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103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103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就走。路上紧着些——我轻装简行的,总比玉成郡主送嫁大队到双夷国的日子早些,可以让侯爷早做安排。”
  ……
  就在黛玉坐马车出宫的同时,又有一辆小车进入了皇城。
  贾宝玉无精打采的下车,一路慢吞吞走到上书房。
  时值午膳后,诸宗亲之子都散了各自去歇午觉,唯有五皇子依旧在紧巴巴的温书:太上皇对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宽容,但对自己的孙子们都是拿出降魔的功力来考功课。
  贾宝玉走进来给五皇子请安。
  辛泓玑见到他立刻暗中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向来不擅表达善意,反而讥讽道:“不是要出家吗?怎么头发还在?”
  贾宝玉郁郁叹了口气:“我没出成。”
  辛泓玑嘴角一撇,刚要说话,贾宝玉就继续叹气:“四妹妹出家去了。老祖宗说,一年只许出一个,我得明年了。”
  辛泓玑:???
  荣国府这是盛产起了和尚尼姑?
  ……
  此时贾敏也正拉着黛玉的手,与女儿闲闲说着家常。
  对比出效果,自从有了徐莹这样的妯娌,黛玉就越发觉得从前姊妹们好相处,便是偶有口角龃龉,也都不算什么。
  因说起姊妹们的婚事,首先是迎春的婚事,黛玉说定了到时候的添妆,又问起探春惜春。
  贾敏便叹气:“探春也罢了,到底是天家赏赐的婚事,二房自然不敢违背圣旨,镇国公府对三丫头来说,总比呆在家里看王氏脸色强。倒是惜春,好好的宁国府嫡小姐,竟闹得住到西门外牟尼院去了。”
  黛玉一惊:“四妹妹从前倒是常说以后剪了头发做姑子去,可都当她说的玩笑话。”
  贾敏摇摇头。
  荣国府两房分家后,三春自然也分开了。贾珍作为分家见证人,见荣国府闹得不好,便忙叫尤氏领走了惜春。
  贾敏对惜春这个姑娘家并无不喜,但对宁国府实在是厌恶,对贾珍的为人也极为不喜。
  于是自此后凡宁国府摆的家宴都不去,除了年底祭祖,竟再未登过宁国府的门。
  贾珍在人情世故上见识倒是清楚明白,私下说:“西府老太太越老越精明狠心了,为了府上能稳稳出一位太子妃,保住名声。竟然将从前西府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二房身上,连宝玉这种宝贝孙子也不顾了,将二房撵出去,叫人看着就心寒。如今对咱们宁国府又这样疏远——咱们趁早识趣些,别热脸去贴冷屁股,从此后就远着吧。”
  其实也是怕史太君杀红了眼,大义灭亲二房不说,连宁国府的事儿也抖搂出来,那还不如他主动避开。
  对此结局最高兴的,反而是王熙凤。
  她一贯知道,贾珍跟贾琏混到一起去就没什么好事,如今这两位狐朋狗友被拆分开来,凤姐儿几乎要击掌欢庆。
  失去了贾珍的贾琏,因为有礼部近来忙吐血的工作,日子过得很充实。
  然而失去了贾琏的贾珍,只觉空虚不已。
  于是半年前,趁着过年便借口家里杂务诸多,尤氏忙不过来,就将尤老娘母女三个接了来“帮忙”,有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姨妹陪伴,贾珍的日子才觉得活色生香起来。
  及至黛玉入宫做了四皇子妃,很快又封了太子妃,宁国府也自觉与有荣焉,旁的人家也都上赶着奉承宁荣二府,贾琏既然不得闲,自然与贾珍来往吃酒的官宦纨绔们就更多了。
  贾珍是喜新厌旧的人,在外头风花雪月起来,就又把尤二姐尤三姐忘在了脑后。
  如今既没有贾琏等着娶尤二姐,尤二姐就只得靠准姐夫。
  于是一月前贾珍回府时,迎来了羞答答的二姐,说是自己有了身孕。身后还跟着了凶神恶煞的尤三姐,在后面叉着腰威胁贾珍,扬言若不好好对待她二姐姐,必闹得众人皆知,让外人都看看宁国府当家人是怎么欺辱孤女寡母,叫他无颜在京城呆着。
  贾珍当场酒都吓醒了。
  尤三姐泼辣,只说至少要一个贵妾的位置,又说尤氏为继室又无子,若是尤二姐诞下男孩,就要个平妻的位置!
  尤二姐尤三姐并非尤氏的亲妹妹,乃是继母带过来的妹子,尤氏对两人本就是面子情,如今见两人居然冲着贾珍夫人的位置就来了,也爆发了十二分的战斗力。
  于是宁国府天天充斥着尤二姐的嘤嘤嘤,尤氏的怒斥,尤三姐的摔摔打打,可以说没一日的安静。
  惜春烦透了。
  再想起在荣国府那几年,姊妹都是谈吐有物的小姐,哪里见过尤二姐尤三姐这样的闹法,于是连门都不出,直接不肯再跟宁国府中人说话儿。
  惜春原就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又兼之生父贾敬一心修仙根本不念尘缘对这个女儿不管不顾,生母早亡,亲哥哥贾珍更不用说,有时都会忘记还有这么个小妹妹,所以惜春自觉亲缘淡薄,久有出家之意。
  真正给了她灵感的是贾宝玉。
  那日她听入画说,贾宝玉闹着要出家,贾政夫妻不允,他就绝食了。惜春眼前出现了一道雪亮的光,如醍醐灌顶:是啊!她可以绝食啊!
  于是原本拿着荣国府二房当笑话讲的贾珍和尤氏,第二日就惊闻自家也出了一个绝食要求出家的主子。
  两人大惊失色,连忙来劝惜春。
  贾珍斥道:“好好的姑娘家,不学些针线女工,天天看书识字,终究惹出祸事来,入了歪道说什么出家的瞎话。”
  惜春原本躺在床上保持体力,准备搞持久战。
  听贾珍这话却忍不住起身,冷哼道:“我们女子读书识字,起码知道了是非善恶,不比大哥哥读书将姨妹读成了小妾!如今纳妾的酒还没摆,孩子都快要生下来了。”
  贾珍的脸涨成了猪肝色,骂道:“混账!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你倒是主动说起哥哥的闲话来!成个什么人了!”
  惜春毫无畏惧,一双眼睛像是琉璃珠子一样看着贾珍,不带一丝感情冷笑道:“是非自在人心,好歹总有公论。我躲是非也要躲得开,府里吵嚷不断,甚至骂丫鬟骂到我屋里来,要我如何躲开?就算是我把自己关在屋里,也有无数不堪的闲话往耳朵里钻。大哥哥既然要我躲是非,那就随了我的心意,叫我出家吧!”
  贾珍以手指着惜春,气恼地说不出话来,见尤氏只捏着帕子站在一旁,就把火发给尤氏:“你是死人啊!还不劝着四姑娘!”
  尤氏对贾珍又恨又怕,只得上来开口:“这几日府里是乱了些,可咱们是至亲骨肉,姑娘听着谁议论不堪的话,只该立刻拿下才是……”
  惜春直接打断:“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别人骂你们,我为什么要管?何况你们自己做足了不堪之事,还有什么脸去拿说话之人?我没这个本事和脸皮拿人,大嫂子若有本事,便先将自己两个妹妹送回家去吧。”
  把个尤氏顶的说不出话。
  贾珍原不是个好脾气,见惜春处处戳着他的心病和脊梁骨,索性发狠:“人去难留,她既然要出家,就将她送去西门牟尼院!”
  尤氏也怨惜春这个小姑子,不说不帮衬她,反而要叫破此事下她的脸面,见贾珍这么说了,反而顺水推舟:“唉,姑娘犯了牛劲,总不好看着她饿坏了身子。西门牟尼院是个尊贵的去处,听说那里还有两个官家小姐,因病出家在那里住下休养的。既如此,姑娘去待两天散散心,一旦想回来,我就打发人去接。”
  贾珍对尤氏冷笑:“接什么接!又不是儿戏,这样忤逆哥嫂的姑娘,宁国府也是不敢要的!”
  又威胁惜春“你可想好了,小女孩任性也就罢了,可你一旦真出了这个门,我就当没你这个妹子,只往牟尼院送一千两银子,以后死生随你去!”
  惜春到底饿了两顿饭,此时有点头晕,索性直接躺下了,语气平静而欢喜:“那再好不过了。你最好别反悔。”
  贾珍怒极,当天就命人将惜春送了过去。
  如今黛玉已经出嫁,贾敏也就不瞒着她许多宁国府的烂糟事,皱眉道:“当真是只有门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
  黛玉想着惜春年纪小,不由担心道:“牟尼院那里人可干净?吃住的如何?”
  贾敏便拍拍她的手:“我让鸳鸯亲去看过了,说是个正道的尼姑庵,里头的师傅们也都心正。”
  不似有的尼姑庵,挂着佛祖的名,干着妓院的买卖。
  贾敏继续道:“我又叫赖大家的每隔一月都去送供奉,平日里也多送些衣裳点心之类的。想必那里的人,见有人记挂着也就不敢怠慢。可惜,惜春是下定了决心,连这些照拂都不用,只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连亲人都舍得下,何况这些俗物。以后也不叫赖大家的去了。”
  黛玉微微一叹:“四妹妹既然执意如此,母亲便只暗中照顾她的安危,余者随她去吧。母亲,自打甄然之事后,我才明白这世上求仁得仁,才是最要紧的。”
  贾敏看着女儿秋水一样明澈的眼睛,只觉她还有话要说。
  果然黛玉握着贾敏的手,声音虽柔却带着韧劲:“所以母亲别担心我。我知道母亲心里,大约并不愿意我做什么皇子妃,太子妃,更愿意我嫁入富贵简单人家,一辈子顺心平安。”
  贾敏叫女儿这话说的心酸不已:“是啊,你不知道你刚入宫,皇后娘娘出事的消息传出来时,我真是几天几夜合不上眼。外头一有人走进来就心惊肉跳,唯恐是宫里出来报丧,更怕哪天醒来,得知你也出事的消息。我总觉得,我白白重来一回,还是护不住你。”
  黛玉轻声坚定道:“娘,不是这样的。且不说劳累委屈是女儿家嫁到哪一家都一样,便是来日天命不佑,他这个太子做不成,我跟着圈禁抑或共死,对我来说都是求仁得仁。”
  贾敏只觉得心都缩紧了,忍不住紧紧抓住女儿的手:“傻孩子,说什么呢!这样不吉利的话也能出口!”
  黛玉含笑微微:“娘,这不是咱们之间说话吗。我就跟您说心里话:他还不足二十岁,太子之位不好坐,这一路想必也不会很好走。”她靠在贾敏肩上,带着笑意道:“可娘不必担心,我心里并不难过,我们会好好走下去的。”
  ……
  皇宫内。
  五皇子也听了贾宝玉讲述惜春的故事,看着贾宝玉的眼神就多了两分说不出的嫌弃:怎么回事,这出家都赶不上热乎的。
  贾宝玉没留意到五皇子的眼神,只是哀叹自己时运不济。
  探春当日回府后,贾宝玉不顾饿的头晕眼花,忙去看她,两人对着流了一会儿泪后,宝玉放下了心后就停止了绝食,照常用起了饭。
  谁知再去跟父母请求出家之事时,就听闻四妹妹已经捷足先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靠绝食住进了牟尼院。
  贾宝玉惊呆了,只能重新排队领出家的号码牌。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8…05 22:08:44~2020…08…06 22:30: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原是九天戏中洲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n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3章 刘侧妃
  贾宝玉请了几日假后返回宫中; 第一件事就是跟五皇子阐述了自己想要出家而不得的忧郁。
  宫墙之中没有秘密。
  恰逢太上皇在太后这里坐了品茶,听内监报贾宝玉回上书房了,就顺口一问; 结果就从太监那里听来了贾宝玉的一番宏论。
  边听手里的筷子就将桌上的山药糕戳的粉碎; 听完后更是“啪”地将筷子拍在桌子上。
  “大好男儿不想着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竟想着出家!”
  等小太监告退后; 太上皇第八十次发出疑问:“明明长得极像; 可怎么脾性本事一点都不像贾代善呢?”
  又对太后道:“你快给他寻个好人家的姑娘; 娶亲后就好了。”
  太后正拿了一只小金镊子拣茶叶; 闻言立刻婉拒道:“这孩子祖母父母俱在,哪里用得着我乱点鸳鸯谱。要不等下回诰命入宫请安的时候,我跟史太君说一说; 让她将此事放在心上。”
  ……
  展眼到了十月十五日。
  今年天冷的早,京中虽不至于下雪,但晨起已然是雾冷霜重。黛玉在外头又套了件桃粉色琵琶袖撒金点灰鼠毛小坎肩这才往太后处请安。
  太后向来是个大事严肃,小事上体贴的人。
  夏晒冬冷,太后从不叫来请安的妃嫔在外头候着吃苦,都是先叫在正殿里坐着; 上了应季的茶果。
  此时天寒; 宫人便端上牛乳茶来。
  太后抱着手炉道:“今日是椒房眷属请侯看视的日子,本宫就不多留你们了。知道你们在宫里待着也都思念家人; 一会子凡入宫的亲眷在本宫这里请个安也就罢了,自会命宫人带去你们各宫; 便都回去准备着吧。”
  黛玉便见各位太娘娘、娘娘们都起身,满心感佩的谢恩。
  这些人里,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