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 >

第566章

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第566章

小说: 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的?”
  月桐静静抬眸,凝住如妃。
  如妃笑起来,笑到捂住自己的肚子,停不下来,“……不管怎么说,这回这一场乱子,伤得最深的倒是我和我肚子里的孩子!倘若我的孩子有事,便不管是谁,他也成了我不共戴天的仇家去!”
  。
  年根儿底下,虽说今年经历过这样一番事儿,可是既然此时已经平定下来,故此该过年,还是要过年的。
  因二阿哥册封礼,又赶上过年的,今年各宫嫔妃给二阿哥家里两个孩子的恩赏便都格外用心了些儿。
  大哥儿奕纬是皇长孙,身份就不必说了;大格儿更是二阿哥与继室福晋佟佳氏的第一个孩子,尤其这孩子刚两个月大的时候就跟着经历了宫中这样一场变乱,却听说能不哭不闹,比奕纬阿哥还勇敢些,这便在宫中一时传为佳话。
  也因此,听说二阿哥对这个闺女便格外喜欢,甚至超过了对长子奕纬去。
  如妃虽说自己身子也沉了,可是该赏的,还是紧跟着皇后和諴贵妃的,早早儿就送到了二阿哥家里。
  五洲亲自将如妃的礼单送进绵宁的书房,堆了满脸的笑道,“……阿哥爷,如妃娘娘这回的礼颇重,甚至都超过了諴贵妃主子去。”
  绵宁瞟了一眼,“搁着吧。她为的是什么,我何至于不明白。”
  五洲便笑笑道,“那奴才该怎么回了如妃娘娘宫里人去?还在门口候着呢,说务必要得阿哥爷一句话儿。”
  绵宁眯了眯眼,“这句话又有什么难,给了他们就是。这事儿本来就是汗阿玛才能定的,至于该是什么时候儿,我岂能作准?”
  “再说她肚子里的,不是还没落地儿呢么?宫里也不是没有皇嗣落地儿之后再进封的旧例,她又急些什么?端的……她能将皇子先稳当生下来,才是要紧。若生不下来的话,那便自然一切都是枉然。”
  五洲忖着主子这话,便有些忍俊不已,“……奴才听说,太医院拼尽全力调养了这三个月去,还不敢说能叫如妃娘娘的胎气稳当下来。这些日子来,如妃娘娘的身子,又算不得好。”
  “奴才瞧着,这次的事儿后,如妃娘娘当真被惊吓得不轻啊……奴才原本想着,皇上必定已经知道了如妃娘娘这一胎是皇子,想必应该给如妃娘娘进一进位份,为这位小皇子冲喜安胎也好啊。”
  五洲笑眯眯看绵宁一眼,“……奴才瞧着,皇上仿佛压根儿一点儿都不在意这位即将出世的五阿哥了。那是不是说在皇上的心里头,江山的托付已经有了着落,故此皇上便也不那么在乎多不多这一个皇子了?”
  绵宁瞟了五洲一眼,轻轻哼了声。
  凭五洲对主子的了解,主子就算没露出笑模样,可是却并未叱责他,那就是说主子便是乐意听的。
  。
  如妃宫里的太监带着这话儿回来复命,如妃便又忍不住笑了。
  “……他的册封礼来的倒是快,恩封智亲王之后,不过三个月,就连册封礼都行完了。可是我这头儿,倒没了动静。”
  如妃转头望向窗外,“这宫里的人心,我算是看明白了。想指望的,永远都指望不上。”
  嘉庆十九年二月,如妃诞下皇五子,皇上赐名“绵愉”。
  与三阿哥绵恺、四阿哥绵忻的名儿一样,绵愉名中的“愉”字也自是愉悦、快乐之意。
  这便倒叫五阿哥与三阿哥、四阿哥如一脉相承下来,更像是亲兄弟了。
  这便也顺承了如妃与皇后娘娘同为钮祜禄氏弘毅公家人一样儿,也再一次呼应了“如”这个名号原本的含义去。
  如妃终于诞下皇子,这对于任何一个宫中嫔妃来说,都算得是如愿以偿。更何况是这样一位多年来一直在争的内廷主位呢?可是皇五子的诞生,如妃却没有如愿以偿的欢喜。
  其一,如妃前头两回诞育的都是公主,也都能因之而进位;可是这次诞下的是一位皇子,且又是皇上时隔数年才得的皇子,况且在胎中还受了那样的惊吓的……可是皇上这一次却无论是在如妃刚遇喜,还是平安诞下皇子之后,都未提过进位之事。
  其二,自然还是因为皇五子在胎里受了惊吓,虽说凭着如妃的极力将养,终于能平安降生下来,却身子根基还是有些弱,刚下生就有各种各样的小病,要太医从一开始就要给五阿哥开方子治病。
  自己的心愿未能得偿,看着刚降生的孩儿就要吃药,如妃心下的苦涩,无人能体会。
  【亲们问道光朝,因为二阿哥和另外一位钮祜禄氏孝全的缘故,原本是要写到的。只是后来担心字数太多了,也怕亲们审美疲劳,所以不写那么长了,到时候在尾声里给大家带几笔关键的就完了~~】


第811章 结局

  嘉庆二十五年,新春。
  皇上六十一岁了,去年的六十大寿,刻下“周甲延禧之宝”,此时正好刻成。皇上欢喜之下,在重华宫与大学士联句,便以这“周甲延禧之宝”为题。
  至此,皇上的六十大寿之年,圆满落下了帷幕。
  “回主子,今年正月享太庙的差,皇上派了定亲王绵恩……”四喜进内,眼中含笑,向廿廿奏明。
  廿廿轻轻挑眉,侧眸看了一眼如妃。
  “哦?今年竟是派给了定亲王?”如妃也回望廿廿,“这话儿又是怎么说的?往年,可都是皇子去享太庙啊。”
  “去年,可是咱们二阿哥去的。怎么,难不成因为去年那场风波,皇上便也再也信不着二阿哥了不是?”
  去年的正月,也是这个时候儿,因为皇上的六十大寿,便也正式恩封了三阿哥绵恺为惇郡王,四阿哥绵忻为瑞亲王。
  至此,除了五阿哥绵愉年岁还小之外,三位嫡出皇子就都已经封了王。
  这里头绵恺初封郡王,虽说比二阿哥和四阿哥都低了一层儿,但是前朝后宫也都并不奇怪。毕竟三阿哥绵恺是那么个性子,简直就是当年十七爷的影子一般,故此有十七爷的例子在前头,三阿哥初封为郡王,还算高的了呢——毕竟十七爷当年的初封,也只是贝勒呀。
  况且皇上还给三阿哥赐了个叫所有人都意外的封号去——连廿廿这个本生额娘,都没想到。
  “惇”,从满语来说,是“深厚的”、“隆重的”之意;便是从汉字上来说,亦是敦厚、勤勉、诚信之意。
  ——这便与这天下人对绵恺的印象,大相径庭,甚至没一点儿沾边儿的地方。
  可是皇上既然选了这样封号给绵恺,反过来便也是说,不管天下人对绵恺是个什么印象,可是在皇上的心中,他的皇三子却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不过人们的注意力没过多集中在绵恺这个封号上,因为皇四子绵忻的忽然封亲王,便将所有人的眼球都给抓走了。
  ——去年时的绵忻,还没满十四周岁。
  按着大清“活着”封王一般都要在二十岁之后的惯例,绵忻不满十四岁就封王,且是亲王,实在是太让人惊诧!
  再者,四阿哥封号为“瑞”。瑞是玉之一种,这便叫人会回想起当年乾隆爷“宝亲王”的王号去。乾隆爷因这个封号,对玉爱为心头至宝,以致于所有的儿子,名字里都是玉字为边。
  瑞,更是君臣相见之时的信物。
  而皇上本名永琰,琰就是玉器,乃为玉圭,也同样为君臣之间相见时候所持的玉器。古人谓:“琰圭,琰半以上,又半为瑑饰,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
  宝、琰与瑞,已然是这般明显的一脉沿袭之意。
  至此,反观绵恺的初封郡王,便也有了极好的解释——毕竟皇四子初封就是亲王,且以“瑞”为封号,那同为廿廿所出之子,绵恺总要稍微避些锋芒去。不过皇上恩赏“惇”这个字,便也用足了父子的情意去,实则皇上心内对三阿哥的亲情,毫不亚于二阿哥和四阿哥去,只不过总要有所权衡,才不得不为之。
  从去年绵忻被封了瑞亲王,到今年足了整年。便所有人都在默默等着,看皇上在宗庙等祭祀大礼上,要如何取舍了。
  每年正月里的尊享太庙,几乎都是皇子去的。二阿哥因年长,去得最多;三阿哥从成婚之后,也前后去过几年。
  而今年,所有人都在猜,会不会是四阿哥瑞亲王取代了二阿哥前去了。
  去年皇上忽然封绵忻为瑞亲王,事先连廿廿都被蒙在鼓里。廿廿原本以为,凭绵忻的年岁,便是赶在皇上六十大寿,该封个爵位的话,其实封个贝勒也就差不多了;王爵,是该等到二十岁周再封的。
  却不成想,皇上竟然给了这样大一个惊喜下来。
  。
  廿廿含笑垂眸,“都六十花甲的人了,还这么淘气……”
  去年正月享太庙,就是二阿哥绵宁去的。为此,还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来——因历来斋戒的时候儿,需要静心诚心,这期间便是祭神等都不合适,总要等到出了斋戒再说。
  二阿哥因要祭太庙,故此入城斋戒,那二阿哥家里就不应该再举行祭神之礼。可是二阿哥家里却还是举行了祭神之礼,皇上下旨,“二阿哥既入城斋戒,不先行饬知改期,亦属疏忽。着那彦宝前往传上谕申饬。”
  皇上前头刚破天荒封了不到十四岁的绵忻为亲王,后头紧接着就明传圣旨来申饬二阿哥,且还是在大正月里的,这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都未曾有过。皇上对于几个儿子之间的情分,越发摆得清楚了。
  皇上的心意,廿廿又如何能不明白?可是她欢喜和欣慰之余,自然紧跟着便涌起隐隐的担忧来。
  皇上因太过偏爱绵忻,颁下这样的旨意的时候儿,皇上自己都有些失却了谨慎——皇上这样明白的“暗示”,这前朝后宫的人精儿们,还有哪个看不懂的?
  皇上心意若此,那边厢二阿哥极其羽翼,又如何会坐视?
  廿廿的担心并非无稽,前年,也就是封王的前一年,上书房便闹出传闻来,说绵忻背不下来四书五经来。
  皇上听说,果断问罪绵忻的师傅,下明旨:“四阿哥质性聪明,尽可读书。皆由果齐斯欢学问平常,不能循循善诱,而又因循疲玩,以致耽误。果齐斯欢负恩已极,着革去一应差使。”
  皇上点明四阿哥“质性聪明”,而将责任归结给了四阿哥的师傅,这才将这事儿平息了下去。
  皇上立即选了嘉庆六年的状元,作为四阿哥的新任师傅。
  而这样的事,廿廿当年经历过绵恺成长历程中的磕磕绊绊,早已丝毫都不意外了。
  上书房是皇子皇孙和宗室子弟们的齐聚之地,二阿哥在内经营,已然二十多年了,整个上书房内外,早已都是二阿哥的天下。
  更何况,这位被皇上治罪的师傅,本身也是个宗室呢。
  【因为今天是10月22日,不想错过这个日子,所以今天开始挂“结局”~中间还有的过渡情节,后头会用倒叙给大家勾连上哈。】


第812章 结局

  去年皇上给四阿哥封王之后,紧接着就又下旨意,特地奖赏四阿哥的新任师傅,“一载以来,四阿哥经书俱能熟习。昨日在同乐园,面令和诗,所作律诗,尚属稳妥。皆系顾皋认真教授,着加恩赏加一级,以示奖励。”
  而今年,皇上又御笔亲封了这位新任师傅顾皋,官职也更是耐人寻味——东宫詹事府詹事。
  詹事府为明代辅导太子的机构,而按着大清的规矩,本已经很忌讳提“东宫”一词。
  可是皇上偏偏将四阿哥绵忻的恩师,御笔亲封为这个官职,这便与皇上早早就给绵忻封了瑞亲王,简直是异曲同工,都展现了皇上那都藏不住了、甚至都不想再压抑的心意去。
  ——原本有人用了心,想从功课上折损绵忻的声名去,却没成想,这反倒成了皇上再度“暗示”他对绵忻这个儿子的心意的机会去。
  想来,那人此时心下的怒意,已然难消。
  绵忻这孩子虽说天生聪颖,年纪虽小却沉静练达,但是绵忻毕竟年纪和阅历上输给二阿哥太多,廿廿也不能不更要多加小心些。
  不过所幸,皇上刚过花甲之年,春秋鼎盛。去年庆祝六十大寿的时候儿,免了大臣们许多心意,还预定了要等十年后,皇上的七十大寿再呈进不迟。
  故此就算绵忻还小,不过还有皇上护着。等十年后,这孩子就长大了,到时候儿也自然有了自己的羽翼去,那便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享太庙早一年迟一年都不要紧,左右每年都要春秋数祭。”廿廿心思沉静下来,淡淡道,“这会子最要紧的,倒是十七爷病了。叫绵忻到十七爷跟前去尽一份孝心,那才是他更值得的。”
  十七爷那么个活蹦乱跳的人,便是年长之后还是淘气的性子,可是正月里只因染了一场风寒,却竟然说病就病倒了……廿廿此时不方便亲自前去探望,便也唯有叫绵忻到十七爷病榻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