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第5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你皇考不在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宛在,哀家到那边驻跸,真是再妥帖不过了。”
虽说廿廿不必住圆明园,可是赶在正月十五这样的节日里,旻宁还是要奉着她,一起到圆明园看烟火,过节。
元宵筵宴,廿廿瞧见祥贵人在座上颇有些不得劲儿似的,时常捧心做呕状。
廿廿便特别问了声儿,赏了碗清淡的汤去给祥贵人。
过完了节,廿廿回自己的绮春园驻跸,还没到二月,就听说全嫔那边也有些不得劲儿了。
月桂便笑道,“……当日在圆明园,主子便担心祥贵人是有了喜了吧?今儿个奴才瞧着,怎么好像全嫔也像是那个意思啦。”
月柳便道,“啊?这回这二位都这么快?皇上明明这些年来都子嗣不旺,仿佛一直都没将心思放在这事儿上。怎么这二位刚进宫来,这就一起都有动静啦?”
廿廿淡淡道,“自是好事。皇帝如今也是四十岁的人了,膝下还尚且唯有大阿哥奕纬一人,他自己不着急,我都要着急了。如今他终于肯顾着子嗣之事,那自然是家国之福。”
二月初一日旻宁来请安,便抿着嘴含着笑,“回皇额娘,子臣有一事要恭请皇额娘的示下。”
廿廿一瞧这模样,心下已然隐隐有数。
“你说就是。”
旻宁仿佛拼命藏着欢喜,半垂着头道,“皇额娘上回说过,和嫔是奕纬之母,初封嫔位,委屈了……”
【下一更周一哈,亲们周末愉快。】
第831章 乐见其成
廿廿淡淡垂眸,“是啊,我是说过这个话儿,皇帝你也说的确如此。只不过是碍着恬嫔,你不想给恬嫔封高了,便也不好叫和嫔越过恬嫔去,故此你才给她们两个一样儿初封个嫔位。”
“可是你也答应我了,要不了多少时候,就会给和嫔晋封位份,不会亏待她们娘儿俩去。”
旻宁垂首道,“小额娘记得如此清楚,子臣又怎敢忘了呢?子臣答应小额娘的话,自然一定要办,而且还要尽早就办,以免小额娘悬心。今儿个,子臣来回小额娘的,便就是这件事。”
“子臣打算过完了年,就按着当日与小额娘说下的,晋封和嫔为妃。”旻宁缓缓仰起头来,视线清清浅浅沿着廿廿的脚边,一直滑到她面上来,“……就二月吧,小额娘看,可好?”
廿廿不由得微微挑眉,“皇帝出口即为圣旨,我自是相信皇帝一向都是言而有信之人。只是倒也不用这样快吧,毕竟刚刚两个月前,皇后、和嫔她们刚刚行过册封礼。”
旻宁的视线滑上来,便再也没有挪动,他含笑仰望着廿廿,“子臣答应小额娘的话,在子臣心中,就永远都是最要紧的。小额娘,欢喜么?”
廿廿忍不住有些轻轻蹙眉,“……这终归是皇帝的自家事儿,便是我要过问,不过只要这事儿皇帝记着也就是了,早一时还是晚一时,倒是都不打紧。皇帝你自己拿主意就是。”
旻宁便又笑了,“好,那子臣就这么办了。”
廿廿忍不住扭开头去,目光又定在那根白玉烟管上,“……皇帝一向不是个心急的人啊,这会子忽然这么着急,莫非,是有个旁的缘故了?”
旻宁的目光微微一滞,随即便又轻轻一笑,“小额娘这是想到什么了?不然,小额娘不会忽然这样问。”
廿廿叹了口气,“皇帝,你这是要与哀家破闷儿么?哀家何尝不是以为,你今儿这样含着笑模样儿来,便是向哀家报喜来的。”
廿廿语气中终究还是透露出一丝情绪来,不管这情绪是不耐,还是不快……都不要紧。对于旻宁来说,只要是一丝真实的情绪,叫她不再是这几年之中那个对他全然关起心门来的“佛爷”,那就是对他最大的恩赐了。
旻宁便重又垂下头去,微微而笑,“小额娘是子臣的母后,宫中一切,要报给子臣的,按例,便也自然都要报一份儿给小额娘的。太医院的,都懂规矩,看来小额娘已是瞧出来了。”
宫中三位主子,便也是三宫:皇太后、皇帝、皇后。内廷中的家事,都要三份一起禀报的。比如说太医院的档,便要按期都规规矩矩送到寿康宫给皇太后御览的,只不过那些杂事儿,倘若皇太后没那个心思,不看也就罢了。
廿廿微微眯起眼来,转眸回来,凝住旻宁的头顶,“……哀家是等着皇帝你将这喜信儿告诉哀家。”
旻宁心下无声地叹息了一声儿,可是面上的笑意却要半点儿都没有影响,他又再缓缓抬起头来,这一回,干脆直接撞上她的眼。
“……子臣什么都瞒不过小额娘去,既然小额娘已经看清楚了,那子臣也唯有如实禀告——子臣回小额娘,太医们的脉案显示,全嫔和祥贵人两个,是都见了喜脉。”
旻宁话声落地,忽然倏忽抬眸,目光凝住廿廿。
廿廿静静听着,转而展颜而笑,轻轻拊掌,“那太好了。如今你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膝下若唯有奕纬一个皇子,那又怎么好?”
“皇帝果然是个孝顺的孩子,知道哀家悬心此事,便这样快就选了几个可心的年轻主位,而且这么快就有了喜信儿,当真是叫哀家心怀甚慰。”
旻宁面上的喜色却淡淡散了下去,他只遥遥凝望着廿廿。
“小额娘,欢喜么?”
廿廿含笑点头,招呼月桂,“快去,到咱们寿康宫的药房去,拣些滋补的好药材,给全嫔和祥贵人她们两个送去!还有,吩咐内务府,挑两个老成持重的吉祥姥姥出来,先不拘着宫里的规矩,挑选好的姥姥就先叫进宫来,伺候着两位主位来!”
一般姥姥们都是在怀胎足月之后,大约七个月左右的时候才进宫来伺候,以备最后的临盆等事。廿廿这是特恩,准姥姥早进宫伺候着。
“哀家是忖着,她们两个还小,自己还都是个孩子,又刚刚进宫这么两三个月,一切还都没稳当呢。且叫有经验的姥姥进宫伺候着,教给她们如何养着,不叫她们额外操一份儿心去才好。”
廿廿倒是比旻宁都更为高兴的那个人,张罗得热闹,更是满脸满眼的关切。
旻宁便又无声垂下头去,“……一切都听小额娘安排。子臣,替她们两个叩谢小额娘殊恩。”
廿廿倒笑,“瞧你这孩子,她们何尝不是我的子妇?况且就算从外家来算啊,她们两个也好歹都是钮祜禄氏。祥贵人倒罢了;即便全嫔与我不连宗,可听着也还是亲近不是?”
旻宁怔怔跪在地上,一时倒像是忘了说什么。
还是廿廿含笑提醒,“早都说了,若没什么大事,不是你来请我的懿旨的话,寻常请安,你就不用这么跪着了。可你今儿偏偏要跪,跪到这么会儿了还不肯起来……这是还有什么事儿,没说完呢?”
旻宁深深吸一口气,便又扬起眸子来。
“……既然全嫔和祥贵人也都有了喜脉,叫小额娘这样欢喜,那子臣自也应该好好儿赏她们两个!不如,子臣就趁着要晋封和嫔的当儿,将全嫔与祥贵人也一并晋封了吧?”
廿廿怎么会不意外呢?这大清后宫啊,刚进宫两个月的主位,就算都有了喜脉,却也没有这么快就晋封的理儿啊!
要往前算,兴许当年孝献皇后董鄂氏也有过类似的快速晋封,可那是在大清后宫制度不完备之时,且顺治爷那时候原本初创后宫,是要按着蒙古后宫多位皇后并尊的制度来着,故此封妃什么的都没什么要紧的。
可是眼前,哪里跟那时候一样了?
可是廿廿却也不算全然惊讶,她便只是淡淡而笑,“皇帝如此,自是心下爱极了全嫔和祥贵人这两个孩子……皇帝能如此,哀家自也是替皇帝你高兴,乐见其成啊。”
第832章 变了天下
旻宁微微愕住,“……小额娘,答应了?”
廿廿倒清笑出声,“皇帝想什么呢?哀家为何会不答应?皇帝喜欢全嫔和祥贵人,这是好事;她们两个又都有福气,进宫两三个月便都有了喜信儿,那怎么不值得奖赏啊?”
“皇帝你的子嗣原本不盛,如今可算是得了这样的双喜临门了,哀家知道你怎么高兴都是情理之中,怎么会不答应呢?”
。
道光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旻宁下旨,诏封和嫔为和妃,全嫔为全妃,祥贵人为祥嫔。
而此时,全妃的荣分(月事),已经有一月未行;而祥嫔,更是从正月十六就开始了恶心的症状。
和妃进位,前朝后宫都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全妃和祥嫔的进位,却叫人有些愕然。毕竟,就算这二位隐约都有了喜信儿,可是按着脉案来说,却也都不过一两个月而已。按着这个光景来说,胎儿站不站得住还都在两说,可是二位便都因为这个,进宫两三个月就又晋封了,这实在是让旻宁后宫原来的那些个主位酸到了心底。
尤其,是苦命的“二阿哥大侧福晋”,如今只在嫔位的恬嫔富察氏。
恬嫔满肚子的委屈,却也不知道该与谁说,唯有跑到储秀宫,在皇后佟佳氏面前哭了一鼻子去。
佟佳氏自己心下何尝就好受了呢?原本这后宫里头,就算新人受宠,不过还是在嫔位和贵人位份,可是这还不到一百天的工夫,竟然就晋封妃位和嫔位了。那叫她这个中宫之位的超然感觉,再度被削弱了。
“你也就别难受了……谁叫人家全妃和祥嫔有福气呢,刚进宫就有了喜信儿。如今皇上都年过四十了,膝下唯有大阿哥一个皇子,你叫皇上怎么能不着急呢?”
佟佳氏这么说,她自己实则心下也是着火带冒烟的。毕竟她才是皇后,可是她不但从未能为旻宁诞下皇子来,她诞育的大公主更是早在旻宁登基之前就薨逝了……没儿没女的中宫,心下便都是虚的。
故此这会子她唯有对和妃与大阿哥母子两个好,她是将心思放在了大阿哥奕纬那。而若是对和妃好的话,那她对恬嫔也自然要有些距离才好,以免人家和妃再多心。
“再说,你现在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是?”佟佳氏说着叹了口气,举起帕子来按了按眼角,“你没瞧平贵人么,她这病啊,怕是要好不起来了。”
“她虽然是官女子出身,可好歹也是皇上潜邸出来的,那还是孝淑皇后指给皇上的呢……皇上不是也只封了她一个贵人嘛。”
恬嫔委屈地盯着佟佳氏半晌。
她不甘心啊,皇后凭什么将她与一个官女子做比?官女子是超拔的,初封贵人并不委屈,可是她却是皇上大婚迎娶进宫的第一侧福晋啊!
可是她也瞧得出,皇后佟佳氏这是不大愿意与她多说,不过面儿上还敷衍她两句罢了。她目下自是连这位皇后都不能得罪的,否则,她在这后宫里就更成了没人多看一眼的可怜人了。
她唯有委委屈屈、哀哀切切地先退回去了。
佟佳氏望着恬嫔的背影,也不由得叹口气。
尽管,她知道恬嫔原本可以成为她手里很好的一枚棋子,用恬嫔对全妃和祥嫔的恨,可以帮她做许多的事。只是,从全妃封妃的这一天起,恬嫔的分量就变得更轻了,轻到恬嫔几乎已经没有了什么资格再去与全妃较量。
倘若还是从前她们都在嫔位上,那还好办,毕竟在嫔位上的时候,恬嫔凭资历,是要排在所有人之前的。而如今,全妃已然超脱其上,位列为妃了。
更何况,恬嫔是注定了的不受皇上待见之人啊。
皇子的大侧福晋初封为嫔,是叫所有人惊诧的。可是如今回想皇上给恬嫔的封号“恬”去,便也不难看出皇上的心意来了——恬嫔的这个“恬”字,便是与乾隆爷那位神秘死去的继后当年的封号“娴”字一样,都是“恬静”之意。
乾隆爷那位继后,曾经也是乾隆爷的第一侧福晋,后来的下场大家都心知肚明;皇上怎么会明知故犯呢?可是皇上就是给了同样为潜邸第一侧福晋的恬嫔这样的封号去,那皇上对她的心思,也算昭然若揭了吧?
对于这样的人啊,即便可用,却也要掂量清分量才行。否则一旦用的不是地方儿,叫皇上察觉了,那便反倒还要受到她连累去了。
。
三月二十五日,皇后佟佳氏口中,比恬嫔更可怜的平贵人,终是撒手人寰而去。
恬嫔得了信儿,愣愣坐在自己宫里半晌。
是啊,是啊,尽管自己是委屈的,可是好歹还活着不是?就如平贵人这样的,当年也争过,也机关算尽过,却到头来,什么都没争到不说,还早早儿地连性命都没了。
说到底,怕也是所有心思都用完了,却不得好儿的缘故吧?算得上是,油尽灯枯了。
恬嫔自己到小佛堂去,静坐了一整天,掉了半天的眼泪,最后终于泪都干了。
她再出来时,叹着气说,“罢了,罢了,还争什么呢?便是争来了,若是连这口气都没了,争来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