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男配们的白月光之后[穿书]-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 明明是要用自己的婚姻去做筹码稳定朝堂,可姜照月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灼华第一次在这位公主眼中; 看到了明媚而不产杂质的眸光。
这可是在平行世界,那位和穿书者,一起成就了许多事业时,都没有的神采飞扬——
她们选择的路太苦了。
灼华这人胸无大志,更希望自己的挚友; 不会逼自己去走上过于辛苦的路,不至于在得偿所愿时,已经人到中年,很难再去享受什么了。
到了晚上,姜濯川从军营回来,听说这件事,反而是最不开心的那个。
他皱眉教训了姜照月好半天,大意就是他不想用牺牲自己妹子下半生幸福的方式来稳固社稷。
姜照月反唇相讥:“怎么,就许你大苦大难一肩挑?我跟你都是母后肚子里出来的,我比你差在哪儿了,就不能为国效力了?”
姜濯川这些天本就已经身心俱疲,受不起姜照月闹,最终松口了。
于是这事儿就定了下来。
启程时间定在五日后。
前一夜,灼华说第二天一早去送行,送姜濯川到城门外。
姜濯川笑着答应说好。
结果第二天一早,灼华一睁眼睛,身边没人,枕头都是冷的,而窗外天光大亮。
再一问,好么,殿下竟然偷偷开溜了!
灼华气不打一处来。
她知道姜濯川对她的关爱,从来都跟老父亲一般妥帖,想要让她多睡一会儿,也不用在一天里最冷的凌晨出去吹半日的风。
可她好歹是太子妃,送行都不露面,就显得太过恃宠而骄了,而她明明就没有!
她气的丢出去个枕头,包裹了好多层绸缎的木头撞在地毯上,发出一声闷响。然后灼华就看到了飘飘悠悠的一张纸。
不知什么时候压在她枕头下边的。
灼华一把抓住,看到了熟悉的,属于姜濯川的字迹:不必送行,恐会按捺不住,改变主意带你同行。
她瞬间老脸一红。
啧,说好的不懂得甜言蜜语呢……
自从姜濯川走了之后,来自于前线的战报,就很少往东宫里送了——
从前那也不是送给她太子妃,而是送给姜濯川的,只是她完全不需要避讳而已。
但留在宫里也不轻松。
前脚刚一收到姜濯川那边送来,说已经平安抵达边关的书信,转头宫内就出了一桩大事:太后薨了。
宫内没有皇后,这桩事自然是贵妃娘娘跟作为太子妃的灼华共同处理。
灼华跟邱太后关系不融洽,这事人尽皆知。平常在外接了任务,转头都丢给“管家”赵回,如今无人可以支使,灼华只觉着一个头两个大。
少不得就要去找贵妃娘娘请示。
可贵妃还得去照看皇上的病症,同样分身乏术,于是就派了个人来辅佐灼华主持葬礼相关事宜。
这人不派还好,一见到灼华,就露出个看似可亲,实则暗藏祸心的笑容。
闫道蕴啊……
他确实是巴结着贵妃娘娘,才会上位如此快的,包括在皇帝身边,能如此得信任,也少不了贵妃娘娘的枕边风。
如今灼华倒是不再同从前一样,见到闫道蕴就从生理上范怂了。
一则她如今身份够高,压得住场面;
二则她原来是很畏惧平行世界的画面中,闫道蕴使出来的那些手段,可她现在是见过尸……咳咳,见过世面的人了。闫道蕴的手段,在她看来,也不过尔尔。
也就是内廷正常的手段而已,主弱他就嚣张些,若是后宫井然有序,没那么多乌烟瘴气,他也就没太大发挥空间。
于是态度坦然,支使起闫道蕴格外顺手,将所有的麻烦活,都交给了他来办。
闫道蕴一点怨言都没有,面上笑容和煦如春风。
只是到了私下,就问灼华,需不需要他来帮忙排忧解难。
灼华奇道:“你帮我跑前跑后,这不就已经是排忧解难了?你从前那么热衷于撮合我跟殿下,这功劳我会记得的。”
闫道蕴肆无忌惮的挺直腰板,几乎是以俯视的角度看着灼华:“您不知道如今宫内外谣言纷纷,若是不用些手段处理掉,只怕是难以收场。”
“谣言?”
“是,他们都传,您是蛊惑人心的红颜祸水。”
嗐,还当多大事呢!
“本宫这如花似玉的,当个红颜祸水也使得。”
又不是第一个人这样说,灼华如今习惯了,甚至还隐隐有些骄傲。
闫道蕴眯起眸子。
这个女人,如今已经不似从前那样畏缩,可她的张扬,跟幻梦里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不是销魂蚀骨,而是明艳热烈的。
就如同日夜的区别。
明明之前的一切都很顺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株幼苗才没按他的规划,完全长去了相反的方向呢?
他冷笑:“您说的轻松,可这谣言若是坐实了,您可担当不起。并非只是说您狐媚惑主,还说您是妖星转世,祸乱朝纲。您看,被劫掠数次又毫发无伤,若非有不可告人的力量,怎会如此?”
灼华无言。
好特么有道理!
她是真的有金手指!
“而您跟太子殿下一定亲,太后娘娘就重病,金陵城素来风调雨顺,却遭遇十年难得一遇的霜灾;等到大婚之后,陛下也跟着龙体欠安,接下来便是北疆战乱不断,如今太后娘娘又薨了,您说,这宫内宫外,文武百官,贩夫走卒,都会如何猜测,嗯?”
好家伙,这么一听,比苏妲己能耐还大呢……
但还真是个难搞的问题。
这年头连皇帝都一边封着和尚当国师,一边养着八风台的方士扶乩问卦,找个唯物主义者比五条腿的□□都难。
“那你说你能帮我,怎么帮,有把握吗?”
闫道蕴好似已经将猎物虚虚环住的蛇:“宫外暂且不用急,他们也没本事逼宫,而让朝堂上,以及宫内的人闭嘴,我有的是办法,端看您……能给我什么好处了。”
谈条件?那好办。
灼华最会画饼了。
“既如此,那待战事平定之后,我会跟殿下谏言,给你安排个外派的官职。”
闫道蕴不解,这套路好像不太对。
“宦官自古权位再大,都是以内廷为根基的,但是你的本事,不该憋屈在这宫墙之内弄权,所以本宫可以给你个大展拳脚,封侯拜相的机会。”
阉人残缺的,历来不光是身体,还有精神。
闫道蕴沉吟不语,太子妃开的条件着实令他心动,可他不是很相信,一个刚刚崭露头角,尚且自身难保的女人能做得到。
“让我,考虑一下。”
灼华欣然同意。
反正大不了就是没有这帮手,闫道蕴又不想要她的命。
只要不推波助澜,她觉着她就还挺得住。
到了晚间,灼华在给太后守夜,守到一半不想扛着,溜到耳室去休息的时候,就见闫道蕴也跟了进来,将门在背后关上了。
再清闲也还是累,而且令堂里为了防止尸体发臭,没生地龙冷得很,乍一到温暖的耳室里,昏昏欲睡,眼睛都睁不大了。
在昏暗的烛光下,看起来就好似……睡着了。
灼华倒是也乐得装睡,倒是想看看闫道蕴要耍什么花样。
就见闫道蕴轻笑一声,凑近灼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她袖中抽走了一样东西,然后悄无声息的转头走了。
灼华立刻就不困了。
有这妙手空空的功夫,您不去做贼,反而是当太监,可真是屈才了啊!
然后她将袖子里的小物都倒出来,发现要紧的东西一件没少,丢的是一方帕子。
明白了,这是偷了她一件随身的物件,转头就可以制造她难耐独守空闺的寂寞,所以跟别人暗通款曲的冤假错案。
这案子在闫道蕴手里,必然会做的很巧妙,让人认为就是真的,却只差临门一脚的关键性证据,定不了罪,必然会成为一根扎进心里的刺。
在平行世界里头的那位阎罗王,做这种事可谓是驾轻就熟,一想到那画面……
灼华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闫道蕴偷什么不好,偏偏偷了她的……不,准确来说,是姜濯川的手帕!
闫道蕴做梦也想不到,这样颇有民间风味的东西,不是她这个乡下长大的丫头喜欢用的,而是太子殿下的常备物件。
只是很遗憾,这场乌龙戏她大概是看不到了。
闫道蕴偷这东西,是给自己多一份筹码,在要等灼华不能兑换承诺之后才用的手段。
但灼华很有把握,她的承诺一定能兑现。
于是,合作达成。
第74章 。 云开月明
接下来的一个季度; 宫内偶尔有闲言碎语被听到,也都无关大局。
怨气本就只是只针对灼华一人的,如果当时任由其发酵; 她的小身板定然承受不起这怒火。可那些看不顺眼她的人; 始终没什么动作。
功不可没的,是许多或真或假的流言来引走注意力。
瑞雪兆丰年; 开春之后土地肥沃; 风调雨顺没了灾祸; 针对她的恶意就消散了些许。
平稳的日子里,灼华觉着她就仿佛一个书记官,日常里所有的波澜和值得她去动脑子思考的事; 全是从信件里来的。
就比如赵回偷偷的问她宫内有没有动荡,需不需要支援。
就比如姜照月跟她分享喜悦; 说果然只有在宫外; 才能遇到志同道合之人。
其中,最让人费脑子的就是姜濯川了。
他这个人,就是教科书一般的报喜不报忧。赵回大概也是被他耳提面命; 看管的很严,同样的报喜不报忧。
结果就成了; 灼华想要知道姜濯川过的好不好,还要去看战报!
只有战报才是最真实的——
虽然都是最简练,不含任何感情的文字; 但胜与败,得与失,寥寥数语便能叫人知道结果。
冬去春来,相思已从冰霜化为朝露,流淌在心尖上。
遥想着北地也该暖起来; 姜濯川也该换下厚实的裘衣,轻装上阵……
从没有分别这么长时间,这让灼华越来越想亲自去探望一下她的夫君了。
其实灼华早几个月就想去了。
她一直觉着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但随着分别,却也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姜濯川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唯一令她放心不下的,就是老皇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要是她走了,宫内一旦出了什么变故该如何是好?
这样纠结了大概三日左右,她在御花园里经过时,偶然听到假山之后有人在密谋——
当然,理论上她不该听得到的,奈何这段时间她为了能让自己在应付各种麻烦人麻烦事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金手指换了好些个,如今正好是……特别适合听八卦的顺风耳。
于是听到了某个宫妃,不知从哪儿得知老皇帝病入膏肓,试图拉拢闫道蕴,希望能趁着太子不在,釜底抽薪,让老皇帝改继位诏书的事。
什么亚父、摄政王、九千岁的名头,不要钱似的许诺。
不出所料,闫道蕴答应了,但转头,灼华就听到他自言自语:“当真捧我到那位置,我可不知有命享受几天……”
他善弄权可不善领兵,姜濯川又不是公子扶苏,一道命令就能让他自我了断,到时候打回来,还不是谁的名头最盛,谁的头就掉的比较快。
没过几天,那位妃子就倒了霉,被打发出宫给太后娘娘守灵,儿子则过继给了个年岁不小却膝下无子的老人儿。
得,有这么忠心不二的臣子,灼华突然觉着,自己这一趟走了也没什么了不放心的了。
于是收拾行囊,留书一封,随后轻装简行,一路北上。
路上所见所闻,虽然一片欣欣向荣,但心内算着,也知道战事若再拖,必然要加赋税,百姓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灼华暗自下定决心,若是这一次,战局真的不理想,不然就劝姜濯川将一切的责任都推给她这个“祸水”算了,然后趁着她还只是小小的太子妃,和离平众怒之类的。
这样胡思乱想了一阵,灼华一拍额头:什么毛病!非得把自己想象出凄凄惨惨的苦情戏女主角!这主意她想得出来,姜濯川也根本就不会答应。
等到了赣阳城外的时候,灼华看到许多百姓大包小裹的往城内去。
她心内一阵紧张,忙叫车夫停车,去问是怎么回事,生怕是战事紧急,才要临时从百姓那儿征调物资应急。
一问才知,自己这算是白担心了!
她在路上,没办法第一时间蹭军报看的这段日子里,每一场都是胜仗!
太子殿下亲自坐镇之后,小赵将军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亲自率轻骑偷袭敌方大本营,同时,赵襄也领了一支先锋军作为侧翼支援。
结果就是,明显应该更灵活机动的草原部族们,吃了数月游击战的苦,直到如今春暖花开,比起南地士兵的优势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