
街上都传了歌谣,连小丫鬟都会唱了,无非是巧娘如何貌美得王爷欢心。
宋玉珠只能咬牙把嫉恨往肚子里咽。
等到开了春,届时恩科开了,只怕她娘就要把她嫁给那些穷酸货。
世子夫人宋王氏略带忧心往竹香院赶来。
刚进院子,便见三三两两的小丫鬟围在一边小声说话。
身后的大丫鬟寻芳上前一步斥骂:“没规矩的东西,姑娘那不知小心伺候着!”
丫鬟们一惊顿时作鸟兽散。
宋王氏摆摆手,无心理会这事,提步往屋内走。
屋内一旁无声站立的萧三瞬间跳窗离去,宋玉珠便知是有人来了,摊开纸佯装在练字。
门被推开,宋玉珠抬头惊讶地问:“娘,你怎么来了?”
宋王氏露出一抹笑,“来看看我儿。”
说完这句,两人便无话可说了。
宋玉珠知道自己哄着娘得了好处才是正理,偏偏好话说尽宋王氏也不肯替她的婚事奔波,不由歇了心思。
宋王氏有话难言,不想让女儿不快,便提了另一个话头缓解气氛,“院子里丫鬟伺候不尽心么?改日让武嬷嬷给你挑两个好的。”
不同意婚事便罢了,此时又要辖制她的院里人。
宋玉珠愈发不快,只道:“不必劳烦武嬷嬷了,丫鬟都是尽心的,只是我喜欢一个人练字,今日天好放了她们假,让大家好好松快一下。娘有什么事便直说吧。”
宋王氏心底一叹,“你之前不是要给小姐妹写拜贴,待来年就出阁了,不妨趁现在好好玩一玩。”
帖子早就去晋王府了。
宋玉珠垂下眼掩去眸中异色,“也不急于一时。”
气氛瞬间又冷凝了下来。
宋王氏也有自己的苦楚,特意过来确实有要紧的事,夫君本是打算亲自和玉珠说,最后被她拦下了。好歹是精心养了十六年的姑娘,怎能狠下心来。
“玉珠,娘之前便和你说过,待来年恩科下场给你说亲事。”
“结亲不是结仇,是要过一辈子的,你想想待嫁个学识不错的,有着国公府作靠山,只要有心怎么过也差不了。”
“不是不肯让你做宗妇,世家大族人多烦心事多,做宗妇要性子宽,有容人之心,教导庶出子女,,兴旺家族。你自小便性子独,若是嫁个清净人家,看在国公府份上,定是不会纳妾。”
“我非晋王不嫁,让我嫁就是逼我死,娘,你怎不替我想想?我是你亲女儿吗?就是个猫儿狗儿养个十几年也养熟了,也要打算一二,你竟是毫不考虑我的想法?”宋玉珠冷冷道。
宋王氏差点被气了个倒仰,她何曾不替她着想过?
一时间又气又怒,更是心冷,她待玉珠可以说是尽心尽力,谁料有一天竟被如此质疑。
宋王氏也没了解释力气,失望道:“玉珠,你并非宋家嫡亲姑娘。虽说是养女,但我说服你父亲将你上了宋家族谱。不过并非是嫡长女,你上头还有个姐姐,以后你就是宋家嫡次女。至于养女的事,轻易不会告示外人。”
说完不理会宋玉珠的反应,疾步往外走去,待出了竹香院,强压的一口气彻底压不住,呕出一口血来。
“夫人!快来人!”寻芳惊惶的声音响起。
—
自从姑娘从巧娘那回去,春桃便有些忧心忡忡。
春梨见了嘴快问道:“春桃姐姐莫不是在想冯侍卫?”
冯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