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太宠我了怎么办-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默许,富平侯发难,郑将军点火。
她莫名地这是殷衢和殷明鸾两人给她设下的圈套。
许皇后走后,许太后对张嬷嬷说道:“皇帝之前从不插手后宫的事,他是对哀家有了防范?”
张嬷嬷让太后放宽心:“奴婢觉着,陛下只是对长乐公主有所偏爱,陛下对娘娘您一向是敬着的。”
许太后沉着脸,不得不接受了张嬷嬷的这一说法。
殷明鸾不过是一个小小公主,因为理会她让皇帝与自己生了间隙,得不偿失。
就暂且容着她。
许皇后从慈宁宫走出来,碰见赏花的郑贵妃。
郑贵妃婷婷袅袅,容貌美丽,手中摇着一柄团扇,一副宠妃姿态。
许皇后想到前朝,郑贵妃的哥哥将许家怼到地底下爬都爬不起来,心中暗恨不已。
***
玉秋站在院子里,拉住一脸怒色的檀冬:“何必再惹事?”
檀冬道:“那个宫女金巧,狗仗狗势,这样瞧不起我们醴泉宫,还敢羞辱你。双雁姑娘是好的,怎么能由着他们作践。”
玉秋眼看着拉不住檀冬,焦急道:“早知道就不告诉你了。”
檀冬已经走出了院子,说道:“你且等着,让我教训教训那个小贱人。”
檀冬冲进了尚宫局,到了里面,一见一个穿黄衣的宫女坐在榻上吃果脯,地下小墩子上坐着另一个宫女给她捶腿。
檀冬见桌上摆着几盒蜡烛,心里来气,一把将这些盒子掀到了地上。
吃果子的宫女站了起来,见檀冬穿着绸缎裙子,头上戴着金银珠翠,一看就是有头有脸的宫女,忙堆笑问道:“姑娘是哪个宫里的?谁惹了姑娘?”
檀冬大声问道:“哪个是金巧?”
站在她身边说话的金巧怔了一下:“奴婢是金巧。”
“啪啪”两声,檀冬首先给了金巧两个巴掌,然后将她腰间挂着的一串钥匙拿了过来。
檀冬又问:“谁是双雁。”
双雁见了檀冬的剽悍举止,怯怯地站了出来,小声道:“是我。”
檀冬将钥匙递给了双雁,转身扫视了一眼众人。
“长乐公主的体面还轮不到你们这群人践踏,”玉秋冷笑看着金巧,“听说你新上任,给汪申送去了两箱笼的宝贝?”
“没……是……”金巧本想否认,看了檀冬板着脸,没有底气承认了。
檀冬又露出笑:“好,你很好。”
檀冬托了多善传话给张福山,不过几天,在汪申那里搜出来了好几箱子的贿赂,许太后正在烦恼之中,嫌弃汪申坏事,没有救他。汪申被打了板子,血肉模糊地拉出了宫。
第8章 歌尽欢 皇兄的恨铁不成钢。
因为宫中闹的那一出,长乐公主的名号时常在人们嘴中谈起。
裴元白在这几天内,时常听到他的未婚妻,让他烦不胜烦。
他的同窗都在言谈之间暗暗打听长乐公主的八卦。
裴元白从前对殷明鸾没有兴趣,在熟人面前也不忌讳谈论这些,但是他回想起那天细雨中面容骄矜的公主,不知为何,不太想和同窗提及。
他借口有事,在同窗的一脸艳羡中离开。
谁不知道,长乐公主是上京第一美人,裴元白实在是艳福不浅。
裴元白在书房里读书,裴母走了进来,看见一表人才的儿子,心中很是骄傲。裴夫人吩咐丫鬟将甜汤端出来,说了几句家常,不知怎的讲到了长乐公主。
裴夫人道:“长乐公主在宫中娇养,性情不好,苦了我儿。”
裴元白感到一股烦躁。
他打起精神和裴夫人说完了话,心中烦躁依旧难以排遣,直到他从暗格里翻出一只嵌珍珠的金钗。
上京的人情世故像一张网一样将他困住。
他想再见一见那位鲜衣怒马,肆意洒脱的红衣姑娘。
他揣着这只金钗,走上了青楼,见到抚慰心灵的月娘。
月娘见到裴元白的到来,有些尴尬地将头上的一支珍珠钗拔了下来。
裴元白不解其意,同时发觉今日见到的许多姑娘,头上都带着这样的珍珠钗。
裴元白问:“你戴着就很好,为什么见了我要拔下来。”
月娘有些支支吾吾:“这钗叫做长乐钗。”
是如今最流行的发钗。
自从殷明鸾和夜明珠的故事在民间传开,铺子里大一点的珍珠都被冠名为长乐珠,顺便带出来了长乐钗,长乐珰之类数不清的东西,受到所有女子的追捧。
裴元白不知道这些,突然听到未婚妻的名字,倒酒的手微微一抖。
他深觉怀中的金钗被殷明鸾玷污。
当晚,裴元白大醉,月娘红衣曼妙,裴元白朦胧之中以为见到了金钗的主人。
殷明鸾是不知道宫外的一切的,自从朝中会昌侯和富平侯打了一阵嘴仗之后,她就躲在醴泉宫,避一避许太后和许皇后。
姓许的女人都地位尊崇,性格蛮横的,殷明鸾有点惹不起。
但是她的闭门不出却被后宫的人解读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宫人悄悄说,裴元白写了一首妙笔生花的七绝,赞颂某一位红衣女子。
殷明鸾见怪不怪,只是觉得裴元白有些烦人。
***
郑贵妃带着食盒来到了乾清宫,走到门前突然觉得与寻常有些不同,太阳似乎都烈了一些。
张福山连忙走过来,说道:“贵妃娘娘,陛下正在批折子。”
郑贵妃没有强行要进去,将食盒递给张福山,笑着问道:“张公公,你可曾见着郑将军?”
郑将军是郑贵妃的哥哥,在西北守边关,也有了近十年,郑贵妃听闻哥哥回来,心中有些欣喜。
张福山知道最近陛下对郑将军十分满意,所以对郑贵妃加倍地客气。
张福山说:“将军看着黑了些,也壮了些。将军得圣心,娘娘放心,您兄妹会相见的。”
郑贵妃喜不自禁。
张福山是不会平白说这些话的,一定是前几天哥哥在朝中为长乐公主一事出言,摸对了陛下的心意。
郑贵妃心中突然有些模模糊糊的念头。
她想到了前几天的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那日郑贵妃在钟粹宫闲作画,张福山过来让她去慈宁宫拖着许太后讲话。郑贵妃觉得这旨意奇怪,留心打听了一下。
原来长乐小公主偷跑出了宫。
郑贵妃拖着许太后讲话的时候,长乐公主回宫。直到乾清宫那边政事处置完了,她才按张福山吩咐的,提出了告辞。
郑贵妃明白了,陛下都轻描淡写地打算好着,料到那日许太后等长乐公主回宫后,便会处置她,陛下怕自己临时赶不过来,把许太后处置公主的时间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只怕慈宁宫的那位老太后也只会觉得是长乐公主运气好罢了。
郑贵妃觉得,陛下对妹妹的在意有些过了头。
张福山继续提点道:“听说这几天长乐公主有些不开心,娘娘管理六宫,也多在意些。”
郑贵妃按捺住心中的不对劲,微微笑笑。
她回到乾清宫门口,终于发现是哪里别扭。
好端端的,乾清宫门前的两颗百年杏树,怎么就生生砍成两段树桩子了?
***
养尊处优的郑贵妃,一连好多天想着办法给殷明鸾寻开心。
几天前,殷明鸾随口称赞了郑贵妃派过来的宫女唱得好,郑贵妃留了心。
于是殷明鸾午睡才醒,施了胭脂,淡扫蛾眉,就看到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內侍。
郑贵妃的宫女素琴说道:“娘娘听闻公主最近心情不好,特意叫锦楼过来给公主解闷。”
殷明鸾心中震惊。
素琴一看殷明鸾误会了什么,连忙补救道:“锦楼歌喉一绝,公主不是爱听曲子吗?”
虽然听起来还是有些不正经,但好歹不是殷明鸾以为的那样。
殷明鸾便吩咐锦楼唱了一曲,果然是声音动人,绕梁三日。
殷明鸾有了兴趣,仔细一打量,觉得锦楼长得着实不错,白白净净的。
殷明鸾问:“你唱得这样好,为什么从来没有在教坊司听说过你?”
锦楼道:“奴婢是直殿监的。”
直殿监在宫中负责打扫清洁,是个辛苦活计,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宫道上的落叶怎么也扫不完。
锦楼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走投无路下才净身进宫,进宫后,没有银子贿赂,被打发到了最苦的地方。
他仍然记得,寒冬腊月的,他在铺满雪的宫道上一刻不停地扫雪,又因为无法完成任务,抱着扫帚靠着宫墙睡过去的那一晚。
锦楼想要在殷明鸾面前讨好,唱了一曲又一曲。
殷明鸾心中存着怜悯之心,对锦楼态度格外温和。
锦楼唱着唱着,竟然有些眼眶红红。
锦楼唱完退下,心中有些唾弃自己懦弱无用。他若是抓住机会让长乐公主留下自己,往后就不用回到直殿监那可怕的地方了。
及走到了宫殿门口,他突然听见醴泉宫的大宫女喊他。
玉秋走了过来,除了方才打赏过的金银,又特地送出来殷明鸾赏给他的一块白玉佩。
这赏赐实在丰厚,是他在宫中十年也积攒不下来的家当。
锦楼深深谢过殷明鸾,这才慢慢走出了宫门。
只是他才刚出门,往日直殿监的几个小头领太监对他嘲讽道:“哟,这不是攀了郑贵妃娘娘高枝儿的锦楼公公吗?怎么,郑贵妃不要你了,长乐公主也不要你?”
边上的人接口道:“可不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竟敢找上了长乐公主,就算进醴泉宫,也该是我们李公公,何曾轮到了他,他也配?”
他们见锦楼荷包坠坠,腰上新挂了一块玉佩,众人围了上去哄抢一通。
锦楼脸色通红,却无计可施。
正在众太监得意之时,醴泉宫的大宫女檀冬走了出来。
檀冬穿着的是江南新丝织就的绮罗衣裳,满头珠翠金银,通身气派比外头的世家小姐都比得过。直殿监的太监们何曾见过这样的人物,看了檀冬都觉得是绝色美人,不能想象长乐公主是怎样的绝代风采。
众太监就要给檀冬磕头,就得到了檀冬的怒喝:“眼睛瞎了,敢抢我们醴泉宫人的东西?”
李公公等太监怔了一怔,看向锦楼的眼中多了艳羡,嫉妒和惧怕。他们一个个地上前,将金银塞回锦楼的荷包,将白玉佩挂回了锦楼的腰上。
锦楼也一愣。
“锦楼爷爷,小的们错了,爷爷不要怪罪。”
锦楼看着这些对他弯腰作揖的太监们,惶惶转头看向醴泉宫。
除了看见檀冬安慰的神色,他还仿佛看到幽暗宫室中,那个华服少女对他温柔地笑着。
锦楼控制不住有些哽咽。
之后好几天里,醴泉宫外总有太监唱歌,但是唱得又不好,殷明鸾听了心烦,吩咐玉秋道:“怎么总是有人在外头唱歌,和母猫叫一样,赶紧打发走了去,成什么样子?”
殷明鸾这一发话,总是吹拉弹唱的醴泉宫外终于清净下来。
锦楼感激殷明鸾,唱起曲来竭尽全力,唱了有个三天,嗓子哑了。殷明鸾有些愧疚,因为她并没有发觉,锦楼原来是强撑着给她唱了这么久。
她吩咐人给锦楼请太医,又问玉秋要梨,她听说了蒸梨治喉咙有奇效。
玉秋无奈道:“公主,现在这个季节,哪有梨呀。”
殷明鸾知道后,也没强要。
倒是这事儿不知这么地传到了乾清宫。
张福山知道殷衢对殷明鸾十分上心之后,对醴泉宫的大大小小的事都会寻好时机,说给殷衢知道。
刚说到醴泉宫找梨找太医。
殷衢手中拿着的笔搁了下来,说:“太医怎么说?”
张福山回答:“太医说,是过度用了嗓子。”
殷衢眉头一皱:“她自己关在宫里,怎么就过度用了嗓子。”
殷衢处理完手头的政事,摆驾去往醴泉宫。
醴泉宫袅袅歌声不绝于耳,殷衢脚步顿了顿,眉间微微一蹙。
张福山听见那声音虽然婉转动人,但是个男声,或者说是个太监的声音。
再一琢磨,原来醴泉宫是为了一个太监的嗓子来回折腾,误解之下,不是让陛下白跑一趟?
张福山心里一跳,正要清嗓子通报,就见到殷衢扬起手制止他出声。
殷衢走进内殿,看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太监跪坐在殷明鸾对面唱歌,殷明鸾支着胳膊撑着脸,很有兴趣地看着他。
殷明鸾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眼睛一抬,看见殷衢正站在门口,面色有些微地不悦,像是……恨铁不成钢。
殷明鸾慌忙站了起来,察觉到自己这样沉迷声色,是有些不务正业的样子。
她小心地喊了一声:“皇兄。”
锦楼忙转身,不小心看见天子不悦的神色,惊吓不已,连忙跪了下来。
殷明鸾和锦楼各自战战兢兢不已,檀冬见着自家公主一副惊吓的样子,又看了看屏风上的被姮娥抱着的玉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