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锦绣生活日常 >

第29章

古代锦绣生活日常-第29章

小说: 古代锦绣生活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街上的时候,唐书瑶明显感觉到,今日的街上比昨日还要热闹,或许是天气的原因,今日有大太阳,比昨日暖和很多,备置年货的人都纷纷出行采买。
  看到有卖糖葫芦的,唐文博扯了一下姐姐的胳膊,他知道只要跟姐姐说一声,姐姐就会给自己买,相反若是朝娘亲要,恐怕会费些口舌。
  唐书瑶低头一看,就明白小弟的意思,赶紧给他买了一个糖葫芦,接过糖葫芦的唐文博看着爹娘说道:“爹,娘,你们吃一个。”
  唐礼义揉了揉小儿子的脑袋,笑道:“自己吃吧。”
  马氏也跟着点头,看着爹娘拒绝,又瞅了瞅大哥和姐姐,见他们也摇头,他这才吃起来。
  前日去村里收菜的时候,刚好碰上有人杀猪,唐礼义趁此买了好多猪肉,虽然他们平时也经常吃肉,但过年的时候,还是要多备置些。
  走到小贩旁边的时候,还能看到好几个同村的人,如今他们见到唐书瑶她们一家人,都会主动上前笑着打招呼。
  走走停停半个时辰,唐书瑶她们每个人手上都提着不少东西,因为街上人多,马车实在是妨碍别人通行,所以唐礼义和马氏身上都背了一个背篓来装东西。
  眼看着最近几日铺子里不怎么忙,马氏早上就让兴隆和兴旺回村子里住着,家里的屋子好久没住人,马上就要回家过年,怕太冷了住不了,就让他们回去住两日烧烧火暖暖屋子。
  等到唐书瑶她们回到铺子的时候,就见到裴嘉哲在门口站着,马氏问道:“是来吃饭的吗?”
  裴嘉哲瞅了一眼唐书瑶,向马氏点头应道:“是的伯母。”
  此时二楼包厢里,唐书瑶看着裴嘉哲的脸色,似乎憔悴了不少,莫不是因为表妹那件事,不过这种事毕竟是别人的私事,唐书瑶也不好打听,只是关心了一句,“看你没怎么吃,怎么?我们家的串串香也不好吃吗?”
  裴嘉哲笑道:“怎么会,也不知道你们家祖上是不是做过厨子,这做的包子,还有这串串香味道都很好,就是挺长时间没有见面,就想着过来看看。”
  唐书瑶仔细一想,确实有一个多月了,上次见面还是在学堂门口给大哥送饭,“看我大哥平时看书都看到很晚,我都不敢去打扰他,你是不是也这样?”
  “说到这个,唐书瑶,我来是想跟你说一声,再过两月,我就要参加县试了。”
  唐书瑶惊讶道:“县试?这么快?”
  裴嘉哲点点头,看着对方生动的表情,心头那些烦躁也渐渐消失,这几日家里很乱,他娘整日盯着他,担心他被表妹欺骗,表妹若是能骗的了他,早就骗了,现在都这样了怎么还会能骗的了他。
  他是真的没想到表妹会做出这种事来,事情到最后,看到表妹被娘整的,只能跟一个穷书生定亲,他这心里颇不是滋味。
  尽管很不喜表妹,但他一直把表妹当成亲生妹妹来看待,只是现在想到事情变成这样,就连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书童也被娘亲打发走,他觉得有些不舒服。
  加上快要参加县试了,他就干脆不去学堂,这几日待在家里反而更加烦躁,以前那个傻呆呆的阿荣不在自己身边,平时自己习惯喝的温茶,如今不是凉的,就是热的,没一次是自己想要喝的。
  如今看到丫头的笑脸时,裴嘉哲的情绪才渐渐放松下来。
  “这次是我第一次去考县试,已经念了这么多年书,我爹也想让我去试试,就算不行也当做试试,成了就更好。”
  唐书瑶听着对方的解释,点头道:“县试是什么时候?”
  “差不多是2月左右,提前一个月的时候,我爹就会收到上面的通知。”
  唐书瑶恍然道:“那你还能在临溪县考吗?”
  “不会,我去临县考,不在本县考,其实这事也没什么,只是我爹说,怕我将来有人拿这事攻歼我,让我还是去临县考比较好。”
  唐书瑶点点头,这事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经意间抬头就看到站在包厢门口的书童,见对方的书童换了一个人,联想到昨日听到的传闻,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是真的。
  裴嘉哲顺着丫头的视线望去,就看到顺才站在门口,解释道:“之前的那个犯了错被撵出府外,这个书童是新来的。”
  “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没想到真的换了一个人。”
  裴嘉哲转移话题道:“看你家里买了马,怎样?会骑马吗?改日去城外骑马怎样?”
  听到裴嘉哲的话,唐书瑶就想到那日刺客夜袭,她被某人拉上马共乘一匹马的时候。
  见着丫头的神情,裴嘉哲心里不知怎地突然一慌,“怎么了?要是不想去就算了。”


第48章 将军送信
  唐书瑶听到对方的声音回过神来; 赶紧解释道:“我还没学会骑马呢,等我学会了,到时候再去比一场; 你不是说准备参加县试了吗?这段时间还是好好念书吧; 别辜负了你爹对你的期待。”
  裴嘉哲无奈地叹口气,“真不愧是文昊兄的妹妹; 兄妹两如出一辙,连劝人的话都是一样!”
  “那是自然,那可是我哥,我们可是一家人!”
  裴嘉哲看着对方那副骄傲的神态,噎了噎,半晌才说道:“你最近过得怎么样?看你家里都弄了铺子; 应当不错吧?”
  “挺好呀; 每日……”
  裴嘉哲在这里待了半个时辰; 看着点的串串香都吃完了; 而一直站在门口的顺才也进来委婉地冲他说道:“少爷; 时辰不早了,夫人若是知道你这么晚还没有回去,小的恐怕会无法交代。”
  唐书瑶听着那书童的话; 不解地看向裴嘉哲。
  裴嘉哲笑笑; “好了,我也该走了,你这的串串香倒也名副其实; 难怪我听别人说镇上有一个卖串串香的吃食,一吃就让人难以忘怀,今日总算是吃到了。”
  一听对方夸自家的东西好吃,唐书瑶心情很好地回道:“放心吧; 以后我们铺子会开到县城的。”
  裴嘉哲微微惊讶,“哦?那我可是等着你的好消息。”
  说完两人就朝楼下走去,唐书瑶刚下楼就看到娘亲一脸兴奋地朝自己走来,“瑶瑶啊,你猜娘听说啥了?”
  马氏看到后面跟着的县令公子,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唐书瑶看着娘亲的神情,尤其是娘看到裴嘉哲立马变了脸色,不知怎地就想到在成衣铺听说的那件事。
  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太过,马氏赶紧笑道:“可是吃好了?”
  裴嘉哲笑着点点头,“以前一直听说你们家的串串香,今日过来一吃,果然名不虚传!”
  在裴嘉哲离开后,马氏瞅了瞅对方离开的马车,这才拉着闺女走到屋子里说道:“你知道娘今日在外面听说了什么吗?”
  “什么?”唐书瑶问道。
  “那杨府的女儿居然在定亲前,就跟人…”意识到跟自己闺女说这种话好像不太好,马氏赶紧解释道:“总之就是那杨府的姑娘毁了名声,做下不好的事情被人发现了,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定的亲,现在男方吵吵着上门退亲呐!”
  唐书瑶心里暗道一声果然,她的预感没有错,转念想到在成衣铺见到那个女子的神色,她当时没有想太多,如今细细想来,恐怕那女子是故意在那个地方和那两个女子说的吧,为的就是将这件事传出去。
  不然也不会将这种秘密随随便便地在那种地方就说出来,而且看她最后叮嘱那两个女子的时候,特意让她们不要传出去,说这话的时候那个神情,现在想来,那女子多半知道这两个女子肯定是个大嘴巴,这才短短一日的功夫,就已经从县城传到了镇上,可见那两人的嘴是有多快!
  唐书瑶看着娘亲问道:“那后来呢?退亲成功了?”
  “这倒没有,听说是杨府出钱供那个人念书,若是想要退亲,得把之前定亲给的钱都要连本带利地还回来,大概是破罐子破摔,这杨府也不在乎名声了,就这么直接跟他们吵吵起来,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唐书瑶没想到那个孔顺明是这样的人,即便是他最后考上了功名,恐怕到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悔婚,不过这些都不关她的事。
  想到昨日听到的那个传闻,唐书瑶装作不在意地模样问道:“娘,那这事跟县令有关吗?”
  马氏不解道:“跟县令府有什么关系?就算杨府和县令有亲戚,但这种消息县令也禁止不了,这消息传的很快,很多人都知道了。”
  唐书瑶点点头,没有再继续问下去,看来那几个女子也是知道不可以得罪县令,传出来的消息也是含糊了跟杨若灵有关的那个男人。
  冬日里,家家户户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尤其是快过年的这几日,想要做活的人也没有什么活计可以做,因此闲着的人都聚在一起说说八卦,而杨府传出来的这件事,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有些喜欢看热闹的人,没事的时候就跑到杨府门口围观一番,这也让杨府的大门不敢打开。
  唐书瑶走在街上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气温越来越低了,走在路上的行人脚步也不由得加快。
  今日是腊八节,唐书瑶出来要买黑米、薏米、红豆、花生等用来做腊八粥的食材,在这个世界,腊八节喝腊八粥,相传是安国的开国祖先安阳帝,在腊月初八那一日攻打邻国,结果粮草供应不足,大军饿着肚子,是百姓们自发地煮粥送去,才有力气顺利地打下下个城池。
  为了纪念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安阳帝将这一日命为腊八节,而喝腊八粥也是这一日的习俗,而前世的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这一点相似外,还有祭祀先祖的风俗。
  唐书瑶脑海里想着这些,忍不住笑出来,若不是有些地方不一样,她都难以置信她穿越的是另一个世界,也不知道这里以后的发展会不会变成科技文明的世界。
  “姑娘,你这是要买什么啊?在这站半天了。”
  听到声音,唐书瑶这才回过神来,让伙计帮忙装好了要买的东西,赶紧向铺子走去。
  刚进铺子,抬头就看到大哥向自己走来,“大哥怎么下来了?”
  唐文昊叹了一口气,“本来想看看铺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结果爹娘都说不用,我还在找你去哪里了,听小弟说你去买红豆那些东西,唉,看来这个家里也不需要我啊。”
  唐书瑶一边向厨房走去,一边回道:“大哥,现在铺子也不忙,而且还有兴隆与兴旺两个人在帮忙,你就不要抢着想做活,好好歇息歇息吧!”
  将手上的东西放下,唐书瑶走过来认真道:“大哥不必觉得自己帮不上家里什么忙而愧疚,你看咱们现在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你就安心地念书,要是觉得无聊的话,就教小弟好好认字吧,我都学完了,小弟到现在还没学完一半。”
  唐文昊一听就蹙起了眉头,跟小妹想比,小弟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不过他还是将这事放在了心里,兄妹两聊完后,唐文昊就去找小弟准备教他继续认字,而唐书瑶为腊八粥做准备。
  她听马氏说,将这些花生、莲子等提前泡上几个时辰,到时候再煮粥,软糯好吃。
  做好这些东西的时候,唐书瑶才回到自己的屋子歇会,刚准备躺下就听到窗户传来“啁~啁~”的声音。
  唐书瑶走到窗户前打开一看,就看到一只鹰站在窗沿边上,脚上还绑着一个紫色的手绳和纸条。
  “啁~啁~”
  “嗯?难不成你是报信的?”
  “啁~啁~”
  唐书瑶看着这只鹰也不走,跟它对视了几息的时间,见它仍没有飞走的意思,这才伸手解开他脚上的纸条,还有手绳。
  ‘见字如晤,书瑶,偶然听闻未出阁女子腊八节有戴手绳的习俗,望你喜欢。景奕宸字’
  唐书瑶望着手上这个紫色的手绳,没想到竟然是景奕宸送来的,这手绳是少见的紫色,倒是不失别致。
  “啁~啁~”
  唐书瑶被这只鹰的叫声回神,她看着它说道:“也不知道你的名字,话说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啁~啁~”将军叫完之后扬了扬头,似是在炫耀自己的本领。
  “不会吧,你真能听懂我说的话?”唐书瑶疑惑道。
  “啁~啁~”只见将军微微点了点头。
  唐书瑶惊讶地捂住嘴巴,没想到这只鹰真的能听懂,可真是太神奇了,不由得伸手摸了摸。
  见这只鹰没有飞走,相反还凑近唐书瑶的手蹭了蹭,她笑道:“你可真聪明,我都想从你主子那里将你抢走。”
  “啁~啁~”
  半晌后将军飞走,唐书瑶望着天空微微出神,唐文博推门进姐姐的屋子,丝毫没有感觉到一丝热气。
  唐文博走过来疑惑道:“姐,你这里怎么冷?”发现姐竟然开着窗户发呆,震惊道:“姐,你都不冷的吗?”
  回过神的唐书瑶赶紧将手绳和纸条收起来,随即关上窗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