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88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88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是惊着了没回神似的。”贾琏接口。
  眼见众人都到齐了,许尚书轻轻咳嗽一声:“从现在起,你们手上册封诸王的典礼都可以暂且放下。”
  众人忍不住发出惊呼,随后嗡嗡议论起来。
  左侍郎忍不住问道:“尚书大人,从未听说过封王半途而废的,难道是宫里又有大变故?”
  许尚书再次用力拍手:“封王不会半途而废,只是顺延。”
  顺延?有什么大事能让封亲王往后延?
  许尚书声音带了点颤抖:“三日内,我们礼部要将册封太子和太子妃的全部章程拟定,皇上圣心决断——册封四殿下为太子。”
  整个礼部一片寂静。
  片刻后才轰然热闹起来,整个六部值房所在的区域沸腾如过年。
  许多人的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在贾琏身上,而贾琏整个人已经懵掉了。
  房子很有希望拆迁,跟房子真正拆迁账户上多了一笔天文数字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贾琏此时已经懵如范进中举。
  还是张峰海拧了他一把,然后低声道:“你家小厮还没走,让他们回去给贵府老太太传个信啊!”
  贾琏这才如梦初醒,疾步往外走,甚至在门槛上还小小绊了一下。
  ……
  次日大朝,宣合帝一脸镇定地扔下了许多大雷。
  其一:杨皇后退居尚景宫,加尊号“元慧仙师”,其册立皇后的宝册与诏书俱留在凤仪宫。
  其二:册立四皇子辛泓承为太子,其正妃林氏为太子妃,着礼部并内务府从速筹备册封礼。
  其三:皇后宝印移交给太子妃林氏,由其摄六宫事,凡遇事不决者皆交由皇太后处置。
  朝臣们虽然都各自有门路闻得风声,但亲耳听到皇上的金口还是另一番震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储安定,便是民心安定。这才是宣合帝一朝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于是所有人都忽略了皇上最后一道圣旨。
  大意为:何御史敢于直言,朕甚为欣慰,午夜梦回深感其忠烈,特命其为延绥县令,希望其继续发扬风格,不畏强权,为民请命,报效国家。
  延绥,地处北疆,民风彪悍,常有北蛮杀入城中烧杀抢掠。
  此地知县以报废率高著称,跟其余北疆五县往往公用一个知县,以免朝廷头疼,派不出人。
  何御史接了圣旨,当场两股战战,面如土色。
  还有一位胡御史也几乎吓晕过去,好在何御史当日朝上慷慨激昂引经据典的样子,让宣合帝印象太深,居然忘了上折子的还有一位胡御史,所以他侥幸逃出生天。
  大皇子大约是朝上除何御史本人外,最关注这道圣旨的人。
  毕竟四弟要做太子,对他来说并不意外。
  他现在只将目光放在何御史身上:此人为自己沽名钓誉也好,背后有人挑唆也好,攻讦皇后的同时,也拿了周贵妃做筏子,口口声声赞美贵妃,说贵妃应当代掌凤印,好悬没把他亲娘坑死。
  现在倒是风水轮流转,何御史,不,何县令即将去北疆上任。
  那里可是周菱生父的地盘,他一定会写信请岳父大人好好“关照”这位忠烈的何御史。
  ……
  辛泓承今日仍旧没有上朝,这是他请的最后一日假。
  杨皇后见他在自己跟前,询问太医,亲奉汤药,但就是不肯跟自己说话。不由笑道:“承儿跟母后赌气吗?”
  辛泓承憋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道:“母后不相信儿子能解决这件事吗?何必要以退居尚景宫为代价,助我早登太子之位?”
  黛玉便睇他一眼:“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要是想不明白就自己再多想想。”
  见两人如此,杨皇后就心安。
  “承儿,不是助你,甚至这件事要是拖累你,我也会做的。这个皇后,我真是当的够够的,这句本宫,也早已称的厌烦。”杨皇后想起了许多人:“从前也争,见了贵妃跋扈,明妃做作就恨得咬牙切齿,想让她们吃些教训。可转眼十年过去了,各人都走了各人的路,领了各自的教训。”
  “够了,反正我是真的过够了。尚景宫中,宫门一关,我再不必想着明天的宫务出不出岔子,旁人会不会嘲笑我,皇上会不会冷淡我。都不用再管了。”
  ……
  辛泓承奉召往明正宫去,黛玉出来送,两人并肩而行,黛玉就嗔道:“母后还病着,你好歹也缓和些问,竟就这样大剌剌地质问起来?”
  辛泓承也委屈:“我那是急了。父皇的脾气我比你清楚,他此番原想要护着母后的,可偏生母后不领情自己上了请辞书,简直是狠狠打了父皇的脸——这搬出凤仪宫容易,按着父皇的性子,此生母后要再入凤仪宫就难了。”
  黛玉轻声道:“母后也未曾想过再回来。”
  辛泓承心里一紧,站住脚步对黛玉道:“我盼着咱们之间知无不言,永无隔阂。”不然一世的夫妻,到了宣合帝和杨皇后这般,闭门深锁不愿再见,便全都是错的。
  黛玉伸手将他腰间缠在一起的扇坠绦子理顺,抬头一笑:“好。”
  ……
  荣国府内一片欣然踊跃,言笑鼎沸不绝。
  贾琏的消息传回后,贾敏就一夜不能入睡,果然听闻皇上在大朝上开了金口,才算是信真了。
  邢夫人和凤姐俱是一身大红衣裳来贺喜,映的贾敏眼前一片发花。
  好在贾敏还没欢喜的失了智,阻止了邢夫人要放鞭摆宴的大动作,只道杨皇后之事余波未过,如今更是要退居尚景宫。
  到底是四殿下的嫡母,这会子荣国府欢喜雀跃大摆宴席像什么样。
  凤姐儿贺喜过后,说起正事,拿出一张拜帖来:“老祖宗,这是昌远侯府送来的拜帖。”
  昌远侯府钟家,贾敏心中一凛。
  辛泓承大婚,昌远侯和世子是早已上过折子,请命回京城来参加喜宴的。可惜辛泓承对这位外祖和舅舅并不甚亲近,大婚当日按着规矩喝了两杯酒就过去了。
  钟侯爷只待另寻机会与外孙子说体己话,并准备为辛泓承的太子之路添砖加瓦,重点是添上姓钟的砖瓦。
  谁料接下来宫中就发生巨变:皇后被鸩,废两妃,废三皇子,皇后退位,辛泓承被立为太子。
  一系列惊变发生的太快,根基如今不在京城的昌远侯府一脸蒙圈。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辛泓承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太子爷,只等册封礼了。
  钟侯爷和世子面面相觑:那他们还能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7…25 22:43:24~2020…07…26 22:34: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KK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认女儿
  贾敏接过凤姐儿递上的拜帖看了看:“钟家有心了。”
  明日要来荣国府的; 是世子钟震与侯夫人桂氏,按照辈分来说正好对应荣国府史太君和贾赦两人。
  昌远侯夫人是辛泓承的外祖母,贵重不同旁人; 此番入京,只有大长公主府是亲自去拜会了的,旁的都是让几位儿媳妇出面。
  此次到荣国府,侯夫人亲自出马,也是给足了面子。
  凤姐儿有些担忧:“侯夫人这里老太太亲自待客自然没问题; 可世子爷那边……”
  贾琏是肯定没法从礼部请下假来的; 如今许尚书自己都恨不得劈成两个用,谁跟他提请假他跟谁急。
  可就让贾赦去待客; 凤姐儿表示还是有问题的。
  贾敏无所谓道:“无事,你公公这样,昌远侯府喜欢。”
  凤姐儿这才一拍脑门反应过来:也是,钟家正怕辛泓承妻族强盛,人才辈出; 以至于他们这个千里之外的母家被冷落呢。
  ……
  侯夫人桂氏是个非常利落的脾气,说话做事甚至带了一点军伍的整肃杀伐之感。
  贾敏有些诧异,闲谈起来才知道,从前钟家刚到福建的时候,真是孤掌难鸣:当地官员相互勾结,为了挣海运的银钱; 甚至不惜跟海上水匪做交易。见钟家有整顿水军之举,便背后捅刀子,甚至纵容当地泼皮或者贼寇去昌远侯府闹事,想要逼走他们。
  侯夫人虽是内宅女子,却能挺身而出; 不让须眉,亲自指挥家丁护院守着门户。
  贾敏不由肃然起敬。
  桂夫人叹了口气:“我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有两件,其一就是娇惯嫡女,以至于她做了皇室正妻后力不从心。”
  贾敏微惊:这怎么忽然就到了交心的节奏呢。
  不过客套话还是要说的,毕竟这谈论的可是孝义皇后,桂氏作为亲娘能说的话,贾敏绝对不能说,于是只打岔道:“孝义皇后温纯娴静,孝悌淳雅,是太上皇老圣人都夸赞过的。”
  侯夫人摇头一笑,继续说道:“这第二件,就是娶长媳的时候瞎了眼,只看重门第忘了细细查看品格,娶了个目光短浅心思蠢笨的人回来。”
  贾敏:……
  这怎么还跑到别人府上骂起自家媳妇来了。
  桂夫人干脆利落道:“所以今日我来,就是要告诉史太君,上次族里几个姑娘来京城之事,都是这无知妇人的主意,丢尽了我们钟家的脸面!”
  贾敏恍然,原来是为了解释这件事情。
  不过,当时钟家悄默声送了人进京,还想走大长公主的路子,直接把钟氏女孩塞给辛泓承做侧妃侍妾,贾敏也是很生气的——那时候黛玉还有半年才入宫呢,提前弄进个妾进去,庶子为长,嫡子为幼的尴尬危机,可不是件小事。
  原本贾敏也在心中瞧不上钟氏的做派,今日看了侯夫人的言行,倒是明白过来,竟是世子夫人瞒着人自作主张。
  贾敏笑了笑,给桂夫人搭了梯子:“侯夫人严重了,朱二太太带了几位姑娘上京,拜会大长公主也是有的。至于见太子殿下——到底是亲姨母。”
  桂夫人干脆利落的一摆手:“什么亲姨母。我只生了先皇后这一个嫡女,她原是姨娘生的,因打小失了亲娘就养在我膝下,后来为了给她寻个好夫家,才改了族谱算做了我的嫡女。哼,我真是养出了个白眼狼来,我为她寻得好夫家,不是让她借此来算计太子爷,坑昌远侯府的!”
  “一收到这样荒唐的消息,我跟侯爷都气了个倒仰,当即我就写信去山东了,让朱家好好管束。再有一回,这姻亲就不必做了!”
  贾敏见桂夫人说的透彻,才放下心来,含笑道:“夫人爽快明白,别说皇室了,连咱们这样的人家都盼着嫡长子不是?说句托大的话,太子妃娘娘是我看大的,性情最是温雅谦和,不是那种嫉妒不容人的,来日时机到了,自然会为四殿下虑到此事。”
  鸳鸯在旁偷笑:这话说的正大光明,重申了黛玉的“贤惠”问题,但真论起来,却又什么都没有答应说准。
  贾敏确实是故意将话说在前头。
  钟家虽然很给荣国府脸面,但其实论起亲疏和实权来,自然都强于荣国府。贾敏也不愿得罪辛泓承的外祖家,免得将来黛玉难做。
  因怕桂夫人还要提出送钟氏女入宫,便提前表个态。
  桂夫人笑了笑,不一会儿就利落的起身告辞:“咱们也是正经亲戚了,史太君别嫌我厌烦,过两日我再过来坐坐。”
  钟家人走了没多久,贾赦就过来了,脸色有点难看,期期艾艾道:“母亲,我可能得罪了,不,也不是得罪,就是跟钟世子说不到一块去,闹得有点尴尬。”
  然而他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责骂,反而得到了温言鼓励:“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贾赦难得有些赧然。
  昌远侯府世子钟震,福建布政使,从二品大员,先皇后的亲哥哥,太子爷的亲舅舅,这一串头衔砸下来,贾赦是非常重视这次会客的。
  提前准备了极好的香茗不说,更忍痛拿出几把珍贵的成扇,半人高整座的前朝雕竹根山水人物摆件等风雅名贵之物,准备用于建立话题,只要钟震赞一声好,贾赦就会立刻割爱,钟震再道谢,大家皆大欢喜。
  谁料钟世子根本没看这些物件儿,上来就开始拱手,表示极为敬仰宁荣二公,然后便严肃认真跟贾赦讨论起了边务:“咱们都是武将世家出身,不必搞这些文绉绉的假把式——贾将军家学渊源,下官正好有几件军伍中事想要跟您讨教。”
  一等将军贾赦头上开始冒汗。
  钟世子居然还随身带了一张简易版舆图,就北疆、西北、江浙、福建等几处不甚安定的地界,对贾赦开始了灵魂提问,一番侃侃而谈后,一双真诚的大眼睛盯住贾赦:“贾将军如何看?”
  贾将军:……
  两刻后,贾赦已经崩溃了,觉得对面坐的哪里是昌远侯府世子,根本是自己亲爹复活,在这里考较自己呢。
  最后送走钟震的时候,贾赦的脚步都是飘的,然后就来荣庆堂请罪来了。
  贾敏笑了笑,反倒宽慰了两句,让贾赦备受摧残的心灵感受到了春风一样的温暖,最后感动万分的走了。
  见贾赦走了,鸳鸯不由笑出声来。
  贾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