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宫廷是我的 完结+番外-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妃便故意耸耸肩膀,“都说越老越像小孩儿……我瞧着,咱们宫里难道没有那重又得了小孩儿性子,又犯小孩儿脾气的么?”
廿廿没防备庄妃在这个地方儿给她打了个埋伏,登时没词儿了,只能红了脸颊求饶,“我瞧出来了,我这病刚好没几天,姐姐便又来欺负人,难不成是又想叫我再病一场,便什么东边儿、西边儿的都去不成,这便才落得干净了去?”
庄妃拊掌而笑,“我就不信,那又是早春二月的桃花儿,又是三月三的纸鸢的,皇后娘娘沿途其间,还能病得起来!”
廿廿不由得噘嘴,“……姐姐惯会欺负人,我说不过姐姐,索性不说了。”
庄妃便又是拊掌而笑道,“可是有人啊却在你这儿总是甘拜下风呢。你说你说不过我,可是你能说得过人家去就是。你在我面前没词儿,可是轮到人家啊,人家却是在你面前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了。”
“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我自不敢说能降得住皇后娘娘,那不过是皇后娘娘不肯跟我一般见识罢了;倒是有人啊,能被皇后娘娘治得服服帖帖的……”
廿廿登时立起眼睛来,“姐姐又要说谁?”
庄妃便笑,“皇后娘娘怎么又要恼了?皇后娘娘乃是中宫,一国之母,自然天下拜伏,谁敢不在皇后娘娘面前服服帖帖的去呀?”
廿廿没辙,这便唯有叹了口气,“……便是为了一个广兴,我又何至于要与皇上生那么大的气去?况且广兴已然伏法,事儿都过去一个月了,我便该生的气,也生得够日子了。不然,难道我生气生得够长久的话,就能叫广兴人死复生是怎的?”
“我啊,也不是就非觉着广兴无罪,我对广兴毕竟还做不到如周廷栋那般的了解与相信……我只是,担心皇上对广兴一案的处置,过于仓促了些儿。毕竟皇上从下旨要查广兴,到问了广兴死罪,这前后不过才一个月的光景;我就更没想到,在皇上下了恩诏,泽被天下犯人的时候儿,竟然突然就在大正月里将他处刑了。”
廿廿摇摇头,“我那会子冷不丁一听见,就一口气儿梗在了嗓子眼儿里,上不来也下不去。我真担心皇上这样快下的决断,这当中会有来不及查证的人和事儿去。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倘若来日重又查清了,偏又不是如皇上所想,那朝臣和天下又要如何看待皇上,而皇上自己个儿心下又该如何想呢?”
“这些,终究与我阿玛被降二级留用的事不相干;更并非是我这个中宫想要干预朝政了……我所思所想,全不在广兴这么个单个儿的人身上,我还是担心皇上,担心朝廷——毕竟短短一个月间,那么多大臣上奏参劾广兴,才会积累下那么多罪证去。可是这些参劾的大臣,会不会心下也是有偏私之见的?”
“这般朝臣群起,将一个曾经的功臣这样快地置于死地,而广兴又毕竟多年担着刑讼的差事,这当中会不会也有因为得罪了人,才叫墙倒众人推的情形?倘若当真有大臣是如此的,那死了一个广兴,朝堂上的风气究竟是向好的更多,还是另起隐患来啊?”
“说到底,皇后娘娘不是跟皇上生气,而是替皇上担忧罢了。所谓关心则乱,皇后娘娘就是太在意皇上,才会生这么大的气呀。”庄妃便笑,“中宫就是中宫,这贤德哪里是我们这些身为嫔御的能媲美的?”
廿廿轻嗤一声,“中宫也是人,更是小心眼儿的女人,故此再贤德的中宫,难道还一辈子都不跟自己夫君生气了不成?那就不是真人儿,那是木雕泥塑的摆设儿了。”
“反正啊,我瞧着皇上可是欢喜坏了,”庄妃笑道,“要不皇上怎么非要将恭谒西陵的日子都给定在三月三了?”
廿廿说了一起子话,嗓子眼儿有些发干,这便轻轻咳嗽了几声儿。
庄妃忙问,“身子可当真好利索了?这怎么还是有些咳啊?”
廿廿含笑摆手,“已是没事儿了,不过是嗓子说干了,喝口茶压压就是了。”
廿廿抿了几口茶去,缓缓道,“当日又何曾是真的病呢?不过是那一口气儿顺不过来,也不知道怎么面对皇上才好。若他来,我便开门儿叫他进来,那两个人面对面坐着,自难免又说到广兴的事儿上去。”
“我的脾气,姐姐还不知道,我怕我那会子梗着那口气,这便又要与皇上当面争执了。若那样的话,见了当真就不如不见。故此我索性狠下心来,关了门儿不叫皇上来。”
“只是这样一来,我知道皇上着急,这便当真就又上了火。天儿刚隐隐开春儿,内里有火,外头半点儿凉风一吹,这便当真病了。可实则又哪里是什么大病呢,不过是心病罢了,若叫太医们来瞧,这病自是瞒不过他们的,况且他们在宫中伺候着,什么事儿能瞒过他们去呢,这便叫他们知道帝后失和。”
“也幸亏是二妹、三妹她们进宫来,暗暗给我带了偏方儿进来。原本就是一点子火的事儿,什么简单的药方子都是足用的,这便没用两天的药,已然就好了。”
庄妃便也点头,“皇后娘娘家的二格格、三格格都嫁入王府,这便想来人家肃王府、睿王府里也都有自家珍藏的药方子,这便给皇后娘娘带进宫来的,也不一定就比太医院的差了。”
廿廿忽地想到,便道,“姐姐每年春秋两季,也容易有些这样的小咳小喘的。我听二妹、三妹她们说,这方子倒是来自汉人的方子,想必姐姐的体质要更受用些。她们带来的药,我这儿没用两天便都好了,这便还有的剩。姐姐若不嫌弃,便也带了两包回去,若又犯了那些小咳小喘去,倒可试试。”
庄妃也笑道,“既然是皇后娘娘宫里的,自然都是最好的,更难得是二位格格的心意,我自乐不得呢。”
说着话儿,廿廿立时叫月柳去给庄妃按样儿包了几大包来。
这会子九思也恰从外头进来,见了庄妃在这儿,便也连忙给两位娘娘一起请安。
庄妃便笑,“见了九思总管来,便知道又是皇上有吩咐了。怎么说,皇上今儿个不用亲自带四阿哥了?”
这些日子来,因皇上连连在廿廿这儿吃了闭门羹,皇上便也学尖了,索性将绵忻给挪到他自己寝宫里去,亲自带绵忻。
皇上是说,既然皇后娘娘病了,不宜劳累,那照顾四阿哥的事儿,还是他亲自来吧。
九思听了便乐,“带啊,皇上说了,三月三去西陵,还要四阿哥一并跟着去呢。”
庄妃这才大笑,“明白了,都是我之前说错了。原来顽童在这儿呢。”
第772章。772、小孩儿不明白
772
因着皇陵的昭穆次序,东陵因葬着大清入关之后的顺治爷、康熙爷、先帝乾隆爷,以及这几位天子的后妃,而西陵只安葬雍正爷一位天子的缘故,故此恭谒东陵的礼仪要更为完备和繁琐,气氛也更为隆肃;倒是恭谒西陵就变得稍微松快些了。
因此上,二月恭谒东陵去的时候儿,皇上郑重其事,廿廿也继续绷着,还没完全放下那个面儿来,便是跟皇上一起行礼,该说话儿说话儿,可两人却还是有些小心翼翼的。
待得三月再出京往西陵去,因时气已暖,一切便又都不一样儿了。
上回去东陵的时候儿,因绵忻年纪小,这便还没带着;等奔西陵去的时候儿,绵忻可就当仁不让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了。
不是这小皇子淘气,才惹得众人都看他。反倒是因为他懂事儿,又勇敢,虽说周岁来说不过才四岁,却要坚持全程自己骑马。
——满人的男子,除非年迈或者腿上有疾的,否则全都不准乘轿,一律骑马。这是祖宗规矩,四阿哥绵忻有此心气儿,那自然所有人都是拍手叫好。只是,他终究是年纪还小,又是皇上登基之后所得的小皇子,又是皇后娘娘的嫡出,这便总归金贵,侍卫和大臣们都担心有个闪失去。
内务府大臣们,尤其是管着马匹差事的上驷院官员们心下直犯嘀咕,这便最后都拜到和世泰这儿来,求和世泰跟皇后主子再商量商量,是不是能让四阿哥跟着皇后主子坐轿。便是四阿哥想骑马,也等到了行宫,周遭地势平缓了的,是不是就别全程都自己骑马了。
和世泰总是个好脾气的,叫一众同僚请托得,抹不开情面;再者他自己毕竟也是四阿哥的亲舅舅,哪儿舍得四阿哥这么大点儿,就在路上自己个儿骑马呢?再说了,他自己的职司也是总管内务府大臣,上驷院在内务府治下,这要当真是上驷院的马匹有个闪失的话,他同样要跟着担责的。和世泰归拢起来想了想,这便也进内来与廿廿说了。
“……弟弟担了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差事之后,能总览内务府的各项底档了,这才知道,当年西南白莲教乱用兵的时候儿,因马匹用的多,便将上驷院的马匹调用。如此一来,上驷院内原有的好马,竟是已经空了。如今院内的马,都是新近贡进来的,怕是性子还有些生,尚需教着。”
廿廿点了点头,对这情况倒不意外。“西南用兵,这一晃也过去好几年了,便是新贡进来的马匹,经过这么几年的挑教,也该能用了。”
“况且我早听说,如今院内的马匹,多是来自喀尔喀蒙古所进的八千匹马中挑选出来的。蒙古喀尔喀部,是七额驸拉旺多尔济的地界儿,他们家父祖叔侄以乌里雅苏台将军统领喀尔喀诸部多年,故此他们贡进来的马匹,我自放心。”
七额驸拉旺多尔济的为人,和世泰又如何能不知道呢,对于喀尔喀各部进献来的马匹便也没啥话说了。
只是和世泰还是放心不下,“……姐,毕竟四阿哥还小,这要骑马出京,途中颇多坎坷,这总叫人担心不是?”
廿廿却摇头,“虽说他年纪是不大,可明年便可进学了。况且自古以来,咱们满人的阿哥,谁不是跟学走路一起,就将骑马都学会了呢?若不会骑马,便如断了一条腿一般,故此绵忻如今的年纪,也到了该骑马的时候儿了。绝不可因为他是皇子,便将这规矩都给改了去。”
“再说,就算途中颇有坎坷,他跟前左右那么多侍卫、大臣呢,便连皇上、众位王爷,连同二阿哥、绵恺和你,谁还不时常看顾他一眼了?有你们这般众星捧月一般,又何必还要担心他去?”
姐姐都这么说了,和世泰便也唯有叹息着一乐,“咱们四阿哥,平常看着他文文静静的,可不像三阿哥那么淘气,倒不成想却是个这般有志气的阿哥!便是这想头,一般阿哥可想不出来!”
四喜在畔便笑,“都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便是皇子亲兄弟,这性子也总有不一样儿去。便如皇上和十七爷,一母所生,性子便是迥然不同呢。而咱们三阿哥的性子,似足了十七爷;倒是四阿哥的性子,十足肖似皇上。”
和世泰一拍掌,深表同意。倒是廿廿静静抬眸,看了四喜一眼。
四喜便明白主子的心思,这便赶忙自责,“主子开恩,奴才多嘴了……只是奴才当年进宫伺候主子的时候儿,二阿哥毕竟已然老大了,奴才端的是看不出二阿哥四五岁上是个什么模样儿;倒是奴才在宫里,听了许多老辈儿谙达们都纷纷夸赞皇上当年四五岁时候的聪慧沉静,故此奴才这便只能瞧出来咱们四阿哥肖似皇上……”
和世泰这便也听明白了,赶紧打圆场道,“可不是么!二阿哥也是谨慎稳重,但是毕竟也只是谨慎稳重不是……”
廿廿静静看他们一眼。终究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完全可妥帖放心的总管太监,廿廿不必太避讳,这便轻叹一声道,“你们是又忘了当年绵恺都经历过什么了?如今若还是这般言语不小心,岂不又将绵忻推到风口浪尖儿上来了?别忘了,明年绵忻可就要进学了,我可不想再闹出一场当年肃亲王给呈进玉器陈设的事儿来。”
和世泰忙道,“姐放心,我今儿个回去就将所有亲戚都给嘱咐一遍儿,叫他们可千万别再冒失了。当年也是弟弟年纪小,不知道轻重,这才没能帮上姐姐和三阿哥去……”
廿廿摇头,“这些年有你在绵恺身边儿当谙达,进进出出的陪着他,可叫他安分多了,我这才能腾出心思来顾着绵忻去。”
四喜微微皱眉,忽地挑眸看廿廿一眼。
廿廿便忍住一声叹息,“我知道你是想到哪儿去了……这回皇上竟大张旗鼓地带绵忻同行,难免又要叫人多心了去。便二阿哥手足情深,不至于怎样,但是难保那些颇有心思的宗室们,指不定又要想什么去了。”
和世泰忙道,“那到时候,我与三阿哥就守在四阿哥身边儿,寸步不离!”
廿廿缓缓抬眸,“……你在上驷院里担过差事,按说你在上驷院是有些根基;但是你也别忘了,当年在上驷院,因为那捕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