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桃华 >

第167章

桃华-第167章

小说: 桃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似硫磺的淡淡气味又飘了过来,桃华已经走到桥头,却仍然没有半点动静。正当她一颗心提到最高的时候,旁边黑影里传过来一声低语:“桃华?”接着一只手伸过来,猛地将她拽了过去,“你没事吧?”
    桃华手里的簪子已经举起来了,听到这个声音只觉得手一软,整个人都倒到那人身上去了:“沈数!你怎么在这儿?”
    黑暗里沈数一手搂着她,一手在她头发上摸了摸:“你怎么出来了?”他还担心她吃亏呢,没想到她倒自己跑出来了。
    天气很冷,但沈数身上却是暖的,还有股子淡淡的酒香。桃华在他怀抱里心已经落到了实处,但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连忙几句话说明情况:“我把那宫人弄晕了出来的。太后是打算做什么?”
    沈数踢了一下旁边一个东西:“有人在这里守着,准备等我进去就放火烧桥。”这太监还挺咬牙,大冬天的居然藏在水里,如果不是他有心先观察了一番,还真发现不了他。
    “够狠——”桃华瞬间就明白了。凝碧轩就这么一条九曲桥通出来,把桥一烧就可以瓮中捉鳖了。而且行宫走水,来看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两个,到时候来个捉奸现场——啊呸呸呸,她说什么呢,谁是奸了!
    “你立刻回去看灯,但别让人看见你,这里我来布置。”之前他和邬正也预想过,太后究竟会用什么手段,只是想不到这么大手笔,连火都要放上了,也不管这会儿还没出正月走了水吉利不吉利。
    “你小心些。”桃华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但还是握了一下沈数的手,有点舍不得立刻走。
    沈数反手去拉她的手,摸到她攥在掌心里的簪子,不由得一阵心疼,冲动地拉过她来,借着远处灯火的一点微光在桃华额头上亲了一下:“过了这次,就好了。”
    桃华的脸被风吹得冰凉,就感觉他的嘴唇像火一样热,从额头一直烫到心里。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开的,直到看见前方的灯山才清醒过来,先把簪子插回头上,然后躲着来往的宫人内监,站到了灯树的阴影里。
    眼下大家都已经四散开来看灯,她站在暗处并不引人注意,反倒看着前方灯山下的太后等人十分清楚。过了一会儿,她就听见有人在喊:“凝碧轩走水了!”
    两边饮宴的地方离得这么近,走水的消息立刻就传到了皇帝那边。跑来传信的内监先把席上众人都瞟了一眼,才扑通跪倒在皇帝面前:“皇上,凝碧轩走水,把安郡王隔在里头了!”
    席间立刻就有人去看沈数的座位,果然没人。
    皇帝匆匆赶去凝碧轩时,就见太后带着一群人站在江岸边上,看着人救火。一个宫人正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回话:“奴婢送蒋姑娘进去,就去给蒋姑娘取替换的衣裳,回来的时候看见安郡王上了桥,奴婢,奴婢就没敢过去……后来不知怎么的,大概是风吹着树上的花灯落下来,就着起火来了。”她说着就紧着磕头,手边有个小包袱,已经半散开来,露出一条裙子。
    于阁老夫人轻咳了一声,今日陪她进宫的于三奶奶就仿佛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郡王爷过来做什么?”
    这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让大家都能听见,顿时一片寂静,除了太监们救火的声音之外,没人说话。
    靖海侯夫人紧紧地拉着女儿的手。这样的把戏,后宅里实在是见得太多了。然而把戏不怕老,只要管用就行。凝碧轩是女眷们更衣之地,安郡王一个男人为什么跑到这里来?单凭这一点,他就讲不清楚。一会儿火灭了,众人进去一瞧,孤男寡女的同处一室,这黑锅就算背定了。
    只是,靖海侯夫人真没想到,被坑的另一个人是桃华,她还当太后就是因为桃华几次为她诊治,要赏她一个脸面才召进宫来看灯的。早知道太后是要盯上桃华,她真该好好照看一二,至少不能让她自己过来更衣。现在看着是搭上安郡王,可这事儿日后传出去,那名声就坏了,一辈子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一片寂静之中,太后倒笑了:“老四这孩子,就这么等不得。都跟他说了,出了正月皇帝就会下指婚的圣旨,还非要捡着这时候见一面。”
    靖海侯夫人握着女儿的手又紧了一下。太后听起来可真慈爱啊,立刻就出来给安郡王描补了,但这也等于是把婚事敲定了——堂堂一个郡王,皇室血脉,就只娶一个医家女做正妃。回头说起来还要感谢太后替他一床大被遮了,免得被人议论丑闻?
    “皇帝,既然这样,圣旨还是早些下吧。”太后似乎没看见众人的目光,只管含笑去看皇帝,“写都写好了,就早点叫人去蒋家宣旨,别再逗老四了。”
    皇帝脸色在灯光下看不出喜怒,只是点了点头。他这一点头,就好像忽然按下了什么机关消息似的,一众人等忽然都活了,七嘴八舌地说起话来,其中心大意不外乎是要恭喜安郡王,以及说几句年轻人就是这样云云,听着好像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似的。
    靖海侯夫人正在心里暗诽的时候,忽然觉得曹蕙摇了摇她的手,低声道:“凝碧轩里怎么没动静?”桥上烧起火来了,又乱成这样,里面的人难道不知道吗?
    “怕是正想着怎么走……”靖海侯夫人皱着眉头。九曲桥头已经烧成一团,不可能从桥上再走过来,安郡王如果豁得出去,还能试试游水离开,然而被人看见衣裳头发尽湿,这也是证据。何况他走得了,难道桃华也能跟着他跳水?到时候两个人都湿淋淋的,岂不是不打自招?
    “总觉得不太对劲……”曹蕙的话还没说完,人群外头忽然有人笑道:“赵侍郎在说什么呢?郡王府的大喜事?是说本王吗?”
    刚刚在说郡王府很快就要大喜的工部侍郎,也就是赵充仪的父亲,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出口就僵住了,颇有些困难地把脖子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这样做的不只他一个人,靖海侯夫人就看见皇后猛地一转头,其力量之大颇让人担心她会不会扭到脖子。
    只见江岸上一个人大步流星地走过来,一直走进灯光之中。此人身穿大红常服,不是沈数还有哪个?只是他身上头上都是干的,没有半点水渍模样,显然不是打江水里爬上来的。
    “臣弟去解了个手,回来就见人都没了,问了小太监才知道是走了水。”沈数一直走到皇帝面前行了个礼,又向太后行了个礼,“不是什么大事,怎么就惊动了皇上和母后?这里风有些大,实在不宜久留的。”
    是啊,不过是九曲桥的一截桥面起了火,真不算什么大事,怎么就惊动了皇帝和太后呢?还不是因为有内侍跑来喊了一嗓子,说把你给堵在里头了吗?
    太后脸上的表情在跳跃的火光下阴晴不定,她一句话都没说,就低头去看跪在地上的宫女。
    宫女比赵侍郎还要吃惊,她像个傻子似的看了一会儿沈数,又下意识地转头往岸边看。放火不是她的任务,她的任务是泼湿蒋家姑娘的裙子,然后延误取裙子的时间,并且在看见桥上起火的时候就出来喊走水,然后说出她的台词。
    所以她其实并没看见沈数走进去,按照计划,应该是个太监盯着沈数进了凝碧轩之后赶紧放火,而她只要说几句事先编造好的话就行了。但是现在沈数在这里,那么放火的人呢?
    太后已经知道今天晚上的事办砸了。众目睽睽之下,沈数的突然出现已经把刚才这宫女的谎言戳了个对穿——他不但没有跳进圈套里,还反将了她一军。
    现在怎么办?刚才她已经当着这许多人的面说指婚的圣旨都写好了,如今已经是骑虎难下。若否认,难道是让皇帝把写好的圣旨收回?若圣旨仍旧发下去,那不啻是明晃晃地告诉众人,她是铁了心要给沈数指个不相配的王妃,连脸面都不要了?
    皇帝脸上一直没有表情,这时候才摆了摆手,杜太监麻溜地带了两个人上来,堵住那宫女的嘴将她拖下去了。沈数还在追问:“赵侍郎,你方才说的是什么大喜啊?”
    赵侍郎有口难言。赵充仪今晚也出来了,见父亲被逼得说不出话来,顿时捂住小腹,蹙起了眉头。皇帝一眼看见,果然神色就冷硬起来,沉声道:“方才说的是你的亲事。虽说你要给崔氏守一年,亲事也该早定下来才是。指婚的旨意朕已经写好了,过几日就叫人去颁旨。”
    赵侍郎松了口气,掠了女儿一眼,心里泛起一丝得意。沈数虽是郡王,可他女儿如今怀着龙胎呢,皇上到底还是护着女儿,给他脸面的。
    皇帝脸色这一沉,沈数脸上虽然有不服之色,却也不敢再说了。这时候划着小船去凝碧轩的太监已经回转,上岸就扑通跪下回话:“蒋姑娘不在轩内,只有一个当值的宫女昏睡不醒。”
    蒋桃华也不在里头?合着所谓的私会,两个当事人都不在?众人面面相觑,已经没人知道该说点什么才能给太后解围了。
    “当值之时睡觉。”皇帝淡淡地道,“拖下去,跟刚才那个眼神不好还胡说八道的一同打死。”
    太后嘴唇微动,却没有说话。皇帝这是快刀斩乱麻,把什么事都推到宫人身上,就目前来看,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可是如此一来,她就无法问清楚今天晚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沈数究竟有没有进凝碧轩,原本应该在凝碧轩里的蒋氏又跑到哪里去了?
    皇帝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蒋氏呢?”
    四周静了片刻,一个宫女嗫嚅着道:“方才这边喊走水的时候,奴婢仿佛看见蒋姑娘在灯林里,只是当时没看清楚,不敢妄语……”
    “无事就好。”皇帝始终面无表情,“既如此,都不必在此了,我送母后先回去。都散了吧。”
    
    ☆、第126章 指婚

  灯宴简直是不欢而散,太后一回到自己宫中,脸色就狰狞得可怕了:“人呢?”
    青玉知道太后问的是那些执行计划的人,其中两个宫女已经被皇帝下令处理,就还剩下那个点火的太监了:“奴婢已经叫人去找他……”
    用不了很久,人就找到了,但是没法问话,因为他被泡在冰冷的江水里,连呛带冻已经昏迷不醒,眼看着只剩半条命了。
    至于那几个在饮宴处散播假消息的宫人和内监,也一样的糊涂,他们都确定自己完全是按照吩咐行事,但最后怎么会变成这样,却是一无所知。
    至于蒋桃华,事实证明她的确在灯林里观灯呢,据说是因为取衣裳的宫人久久不来,她不敢耽搁太久,所以还穿着那条脏裙子返回了席上。至于说为什么没人看见她,理由也很简单——裙子脏了,虽然反穿过来也是有些失仪,自然不好往贵人们面前凑,以免失礼。
    “都处置了。”太后冷冷地道,脸色黑得像锅底一样。谁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因此这口抛出去的黑锅最后没有扣住任何人,反而正正掉回来砸在了她头上。
    皇后大起胆子道:“姑母,不管怎样皇上已经当众承认了指婚的旨意,这事儿总也算办成了。”
    “糊涂!”太后几乎是要吼起来了。这是指不指婚的事吗?这是她的脸都丢光了!而皇后却只惦记着把蒋氏给指了出去,只惦记着她那点私心,有没有考虑过她这个姑母现在是什么境地了!
    皇后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垂手站着,不敢再说什么了。
    太后被她这一气,只觉得两边太阳穴如同有人在凿击似的痛,一阵阵的胸闷气短。皇后吓得连忙上前跟青玉一起给她拍背抚气,好半晌看太后终于恢复了,这才告退出去。
    太后看着她出去时步履颇为轻快,怒气又止不住要往上冲:“你看看她那样子!”
    青玉可不敢再让她发怒了。方才太后那一霎脸色煞白,可把她吓得不轻。若不是因着是节下,立刻就要叫太医了。只是今晚若再惊动太医,传出去这话就更不好听了,只得自己上来替太后抚背顺着气道:“娘娘切莫再动怒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的,皇上已经处置了两个,断没有人敢乱嚼舌头的。”
    太后叹道:“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宫里头这些宫人内侍是不敢,可今日来的那些官员命妇们却一定会私下谈论的,皇帝可不能像打死宫人一般打死他们。
    想到死掉的两个宫人,太后又恼怒起来:“一群废物!打死倒是便宜了她们。”
    青玉没有接话,身为宫人,她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儿兔死狐悲之感。在江岸上指证沈数的那个宫人,原是在寿仙宫伺候的,因在花园里说什么白丁香是雄雀粪、望月砂是野兔粪之类的话,引发了太后那一次的呕吐之症。后来太后病虽然治好,这宫人却被找个借口打发到浣衣处去了。
    浣衣处那等地方,做的是最辛苦的粗活,比之在寿仙宫里洒扫更苦。这宫人呆了几个月就受不了,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