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 >

第571章

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第571章

小说: 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世泰深深点头,“二阿哥召唤我等进内之时,我环顾左右,竟然除了这几位之外,竟无一位王爷在!”
  “大清传统,王、贝勒参与议政,此次随扈赴热河的宗室王公何其多!可是二阿哥竟然连一位有分量的王、贝勒等,皆未召进!”
  “所谓公启鐍匣,我大清何时竟然到了一位王、贝勒都不在场,就敢叫‘公启’的地步去?”
  廿廿忽然想笑,她忍了忍,眼角便都挤出泪花来,“……这不对啊,二阿哥这多年来的经营,原本应该已经累积下不少宗室的支持了。可怎的如今大事出了,他反倒都不敢召他们入内,只叫一个禧恩来充场面?”
  “他难道不明白么,我再是中宫,可是一旦他齐集各家王爷,一致拥戴他继位的话,那我这个远在京中的中宫,又能奈他何?”
  “最简单的法子,他却竟然没使,反倒使出一个最没分量的禧恩来!”
  和世泰也眯起眼来,“如此说来,各家王府怕是也都明白了皇上的心思,故此二阿哥在宗室之中,尤其是在各家有分量的王府那边,已然失去了支持?”
  廿廿静静垂眸,“王爷们啊,自然个个儿都是人精儿。这些宫里看似突发的事件,可是各家王府这二百年来,谁家的先祖未曾经历过许多回?!”
  “故此啊,他们自然早就猜到了皇上的心意去,这几年渐渐收回了对二阿哥的支持去……”
  和世泰的眼睛便一亮。
  “既然如此,只要姐姐一声令下,弟弟这就去联系各家王府!”
  。
  和世泰回京见过了廿廿,因都放心不下绵忻,和世泰当日便又启程,驰向避暑山庄去。
  绵恺也要同去,还是和世泰给死死拦住,“……三阿哥该明白此时局势的凶险!且莫说你额涅身边还需要你侍奉,更何况此时那边都已是二阿哥的天下,四阿哥一个在那边还不够,还要再将你也给搭上么?那你额涅,又该如何安心?”
  绵恺这才落泪道,“那四儿那边一切,就都有劳舅舅费心。”
  。
  当晚,廿廿单独叫了绵恺来。
  “……你去一趟干清宫。将那‘正大光明’匾后的物件儿,取下来吧。别叫任何人瞧见,贴身的太监也不行。”
  绵恺便是一惊!
  “额涅,难道不等着他们回来,一同取下来,还四儿一个公道?”
  廿廿摇头,“他们,压根儿就没说过要派人回京来,赴干清宫寻找……”
  “二阿哥,已然自立了。现在所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分罢了。”
  “额涅!”绵恺眼睛都红了。
  “快去……”廿廿疲惫地摇头,“你去办就是,我自有主张。”
  。
  和世泰刚走一日,廿廿的三弟吉伦泰又被派回京来向廿廿当面叩首请安。
  廿廿静静看着两位弟弟先后驰归请安……若当真要让她心安的话,如何不见绵忻一同回来?
  【亲们我明天请个假,再把最后这块归拢一下,周一见哈~】


第821章 结局(11)…终

  吉伦泰与和世泰的分量不一样,一则年轻,二则现在的官职低;三来,和世泰在长兄身故之后,已经是恭阿拉的长子,且恭阿拉溘逝之后,目下是和世泰承袭了承恩侯的爵位。
  廿廿的母家,和世泰是能作为说话之人的。
  况且吉伦泰在廿廿那位小叔父病故之后,已然由恭阿拉作主,过继给了小叔父去,故此吉伦泰虽然是廿廿的亲弟弟,但是分量与和世泰是无法相比的。
  故此,吉伦泰带回来的,便没有和世泰那么重要的消息了。以他的身份,只能作为一个传话的人罢了。
  吉伦泰带回来的消息是——二阿哥,啊不,现在应该说是新主子了,遵奉廿廿为皇太后。
  晋封为惇亲王。封了如妃的五阿哥绵愉为惠郡王。
  廿廿得了信儿,轻轻闭了闭眼,只淡淡说了声儿,“知道了。”
  “姐姐……弟弟无能。”吉伦泰痛哭失声,叩首在地。
  廿廿倒静静摇头,“你不该再叫他二阿哥了……这会子至少也该叫皇太子了。”
  ——都能给她遵奉为皇太后,给弟弟封王的了,怎么可能还是从前的二阿哥啊?
  吉伦泰垂泪道,“二阿哥还说,八王爷、十一王爷都是皇上的兄长,年事已高,只需在京等候就是,不必亲赴避暑山庄。”
  廿廿点了点头,“他身边只有一个禧恩来代表宗室就够了,各家随驾在避暑山庄的王爷,他都并未召见;更何况是远在京中的、年事已高的两位王爷呢?他这会子,应当是哪家王爷都不想见的。”
  吉伦泰又道:“还有……二阿哥命三阿哥管雍和宫事;四阿哥管武英殿御书处翻书房事……”
  廿廿轻轻而笑,“嗯,差事都安排好了……绵恺倒也罢了,只是绵忻尚且年少,叫他这么早就担着差事,他倒有心了。”
  廿廿缓缓起身,“你今儿刚到京,辛苦你了。我有心想叫你回去歇着,可是这会子诸多大事,总是用人之际。总容不得你再歇着了……你暂且到偏殿去打个盹儿,等我一会子,今晚你还要连夜驰归复命。”
  “回去当面告诉他,京中一切,他都可放心。”
  “姐姐?”吉伦泰惊愕抬眸。
  廿廿眸光已然沉静如水,“……多耽搁一日,人心不定,天下便不安。”
  。
  两日后,尚且还在热河的绵宁,终于收到了一道来自廿廿的、叫他梦寐以求的懿旨!
  他兴奋得当即召集王大臣等宣告天下:
  “奉皇太后懿旨:我大行皇帝仰承神器,仰育寰区,至圣至仁,忧勤惕厉,于兹二十有五年矣。本年举行秋狝大典,驻跸避暑山庄,突于二十五日戌刻龙驭上宾。惊闻之下,悲恸抢呼,攀号莫及。”
  “泣思大行皇帝御极以来,兢兢业业,无日不以天下国家为念。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
  “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
  廿廿亲下懿旨,命他继位!
  由皇太后来亲下懿旨,命新帝继位的,这还是头一回——便是当年孝庄文皇后在时,也是借顺治爷的口吻来说的。
  且廿廿还帮他想得周全,特地提到“只是担心仓猝之中,大行皇帝可能来不及明传圣旨,立绵宁为新帝之事,而我本人一向都知道二阿哥的为人,对二阿哥自然深信不疑……”彻底帮绵宁将这一切可能造成天下人疑问的,全然抹平了过去。
  绵宁当即写折子,向皇太后廿廿请安。
  请安折子中道:“恭摺覆奏:本月二十五日皇父圣躬不豫,至戌刻大渐。子臣震惊哀恸,五中摧裂,昏迷失据。维时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恭启鐍匣,有皇父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该大臣等合词请遵大行皇帝成命,以宗社为重,继承大统。子臣逊让,至再至三,该大臣等固请不已。”
  “本日恭奉懿旨,命子臣即正尊位。皇父皇母恩慈深厚,子臣伏地叩头,感悚不能言喻。惟是子臣德薄才疏,神器至重,实深愧惧,惟有勉力图治,以期仰副恩命。”
  “谨将鐍匣所藏皇父朱谕,恭呈懿览。谨缮摺覆奏,恭谢慈恩,伏祈圣母皇太后懿鉴。”
  绵宁除了将先帝崩逝之日的情形又复述了一遍之外,还特地要将先帝那道谕旨送回京给廿廿看……如此的,正大光明。
  两日后,廿廿接到这道请安的折子,便只是淡淡一笑,将奏折倒扣过去罢了。
  便是绵宁叫她亲眼看看的先帝“遗诏”,紧接着后头都再发了一道五百里加急的谕旨来,命在京王大臣呈上恭请廿廿看过之后,立即便封装起来,送回避暑山庄交还给他……
  五百里加急啊,当真只是叫她看一眼罢了,并不传阅给在京王大臣。
  既然如此,看与不看,倒也没什么分别了。
  更何况,原本,她就没打算拆开来看。
  干清宫,真正的“正大光明”匾后,早已然是空空如也。
  绵宁担心的事,她已然答应了他,全都可叫他安心了。
  。
  八月初一日,绵宁奉先帝梓宫从避暑山庄启程,要回京来。
  八月初六日,督领侍太监常永贵传,奉皇太后懿旨,命速为粘修寿康宫。
  廿廿只恨不得,待得绵宁到京之日,她便可住进寿康宫去。从此便各自安生去罢了。
  外头,宫中各处已然又忙碌了起来。一朝新君又将登基,一朝新臣又将粉墨登场——在先帝爷的丧仪之中,那些热闹却已然是压抑不住的了。
  而那些热闹,已经与她无关了。
  她只静静转身,进了小佛堂,独自在佛前,点燃了一炷香。
  香烟缭绕,她静静抬眸,仿佛又看见了乾隆爷,看见了——皇上。
  她不是不能争,正如和世泰所说,绵宁既然不敢见各家王爷,故此只要她以国母之尊来质疑,她并非没有再争的余地。
  她只是……心中从来没有忘记过乾隆爷,放不下当年对皇上的承诺啊——她会陪着皇上,一起守好,这大清的万里江山啊!
  倘若要争,皇子兄弟手足相残,这大清江山势必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而经历过癸酉年的那一场宫变,这个宫廷,已经再禁不起那样的一番折腾了。
  为了这大清的江山,为了给乾隆爷和皇上的承诺,这一刻,她宁愿选择委屈自己的儿子,宁愿选择——放下。
  香屑落下,纷纷如雪。
  直如那一年,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儿孤单行走在这宫墙之间,前方有一个男子,负首而立,回眸向她含笑伸手——
  那一次的承诺,这一世的白首。
  已尽了。
  【正文结尾略有点伤感了,尾声里头看看争取给大家找补回来点儿哈~明天起,有几个片段式的尾声,写廿廿的皇太后生活。】


第822章 谁主后宫

  道光二年,二十七个月国孝除服,便也迎来了旻宁登基之后头一回挑选八旗秀女。
  大位初定之后的绵宁,改名旻宁。
  旻宁赴寿康宫“长乐敷华”殿,恭请皇太后廿廿为他主持这一场八旗秀女挑选。
  旻宁来时,因是商量这事儿,故此皇后佟佳氏也跟随一同前来。
  廿廿听罢淡淡笑笑,瞟一眼佟佳氏。
  “这是皇帝你登基以来头一回挑选八旗秀女,自可由着你挑几个合意的,也给皇后添几个左膀右臂去……我看这事儿还是交给你们两口子来办就是。若我去了,倒叫你们都拘束不是?”
  佟佳氏面上淡淡的黯然,无法掩饰。
  旻宁跪奏道,“……就因为是儿子继位以来头一回挑选八旗秀女,故此儿子才一定要请皇额娘替儿子张罗这一回才好。唯有能入得皇额娘眼的,儿子才能放心挑选进来。”
  廿廿便笑道,“皇帝至孝,我所素知。只是从你当年长成人之日,你身边的人,便不是你皇玛法给你挑的,便是你皇考为你指的……我倒并无太多经验。”
  旻宁叩头在地,不肯起身,“还求皇额娘疼儿子这一回……”
  廿廿这句话,看似毫无波澜,实则却也是戳着了旻宁的心窝子,因为旻宁潜邸时候会的两位侧福晋——富察氏和星楼,便一个是皇上指给的,一个是廿廿钦赐的。
  可是这二位,在旻宁登基之后,却并未因为是皇上潜邸时的侧福晋,而得任何的荣光去。
  星楼诏封和妃,以潜邸侧福晋来说,便是封贵妃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星楼却也只封了妃位。这还得说,星楼诞育了皇长子奕纬,奕纬目下是旻宁唯一的皇子;甚至,在佟佳氏所出的长公主在嘉庆二十四年夭折之后,奕纬也是旻宁目下唯一的孩子。
  有这样的身份,和妃只封妃位,无论是从潜邸侧福晋的身份来说,还是作为唯一诞育皇嗣的功劳来说,星楼只封了妃位,着实是委屈些儿了。
  不过星楼这还算好的,毕竟好歹还能从星楼母家身份找点儿理由出来——毕竟星楼母家原本是内务府旗人,星楼自己是从管女子身份超拔的。
  最可怜的,还是富察氏。
  作为旻宁当年的“二阿哥大侧福晋”,是嘉庆爷亲指的侧福晋,且出自沙济富察氏这样的名门,却到头来,终于等到皇上登基,却仅仅初封只是恬嫔!
  天子潜邸时候的侧福晋,还是先帝钦赐的,大婚迎娶进来的,却初封仅仅是个嫔位,这可算是大清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了。
  恬嫔得了旨意,当晚就病倒了。到了今年,这病不见起色,反倒是越发的不好了——任谁都明白,恬嫔这是心病啊。
  宫里宫外人便都明白了,都说先帝嘉庆爷对后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