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乱世大佬不好当 >

第7章

乱世大佬不好当-第7章

小说: 乱世大佬不好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渊刚刚始终背对着宅子,自然没有看到颜俞,奇怪道:“俞儿来过?兴许又闹脾气罢,哄两句就好了,这几日玩也玩得不起劲,怕是时时盼着你来呢!”
  “他可怪我来迟了?”
  魏渊抬头看一眼刚升起的朝阳,暖洋洋的,笑道:“早得不能更早了,兄长怕是四更天就起床准备了吧。”
  徐谦也笑,默认了似的:“我昨夜想着,今日便可见到俞儿,睡意全无。”
  “兄长进去吧,”魏渊倒体贴,“这里我来就行。”
  “嗯,我先去见过老师。”
  徐谦在齐方瑾书房里陪着老师和父亲坐了半个时辰,问这几日的功课,又问母亲李氏,徐谦一一答过,徐贞一旁看着,便只是笑。
  齐方瑾颇感欣慰,笑道:“你去看看你几个弟弟,我与你父亲还有些话要说。”
  “谦儿告退。”徐谦低头退出了齐方瑾的书房,刚出门便一路奔至前院,正要去找颜俞,却看见院子里那株红梅好似抽了一根新芽,他心中欢喜,看着看着竟忘了时间,颜俞也在房中生了许久的气。
  “俞儿。”那声音响起时,颜俞心里还是高兴的,至少徐谦还记得要来看他。
  徐谦见他懒懒地侧身躺在床上,几步过去:“怎的?怪兄长来晚了?我先去见了老师。”
  一提“老师”颜俞的欢喜便消失一空,气不打一出来,偏偏他又没办法,当即“蹭”的一下从床上坐起,质问道:“老师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呀!”徐谦一头雾水,齐方瑾问的话年年都一样,没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
  颜俞更气了,让你娶映游你都觉得没什么了是吧,你早就有这个打算了是吧!
  徐谦不明就里,拉着他下床:“走,兄长答应带你上街玩去的。”
  颜俞硬生生地从他手里脱了出来:“我不去,街就在那里,要去我自己会去,这么大个人丢不了,不要你管!”
  徐谦深呼吸一口,心里默念三次“人不知而不愠”,然后和颜悦色道:“那你便自己休息吧,我去看看凌儿。”
  徐谦说去看冯凌便是真的看冯凌,还带着冯凌上了一趟街,街上热闹得很,卖什么的都有,大人们带着小孩在摊子前停留或徘徊,喧哗声不绝于耳。街尾处更是聚集了各色娱乐活动:斗鸡、投壶、六博,喝采的声音一阵强过一阵,不管玩游戏的还是围观的,都是心潮澎湃。
  冯凌紧紧地抓着徐谦的手,规规矩矩地跟着走,话也不说一句。他跟颜俞不同,进了齐宅后仍是战战兢兢的,见到什么都不敢说要,只能眼巴巴地盯着,要是徐谦看过来了,他还要赶紧把视线移开,生怕徐谦骂他。
  徐谦低头问他想不想玩投壶的游戏。
  冯凌不语。
  “凌儿告诉兄长,想不想要?想要我们就玩一会儿,不想要我们就回去了。”徐谦其实不太懂跟这样的孩子交流,他和魏渊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想要的东西了,颜俞却是从不等人开口问就会主动要的,只有冯凌,这么小心翼翼地活着。
  冯凌犹豫很久,终于慢慢点了头,幅度很小。
  徐谦站在冯凌身后,握着他拿矢的手,引着他先瞄准不远处的壶口,再将矢投过去。冯凌聪明,很快便摸索到了秘诀,也不必徐谦手把着手教,自己玩得乐此不疲。
  “兄长!全中了!”冯凌高兴地喊。
  徐谦便笑着点头。
  徐谦突然想起颜俞第一次玩投壶的时候,兴奋程度比冯凌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白天一直玩到傍晚,根本不愿意停,直到夕阳把身影都拉长。直到累得不行,才一把扑到徐谦身上,嘟囔着“兄长背我去吃饭”。
  徐谦才长他四岁,十一二岁的年纪,身量小,但是他托着背上比自己更小的颜俞,心中没有一点儿埋怨,只觉踏实得很。
  徐谦长这么大,一共有四个人唤他“兄长”,但是魏渊只小他一岁,准确来说是大半年,那声“兄长”更像是礼节,齐映游几乎见不到,冯凌除了刚来那两年,也不常与他在一起,所以说到底,真的让他有“兄长”这种感觉的不过是颜俞一人而已。
  做兄长,便是这样的感觉吗?
  冯凌回来后仍是意犹未尽,徐谦便找了个壶和几支矢,让他在院子里玩个够。矢尾上缠着红色的丝带,冯凌一投出去,那丝带便在半空中划出饱满的弧线。颜俞隔着窗户看冯凌笑得开怀,竟然更生气了,徐谦还从来没让他在院子里玩过投壶呢!凌儿有,他却没有,这兄长当得太偏心了!
  颜俞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年一过,他便十七了,再与小他五岁的冯凌吃醋,自己就没有一点兄长的样子,还好意思怪徐谦?
  他突然生出些把那矢折断的疯狂念头,徐谦是他一个人的,谁也不许碰,也不许他对别人好!好在这念头没来得及实施就醒悟了过来,自己也觉不妥,更觉今日举止反常,该好好冷静冷静,便披上衣,大步朝大门迈去。
  “兄长······”冯凌见他出来,欢喜地喊他,但是颜俞没理他,只留给他一阵行走的冷风。
  晚间用饭时,除了颜俞,其他人都到了,徐谦不禁问道:“俞儿呢?”
  这几日齐方瑾都是随大家去玩的,颜俞平时就淘气,不在也正常,没有多担心:“定是在外头玩疯了,不必等他。”
  徐谦也知道颜俞不会出什么事,安南的大街小巷他熟得很,还不至于找不到路回来,只是联想到今日他的反常模样,心里多少有些担心,勉强安分地吃了饭,眼睛却总是往外瞟。
  不知道俞儿有没有吃晚饭,晚上回来定要饿的。
  晚饭一毕,童子刚上来收拾碗筷,徐谦便耐不住了:“老师,父亲,谦儿去找俞儿回来吧。”
  齐方瑾点点头:“路上小心。”
  徐谦几乎是飞出齐宅的,先是找了一圈颜俞最爱玩的几个地方,没见着人,安南城大,他一个人一个晚上根本找不完,回去晚了齐方瑾和徐贞也要担心,更不敢在外面逗留,大约一个时辰后,便垂头丧气心不甘情不愿地往回走了。
  至齐宅院墙边上,徐谦便见一个熟悉身影蜷缩靠着墙,委委屈屈的,像只流浪的小猫。天还冷,入夜后风又大,徐谦跑了这么好一会儿,全身上下还热着,都冷不丁打了个冷颤,更何况他在那里坐了这么久。
  “俞儿,回家了。”徐谦在微微昏黄的灯光中朝颜俞伸出手。
  颜俞抬起头,只见徐谦全身笼罩着黄色温暖的光,整个人像一只大灯笼,他想,兄长一定很暖吧,还软和,跟睡了一晚的被窝似的,教人直想往上蹭,凌儿也蹭,映游也蹭,想到这,他心头一下闷住了,鼻头又酸又刺,想哭又怕丢人,盯着他伸出的大手,动也不动,只希望他再多停留一会,要是这手收回去了,说不定他真要哭了。
  徐谦果然将手收回去了,但人却蹲了下来:“俞儿再这样,要冻坏了,也没用晚饭,晚上要饿的,兄长带俞儿回去了,好不好?”
  颜俞心想,兄长说话可真好听,声音又低又温,以后也要这样对别人说话的,他怎么舍得呢?
  他扭过头,真的在黑暗中落了泪,温热的水珠很快在冷风中变得冰凉,冻冻的贴在他脸上,就这么生出了些悲伤凄凉的气息。
  要不怎么说颜俞最喜欢往徐谦怀里靠呢?要换了齐方瑾,看他这不懂事的模样,除了折磨人,一点用也没有,早让他去院子里跪着了;换了魏渊,最多劝一两句,不听,他便走了。只有徐谦,会这么耐心,这么温和,在寒冷漆黑的夜里等着他开口或是点头,在这个小小的墙头地下,颜俞可以当一回王,闹脾气也可,撒娇也可,徐谦陪着他,便在这冰凉的空气中蔓延出无限的温情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也没改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刘长卿)

  徐谦伸出手背碰了碰颜俞的脸,似乎沾到他的泪水:“这么冷,要生病的。”
  其实徐谦的手也冷,但是颜俞依恋那样的温度,他没往上贴,也没躲开,心里却盼着徐谦再过来一点儿。
  他这是怎么了?
  “俞儿心里想什么?”徐谦蹲累了,干脆坐到他旁边,拥住了他。
  想我们就这样死去,便可以永远不分开了。
  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想法的呢?也许是在每一次与徐谦吵闹的时候,也许是在徐谦一边生气他离经叛道却还舍不得罚他的时候,也许是在看见徐谦亲手为自己栽一株梅花的时候,朔风那样冷,而徐谦是他的光。
  颜俞沉默许久,最后似是不忍徐谦也在冷风中吹,小声说:“兄长,我想回去了。”
  “好,”徐谦拉着他的手站起来,“兄长带你回家。”
  徐谦在前,颜俞在后,两人拉着手,被烛光投下修长的身影,安静地回家去了。
  新柳抽枝,莺燕再归,正是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齐方瑾布置好了齐宅的一切大小事宜,就要带着三个学生出门游学了,冯凌眼巴巴地看着几个兄长收拾东西准备出去,心里憋闷得很,却又不敢说。
  这回出门,少说也要大半年,齐方瑾给冯凌布置了一年要看的书和要习的字,吩咐齐晏平每隔一段时间来检查功课,冯凌垂手站着:“凌儿知道了。”
  颜俞眉飞色舞地承诺一定会给他带礼物,冯凌一瞧兄长那得意的模样,并不高兴,反而更委屈了。
  颜俞第一次跟着齐方瑾去游学,行李装了一大堆,徐谦见了便发笑,又帮他重新收拾:“你便只管带你的衣物,剩下的交给兄长。”
  四人中带东西最多的还是魏渊,因为途径北魏,必然是要在家中住一段时间的,他有一年多不曾回家,总不能空手而归。
  齐宅门外停着的是出游的马车,两匹马拉着长形的车厢,因早春天气尚寒,前窗和侧窗用的还是厚车帘防风,此外一律从简。齐方瑾不欲声张,不许其他人来送行,选了个多云的天就出发了。
  齐方瑾和颜俞执绥上车,徐谦和魏渊驾车,甫一坐好,便吩咐门口的童子:“发轫吧。”
  童子弯腰将车轮下的石块搬开,徐谦轻轻一挥马鞭,两匹马悠悠地走上了安南的街道,往外城门走去。马车轻摇起来,颜俞知道这是出发了,心中激动不已,忍不住要掀开侧窗帘子朝外望。
  “俞儿等这一回等久了吧?”齐方瑾问。
  颜俞放下帘子,点头:“兄长们都出去过,就俞儿没有!”
  “原本想去岁秋日出去的,还可让你看看北魏的冬景,不料帝君出兵,耽搁了。”
  “不妨不妨,”能出去就已经让颜俞心满意足了,哪还能介意啥时候呢?“现在去也是一样的,还可看得东晋的春色。”
  齐方瑾这一次游学路线是由大楚向东入东晋,直上北魏,再转蜀中,最后从西边回到安南。大楚四境除了安南,其他地方盘查并不严,许多游士名人常在各个属国之间游走,以取得些许大放光芒的机会。
  这个乱世,机会很多,来得快,去得也快。
  因着齐方瑾身体不好,徐谦和魏渊御车也不敢快,只由着马车慢悠悠地前行,还尽可能找好走的大路,待得到大楚与东晋接壤之处,已是好几日过去。
  马车“轱辘辘”地载着师徒四人进入东晋边界,春风已吹至此处,远处是烟雨朦胧的青山绿水,雾气氤氲,像幅新出的水墨画。而近处却是另一番景象,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拄着拐杖,佝偻着腰,一步步向前挪动,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马车继续前行,徐谦和魏渊见到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从零星几个变成长长的拾荒队伍,散乱地在杂草丛生的旷野中艰难移动。
  两人对视一眼,他们都没见过真正的难民,光是从前听老师的描述,便觉心中不忍,如今亲眼看到,更是触目惊心。尤其徐谦,一想到颜俞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当中活下来的,仿佛有一把钝刀,正来回缓慢切割他的内脏,那痛苦,沉重持久,也许永不能散去。
  颜俞在车中听得些许奇怪的声音,似是无力的脚步,于是掀起车帘,未料双目所至,均是一片灰败,人群中花白凌乱的枯发,青黄凹陷的脸,色泽暗淡的衣物,沾灰干枯的竹枝,以及遍地尚未抽新的植物。最可怕的,是他们无神的双眼,满布着茫然与无知,只在见到马车时散出了少见的惊奇之色。
  他虽然已经远离这样的生活很多年,但是这样的神色却永远烙印在他的脑海中,只需稍稍一点拨,他就能完完整整地记起。
  不少人听见马蹄和车轮滚动声便驻足观看,但实则他们也不知道要看些什么,徐谦和魏渊觉得这些陌生冷漠的目光有如千斤重,压得他们无法喘息。
  齐方瑾顺着颜俞撩起的车帘一角朝外往了几眼,满脸痛色:“连年战乱,又遇干旱,大楚之祸啊!”
  “东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