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说这位蒋姑娘有些脾气,她还有些不信——不过是个医家女罢了,哪怕有几分医术,在皇家面前又算什么,更不必说还敢有脾气了。
这也是她并不知道当日太后有意为承恩伯提亲而被堵回来那事的缘故,毕竟她其实也没有资格在太后面前走动,那件事又是太后着意要隐瞒的,不知也是正常。只今日这一下子,她才算真的明白,这蒋家姑娘说有脾气可不是假的。
“听说钦天监已经在给安郡王选吉日了。”海姑姑可不是挨打不还手的人,一站起来就板起了脸,“皇上的意思,过了九月姑娘就该嫁进郡王府,算来也不过只有半年时间了。宫里规矩大,姑娘现在学起来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少不得要抓紧时间。我看,姑娘这段日子也不要出门,就赶紧练规矩吧。”
桃华笑眯眯地点点头:“姑姑说得对。薄荷,去给姑姑收拾个院子——”
“不必了。”海姑姑脸板得跟大门似的,“奴婢原是来伺候姑娘学规矩的,自然应该住在姑娘的院子里。”
桃华从善如流:“都依姑姑。薄荷,给姑姑收拾房间。”
这么言听计从的,海姑姑也没什么可挑剔的,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时间紧迫,姑娘从今日就开始练习吧。”
桃华仍旧点头:“听姑姑的。”
看海姑姑挺着腰板走了,桃华跟个小媳妇似的跟在后头,曹氏不由得乍舌道:“这姑姑好生厉害……怕是桃姐儿要吃些苦头了。”
蒋燕华却另有想法:“海姑姑方才拜下去的姿势确实好看,娘,我也想跟着她学。”将来若是刘之敬有了出息,说不定她也有机会入宫,到时候岂不就用上了?就算不能入宫,将来传出去她跟宫里的姑姑学过规矩,听起来也好听些不是?
曹氏吓了一跳:“这是太后娘娘送来教你姐姐的,怎么肯教你?且这宫里规矩听说是极严的,学起来定然十分辛苦。”
“我不怕辛苦。”蒋燕华握着拳头,“娘你从前不是说过,嫁了人总要被婆母挑剔规矩的,若我是跟宫里姑姑学的规矩,别人就都挑剔不得了。”谁敢说自己家规矩比宫里的还大呢?
曹氏眼睛一亮:“这倒是的……”蒋家没公婆,日子过得太舒服,以至于她都快忘记当初在陈家是怎么被婆婆折腾的了。如今刘家还有个老太太,女儿这未雨绸缪是有道理的。
“那——你去问问你姐姐?”曹氏说完了又有点发愁,“海姑姑那里,我备份礼送她,只是你姐姐处……方才你去找你姐姐,那事儿说定了不曾?”
一提到这个,蒋燕华的脸就有些垮了下来。可不是,这海姑姑是太后赏给桃华的,首先要桃华点头才行。可是她刚刚才惹得桃华不快……早知道不该今日来提这事的,然而铺子比规矩似乎还重要一些,这可是日后她嫁妆里唯一的进项。
“不如,娘你去问问爹爹?”蒋燕华犹豫之后,另出了个主意。
这下轮到曹氏垮了脸了。前些日子她好容易做小伏低把蒋锡哄了回转,为了那聘礼之事,这几日蒋锡又不过来了,再让她去说这个,她也发怵。
“娘,我终究是要出嫁的,你却是要一直留在家里,难道就永远不跟爹爹说话了?再说,好歹你还生了柏哥儿,又怕什么呢?”
说到蒋柏华,曹氏更伤心了:“说什么柏哥儿,如今我一日才能见他几次呢。”桃华每日都让蒋柏华过来请安,但从来都是坐不了片刻就走,蒋柏华自己也并不觉得曹氏特别亲近。
“姐姐今年大约就要嫁出去了。”蒋燕华冷静地道,“等姐姐出了嫁,柏哥儿还不是要回到你身边来?”
这话给了曹氏勇气,第二日特地做了蒋锡喜欢的桂花糕,派了茯苓去将人请了过来,小心翼翼地说了一会儿话后,终于吞吞吐吐地提到了海姑姑的事。
“燕姐儿也要去学规矩?”蒋锡眉头一皱,“你可知道那海姑姑极会难为人?”从昨天开始,海姑姑就叫桃华学起规矩来了,单是一个跪拜行礼就练了几十次,今天这会儿还在练着呢。
蒋锡今早听了就气得了不得,这不是折腾人吗?他这里正愁着没法子让桃华脱身,蒋燕华倒当是什么好事似的还要一头扎进去呢。
曹氏吓了一跳。蒋燕华却细声道:“这海姑姑虽是不怀好意,可总归宫里的规矩她不敢不用心教。女儿不怕辛苦,就是想学一学……不然将来出去若是有什么失礼的地方,那起子小人不说女儿,怕要去议论姐姐娘家不像样子了。”
不得不说最后这句话让蒋锡听得十分顺耳,犹豫了一下便道:“你若是不怕吃苦,我去问问你姐姐就是。”
桃华的院子蒋锡素来是想进就进的,这会儿一进去就看见桃华正在院中屈膝行着福礼,保持半蹲的姿势不动。海姑姑拉着个长脸站在一边,不停地道:“姑娘蹲稳些……肩膀不要缩起来……眼睛往下看……”
蒋锡眼看桃华已经有点蹲不住,海姑姑却不叫她起来,顿时一股子火就撞了上来,大步走过去道:“桃姐儿!若练得累了就歇一歇。”
海姑姑板着脸上前来福了一福:“蒋老爷,这男女授受不亲,虽是亲父女,姑娘大了也该忌讳些,总不好这样直出直入的。且姑娘这是在练规矩呢。等进了宫,贵人们不叫起是不能起的。奴婢这会儿让姑娘辛苦一些,也是为姑娘好。”
蒋锡平素是不会跟人拌嘴的,这会儿看见女儿吃苦,倒是灵光闪现了,指着海姑姑道:“你说进了宫哪位贵人会不叫起?莫非你是在说太后娘娘不慈,又或者皇后娘娘不睦,会刁难桃姐儿?”
☆、第135章 报复
海姑姑噎了一下。桃华成亲之后就是郡王妃,入宫之后只须大礼参拜太后和皇后即可。当然太后与皇后都看她不顺眼,可名义上来说太后是婆母,皇后是妯娌,若是让人干行礼不叫起,说出去可不好听,至少不能这样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蒋锡见海姑姑说不出话来,马上乘胜追击:“你竟敢背后这般诋毁太后和皇后,简直胆大包天!”
桃华早就在蒋锡说话的时候就顺势站起来了,见海姑姑竟被蒋锡噎得张口结舌,忍不住心里偷笑,过来打个圆场道:“想来是海姑姑平日里训宫人的时候说顺了这话,定然不是有意诋毁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
海姑姑才来第二天就被蒋家父女各来了一记,这会儿是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若是点了头,等于说自己拿训宫人的态度来教导未来郡王妃,这可是犯上。可若不答应,那就是犯太后和皇后了,罪名更重。两厢权衡之下,只得向桃华道:“是老奴糊涂了,还请姑娘看在太后娘娘份上,不要怪罪。”
她搬出太后来,桃华也就只能笑笑不再说什么了。
蒋锡虽然心里还有气,也知道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只得见好就收,招手叫女儿到一旁,沉着脸将蒋燕华的话说了,忍不住抱怨道:“她还当这是什么好事呢,上赶着过来吃苦。”
桃华沉吟了一下,笑道:“爹放心。叫她等几日吧,这会儿不是过来学规矩的时候。”
蒋锡略有些不解地看着女儿,却见桃华对他眨了眨眼,就知道女儿定然是要折腾这个海姑姑,便点头道:“既是这样,我就去与她说,让她再等些日子。”
海姑姑一直拉着个脸站在一边,等看蒋锡走了,那脸上的线条都快从八点二十变成七点二十五了,拖着长腔道:“姑娘,这样可不成啊。”
桃华也不去问她究竟是什么不成,走到原来的地方笑道:“继续继续,姑姑看我这个福礼做得怎么样?”
海姑姑干咽了一口唾沫,只觉得这蒋家姑娘跟绵里针似的,用劲小了只觉得打了个空,用劲大了就会被针狠戳一下,真是有些难以对付。不过好在她还有太后懿旨在前头顶着呢,鸡蛋里挑骨头也要折腾她一番。
蒋燕华听了蒋锡的话,口中虽然恭敬答了,心里却有些不信,回了房免不了向曹氏抱怨一句:“姐姐怕是根本就不想让我也去吧?”
曹氏却是叫白果去打听了一番,心惊胆战地道:“听说大姑娘从早到晚都没个歇的时候,昨日跪了大半天,今日膝头上就是两块青紫。这,这也太折腾人了。”
蒋燕华半信半疑道:“当真的?姐姐瞧着也不是肯受气的人哪。”
曹氏嗐了一声:“那可是太后赏下来的人,又是太后又是婆婆,你姐姐再倔又能怎样?听说这些宫人教宫规的时候,还要打的呢。”
蒋燕华蹙眉道:“那是教宫人,姐姐可是未来的郡王妃,她怎么敢打。”不过听说学规矩竟如此苛刻,也不由得有些却步,“那,那就再等几日吧……”
这一等就是六七天,桃华几乎是寸步没出院子,天天就是学习各种宫礼。蒋锡已经烦躁得连孤本都读不下去了,几次都想硬闯,到底还是被蒋老太爷拉住了:“桃姐儿自有办法的。她岂会由着那宫人摆布。”
蒋锡一脸焦躁:“可那老虔婆处处拿着太后来压桃姐儿。我听薄荷说,桃姐儿跪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到了晚上腿脚都是肿的。”
蒋老太爷不慌不忙地道:“既然薄荷这么说了,你就到外头说去,总要叫别人知道桃姐儿的辛苦才是。”
“那有什么用?”蒋锡在桌子上捶了一拳,“外头再怎么说,桃姐儿还是得学这些破规矩。”
蒋老太爷叹了口气:“规矩是必定要学的。桃姐儿毕竟是要嫁入皇家,且安郡王又素来被太后所猜忌,若是规矩学不好,桃姐儿将来在宫里就多了一桩把柄让人可抓。你以为她这些日子为什么这么老实?”
蒋锡颓然道:“我只是心疼她——就算学规矩,也根本不用那么苛刻。”
蒋老太爷又捧起书来:“这个自然。那宫人就是来折腾桃姐儿的——瞧着吧,等桃姐儿把那些规矩都摸得差不多了,自然有办法整治她。你就去外头传传消息吧,做父亲的心疼女儿,去外头给她配些跌打药也是应该的。”
蒋锡转头就出去了。如今他是皇帝亲封的药师,走出去也颇有些人认得他,这么东跑西跑,这家店里挑药,那家店里选酒的闹了半天,外头就传开了:蒋家姑娘学规矩学得膝上都是青紫,蒋药师心疼女儿,亲自出来配跌打药酒了——说起来蒋家的跌打酒听说是家传秘方,在江南一带颇负盛名,如今蒋药师把半个京城都跑了,哪家药堂的跌打酒他都不要,非得亲自配,恐怕蒋家秘制,确实有些门道呢。
如此一来,蒋家药酒原本只在江南一带销售,因此事倒渐渐也进了京城一带的市场,这是后话了。
此事很快就传进了宫里,皇后这些日子都在宫里憋着,早就憋得万分无聊兼满腹火气,一听这消息忍不住乐起来:“当真的?那贱人平日里强硬得很,如今也被海姑姑治了?”
来报信的宫人凑趣笑道:“海姑姑是太后赏下去的,指明是要教导她规矩,她敢怎么样呢?医家女出身,宫里的规矩自然是不懂的,太后就是掐住了她的软肋,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听说,现在外头买的跌打酒都不管用,蒋药师正满京城的找好药材,亲自配药呢,可见是被整得很惨了。”
皇后笑得直不起腰来:“可惜本宫不能亲眼见见。这时候也不好召她进宫来。”
旁边赵内监献策道:“娘娘不能亲眼见,也可以派个宫人去看。就说蒋氏学规矩勤勉,娘娘是派人去嘉奖鼓励她,这谁也挑不出不是来的。叫人去看了,回来说与娘娘听,也是一样的。”
上次赵内监献策将桃华指给安郡王为妃,虽然后来证实沈数并不像她们所想的那样厌恶蒋家,但对皇后而言,反正蒋氏不能进宫就行。赵内监的主意虽然没有达到十全十美的结果,却也不错,因此皇后还是把他留在了身边伺候。
赵内监自己也知道上回出的主意险些弄巧成拙,虽然皇后还用他,但太后那边可能对他就有些不满了。有了这种危机感,他自然加倍地在皇后身上用心。这几日皇后为了避着赵充仪早憋闷得不行,赵内监正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让皇后开心,可巧蒋氏撞了上来,这个机会若不抓住,那就是傻子了。
皇后果然觉得不错,笑道:“既这样,就派个人去。不是说在找好药材吗?本宫就赏她些活血化瘀的药材。去御药房,取些——什么药是治这个的?”
这些宫人们可不懂,皇后便道:“去问御药房的人,捡好的取就是。她学规矩这般勤勉,本宫可不是那吝啬的人。”
宫人忙去了,一会儿捧着一大包药草回来,笑嘻嘻道:“御药房的人听了奴婢的话,捡了七八样药呢,都是活血化瘀的。”向皇后凑近了一点,笑道,“那姜和,还特别捡了一样五灵脂。”
她说的姜和是御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