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15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15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人见儿子过得这样水深火热,实在有些受不住,跑来荣庆堂哭诉,表示宁愿不要这恩典,也要儿子好好地。
  贾敏也不说话,一个眼风扫过去,鸳鸯心有灵犀,立刻去前头把贾政请来了。
  贾政一听王夫人这个意思,当场斥责她“妇人之见,只知溺爱,所以才纵得宝玉悖逆无能”然后毫不犹豫将王夫人拖走了。
  贾敏从头到尾就端着茶盏看扶夫妻不和的戏码,看完拍拍手,继续研究给女儿房里要添置的摆设。
  毕竟入夏了呢。
  鸳鸯打起帘子来,手里捧了一盏点着干玫瑰花瓣的酥酪。
  “老太太,您这几天吃饭也不香,可别熬坏了身子。”
  贾敏见跟前只有她,也不怎么掩饰,掰着手指算行程:“你说玉儿的船现在行到哪里了?”
  鸳鸯自打穿过来,十年过去了,最远的地方就去过街上的当铺,哪里算的出来。
  只能把酥酪再往前递一递。
  自打南边送来信儿,说是琏二爷带着林姑娘启程回京后,眼前这位换了芯子的老太太就颇有些吃不下睡不着的。
  鸳鸯心道:是不是自家人到底不一样。她从前跟着贾母的几年,也觉得贾母挺疼林姑娘,但也就止步于比较疼爱罢了。如今这样,才叫一个牵肠挂肚。
  被贾政斥责的王夫人最近很忙也很苦。
  宝玉这件事,深知圣心的人家都是一哂:做五皇子的伴读啊……差不多的人家不但不觉得喜,还会尽量推脱。
  但也有许多远离朝堂中心的世家,一听是个皇子伴读就颇为艳羡,准备巴结一下荣国府的。
  当然这两种人,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都要过一过情面。
  于是王夫人自然要来往应酬,忙的不可开交。听着别人贺喜自己儿子的出息,还要堆出一脸的笑来回应。
  可她心里是真的苦。
  贾珠的过世未尝就不是读书太用功的缘故,如今宝玉日渐形销骨立,王夫人心跟针扎的一样,恨不得不要这份体面,日日提心吊胆。真是体会到了那句,黄连木做棒槌——外面光鲜里面苦。
  贾敏看了:很好。
  针不扎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如今你的儿子去寄人篱下,受人眼色去了,这滋味你也好好尝尝吧。
  不过听辛泓承偶尔传出来的意思,贾宝玉到底是个聪明人,在上书房这种高压学堂,不得不学习起来,虽然还是敬陪末座,但不至于天天挨打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在皇宫里是没有贾宝玉爆发的余地了,然而他也不想死亡。所以他哭唧唧地认命,开始努力学习了。
  其实在荣国府内,贾敏虽不喜欢贾宝玉,但却不会真的针对贾宝玉——无论如何,在荣国府,他算是对自家女儿最真心的。要连这样一个人也无,黛玉只怕要过得更苦些。
  所以贾敏虽然要让王氏吃一吃骨肉生离的苦,却没打算真的把贾宝玉弄出个好歹。


第24章 御前状
  押运物件的船不必像贾琏与黛玉的船一般,顾忌少爷小姐的身子,走走停停。所以早了黛玉十天,到达了京城。
  皇上从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把辛泓承叫了来准备嘉奖一番。
  他给了儿子一把银票。
  辛泓承点了点,正好是一万两,不由无语:行吧,贾家怎么糊弄您,您就怎么糊弄我。
  宣合帝见儿子无精打采,故意道:“接了赏赐不高兴?”
  “谢父皇。”依旧是有气无力。
  皇上看着这像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面容,就不忍心再耍孩子玩,于是对秦公公点了点头:“秦戊,给他吧。”
  秦公公如今才四十多岁,正当壮年,此时刷的出现在辛泓承身后,矫健无比。
  他递上一本墨底金线纹的册子。
  饶是辛泓承知道此次他皇帝爹肯定有赏,但也没想到这么大。
  “这些产业?父皇……”
  皇上见他震惊,很有种给儿子惊喜的满足感,咳嗽了一声故作矜持道:“你也大了,该学会管人理账了,不然来日成家娶亲,一时月例不够用,有了难处还要处处向朕开口吗?”
  辛泓承张了张嘴,居然没说出什么话来,只是安安静静地跪下来:“谢父皇。”
  一样的三个字,这次自然情真意切,皇上听了心里更软,上前两步将手按在儿子的肩膀上:“从前是王府,现在是宫里。承儿,那时候你的字都是朕手把手教的,可是现在朕不能像从前一样日日看顾你了。”
  “儿子明白。”天下之主,哪里是府里闲散王爷能比的,辛泓承抬头看了看:“这才半年,父皇瘦了不少。”
  皇上大为感动。
  这样父慈子孝了好一会儿,辛泓承才告退出去。
  皇上默默站了一会儿,才回到案前继续看折子。
  秦公公立马上来磨墨,还适时的给皇帝展示了下自己的红眼圈,声音带着微微颤抖:“奴才御前失仪真是罪该万死。只是方才见皇上与四殿下父子情深,奴才真是,真是……”
  说到这儿“噗通”一跪:“皇上恕罪。”
  要是辛泓承还在,肯定要在心里给秦公公写个服字:您这辈子命不好是太监,下辈子就该托生成演员竞争影帝呀!
  果然皇上不但没有怪秦戊,还温和道:“起来吧,你伺候朕多年,是最明白朕心思的。”
  “朕真是心疼承儿。未开府的皇子日日在宫里读书,没有进项,朕都知道。可也就他要守着月例过日子,可怜得很。老大他们都有亲娘和母家护着,手里自然宽裕。朕不能不多疼他一点。”
  秦戊心道:真的吗皇上,只有四殿下可怜吗?五皇子和六皇子一个生母是宫女,一个更是亲娘死的不光彩,至今无妃嫔照看,怎么不见您提起呢?
  当然,他一点不敢露出这个意思,只是附和着皇上点头。
  皇上面容转为微冷:“朕这一登基,多少人蠢蠢欲动。我听说周家和徐家,都进京了?”
  大皇子生母周贵妃,母家周家;二皇子生母明妃,母家徐家。
  秦戊应了声是。
  皇上轻轻一哼,再不开口,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了无限的折子中。
  …………
  范云义翻过玄底金线的册子:“皇上对你真的很好。”
  辛泓承点头:“我原以为也就给我十万两左右的东西,还得都是那些不好出手的产业。毕竟父皇的人虽然放了两个在江南,到底照管不过来,分我点也就罢了。”
  可是册子上明明白白近五十万两的产业,还都是中等偏上的铺子田产。
  饶是辛泓承,都有些心情复杂。
  十年过去了,他对宣合帝自然也有父子之情。但脑子里既然有个前世父母,自然这份感情没法那么纯粹。尤其是半年前皇上登基,他更是立马摆正身份,那些儿子的做派,许多都是斟酌许多遍演出来的。
  可如今看来,宣合帝拿他倒真是当了最偏疼的儿子。
  范云义脑子里没带感情,比较清醒,拍了拍他:“帝心难测。历史上每一对反目成仇的皇家父子,曾经都是有过真的父子之情的。”
  辛泓承收起了感慨。
  是的。他对宣合帝自然有父子之情,但无论何时,他都会永远记住,那是一位皇帝,其次才是他的父亲。
  范云义看他收起了动容,才继续道:“你今天还有一份财运。”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半天,辛泓承败下阵来:范云义从来都是这样的人,一句是一句,你不问他就不往下说。性情使然,守口如瓶,稳如泰山。
  “什么财运?”
  “那位史太君传来消息说,现在她已经把荣国府都捏在了手里,以后若有殿下需要钱财之处,她必然倾力相助。”
  辛泓承:今天果然是收获的一天。
  他想了想问道:“史太君所托,无非是林姑娘。她进京了吗?”
  “据鸳鸯的消息,还有十日左右。”
  辛泓承一笑:“书里的林妹妹啊……可惜这里男女有别,咱们大约只能见个贾宝玉了。”
  说完他正了正神色:“咱们是男人,面上是不能护着林姑娘的,还得想个法子早早为她打算起来,否则将来要真有个万一,措手不及。”
  虽然贾家倾覆应该是几年之后,但就看这个世界被穿的这个样子,谁能保证一定按书里时间线发生。
  范云义闭嘴:他是个标准的执行家,有主意了他可以做的很好,但想法子这块他从来都放弃。
  辛泓承没想到的是,他这里还在想法子护着林家姑娘,结果林黛玉半点事儿没有,安安稳稳到了京城,他自己反倒出了事。
  十日后,黛玉自渡口上了进城的马车。
  而辛泓承这里,被拎到了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皇后跟前问罪。
  ………
  大皇子二皇子在宫中四位巨头面前,状告辛泓承收了贾家的贿赂,举荐贾宝玉为五皇子伴读。
  来召辛泓承的是太上皇跟前的金公公,铁面无私,嘴严的好似没长。
  直到到了太上皇寿安宫前,辛泓承才被秦公公引去,所以秦戊只来得及跟辛泓承交代这么一句。
  进殿后,辛泓承很快就搞明白了来龙去脉。
  皇上赏赐他的林家产业,为了方便他管理,都是林家当年在京城的产业。所以辛泓承也很小心,明面上的掌柜伙计之流几乎都没调动,甚至连地契的名字挂的都是范云义。
  按理说,这文书上名字写了谁都是绝密,不会被人发现的。
  也是事有凑巧。
  二皇子的母家入京,仗着二皇子的势力想要弄点好地段的铺子,听说了林如海过身,贾家又没有精明的男子,就想搞一点小破坏让几个铺子坏了名声败落下来,再从贾家手里买走。
  搞事也很简单:诸如当铺换假货,米铺卖劣米,绣房逼死绣娘等等手段。
  结果就在搞事这一步,就发现了端倪,这铺子背后出来解决事情的不是贾家,而是范云义。
  二皇子一听这个消息,立刻叫停母家。
  再一看宫里戳着的贾宝玉,蔫儿了吧唧,文武不通,二皇子就开始琢磨——怪不得呢,父皇这么不待见老五,居然能想起给他弄个伴读。弄伴读也罢了,居然还弄来个绣花枕头。
  谁能在父皇跟前递上这样的话,肯定是老四!
  所以事情的真相就是:林家的财产入了贾家,贾家送了重重的礼给辛泓承,辛泓承举荐贾宝玉。
  二皇子聪明的脑袋,把一系列事情都串了起来后,当即准备告辛泓承一个狠的。
  利用皇恩谋取私利,自家父皇再疼爱他,还能不生气?
  不过二皇子是个谨慎的人,一来不想出面得罪死辛泓承,二来觉得父皇没准真的就偏心偏到身子外面,把此事抹过。
  于是挑唆了直肠子的大皇子跑来告状,自己成了个见证和附议。还特意暗示大皇子,挑皇上给太上皇请安的时候告状,即便皇上想护着,当着上皇也护不住啊!
  这事儿还真的只能大皇子干,他是出了名的愣头青,一股脑闯祸的事情常有。
  大皇子论起弯弯绕的肠子,八个也比不上狐狸眼二皇子,于是真的跑来告状了。
  这事儿涉及太上皇爱重的老臣之家,这也罢了,到底是臣子之家,主要是涉及皇上嫡子辛泓承,于是四位巨头便没有轻易发话,哪怕证据在前,也要问个清楚。
  辛泓承请过安,目光在两位哥哥身上划过:这一笔,我记下了。
  然后二话不说,当即跪下认错。
  这个错必须他认,否则缠缠绵绵查下去,万一把他父皇得了林家财产的事情捅出来,才是真正的麻烦。
  二皇子并未放松警惕:铁证在前,由不得辛泓承不认,但他向来知道,这个四弟不简单,此时这样干脆认错,肯定还有后话要说。


第25章 御前辩
  果然,辛泓承叩首道:“请皇爷爷皇祖母,父皇母后听我认罪。”
  太上皇点头道:“结交朝臣私收贿赂,承儿,这可不是小罪名,朕必须罚你,从此后你可都要改了。”
  这话就有些重了。
  宣合帝垂目:“父皇,承儿是儿子一手带大的,有些孩子脾气,回去定会好生教导。”
  太上皇见此一笑:“你不用护着,朕难道会打骂自己亲孙子?不过问问他缘由,孩子们改了就是好孩子。”
  本朝抱孙不抱子,太上皇对儿子们严苛,对孙子们倒是一视同仁都比较宽和,日常也爱听孙子们叫一声亲近的皇爷爷。
  辛泓承乖顺道:“回皇爷爷,五弟跟我们兄弟年龄差了几年,如今刚上十岁。从前在王府不急着找伴读,如今入了宫,皇子自然要有伴读。可父皇日理万机,我就想着替父皇分忧。”
  他低低头,拿出最佳演技来扮演有些羞赧知错的孙子:“至于举荐贾宝玉,孙儿是有私心,也得了贾家的礼。可也并不是随意选的人,贾宝玉出身荣国府,亦是勋贵嫡子,儿子不敢耽误五弟。”
  大皇子忍不住了,当即打断他:“四弟睁眼说瞎话!贾宝玉功课差得很,师傅打了好多次手板子,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耽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